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还不知怎么安置这些百姓,还是该好好过个年的。 被砸伤的百姓被送进医馆,心里还忐忑着。他们身上是痛着,现在到了医馆倒是不关心自己的身体了,看见一个小药童喊他。 药童:“你是哪里痛么?” “不是,就是我们这个药费多少钱?” 药童:“郑大人说了,看病的钱全由县衙付。” 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心下顿时松了一口气,看病太费钱了,一般有什么小毛病他们都忍着,要么就是找村子里的赤脚大夫治一治,这样省钱,虽说有时候不管用,但总比去医馆强。 “我这腿还有些痛。” 药童:“我先看看。” 十几个百姓躺在病床上,伤的伤,听说不用自己出药钱了,心中松快多了。新奉县这地种了药材,连带着医馆的价格也有所降低,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不舍得来医馆花钱的。 郑山辞把一切安排好了,他才下值回到家里。天上还落着飘雪,郑清音看见郑山辞,撑着一把伞过去了。 “二哥,我让厨房给你炖了鸡汤,你多喝一些。” 林哥儿的身子重,又怕冷,他跟郑山成就在屋子里用膳了。郑山辞跟郑清音一道用膳。 郑山辞先喝了一碗鸡汤,身子跟胃里都暖和起来了。 “二哥,你多吃些。” 郑山辞笑着说:“你也是。冬天到了,最近纺织厂的事也多,你也要保重身体。” 郑清音点点头。 在纺织厂做事,郑清音很快活。 “二哥,那我先回房了。”郑清音用了晚膳跟郑山辞分开了。 郑山辞颔首独自一个人回到屋子里,他之前跟木匠学了怎么雕刻梳子。他得闲时,去找木匠学了一阵怎么雕刻人物。 郑山辞想着虞澜意的模样,用刀具雕刻木雕。 另一边在京城经过休沐后,官员们又要去上朝了。长阳侯跟虞长行一起去上朝,在金銮殿上碰见几个熟人便一起进去,在武明帝还没有来时,他们便压低声音小声的说些话。 大抵都是一些不着调的话,因最近朝堂上又没有什么大事值得说。 叶云初来上朝,看见长阳侯便拱手见礼。长阳侯对叶云初的态度还是表面上过得去,毕竟叶云初也他的三儿婿,要叫他一声岳父。 “陛下驾到!” 听见这话,文武百官都肃静下来,给武明帝行礼,武明帝说平身,他们才直起身子,眼观鼻观心的站好。 边疆无战事,长阳侯对早朝提不起兴趣,其余的武官同样也是,只有文官还是有人谏言。 来回拉扯几次,武明帝低喝一声,他们便噤若寒蝉了。 “对了,近日新奉县县令给朕献了一个水泥方子”龙椅上的皇帝嘴巴一张一合的,没人敢抬头看。 长阳侯本来内里还是一副与世无关的样子,结果从武明帝的口中听见了新奉县县令这几个字,他顿时一个激灵,耳朵竖直了。这二儿婿的官名怎地出现在金銮殿上了,这、这太不合理了。 长阳侯心脏直跳,不知道二儿婿究竟给陛下献了什么,还要在早朝时特意把这件事单独拿出来说。 其余的文武百官同样心中也有同样的疑惑,在朝中的官员谁在乎一个正七品县令,怎么还在早朝时听见了这个官名。 李御史悄悄的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郑爱卿这方子利国利民,我已经让杜爱卿去办了,赏赐金银珠宝宝花腰带一条。” 宝花腰带,这是亲近之臣才会赏的物品,表示了皇帝的关注和亲近。 长阳侯完全愣住了。 长阳侯:二儿婿到底在干什么? 小虞:阿巴阿巴。 [78]岳父的喜悦 长阳侯是没有反应过来,早朝时听了二儿婿的事,神色一直恍惚着直到下了朝。有相熟的官员知晓郑山辞是新奉县县令,便来跟他贺喜。 “侯爷恭喜恭喜,你的二儿婿没在京城也入了陛下的眼,还是你慧眼识珠。” “侯爷,这事瞒得好,我是今日才知道的,你给你二儿婿又使了多少劲。” 