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郑清音的脸上泛粉,“我管着布铺,自己赚钱了,不想一直在宅子里。而且上哪去找好男人,见过了大哥二哥这样的好男人,我还怎么找。” “清音你说说你想找什么样的?”虞澜意笑着问。 “就合眼缘就成了。” 虞澜意:“你这说得更难了,不过慢慢相看,总有合适的。” 林哥儿:“清音长相这么标致,那定要找一个长相俊美的夫婿。” 虞澜意极为赞同,不然他们家的样貌就不一致了。 晌午在郑家这边吃了,晚上他们就去侯府吃饭,晚上他们自己回家去守岁,他们两个人守岁就没人盯着了。 虞澜意摸着肚子,理直气壮,“我熬不住,我们的孩子也不能熬。” 郑山辞让虞澜意先睡了,等到打三更时,郑山辞把准备好的压岁钱放在虞澜意的枕头下面。 新年新气象,虞澜意拿着压岁钱,眼睛亮晶晶的,“郑山辞,你给我压岁钱啦。” 郑山辞笑着点头。 “你真好。”虞澜意双手搂着郑山辞的脖颈。 新年的第一天,郑山辞给郑清音,还有多多都给了红包。 郑夫郎给林哥儿红包,郑清音也有一份,虞澜意是一份的。成亲了是一家了,都是只给一个红包的。 “一年又过去了。”郑夫郎笑着说。 郑山辞听了这话看向虞澜意,虞澜意在逗多多。 长阳侯府还给了红包,安哥儿也给了虞澜意红包。 “郑山辞,你看这就是回到京城的好处,过年可以拿好多红包。”虞澜意用手拍着红包得意的给郑山辞看。 还有不少亲戚来长阳侯府拜年,虞澜意又拿了不少红包。他再拉着郑山辞去国公府,手里都塞满了红包。 晚上要去参加宫宴,虞澜意数一数他得到的红包,有小两万两。 他趁着郑山辞不注意把自己的私房钱藏好。他知道钱不能藏在一个地方,不然很有可能被一窝端。所以他藏了三个地方。 第一次跟着郑山辞一起去宫宴,他们到了皇宫就有宫人把他们引到座位上。以前虞澜意坐在前面的,今天跟着郑山辞坐在后面。后面听不见什么声音,跟着众人一起跪拜然后坐在位置上便能吃东西了。 皇宫的吃食精致,光是在桌上的茶点就有五种,马猪羊这些肉都是有的,虞澜意爱吃这里的羊肉,入口骨头就跟肉脱离了。 他如今怀孕后胃口不佳,好不容易有了胃口,郑山辞尽照顾他吃去了。 遇见熟悉的官员,郑山辞也会端着酒杯喝上一杯。宫宴有助舞的,他们在后面看不清,所幸就不看了。虞澜意瞧不着还高兴。 他看不见,郑山辞也就看不见了。 他以前瞧过那舞,那么冷的天穿得太薄了,他不爱看。他冬日就怕冷,见他们穿得那么薄跳舞,只觉自己身上也冷起来。 他埋头就吃,桌上还有果酒跟茶,他不是不能喝酒的,只喝几口茶,喝一些汤。 到了这远一些的地方,连皇帝的衣角都看不清。后面倒是安静,这里的官员瞧见虞澜意,再伸出脖子一看长阳侯跟虞长行都在前面呢。 他使唤郑山辞给他夹菜。 有官员喝了一口酒,心想这侯门儿婿也不是这般好做的。这娶甚夫郎,分明是娶了一个少爷回去。 郑山辞早就习惯作为朝臣npc了。 虞澜意只管吃了,往日在前面虞澜意也鲜少说话,在前面说话都要小心免得被人听见了,还不能多吃,要是吃多了,看你桌子上的碟子就知你不知礼节,怎地在皇帝面前还吃那么多。 每回吃了宫宴回去,他自己都让金云去通知厨房,自己再置一桌吃一顿才能应付过去。 前头武明帝问了蒋詹事大皇子跟二皇子的课业。 蒋詹事只好说一些好话给武明帝听,毕竟是高兴的日子,他何必自讨没趣让陛下不高兴。两位皇子其实都不错,就是大皇子背书和听课都挺认真的,就是记不住。二皇子纯粹就是调皮捣蛋,根本就不怎么学。 他们又不能打了去。 武明帝神色莫测,心里却知道两个儿子课业一塌糊涂。这都换了几个詹事了,还是不经用。 宫宴结束后,众人就散了。 