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账本,一副很认真的模样。郑山辞偷偷的瞅了虞澜意一眼,见他还坐得端端正正的,心里纳闷。 “郑山辞,怎样才能快速的对账本?”虞澜意趴在桌子上,生无可恋的向郑山辞求助。 郑山辞给虞澜意列了表格,让他快速的对账。 虞澜意:“哇。” 虞澜意这次信心满满,郑山辞见他认真的样子,笑着摇摇头。 新奉县的路修好了,范平带着商队从岚县驾着马车过来,人都还是震惊的。这路还真让郑大人修好了,这水泥路不怕雨水了,而且平坦,这是大大的方便了新奉县跟岚县的来往啊,以后新奉县要说缺了什么东西,一天就能到岚县,这脚程根本不算什么事。 不少岚县的百姓稀奇,更有商人嗅到了商机,准备去新奉县做生意,他们还是没有莽撞,打算先去新奉县探一探底。看新奉县有什么好买卖。 范平掀开车帘看水泥路,还有风沙在吹,但这风沙已经阻止不了新奉县了,这条路简直是神来之笔。范平对新奉县的药材更加期待了,沙土地本来就适合种植一些药材,现在全县的人都在种药材跟辣椒、大豆、还有梨树这些,这个数量很大。 而且跟县衙直接合作,对方反悔或是遇见什么不便的地方大大的降低,比较稳定可靠。范平先是到岚客栈,让底下的人休整片刻,他就去县衙,先是找了江主簿,他跟江主簿更熟一些,再让江主簿带他去见郑大人。 江主簿见了范平也是欣喜的,忙不迭说道:“范东家里面请。” 范平见了礼跟在江主簿身后。县衙里的人不知怎么还是忙碌的,来来回回在走廊里走着,他看见一个办公的屋子,一个人都没有还有些惊讶。 江主簿解释说:“是工房的人,他们被郑大人叫去修院子去了,纺织坊要扩建变成纺织厂,需要的人手多,在县衙门口还贴了告示招人呢。” 范平:“纺织厂?” “范东家还是有兴趣,等会可以跟郑大人聊一聊。”江主簿点到为止。 范平颇为感兴趣应了一声,到了郑山辞门口,旺福先去回禀了,才让他们进去。 范平给郑山辞见礼,郑山辞虚扶了一把,三个人坐在椅子上,茶几上有一壶热茶发出清香。三个人的心思都没在上面。 “郑大人,您说的让他们来收药材的,我能不能看看药材的成色。” 郑山辞笑道:“范东家,你先喝茶,我让旺福去把库房的药材取一部分给你瞧瞧,你再看着出价吧。” 范平暗叹自己性急,他掩饰性的喝了一口茶。 旺福带了几个人把几捆药材摆上来了。范平站起来看这些药材,夏季在沙土地成熟的药材有防风、枸杞、柴胡、黄芪。范平竟然看见还有知母跟丹参。 知母跟丹参这都是紧俏的药材,还是贵重的药材。知母味苦,性寒,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丹参是用途广泛,功效主要是活血止痛,除烦安神。《本草纲目》谓:“能破宿血,补新血。” 黄芪这些药材也珍贵啊。 而且他现在看见的这些药材品相极佳,更能卖上一个好价格。 范平心中一狠,不管有多少,要都是这样的品相,他全都要了。 “郑大人,我看这些品相都是极好的,我可否冒昧的提出一个请求,我想去库房看看。” 郑山辞面上一笑,“范东家,这边请。我们特意修了一个库房专门放药材的,都是按照药农的说法放置药材。” 两个守库房的人见了郑山辞见礼,郑山辞让他们把库房打开。 范平跟着郑山辞一道进去了。 范平:我买我买还不成吗 [61]谈生意 范平进了库房看见满仓库的药材,他上前去摸了摸成品,心中一喜。看样子这都是好药材,这次从新奉县运出去,他要赚多少钱。范平想到这茬,心里更是激动。 他是一个商人也知道要收敛自己的情绪,不能让人看出端倪来,所以他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的。 