长阳侯一一说明,听见这句话,心中纳闷,他还没使劲。 长阳侯只说:“谬赞了,山辞还年轻,以后要学的地方还多。” “侯爷还要谦虚,以后怕是要到京城做官了。”有勋贵觉得长阳侯不实诚,都已经被陛下下旨说了这事,长阳侯还是藏着掖着的。 长阳侯心里糊涂着,等下值后再去问澜意这是怎么回事。这些话他接几句无妨,只当他们心里泛着酸气。什么话,现今他听着都好。长阳侯也记着仇,当时澜意嫁给郑山辞时,京城中有多少人都看他们侯府的笑话,便是不在他跟前说,在背后里也是说过千回万回,等着看他们家的好戏。 长阳侯心中暗爽,嘴里还是谦虚着。 虞长行是要在皇宫当值,当下也没时间浪费,心里也糊涂,他便压在心里,陛下那他是不敢去问的,只回家问弟弟。 朝臣之间心里揣着心思,要说这些进士,除了在翰林院的前三甲,还有一些家世显赫的二甲进士在朝做官便也是芝麻小官,他们都还稚嫩着,而且根本就没有露脸的机会。在朝的官员哪个不想在武明帝面前露脸,哪里还会把机会留给这些新人。这露脸的机会都是要靠自己、家族去争取的。 他们只偶尔关注一下前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谁知道还有一个在地方上的县令。这次在武明帝面前大大的露脸了,都跟利国利民扯上关系了,可见这评价不低。赏赐的金银珠宝倒是很常见的东西,只宝花腰带让人在意。 “我记得这是长阳侯的儿婿吧,这么有本事。” “以前倒是没看出来,去了那偏僻的地方名字还能出现在陛下的御桌上。”一个官员嘴里泛着酸气。 “只是献上了一个方子就得了这好处,还不知道这人是不是有真材实料的,至少学问上还是欠缺的,不然怎么只是一个三甲了。” “长阳侯有两个儿婿,一个是叶世子,一个就是这郑山辞,别人是县令,等以后是要升官的。这长子跟安信侯又结成亲家了,以后的权势大着。” 两个儿婿,免不得要做对比。叶云初在户部任职,他的同僚们也打趣他,问他知不知道他的二哥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叶云初手指一顿,嘴角含笑,“他跟澜意成亲后就离开京城了,我对他的印象不深,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这人真是知之甚少,要说他跟虞澜意成亲时,没做出什么轻狂的事,毕竟攀上长阳侯这事成了,他这样的人是要高兴疯的。” “只说这方子是看不出什么本事的,况且他跟虞澜意私相授受,这事足以见得人品不佳。” 听了这句话,叶云初脸上温润的笑容僵了僵,很快就恢复过来,唇角带着柔软的笑意,“都是年轻人,他们并未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什么事,只说这事被人发现了,大抵还是不好的。” 跟叶云初在一起的,大多是年轻的世家子弟,听了叶云初的话也是点点头认同了。叶云初是武明帝信任的人,早早的就在朝中领了差事,年少有为,不是什么人都比得。 过年时,户部最是忙的时候,他们闲聊几句便去做自己的事了。叶云初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察觉到一股寒意,他偏头去看,原是窗户忘记闭上了,茫茫的一地大雪,吹着寒风。 他起身把窗户关死,继续低头处理事务。 这事还是在朝臣之间传着,毕竟朝中没甚新鲜的事。好不容易得了一件事,免不得要说一说,议一议。 吕侍郎对郑山辞有印象,“虽说是三甲,但我看写文章倒是下了功夫。文风平和,也不像是一个轻狂的后生。” “看来吕大人对他的评价倒是好的。” 