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但在她的眼里,打入冷宫和赐死是差不多的责罚。 她变换措辞,借永琪来求情:“但海兰毕竟还有永琪这个孩子,皇上难道愿意让永琪日后一直被人议论,生母被打入了冷宫吗?” 乾隆应对自如:“朕有意给永琪找个养母,将永琪的玉牒移到他养母的名下,珂里叶特氏影响不到永琪。” 如懿这下真的着急了,她没有嫡子,永琪是海兰的孩子,就相当于她的孩子,这要是玉牒换了,她身后可就彻底没有皇子了。 “皇上能改变玉牒,却改变不了永琪的心,他心里有海兰这个生母,海兰的事就会一直是他心里的伤疤”,如懿倔强地看着乾隆,势必要改变乾隆的决定。 “圣旨已下,朕若换了海兰的惩罚,岂不成了朝令夕改”,乾隆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基本上就是跟如懿明说他不可能改变主意了。 但如懿却以为乾隆是被她说服了,动了轻罚的心,态度变得柔和起来,竟替海兰道起了歉:“臣妾作为皇后,海兰做出此事,臣妾没能及时阻止,是为失察。臣妾愿自请禁足翊坤宫一月,只请皇上轻饶海兰。” 乾隆皱起眉头,眸光微冷道:“阿宁作为此事的受害者,何其无辜,皇后若是感到愧疚,是不是该向阿宁道一声歉?” 如懿面色一僵,让她给阿宁道歉?在家中,她是姐姐,阿宁是妹妹;在宫中,她是皇后,阿宁是妃妾。不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没有让她给阿宁道歉的理由啊! 第354章 如懿传(12) 如懿的不情愿乾隆看在眼里,冷笑道:“皇后不心疼阿宁这个受害者兼妹妹的人,反倒屡次三番为始作俑者求情,可见皇后不仅有失察之罪,还有是非不分之罪,既如此,禁足一月不足以洗清罪责。” 说完他吩咐李玉:“传朕口谕,皇后德行有失,善恶不分,即日起禁足翊坤宫半年,罚俸禄一年。” 如懿脸色陡然一白,禁足翊坤宫半年,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她要是被禁足了,以后还怎么面对宫里的嫔妃们,尤其是金玉妍,要知道她才刚罚完金玉妍没多久,更是说出了‘赏也是罚,罚也是赏’这种话。 “臣妾认罚,只是海兰罪不至此”,面对乾隆这样的冷言冷语,如懿的骄傲让她做不出继续跟乾隆继续求情的事情,她转而跟阿宁说起了情: “阿宁,你是本宫的亲妹妹,本宫自当是希望你好的,海兰这件事你的确是受罪了,姐姐一定会好好说说她的,但她到底是皇子生母,不可罚得太过,你说呢?” 阿宁眼眸低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觉得如懿很虚伪,既是得利者,却又装作无辜的样子让她宽恕加害者,真是可笑! 阿宁忽然抬头,盯着如懿的眼睛,问她:“这件事姐姐当真不知情吗?” 如懿眼神一冷,脸上却还是端庄的笑容,像极了她的姑母。“阿宁何出此言?本宫若是知情,当然会阻止海兰的,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妹妹,哪有冷眼看着你们互相伤害的道理。” 阿宁轻呵一声,“是吗?妹妹只是好奇,珂里叶特氏家世不显,虽为妃位,但月银有限,哪里来足够的银两买昂贵的麝香?” 如懿没想到阿宁能想到这一层,海兰在下手前的确来找她借了钱,她心知海兰是为了对付阿宁,所以很爽快地借了。 她的表情变得僵硬,笑容也不自然了起来,搪塞道:“那本宫就不得而知了。” 阿宁收回看她的目光,面色变得很平淡,语气冷漠,还带着浅浅的嘲弄:“皇后娘娘请回吧,承乾宫不欢迎您。至于珂里叶特氏,皇上自有定夺,皇后娘娘不必费心。” 乾隆心疼地搂住了阿宁,当着如懿的面也不避讳,更是命令李玉把如懿赶出去:“李玉,没听见珍妃娘娘的话吗?还不将皇后带回翊坤宫!” 如懿伤心地看着乾隆,抬手制止了李玉赶人的动作,“不用了,本宫自己会离开!” 李玉想了想跟着如懿出去了,皇上都吩咐了让他带皇后回翊坤宫,他不做不太好。带了两个侍卫,李玉大喇喇地跟在如懿的后面,回了翊坤宫。 因为他的刻意高调,禁足的旨意还未晓谕六宫,后宫众人就都已经知道如懿惹怒皇上了。一路上如懿看到了许多宫人明里暗里好奇打量的目光,让她不自觉加快了步伐。 