范平:“这些药材我都要,郑大人要多少钱卖与我?” 郑山辞佯装思忖,他从百姓手里把药材收上来,防风是五十文一斤,枸杞是三十文,黄芪是六十文再怎么要多涨一半的价格。药材珍贵,范平有商队,也有渠道把这些药材卖一个好价格,郑山辞要价高一些,范平应当也能接受。 郑山辞卖防风七十文,枸杞五十文,黄芪九十文,丹参二钱,知母一钱,柴胡六十文,这个价格正好卡在范平的心理价位上,范平心中肉痛还是点头应下来。 买卖做成了,郑山辞的心落在肚子里了,他说:“范东家对我们这儿的辣酱感兴趣么?” 范平闻言心中一动,“听说郑大人开了辣酱坊、纺织坊,榨油坊我正想去看看。” 郑山辞引着范平先去了辣酱坊,这边工房的人正在扩建辣酱坊,过段日子就是辣酱厂了。进坊后里面都是红彤彤的一片,空气中都是辣椒的味道,有些呛鼻,闻起来又很香,耳边传来工人剁碎辣椒的声音,每个地方的工人做的活都不一样。清洗、剁碎、研磨都是分了不同的人来做,各司其职。 郑山辞招了一个管事过来给范平介绍一下辣酱坊的情况。 大致就是有多少人,每日能生产多少辣酱,工人的休息状况,范平听了心中称奇。这算是一个中型的作坊,一共有差不多两百多个人,一个人能生产辣酱差不多三斤,两百多个人,一天能生产六百斤的辣酱,要是变成辣酱厂了,生产的辣酱就更多了。 管事:“有商人来这里订货,一单就是十千斤的辣酱,他们把辣酱兜售给青州、还会就近兜售给徐州的百姓,买卖不错,所以又订了单子。” 范平:“我能尝尝这里的辣酱么?” 郑山辞颔首。 范平尝了这里的辣酱,他想也无怪这辣酱会赚钱,吃起来味道比他吃过的辣酱味道都好。范平紧接着又问,辣酱卖多少钱。 “市面上定价是十二文一罐。”郑山辞说:“这是在我们新奉县的辣酱,范东家若是进货,在哪去卖,定价全随了你。” 这倒是,一个生产辣酱的地方,辣酱的价格定不高。范平想了想自己能拿多少货,他可以先拿四千斤试一试,要是卖的好,他再来进货。岚县跟新奉县已经有水泥路了,他只需一天的返程时间这对他们这些走商的说不费什么事。从岚县到青州走陆路,脚程快只需七日,再加上他们还有自己的商路,早就把青州的路摸透了,从岚县到青州还有一条近路,要翻一座山,把山翻过去了,只需四日就能到青州。 范平要了四千斤的货,管事的把钱算好了。卖给这些商人,他们拿进货价,郑山辞给的定价是九文。他们市面上卖十二文,郑山辞本想定价十文的,但转念一想,九文比十文少一文,可是听起来九文像是少了很多一样,他还是把价格定到了九文。 范平听说是九文,心里更高兴了。 生意谈好了,还要请范平去吃顿饭。郑山辞把他带到了郑家食肆,订的包厢,让掌柜的把招牌菜都上好。 范平来这一趟基本上把身上的银子都花个干净了。买了一库房的药材花了他六百两银子,辣酱算做添头,花了差不多四十两,现今他是捉襟见肘了。 郑家食肆的招牌菜,红烧狮子头、山煮羊肉、闲笋煮鹅、煎羊白肠。喝的汤是桂花汤,清清淡淡的喝着很舒服,范平走了那么多地方,也尝了不少美食,这次是在新奉县也尝到了美食。以前他来新奉县做生意,要是不跟其他的商人一块吃饭,他宁愿去新奉县的小摊上吃一碗馄饨或者吃一笼包子,新奉县酒楼的味道不怎么样,这些小吃跟面食做得很好吃,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在其中。要不是他们仅有一家,又不肯离开新奉县,范平都想招了他们回宅子里做厨师。 不过这般远着也好。等吃腻了,又没兴趣了。偶尔来新奉县的时候尝尝,就是极好的。 