吕侍郎拱手笑道:“千人千面,我也只从文章上来说。” 裴侍郎挼着胡子,想了想,道:“这郑山辞倒是一个温和的人。” 他说了这话,同僚们都看着他。 裴侍郎有些难为情,又叹气说道:“也是一桩糊涂事。你们知道长阳侯家的哥儿跟郑山辞就是在我们府邸被发现的。两个人都是穿着衣裳的,只当是在私下相见。实则也是我管束下人不足,让人把门锁上了。当时我就寻了郑山辞问话,这年轻人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是不卑不亢的,进退有度。要是旁人得了这样的事,要么就是面露喜色,要么就是还慌张着。” “遇上这事,大抵还是慌的,只是他克制住了,这份心力就很难得。”裴侍郎笑着说。 以前郑山辞进退有度、不卑不亢的姿态在裴侍郎心里留下了印象,只当这个记忆要被激活时,他便记起来了。 周围的官僚对此事各有看法,但都是把想法藏在心里的,再说了,只是一道旨意,现在的郑山辞还不值得他们多加关注。 叶云初下值后就回到院子里了,有侍从拿了热茶来,他脱下披风,在虞时言的屋子里烤火,虞时言现在的情绪好多了,只向叶云初要了铺子跟庄子,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上面,对叶云初态度淡淡的,但也不像之前那样敌对了。 叶云初是家中嫡长子又是世子,小家里也有不少铺子跟庄子,虞时言只经营了一部分,这部分的钱财,叶云初做了保证说是不让父母知晓,盈利的银子全归虞时言。 他烤了一阵火,沾在脚底上的雪花融化了。叶云初见虞时言拿着一张帕子在绣花,他又不敢去问是不是绣给他的,怕被虞时言顶撞了,又要闹得一个冷脸。 叶云初踌躇的问:“你还记得虞澜意嫁给的人么?今日早朝陛下下旨夸了他,我只知道” 虞时言的手指一顿,他听不清叶云初在说什么了。虞澜意嫁的人,他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一个寒门进士。去了偏僻的地方做县令,这才多久,怎地还在京城听见了消息。 他回过神来,看见叶云初焦急的脸,他握着他的手,拿着帕子去擦手指上的血,原来是针线刺进了手指头。 “时言,你想甚,把手指都伤到了。我只问问,决计不是为了什么,毕竟以后还是亲戚。”叶云初见虞时言的手指不流血了,才松了一口气,“以后少绣这些,府上不会短了这些,要爱护自己的手跟眼睛。” 虞时言只低着头没吭声,叶云初都有些习惯了。反正成亲后便是这样,一向是他自说自话,虞时言也不去反驳了,心里跟一潭水一样。 “云初。”虞时言低低的喊了一声。 叶云初心中一惊,成亲后虞时言从未叫他叫得这么亲密,只喊世子,也从未叫过他相公。他觉虞时言的情绪不对,坐过去挨着虞时言,轻柔的把他揽在怀里,“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 虞时言闭口不言。 风雪大起来,长阳侯回到家里就去烤火,正好虞澜意拿着一本话本躺在软榻上,坐没坐样的,看见长辈进来了,斜着看了一眼就低头继续去看话本了。 长阳侯正待要教训虞澜意,一想到等会还要问虞澜意话,且先忍了。 虞夫郎倒没做别的,只是在烤火。看见长阳侯进来了面上就带笑,“今儿天冷,你快过来烤烤火。” 长阳侯坐过来烤火,看向虞澜意,“你别去看话本了,来这边坐,我有话要问你。” 虞澜意放下话本,从软榻上起来,坐在凳子上,疑惑的看向长阳侯,“爹,你要问我什么?” 长阳侯摆出一副严父的样子,“山辞在新奉县做什么?你给我具体说说。” 突然被长阳侯这么严肃的问,虞澜意心中一紧,还以为出什么事了。他想了想,真想不起来,“他不就是在县衙里忙么。县令是做什么的,他就做什么呀。” 长阳侯听了这话想吐血,这事他还不知道么。