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而不以为然。 “三个军?年产四万五千把钢臂弩?”石越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苏颂淡淡地回道:“若让所有作坊全部开工,我能做到。” “罢。”石越笑着摇了摇头,道:“只需整编一军,装备一军,如此足矣。以前的淘汰军器,不妨卖给民间的武装船队,装备厢军,还有辽人内战,普通的弓弩,正好送给他们。至于成本,我会再想办法考虑……” 苏颂笑道:“若皇上最终能允许彻底开放民间持兵器之禁,允许卖诸葛弩,那么许多兵器都可以卖掉。民间用来打猎,却是最合适不过。” 石越叹道:“始终是国家大防,能否最终通过,我亦没有把握。” “所有的报纸都支持彻底解除持兵之禁,白水潭学院的技艺大赛马上又将举行,民间清议,却是支持的……”沈括插口说道。 “且看文相公要如何说。”石越摇了摇头,文彦博的心思,委实难猜,偏偏潘照临又被派出去了。 让石越没有想到的是,他今时今日之身份地位,早已不比以前,即便在政治声望颇受影响的情况下,亦有人对他讨好献媚。仅仅数日之内,便有数十名官员接连上表,公开支持解除持兵之禁,其中淮南东路转运使更是重提当年石越钢铁奏折之旧事,甚至提出可以让部分兵器生产民营化!石越自是知道这些人支持自己,很多并不是因为政见相合,而不过是知道自己的地位日渐一日的巩固,希望凭借这种支持进行政治投机,为自己以后谋一个好职位。当年党附王安石的人,大抵便是此辈。石越自然不介意他们进行投机,但是“回报”这种东西,他暂时却没有准备给他们,他没有任何兴趣走上王安石的老路。不过这几份奏折的确上得恰得好处,又过了数日,苏颂便同时向皇帝和尚书省提出了改进手弩与床子弩,装备整编军队,处理过往军器等一系列问题的札子。是否允许民间制造、携带部分兵器,立时成为朝廷必须要讨论的一大问题。 “数日之内,皇上接连召见韩绛、吕惠卿、文彦博、王韶、冯京、吴充、司马光、王??、陈绎、蔡确、韩维、张?b、元绛、曾孝宽、郭逵还有李宪共十六名大臣,询问对于修路与军屯、解除持兵之禁、允许部分兵器私营的看法。关于修路与军屯,似乎只有吕惠卿与文彦博说要从长计议,旁人倒没有反对……”司马梦求笑道:“而司马君实看起来似乎竟很支持这个提案。” “那么纯父你的看法呢?”石越笑道。 司马梦求笑道:“我开始亦奇怪参政最初为何提出那样的计划,但想来有潜光先生参赞,参政又一向谨慎,其后必有深意。果然,朝野间才被这庞大的计划吓了一跳,立即又有新的计划提出来,相形之下,无不觉得这个计划实在可行――这可是进二退一之策?” 石越笑着摇了摇头,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旋即笑道:“吕惠卿必然料不到我这么快抛出一个新计划。” “但是我更奇怪的,还是司马君实的态度……” 石越淡淡一笑,司马光坚定的支持他的提案,原因可能有许多――石越纵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目前来说最不差的选择,彻底的打击石越对司马光来说完全没有好处,那只能让吕惠卿得利;而且,司马光也认为这个提案是值得一试的;但石越却知道,自己曾经向司马光许诺要力劝赵顼“永不加税役”――这才是司马光支持自己的关键。但是这些事情,他却没有必要告诉司马梦求,只是笑道:“君实之政见,无非是不扰民,不白耗钱财。修路之事,只要不白白役使百姓,而是发给工钱,多用厢军,且不在农忙之时进行,反是便民利民之事,与君实之政见便无根本之冲突;军屯之事,朝廷之利,众所周知,虽或损蕃民之利,然纯父若读《资治通鉴》,便知君实是将中国之利益置于夷狄之上的,并无‘德被天下’类的想法。整个计划若有争议,亦只在于是否同意商人参与进来。文彦博之反对,若我所料不差,便为此事。” 司马梦求笑道:“原来如此。” “但皇上虽然心动,亦不会轻易下定决心。毕竟牵涉甚大,因此,皇上的使者,一早就出发,分道前往西京与江宁,询问富弼与王安石的意见……”石越漫不经心地说道。 司马梦求一惊,笑道:“参政果真料事如神!我今日前来,其中一事,便为通知此事。” 