到了翊坤宫的门口,就在李玉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正准备返回养心殿的时候,如懿却突然出声问他:“李玉,你是不是因为本宫将惢心许给了江与彬,所以心中对本宫有怨?” 除此之外,如懿再也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能让李玉猛地改变了态度,甚至是疏离了她和整个翊坤宫。 “皇后娘娘说笑了”,李玉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没有正面回复这个问题。 但如懿问出了这话,他也不想直接离开了,而是眼看着侍卫关上了翊坤宫的大门,一向‘清高’的如懿和容珮二人的脸逐渐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随即李玉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其实他根本就不怨如懿把惢心嫁给了江与彬,因为江与彬能给惢心更好的生活。但他现在的确是对如懿生出了怨恨之情,因为如懿和海兰的肆意妄为,江与彬被赐死,惢心的安稳生活也就没了。 如懿被禁足半年的消息一传出来,金玉妍和卫嬿婉恨不得摆席庆祝。但她们二人智商在线,不至于真的这样光明正大的庆祝,不过在自己的宫殿偷偷庆祝一番还是可以的。 承乾宫里,乾隆正绞尽脑汁地哄阿宁开心,他怕阿宁会为如懿伤心。 乾隆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着小时候发生的趣事,但他自小在圆明园长大,经历的大多都是苦事,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几件。 阿宁看着他因为讲完了趣事,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笑着问道:“皇上,若是臣妾想要姐姐的皇后之位,想让姐姐付出代价,皇上会觉得我是一个心思歹毒的女子吗?” 乾隆摸摸阿宁的头,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我喜欢阿宁,无论什么样子都喜欢。” 说完这句话乾隆也觉得自己很偏心,当初声称喜欢如懿的时候也会因为如懿的性格而不耐烦,但对象换成阿宁,他却能接受阿宁的任何一面,好的坏的,善良的狠辣的,反正在他眼里,阿宁的每一面都很好。 或许情爱一事就是这样没道理可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预料,但甫一听到乾隆的这番话,阿宁的感觉还是很复杂。若是普通世家子弟说这话,阿宁只会不屑一顾,但偏偏是乾隆这个皇帝说出来的。 作为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专情独宠,但乾隆却给了她这样的承诺和待遇,实在是让她难以狠下心将乾隆的情意拒之心门外。阿宁轻叹了一口气,想多了也是杞人忧天,不如顺其自然,能不能让自己喜欢上乾隆,就看他的本事了。 阿宁靠在乾隆的怀里,柔声说道:“臣妾的心眼很小,若是皇上做了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事,我可不会忍着。” 听见阿宁这句类似于敞开心扉的话,乾隆的心激动地狂跳。他突然觉得如懿还是有点作用的,至少推进了他和阿宁的感情。 乾隆连忙保证道:“我自然会以阿宁的感受为先。” 第355章 如懿传(13) 皇后被禁足,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成了嘉贵妃金玉妍和纯贵妃苏绿筠。禁足时期,不能处理宫务,两人都期待着乾隆能把宫权交给自己。 金玉妍更是信心满满,她生育了两个皇子,又是贵子之母,还比苏绿筠得宠,这宫权怎么想都应该是她的。甚至乾隆都还没发话,她和贞淑就已经开始想象着拿到宫权后,该如何给其他嫔妃的宫里安插人。 不止金玉妍和苏绿筠想得到宫权,太后也想。富察琅嬅在世时,她就多次在后宫兴风作浪,就为了用一个管理不当的罪责从富察琅嬅手里抢过宫权。 “福珈,你说哀家怎么就早没发现皇后妹妹这般得用呢?”太后颇有些遗憾,要是早发现阿宁能对付皇后,宫权岂不是早就到手了? 