听了虞澜意的话,只当没听过。 “那水泥方子你听说过没?”长阳侯耐着性子问。 “我知道,郑山辞给县里修了一条水泥路。”虞澜意眼中一亮回答了长阳侯的问题。 长阳侯还等虞澜意继续说,结果虞澜意就只说了这一句话,长阳侯对上虞澜意无辜的眼神,他只好放弃了。 “父亲,你干嘛问这些,你之前都没问这么仔细的?”虞澜意难得聪明一回,还知道追问长阳侯。 长阳侯眉眼舒展,“山辞让陛下下旨夸奖了,还赏了黄金百两和珠宝,还有一条宝花腰带。” 虞夫郎听见宝花腰带,心中一惊,他可知道这其中的分量。他唇角上翘,家里可还没使劲,这二儿婿就自己出现在陛下面前了。难怪侯爷回来要问澜意,他看向小儿子,小儿子又知道些甚么。 虞澜意听见黄金百两,他眼中一亮,“我是郑山辞的家眷,夫夫一体嘛,陛下赏赐的黄金百两给我也是一样的。” 虞夫郎轻轻的端着热茶喝了一口,嘴角抽了抽。怎地尽看那黄金百两去了,不想想他相公说怎么得了赏赐。 长阳侯想自己还想在虞澜意嘴里套话,能套出什么好话,他便只好把心思按捺下来。看儿子的模样,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二儿婿没准能靠自己进京做官了。若是靠着家里,长阳侯决计是不会这么张扬的,而且要在任期快要满三年时才去吏部走动。 都走关系了,还要大声嚷嚷着自己是走关系的么,这事都是在私下办成的。 长阳侯没蓄胡子,只眉眼带笑,觉得二儿婿有些本事,看来他还是没看走眼,这次给他长了好大一个脸。 “你去玩吧。”长阳侯语气一缓,也没去训虞澜意,只让他一边去玩。 虞澜意还想说话,长阳侯瞪了他一眼。他只好委屈的闭上嘴,气冲冲的回屋了。他还想问郑山辞怎么就得了陛下的赏赐,他一点也不知道。 郑山辞,太厉害了。 虞澜意走后,虞夫郎笑道:“山辞这事真意外,总归是好事。这孩子也瞒得死死的,怎地不让家里知晓。这次山辞在陛下面前露脸了,我心里高兴。你看看谁家子弟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让陛下下旨赏赐了,可见山辞在新奉县也是在做事的,这孩子心里憋着劲呢,不服输着。” 虞夫郎就欣赏这上进的人,更何况还真有结果。 “能在陛下面前露脸,还得了宝花腰带,只要二儿婿不是一个傻的,小心行事,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我看山辞在新奉县应当经营得不错,只是在跟前明明有一个人在,却是什么都问不出来。”长阳侯长吁短叹。 虞夫郎笑道:“我说这还是好事,澜意高高兴兴的最重要的,管这些事做甚。” “你说什么都是有道理的。”长阳侯今天心情好,一想到在金銮殿上听见了新奉县这三个字,他心里就愉悦。 让这些人看不上澜意,看不上二儿婿。二儿婿还是不能太骄傲,长阳侯这般想着,“我先去给山辞写信,让他谨慎行事。” 说完长阳侯急急忙忙就走了,连披风都没带。 “夫郎,你看侯爷着急的样子。”曹嬷嬷笑道。 “他哪里是着急,分明是心里得意着,又要去行他岳父的权力了。”虞夫郎说着挖苦长阳侯的话,眼皮轻轻一掠,笑出声了。 小虞:郑山辞做了什么。 长阳侯:?你问我,我还问你。 [79]好孩子 长阳侯到书房。差人进来研墨,他斟酌着字句便给郑山辞写信,写完后说道:“你去问问二少爷,有什么话给跟山辞说的,这样一并寄过去。” “是,侯爷。”
相关推荐:
下弦美人(H)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军师威武
将军宠夫
媚姑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