石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泡沫,笑道:“但是最让皇上疑惑不决的,还是我向皇上主张彻底解除持兵禁令,或者说放宽百姓持兵器之种类。将大量的兵器卖给百姓,甚至开放部分兵器生产民营,皇上心中不能没有疑惑。太皇太后与太后心中,也会拿不准。” “正是如此。”司马梦求点头说道:“皇上询问之大臣,反对解除持兵禁令者,有文彦博、吴充、王??、陈绎、蔡确、曾孝宽五人,可怪者是吕惠卿支持此事。而反对兵器民营者,则有整整十二位,只有王韶、韩维、郭逵以及吕惠卿认为可行。”对于吕惠卿支持此事,司马梦求多少都感到不可思议。 “只要王安石与富弼皆支持,皇上与太皇太后、皇太后心中便不会执着。只是吕惠卿为何会支持,我却也一直没有想明白……” “参政放心,此事我会想办法查清楚。吕惠卿如此行事,必有他觉得值得这样做的理由。”司马梦求笑道:“我此来另一件事是想告诉参政,学生已经成功的将几名细作,安插进了夏国,而且是进入了几名大将的幕府。” “哦?”石越倒当真吃了一惊。 “这要多亏了活捉的玛尔戬,还有董毡、包顺部……”司马梦求的声音,几乎细不可闻。 江宁城外,钟山。 一位葛衣老者静静地站在一?g新坟之前,凌厉的山风掀动老者的衣襟与发须,发出呼呼的声响,然而那个老者沧桑的身躯,却始终一动不动。数十步开外,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垂着眼帘望着老者的背影,似乎在等待老人的回头。几个素衣童子跪在墓前,默默地供奉着果品酒水。坟前所立之高大的石碑上,刻着几行遒劲的大字:“大宋故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赐紫金鱼袋、赠天章阁直学士王君讳??之墓”。 “阿弥陀佛!”一声洪量的佛号,从远处传来,但是王??坟前的诸人,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竟没有一个人回头。驴蹄之声慢慢由远而近,一个中年僧人骑着一匹黑驴渐渐走近,他在坟前数十步远的地方下了驴,走到静立不语的中年人面前,又高宣佛号,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中年人斜着眼睛望了他一眼,嘴角竟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微一欠身,淡声道:“这位想必便是智缘大师。” 智缘微微一笑,回道:“不敢,施主想必是潘潜光先生。” “正是区区。”潘照临淡然回道,目光却始终不离葛衣老者,那个人,才是他千里迢迢来此的主要目标――前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却似乎没有意识二人的存在,他的目光一动不动的停留在那块高大的墓碑之上,久久不愿移开。他人虽已歌,亲人的悲痛却会长久的存在,爱子王??与弟弟王安国相继去世,特别是聪慧的王??在三十二岁的年纪英年早逝,给王安石与吴夫人的打击,是一种旁人无法体会的沉重。王安石的脑海中,不停的回放着王??去世之前的一幕幕情景:王??的病情略有好转,却忽然接到皇帝从京师送来的东西,使者只让王??一个人看这些东西……当晚,使者走后,王??的病情忽然转重。 但第二天一大早,王??又似乎清明起来,还问了书僮关于交趾的局势,朝中的情况。上午,王安石外出,王??忽然烧掉了皇帝御赐的物什。 晚上,王安石回家,得知此事,大为生气,训斥了王??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这是大不敬之罪。不料王??却一反常态,默不作声,只是脸上却有愤然与灰心,那种死灰的脸色,让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阴影帝国
宣言(肉)
祸国妖姬
归宿(H)
《腹黑哥哥。霸道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老师,喘给我听
御用兵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