今晚虞澜意吃饱了,两个人回家便睡。 虞澜意在郑山辞的年假前把鞋垫绣好了,他忙不迭拿了一双郑山辞的靴子,把鞋垫垫在里面。 “郑山辞,你快来穿靴子。”虞澜意只觉哪哪都满意,“我绣了这么久终于绣好了,你穿上试试看。” 郑山辞脱下自己脚上的靴子正要穿进去,虞澜意哎呀一声。 “你先别穿。”虞澜意从一只鞋垫里拿了一根针出来,“我忘记把针拔出来了。” “你现在可以穿了。” 郑山辞:“” 郑山辞不敢穿。 他怕脚底透心凉。 郑山辞伸出手把鞋垫拿出来,看着鞋垫上熟悉的针脚,那是他绣的,他仔仔细细的摸了,从另一只鞋垫里又找出来一根针。 虞澜意轻轻的移开眼神,嘟囔:“我没注意嘛,只想让你先穿了。” 郑山辞笑道,“我这便穿。” 这下穿了新鞋垫,虞澜意东问西问,问他暖和不暖和。 郑山辞都说好。 “那就好。”虞澜意了却了一桩心事,心里高兴着。 郑山辞是把户籍带回来看的,他做了分类后发现有些人口对不上。 郑山辞在户部没甚人再来阻他了,他还是晌午去藏书楼看书,他现在已经不局限于看财政的书,各类书籍都看一些,万一哪天就能用上了。 他在书架上找书,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也在抽书,郑山辞松了手,把书让给他。 谢承颔首,自己寻了一个地方看书。他在学堂又没跟上夫子的进度,这便是来找书看的。晌午藏书楼没人在,再合适不过了,不曾想这里还有一个人在。 这个人明日就会走了吧,谢承这般想。 结果这人日日都在。他们看书互不干涉。 武明帝有时瞧见一回只觉有趣也没去提醒。 这人穿着绯色的官袍,又绣了五品官员的飞禽,合该是五品或是从五品官员,这般看读书倒是少见。就说翰林院那些翰林也没这般喜欢看书的,翰林院起草诏书,文采倒是可以。 “朕这大儿子还是聪敏,就是太死板了。要是去科考没准儿还能考个进士,可这对他来说没甚用。” 郑山辞不知这少年是谁,竟也这般喜欢看书。他瞧见他也不是胡天胡地的看,四书五经是在看的,余下的还有《二十四史》跟《资治通鉴》。 他不曾去打扰,午休过后便回到户部。小吏进来喊人:“郑大人,雷大人让您去一趟。” 郑山辞跟着小吏走了。 “郑大人被雷大人喊去做甚?” “这事谁知道,总之是有事的。但我记得户部最近没甚大事。” 郑山辞进来后,雷尚书让他坐下,他手里拿着郑山辞做出来的户籍册子。 “你的脑子太活了,这户籍册子按照你的方法来看,统计更清楚了。不管是财政还是户籍,你都想了法子让它们变得更简单,你太年轻了。”雷尚书最后一句话没头没脑的。 他最后一句话既是赞叹也是遗憾。 郑山辞:“雷大人谬赞了,下官不敢当。” “你的品性是好的,只是有时候需要耐心。”雷尚书拍他的肩膀又夸了他几句便让他下去了。 郑山辞不缺少耐心。 他还是按部就班。段郎中从浙江回来,喜气洋洋的,看样子是有大的收获。 郑山辞出茅房时,听见有人要谈论他。 “我们这些二甲进士极少留在京里,六部的主事都是状元探花榜眼,我们还只能在翰林院里做翰林。”一个翰林抱怨道。 “今年会试已经开始了,等殿试一过又有新的进士了。” “说来我们这一年的状元官职还不如一个三甲进士,还是到了户部那样的好地方。”翰林泛着酸气说话。 “不然我也去地方做个官回来成了,我都怀疑是侯府帮他开的后门,不然一个穷小子有甚本事。” 郑山辞从茅房里出来净手后离开,徒留这几个翰林在原地尴尬。 财政预算是明年的事,郑山辞把户籍人口清清楚楚的展示出来,雷尚书提了他的名字报给武明帝。武明帝心中有了计较。 户籍人口这般清楚的看下去,还有一些隐匿的人口被清查出来,最高的一户富商家里隐匿了一百口人。 这便是依附在富商下的百姓。