太后觉得宫权已经是她的掌中之物了,心情愉悦地抽一口烟。宫中位分最高的唯有嘉、纯二位贵妃,但太后觉得乾隆不可能会把宫权交给这两个人,给阿宁带来被欺负的风险。 这样对比下来,乾隆只能选择自己这个会公正对待每一位嫔妃的太后来暂掌宫权。但碍于先前弘历三番两次阻止她掌宫权,所以太后决定这次不主动找乾隆,而是等着乾隆自己找上门。 确实,让太后掌权是目前最佳的方法,但是乾隆不愿意,他想出了第三种办法。 金玉妍位列贵妃,入宫的这些年做下的恶事不少,随便拿出一件都是足以赐死的程度。虽然乾隆不清楚具体,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他相信金玉妍的手上绝对不干净。 “贵妃金佳氏,德行有亏,骄纵无礼,着贬为妃。” 李玉读完圣旨,金玉妍震惊抬头,犹如惊天霹雳。她昨天还在嘲笑如懿被禁足呢,今天自己就被贬了? “李公公,可否告知本宫是哪里做的不妥,惹得皇上生气了?”金玉妍旁敲侧击地问了一句,乾隆总不能无缘无故地降位吧。 李玉想起了他临走前乾隆吩咐的话,心里不禁感叹皇上真是神机妙算,连嘉妃要问什么话都知道。 他正了正脸色,故弄玄虚道:“娘娘做过什么自己心里清楚。皇上让奴才转告您一声,万事皆有迹可寻,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金玉妍脸色陡变,勉强撑着笑送李玉离开。等李玉走远了,她就再也坚持不住了,担心地握住了贞淑的手:“贞淑,皇上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李玉说的话实在是太吓人了,就好像乾隆已经查清楚一切了一样。但若真的是所有事都暴露了,根本就不可能是降位这么简单啊。 很显然,贞淑也想到了这一方面,她安慰着金玉妍:“娘娘别担心,皇上应该只是发现了其中一件,对您小做惩戒,咱们日后小心点就是。” 金玉妍轻轻摇了一下头,说道:“本宫越想越不对劲,皇上不会毫无原因地去查旧事,你去打听打听,宫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没一会儿,贞淑就打听回来了。她的脸色不是很好,沉着一张脸告诉金玉妍自己得到的消息:“李玉前脚从启祥宫出去,后脚就去了承乾宫,宣读了皇上封珍妃为贵妃的圣旨。” 金玉妍猛地把手上的珠串摔到了地上,发出了啪嗒啪嗒的声音,彰显着她不平静甚至十分愤怒的内心。“有皇后这个共同的敌人在,本宫原打算和她和平相处,但她竟然敢抢走本宫的贵妃之位!” “皇上还下了旨,让珍贵妃主理六宫”,贞淑又给金玉妍的怒气添了一把火。 金玉妍气愤地站了起来,她算是看明白了,皇上这是为了让珍贵妃掌宫权,让自己给她挪位置呢! “你去查查承乾宫可有能收买的人,尤其是珍贵妃身边的那两个大宫女”,金玉妍现在只后悔没有在海兰下手的时候,助她一臂之力。 贞淑领命后就着手去安排了,信心十足地去,却是一脸菜色而归。 金玉妍急不可耐地等在门口,一见贞淑回来了,就急忙迎上了前,问她:“如何?” 贞淑脸色难看地摇了摇头,她守在承乾宫门口跟好几个进出的宫女搭上了话,但无一例外,她们都不愿意透露半句有关珍贵妃的事。连话都套不出来,更别说收买了。 金玉妍冷哼一声,“想不到珍贵妃御下还有几分本事!” 就是她自己,也做不到让启祥宫的每一个宫人都很忠心。 实际上,是因为出了海兰这件事,乾隆觉得不能只顾着内殿伺候的人,吩咐内务府将外殿伺候的也都换成了知根底的人,包括粗使、打杂的宫人。 一计不成,贞淑又想到了另一计。她是医女出身,有许多杀人于无形的办法,御膳房人多眼杂
相关推荐: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进击的后浪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恶女嫁三夫
病娇黑匣子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皇嫂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女儿红
可以钓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