范平这次在一家食肆竟然尝到了之前从未尝到的味道,舌尖都要融化了,他喝了一口桂花汤,心中舒爽。这红烧狮子头的汁水都要喷出来了,鹅肉里面嫩嫩的,若是喜欢清淡的就这般送进口中,便说唇齿留香。若想吃点有味道,调好的酱汁,吃下来一口辣到底,裹满了红油,吃起来也是痛快的。 吃饭应酬少不得要喝酒,郑山辞让上的酒就是酒肆里的烈酒,范平喝了一口辣起来,越喝越上瘾,配合这里的菜格外的适宜。这是范平吃得最痛快的一顿,还有买卖做成的欢喜,这样的心情跟美食糅合在一起,范平心里更感慨了。 他并不是第一次走商就成功的人。范家是做生意的,子嗣众多,只要到了年纪就被家族的人赶出来走商,走出本事了,就能获得家族更好的帮持,要是不行,家族给点银子就打发出去了。这些年他也吃了不少苦头,才在青州渐渐有点名气。 应酬后,一行人走出食肆,范平一看这牌匾,郑家食肆。他问道:“这食肆难不成是郑大人开的?” 郑山辞没有隐瞒:“正是我开的。家里的开支太大,还是要几个铺子来增加收账。” 范平点点头并不觉奇怪。要是单单靠着七品的俸禄过日子,这日子只能混一个温饱。范平想着这些菜色不能带走,但他可以问问这酒是在哪儿卖的,他可以把酒带走。 想着范平就问出来了。 郑山辞正要带范平去看纺织坊,听了范平的话,江主簿心中暗笑,这范东家还是没有逃过啊。 郑山辞惊讶的说:“范东家对这儿的酒也感兴趣?” 范平点头;"还望郑大人告知。" 郑山辞把酒肆的事告诉了范平。范平听说是县令夫郎开的酒肆,心中苦笑,这顶好的酒也该郑家赚钱了,要是郑山辞不做官了,可以考虑去做一个商人,一定能赚得盆满钵盈。 范平想着,身上没到那么多的银子,他可以找郑山辞赊账,等下一次商队经过新奉县时,他可以把银子给县令夫郎。 到了纺织坊,一晃眼全是女子跟哥儿踩着纺织机,屋子里多开了几个窗户,今儿是晴天,透过光线还能看见细微的灰尘在空中飞旋。线在纺织机上一层又一层的覆盖,直到变得密不可缝。女子跟哥儿的手指在其中灵活的穿行,纺织机咔擦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 范平也去其他纺织坊见过,都是嘈杂、阴暗的环境,里面的屋子没有开窗户,整个纺织坊都是死气沉沉的。这里却是安静中带着祥和,空气中还有染料的气息。 他先是去看了纺织机。这纺织机的速度比他看过寻常的纺织机的速度快一些,范平问了问郑山辞。 郑山辞:“我只提了几句,都是工房的自己改造的,把脚上使力的劲儿减少了一半,力用对地方,纺织机的速度又快又省力。” 范平看了一下花色,还是有些新奇。这蓝色的水仙花绣得栩栩如生,摸着针脚很密,但是不刺手。范平看了这里的布料都想买几匹布回去,留给自己的妻儿,还能拿去送礼。 “这针线真好。” 郑山辞:“这就不是我的功劳了,家中的小弟喜欢刺绣,这些都是他教的。新奉县还有几个出众的绣娘,我也一并请了过来,一同研究新样式。” 范平心中赞叹。 纺织坊旁边还有一个染布的地方,染布一般是露天的。使用大锅、大缸通过浸染的方式上色。染色的好坏除了要看染料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调色。这调色也是反复尝试,找到一个舒服的配色才好。郑山辞知道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能变成什么,便把这些写下来交给染布的师傅。他们这里的配色也是订好的。粉色中透着点白看着更娇俏了,蓝色分成了好几种,最受欢迎的是浅蓝色,在夏日穿着这浅蓝色的料子,看着清新又淡雅。 范平看了一圈,心里又痒了,他想进货。 