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请问,你们奥林匹斯山,是窑子吗? > 第34章

第34章

,接着说:“我再教你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 你一直觉得秀秀姑姑比妈妈过得好,对吧?” “是啊。” “蠢货!” 张凤城打断她,“你看秀秀姑姑现在过的啥日子?村里谁把她当人?想嫁人想疯了,可条件好点的男人谁要她?但换成妈妈,现在她说想嫁人,你猜得有多少男人抢破头!” “可是妈妈过得就是不好啊。” “妈妈过得不好,完全是被我们拖累!现在爸爸死了,她不管我们,哪怕去药房上班,一个月几十块钱,也能过得舒舒服服。” “可是……” 张凤城继续道:“一个人因为爱你才过得不好,你该内疚,该更爱她、报答她才对!可你是怎么做的…… 爱你这个白眼狼有啥用?她想清楚,就不会要你了。” “不是的,我也爱她的,以后会孝顺的!” 张凤城摇头:“你没听懂,但我也不指望你懂。我今天说这些,是对你负责。你以后过成啥样,都是你自己选的。记住了,想让别人对你好,就算是装,也得装出对别人好的样子。以好换好、以心换心,才是唯一的正道!行了,这话你慢慢琢磨,去给奶奶送饭吧,对她好点,给自己攒点好名声!” 张如意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没再回嘴。 张凤城骑车来到村支部,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马春梅的电话,兴奋地说道:“妈,宝珍怀孕啦!” 电话那头的马春梅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喜出望外,她激动地回答道:“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你让宝珍好好休息,千万别累着,白天晚上都要注意。” 张凤城连忙应道:“知道了,妈。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 马春梅接着嘱咐道:“没啥事的话,你就在村里多歇几天再回来。对了,我跟你说,火车站那儿有人打着咱们家的招牌卖包子呢,那味道简直难吃死了!我琢磨着,咱们家的包子还是得进店卖才行。所以你别急着开业,先在乡下多做点酸菜,等我回头去打听一下,买个铺子,咱们一起干个大买卖!” 张凤城听了母亲的话,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连连点头说道:“太好了!妈,您真是太有生意头脑了!” 张凤城此时是个彻头彻尾的妈宝男,妈妈说啥是啥 —— 他们卖了一个月包子,赚了近五百块,他以前在厂里干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 至于妈妈说别和人争地盘,他当然懂:自家才两个男人,凭啥跟本地一呼十七八个兄弟的人硬刚?找死吗? 马春梅放下电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旁的叶承泽见状,好奇地问道:“谁啊?这么高兴。” 马春梅眉开眼笑地回答道:“是我大儿子打来的电话,他说我儿媳妇怀孕了!” 叶承天一听,立刻说道:“那可真是件大喜事啊!到时候一定要提醒我,我得给孩子买点东西。” 马春梅笑着答应道:“好的,一定一定。” 叶承泽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对马春梅说:“对了,你儿子现在还没工作吧?我们那儿有个临时工的岗位,要不我帮你安排一下?” 马春梅一直在等机会,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我儿子倒不准备找工作……” 第 158章 买铺面 叶承泽笑得诚恳:“你别推啊,你把家里照顾得这么好,给个临时工的工作,也是你该得的。” 马春梅正往茶杯里续水,手腕顿了顿:“我儿子卖包子,一个月几百块也能赚到的。” 这两个人几乎同时开口,同时说完,说完都愣了愣,目光撞在一起。 马春梅笑着解释:“他跟我学得一手好厨艺,但小年轻嘛,不爱被人管,就想出来搭个摊子试试。” 叶承泽手指敲了敲桌面,面露不悦:“我门缝里看人了,临时工一个月十几块钱确实低,不过卖包子这事儿…… 可不太合法,说没就没。”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困惑,“卖包子真那么赚钱?” 马春梅笑着轻轻点了点:“分人。换个人做未必赚这么多。能比得上我们家包子的,都是大饭店的主厨,可他们谁会蹲街边卖包子?” 他们家的包子是比别人贵的,别人是三分,他们家是五分,另外内脏是施金花每天早上杀完猪之后,托了公交车卖票的另外一个好姐们免费带到城里,再由关三年接手的,价格都是处理价,便宜。 别人呢,想要天天稳定的货源,就百分百要加价才可能得到。 但人家数量上来了,也很赚钱,七八年才开始做小生意的时候,赚的钱能让别人目瞪口呆,完全没有人敢相信能赚这么多。 叶承天晃了晃腿,开口:“哥,你要真感谢马妈妈,不如帮他们家弄个营业执照。这才实用。” 叶承泽眼皮一抬,语气带了点不耐:“为个流动摊子办这个,我丢不起那人。” 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 人家一个小摊卖包子的一个月赚的比自己一年都多,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大学,结果现在又来了个高考,搞得他这个大学跟野鸡大学一样,文凭一下子不值钱了? 