富商隐匿人口可以减少赋税,百姓可以逃避徭役跟兵役,这些人口已经被视为富商的财富了。 有的百姓是自愿的,但有的却不是自愿的。这样隐匿人口还有一个害处,就是把人害死了,也无从去申冤,毕竟在户籍册上,这些人根本就没在大燕。 隐匿人口这事查起来费劲,当然有苗头了,朝廷还是派人去抓了杀鸡儆猴。 郑山辞没负责全部的户籍册,只是把他负责的一部分他认为有问题的挑了出来。 他今年过年还收到了丁宣的信,丁宣避嫌只是略说了一些新奉县的事,不然要是他们的信件落在旁人手里还要惹出事端。地方官成京官后就不该跟地方上的人有联系了。 丁宣最后落笔说萧规曹随。 “有圣旨来了!” 小郑:奋斗。 [112]升升升 户部的官员隐隐有些期盼,郑山辞知道自己年纪轻刚升为从五品员外郎,才过了一年不能再升。郑山辞明白雷尚书的话,他太年轻了资历少,在官场不好往上。 他们还是要一同去拜见。 太监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封赏段郎中,段郎中去了国子监做祭酒。他在浙江搜查到证据,对刑部抓捕浙江的贪污起到重要的作用升迁了。段郎中起初是平调成户部郎中的,在正五品位置上已有五年,现在抓住机会升了官。 众人纷纷恭喜段祭酒。 太监说道,“还有一道旨意是给郑大人的。擢升为正五品户部郎中。” 众人又是跪下接旨,郑山辞自己都没想到他又升了一阶现在是五品郎中了。小太监笑吟吟的把圣旨递给郑山辞,“郑大人真是年轻有为,短短一年的时间又升官了。” 郑山辞从袖子里拿出银子递给太监,“多谢公公。” 小太监脸上的笑容更甚,他带着一行人离开了户部。 户部的官员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郑山辞升官升得那么快,他们只知道郑山辞一直踏实的做事,还有让财政跟户籍的条目更加清晰了,他们想到圣旨里的什么模型。 “恭喜段大人,恭喜郑大人。” “恭喜段大人,恭喜郑大人。” 户部今日喜气洋洋的,两个官员都升官了。雷尚书见他们高兴,难得说道,“今天高兴,我做东去春风楼摆三桌吃饭,给段大人跟郑大人一起庆祝了。” “多谢雷大人。” 尽管雷尚书被罚了半年俸禄,但请下属吃饭的钱还是有的。雷尚书看着他们两个人也欣慰,到他们户部来了,能有一个好的开头挺好的,这说明他们户部很养人。 老段也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年都没过还去浙江走了一趟,听说人回来时跟个乞丐一样,这样独身去浙江太危险了,他还真找到证据了。 段祭酒就把自己的事务交给郑山辞,郑山辞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地方了,里面跟他在地方做县令一样有一个小内室,午休时可以进去睡觉,还有一个可以放置脸盆跟帕子的地方,可以洗脸。内室的空间不大,挨着墙边还能放下桌椅。 有小吏抓住把这里收拾干净,郑山辞的东西搬了过来,他把老婆给他紫砂壶跟珍贵茶叶也拿来了。他一个人的办公地方,不用委屈他的茶具在一角缩着了,郑山辞把他摆在长桌子上。 换了新的地方,屋子也亮堂起来。就是手里的事要多一些,他现今手里就拿了大燕田地的事。这田地的事也要一丝一缕的慢慢理清。 圣旨前脚去了户部,皇宫里的人过了半晌都晓得段大人升为祭酒了,正好白祭酒乞骸骨,这便把祭酒的位置空出来了,正好提拔段大人上去。这本也没甚吃惊,这吃惊的是郑山辞升为了户部郎中。这才一年的时间,陛下就把他升了职。要说郑山辞这些同年就他的官职升的最快,快过了状元萧高阳。 