郑清音见郑山辞来了,郑山辞笑着给范平介绍了自己的小弟。 “郑少爷真是年少有为。”范平赞道。 什么女子跟哥儿不能经商的,在大户人家家里,家里的铺子、庄子这些都是被后院的主人管着的,只不要抛头露面就好了。要是经商经得好,说明这哥儿管理家里的那点账本也是管得住的。娶妻生子,便是为了男主外,女主内,把自己过好。两个人齐心协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郑清音被夸了,还有些不自在,福了一下身。 郑山辞:“清音,你给范东家说说现下卖得最俏的料子。” 郑清音点点头。 郑清音口齿清楚,说起话来有条有理。范平见了心中欢喜,可惜他们家是商户,不然家中的儿子还能跟郑家结个亲家。看郑大人在新奉县大刀阔斧的样子,这是冲着政绩升迁去的,没准儿过几年就飞黄腾达了。 这以后再给家中的小弟找亲家,那亲家的门第还能更高一些。 范平歇了心思。 走出纺织坊后,范平就没去看榨油坊了,这油嘛,他没多大兴趣。对辣酱、纺织、酒这三类是感兴趣了,他想着找郑山辞写了借条,拢共拿了四百两银子的货。这一遭下来,他一共给了一千两银子,这新奉县真是个销金窟。 郑山辞把借条收好,让手底下的人送范平回客栈了。 江主簿这一路上都跟着郑山辞,生生看见了赚了一千两银子,哎,这可是一千两银子。他们县衙一惯是穷的,能赚到钱就算好的了。 看范平还是满意的,郑山辞也满意,以后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 拿到了钱,郑山辞就让户房入了库,拿了一部分银子出来让膳堂的人去采买,今天可以好好的吃一顿,酒肉管够,只能在晚膳的时候吃。 有些不回家的都让人回去说了,要在县衙里应酬。去什么酒楼,自家就有膳堂,免得还要点什么舞女、听曲的。 膳堂接了郑山辞的话,立马就去准备了。郑山辞晚上只在膳堂喝了一杯酒,又象征性的说了一些话,就让他们各自吃喝起来了。 衙役们跟胥吏端着酒杯,夹着菜,没怎么说话。上官就在隔壁一桌吃饭,他们太过放肆了,显得没头脑,轻浮。 郑山辞只吃了几口,他就先回去。江主簿跟丁宣同样也没吃多少就走了,只有朱典史还在席面上喝酒吃肉。 衙役们对朱典史熟悉,朱典史又没有架子,当下就大声说话,谈天说地,快活极了。 范平回到客栈,郑山辞就让辣酱坊跟纺织坊,还有酒肆的人拉了货过来,药材这些,打算明天拉过来,他们还要休整一天,明天就启程回去。行商就是来去匆匆,拿了货就要折身回去,多待一天就多费一天的银子。 这次拿了货回去,花了不少钱,范平也有些肉痛,但一想这些货在他手里卖出去,他的心情就好了,他们走商就是赚中间差价。 郑山辞回到家里,他把酒肆卖的一百两银子递给虞澜意。 虞澜意把银子接过来莫名其妙,“你给我这么多银子做甚?” 郑山辞把范平的事告诉给虞澜意。 虞澜意眼中闪了闪,他觉得走商很有意思。 “我打算把酒肆扩成酒厂,多招两百个人。” 虞澜意一想到多招两百个人,那账本还要他看,他两眼一黑。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虞澜意别开脸,“反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军师威武
左拥右抱_御书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将军夫夫闹离婚
心情小雨(1v1强制)
祸国妖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