第381章
各部落屡有反叛,但皆因实力不支,而屡战屡败。但是各部降而复叛,却从未停止。若朝廷能募壮士,深入各部,秘密联络,并加援助,契丹自此无宁日。” 赵顼皱眉道:“话虽如此,然其各部远离中华,对契丹或亲或叛,虚实难料。职方馆都苦无良策,何况其余。” 石越笑道:“陛下,世上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契丹西北境内,阻卜诸部成百上千,尽皆惮于契丹之强暴,而不得不忍气吞声。世上又岂有甘为人鱼肉者?朝廷亦不必真费多大心力,若果真使其强盛过度,却是前门驱狼,后门来虎。不过募集壮士,组织马队,潜入其中,与其互市便可。” “互市?”赵顼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正是互市。”石越笑道:“阻卜诸部皆缺铁器,朝廷便卖给他们兵器铠甲,又有何妨?” 赵顼听到这闻所未闻之事,简直是目瞪口呆,半晌,才笑道:“真妙计也。”说完,想了一会,又疑惑起来,道:“我大宋之民,如何能熟悉其地风俗?只恐行之不易。” “在河北、河东诸熟蕃中,招募对大宋忠心且武艺出众之辈,由职方馆加以训练约束,便可行此事。便是契丹之民,亦未必不可为我所用。” 赵顼想了想,点头笑道:“此真良、平之谋。” 石越也笑道:“若能再遣人伪为僧人,前往各部,挑拨其对契丹之不满。假以时日,臣料契丹必有腹心之患。” 赵顼不由击掌赞道:“妙策!” 这几条计策,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果真要见大效,只怕非有数年甚至十年之功不可,但是这本来就是长远的谋划,因此倒也算得上是毒计。辽国的策略是对奚、汉二族怀柔,以契丹、奚、汉三族为根本,来统治各部落。所以,对于各部落的残酷,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此矛盾始终存在,若加以利用,对契丹来说,的确会成为大麻烦。 但是石越的计策,却还不止于此。 “陛下可知高丽为何亲近大宋?”他继续说道:“除了仰慕华夏文明之外,最现实的利害便是契丹之威胁。因此,在高丽以外,培植一两个与其仇视的势力,亦有必要。据臣所知,在辽与高丽之间,有女直诸部。女直诸部中,有些亲辽,几乎已是契丹之臣仆,但亦有许多对契丹时降时叛,且与高丽有世仇。若能在女直诸部中,扶植两三个部落,亦是一举多得之事。且此事惠而不费,与女直联络,较之与阻卜联络容易,所做之事,不过是通商、卖点兵械器甲而已。为免高丽猜疑,只令职方馆出面暗中找几个海商便可立办。” 女直之名,赵顼也曾听说过。不过这个名词屡见于奏章,却是因为其“海盗”之名。活跃于东海的海盗,主要由宋、女直、高丽以及日本国的亡命之徒组成,但其中最凶悍的却是女直海盗,他们不仅仅在海上抢劫船只,甚至还登陆攻击高丽与日本的沿海村庄。作为大宋海船水军重点打击的对象,到目前为止,对女直海盗的围剿已达数十次,宋军因此损失不少战船与水军。大宋海船水军虽然始终是东海的掌握者,并且大规模的海盗活动在严厉的打击下也渐渐销声匿迹,但是巨大的利益,使得小规模的海盗活动始终不能完全消失。 所以,直至熙宁十一年,大宋皇帝陛下,对“女直”这个名字,印象还是非常的深刻。 “女直么?”赵顼的语气有点迟疑。 石越却不明白赵顼的心思,因此对皇帝的反应有点奇怪,道:“正是。臣以为女直可为我所用。”他看过一些本来不应当递至他案头的报告,知道职方馆实际上已经对女直做过一些渗透工作,而且卓有成效。 实际上,除此之外,连石越也不知道的事情也大量存在着。大宋海船水军中――准确地说是薛奕部下,已有不少女直水手存在。因为大宋海船水军的策略一向都是非常开放与务实――凡是杭州水军俘虏的海盗,一律打散编入广州水军,作为不用发薪俸的水手或者劳力而存在;反之亦然。当然,这样细节性的东西,是没有必要上报至枢府的,因为连卫尉寺的军法官都懒得理会。而一些专门登陆日本攻击村庄,抢劫财物的女直海盗,根本就是出于大宋海船水军的默许,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蔡京的默许。