在兵部当值的人,到了长阳侯跟前还要对他说恭喜,有一个好儿婿。 “侯爷真是慧眼识珠啊。”有官员捧着长阳侯说话。 长阳侯嘴上谦虚,他实在也不知郑山辞为何升职了。这升官的速度把他都吃了一惊,毕竟刚从正七品县令变成从五品员外郎,现今又变成正五品郎中了。 这升官的速度已算快了,二十六岁的正五品官员算年轻。其余的人若无家族的荫庇,便还没官职,长阳侯确实还未使劲,郑山辞自己又往前走了一步。 正五品官员在他们这些勋贵面前不够看,不过户部是实权部门,掌握的权力大,他们也不好得罪。长阳侯心里对郑山辞这个儿婿心上满意至极。 这到底是升官的喜事,长阳侯打算今儿就喊儿婿去侯府喝上一盅酒,好生庆祝一番。 这难得的喜事传到旁人耳边就不算喜事了,翰林院的翰林们大都羡慕郑山辞,被陛下记住了名字,所做的事都看着,上官又不抢功,这已算好了。 有的是刚在茅房说了郑山辞坏话的翰林,现今听说郑山辞升官了,他们心里羡慕嫉妒。这官运通达,又有那样的岳家,成了他们这辈升官最快的人。 升到了五品官就是一道槛。再往上升官就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了,所以升到五品官后往上升四品就会变得很难,户部侍郎是正三品官,在户部根本没有四品官。升到五品官后还有一种办法调换职位那就是平调。 京官比地方官更有机会升迁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很少平调,但是在地方就不一样了,很多情况下到了任期官员会进行平调。大燕有两千多个县,就这么平调一辈子也不给升官。 郑山辞只觉手里的活更重了,他升为户部郎中后,员外郎的位置就空下来了,补上来的是玉大人,大约三十岁的模样,长相清秀干净,瞧着很是秀气。 吏部的速度快,今天就把所有的官全补上了,这个月他还是领员外郎的俸禄,等下个月郑山辞才领郎中的俸禄。郎中的俸禄是一个月十二两银子,禄米这些都有增长。 晌午郑山辞去吃饭,自是被崔子期他们调侃了。 “我比郑兄进官场还早些年,好不容易升了一个刑部郎中,郑兄这就追上来了。”崔子期心中佩服,他知晓郑山辞是干了实事才让陛下给他升官,心里并不嫉恨,但是说泛着酸,那还是有的。 崔子期三十岁才升为郎中,郑山辞二十六岁就是郎中了。 萧高阳:“郑兄,恭喜。” 施玄也说了一句恭喜。杜宁大大咧咧的说恭喜。 郑山辞一一谢过。 下值后他刚打算去春风楼里,长阳侯叫住他说一同回府用膳。 “岳父,雷大人为我跟段大人置了席。” 长阳侯了然,“今晚你去吃那边的席,明晚带着澜意来府上用膳。” 郑山辞应声。长阳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 郑山辞待长阳侯颇为敬重。郑山辞去春风楼吃席,让旺福去家里给虞澜意带话晚上要回去的晚一些。长阳侯看郑山辞的马车离开了,他自己回到家里寻了虞夫郎便说,他那个好儿婿。 “你说,这还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高达之染血百合
沦陷的蓝调[SP 1V1]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寡妇门前桃花多
人妻卖春物语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军师威武
小怂包重生记(1v2)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