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海上完全没有海盗,商家们交那笔保护费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快了。何况海盗们抢劫的是日本国的村庄,而抢劫的钱物女子,总有一部分,是落入了大宋某些官员与将军们的口袋的。 因此,大宋与女直的交往,远比皇帝或石越想象的来得更“深入”。 但是赵顼在奏章上得来的印象却实在太过于深刻,他想了一会,只委婉道:“且容朕再与枢府商议。” “遵旨。”石越却完全误解了皇帝的意思。 赵顼这里表达的是委婉的否决,但他没有料到的是枢府的态度。事情最后的发展,与皇帝陛下所想象的,完全相反。 不过此时,赵顼对这些是绝不可能知道的。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终于说到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桩事,便是对西夏之和战。”赵顼神情郑重起来,“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规复灵夏,牵涉千万生灵,关系大宋国运。朝中或谓和,或谓战,纷纷不决。卿在陕西接连克捷,熟知西事。卿可为朕谋之。” 石越却不直接回答,反欠身问道:“臣敢问陛下,禁军之整编,已完成多少?” “十分有四。” 石越又追问道:“若今岁开战,国库余钱,又有多少?” 赵顼想了一会,咬咬牙,道:“若果真开战,一千万贯钱,总能拿出来。” “可曾除去皇家宗室贡养,官吏薪俸,日常用度,以及水旱灾害之备?” 赵顼摇了摇头。 石越又问道:“陛下可知陕西可供军粮储备有多少?” “这个卿当知道。” “是,陕西粮储,可支陕西现有之兵,一年之用。” 赵顼脸上露出喜色,道:“岂非足矣?” “不足。” “为何?一年尚不能平西夏?” “以陕西之兵,不足以平西夏。平定西夏,亦不能期以一年之功。” “但机会难得,若让西夏恢复元气,事更难为。此时不伐,殊为可惜。”赵顼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急切地说道。 “诚如陛下所言,然而强为己所不能为之事,其祸便在眉睫。”石越加重了语气。“陛下可曾想过,若我伐夏之时,契丹之兵出燕云而南下,陛下以为以今日之实力,能守住河北么?” “契丹未必敢……” “岂能寄望于‘未必’二字?!” 赵顼默然不语。石越又说道:“辽主之英武,不可轻视。臣请陛下暂时忍耐,臣在陕西再为陛下经略数年,臣保证五年之内,西夏可取!” “五年?”赵顼将信将疑地望着石越。 “五年足矣。”石越信心十足地说道:“五年之后,禁军整编全部结束,大宋将有超过三十万之精兵,足以北御契丹,西取夏国;臣在陕西行驿政改革,实则暗中修葺道路,五年之后,我大宋在陕西运兵之速度可提高至少一倍。若使陕西百姓休养五年,则臣可保证仓禀能支三年之用。而朝廷财政亦将更加丰裕。五年之内,大宋亦足以将横山彻底控制,取得对西夏之地利。再有五年时间,火炮亦必能顺利装备军队,西夏何城能当此物?!” 赵顼的信心被石越的一席话给激发起来,他喃喃道:“五年,五年……”石越说的,看起来并不太难。但是不是真的要忍耐五年呢?赵顼只觉得有点迫不及待,他恨不能明天就可以在京师替李秉常修筑宅第。 “果真五年便可以成功?” 石越笑道:“臣担心的是西夏人不给我们五年的时间。西夏现在国内内乱,一触即发,若我大宋逼得太急,其可能一致对外。只要我稍缓压力,它必然内乱。臣真正担心的,是他们内乱爆发得太快,我们来不及完全准备好,就要出兵。” “内乱?”赵顼喜道:“若果真如此,却是千载难逢之良机,断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腹黑哥哥。霸道爱》
御用兵王
军师威武
小怂包重生记(1v2)
虫族之先婚后爱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阴影帝国
她太投入(骨科gl)
小公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