上个破班,那些老资格个个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各种笑脸下的阴谋诡计,算计的人头疼。 这幸好还在本地,有人给打招呼,就这样,毕竟爸爸和他们不是一个单位一个口子的,也大有人不卖账的,他都不敢想自己当初真留在帝都了,会是什么样,他哪知道上个破班这么多破事,人事比工作重得多,他估计自己能被那些老油子玩死! 叶承泽心情复杂的看了一眼马春梅,在这一点上,他还是要承马春梅的情的。 叶承天起身用肩膀撞了撞二哥,嘴角带笑:“帮帮忙嘛,二哥,家里就你能办这事,马妈妈不找你找谁?” 叶承泽 “哼” 了一声,别过脸去看窗外,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沿。 马春梅见状,笑着圆场:“二哥说得没错。我手上有点钱,想盘个店开包子铺。” “你还怪听取民意的呢!”叶承天笑着接话,捧场:“打算开在哪儿?” 马春梅早就为今天这一出戏想了周全计划,包括对方说什么话,自己要怎么应对,至少有五六个不同的地点选择。 此时,就只有一个是最好的,马春梅笑道,“最好在牛山公园那边。” 那地儿在市中心,一中在山上,二哥单位也不远。 叶承天一拍大腿:“好啊!以后中午就能去吃包子了。” 带饭也不是每天都能带的,天冷可以,天热就不行了,饭会坏掉。 让叶承天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不合适,毕竟一中所在地是市中心,部队大院在未来的二环边上了。 马春梅是表示过自己到时候会送饭,但如果如果刮大风下大雨,叶承天还真不会为了吃饭就让马春梅骑自行车那么远送饭。 这时候有个过渡的地点就很合适了。 叶承泽听着,心里也觉得合适:若马春梅大儿子的手艺有她一半,那包子肯定差不了。 他拧起眉头,却还是忍不住泼冷水:“那边门面不好弄吧?” 叶承天在一中读了好几年中学,又是个天性爱管事,自然熟门熟路:“路口那新红旗服装店三层楼边上还有两间红砖屋,后面有一个巴掌大的院子,我记得应该是哪个亲戚家的。。” 叶承泽摇摇头:“我没留意过。” 叶承天拨给麻强国 —— 叶老太太娘家村子的亲戚,平时跟着老太太两头跑。 叶老太太平时是和老头一起住在老干部疗养院,但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回来坐镇,老太太没有勤务兵,来回就会带着这个麻强国。 电话接通后,他直接开口:“麻叔,问你个事儿,一中路红旗服装店边上那两间破屋子,是谁家的?” 听筒里传来麻强国的应声,叶承天接着道:“我想买下来,你回来帮我办手续。” 说完便挂了电话。 叶承泽看着弟弟行云流水的操作,眉头越皱越紧。 爸爸总说他 “纨绔”,可看看三弟 —— 小小年纪就指使亲戚办事,说话带股子不容拒绝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住 XX 海呢。 他越想越担心,三弟这么下去早晚要出事!那些亲戚帮他做事,也会害了他。 叶承泽想说吧,张了张嘴又闭紧,心里又是无奈又是担忧 —— 三弟脾气倔,小小年纪主意比谁都正,谁的话都不听! 虽然到现在为止,三弟这边没有翻过车,可这世上哪有永远顺风顺水的事? 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就是大事,后悔也就晚了! 他望着弟弟转身时扬起的衣角,轻轻叹了口气,指尖不自觉地捏紧了杯子。 第二天下午,麻强国一路风尘,骑了辆二八杠自行车,在校门口等叶承天下课。 叶承天单手插兜晃着走出来,麻强国立刻迎上去,点头哈腰地问:“三少,人我也找到了,那房子写谁名下?” 叶承天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存折纸,随手递过去:“钱要多少你自己取,写马妈妈名下。” 麻强国接过来,连连称是。 第 159章我救了你妈妈 这时候城镇公房严禁私自买卖,登记制度尚未完善,交易以口头约定或手写契约为主,缺乏法律规范。 各地房管部门有房屋普查档案,但不向个人发放产权证书。 马春梅接过手上那张手写契约,看了好几遍,她指尖微微发颤,心里乱跳一气:“麻大哥,这屋多少钱啊。” 麻强国正呼噜呼噜吃着面条,头也不抬地摆摆手:“就一破屋能值几个钱,又是亲戚家的,最后给了八百块,图个吉利。” 马春梅心里怦怦直跳 —— 那地方,以后可是城市中心区!虽说眼下两间屋只有八十八平,还有个四十来平的院子,可要是推了盖三层,一家人靠这个屋的房租就能一辈子躺平!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捧着钱都找不到地方买的好位置。 这么个黄金地段,就这么,轻易的,变成了自己的了! 吃完面,麻强国抹了把嘴,感慨道:“你这手艺开饭店还真行!这素面条咋能好吃成这样?” 素面? 开什么玩笑。 纯鸡蛋和的现做的面条。 用得是最近的松茹、鸡、鲜虾尾,还有猪大骨吊的高汤。 马春梅笑道:“你太夸奖了,就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估计你是饿了。” 麻强国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反正吃得顺口,便笑道:“我得回去了。你这手艺真是绝,老太太喜欢吃清淡的,老首长喜欢吃辣的,你看着能做点啥给我带过去?” 两人本就在厨房吃饭,麻强国没觉得有啥不对 —— 他本就是傍人的,坐厨房吃饭惯了,马春梅真开了大客厅请他进去吃三菜一汤的,他反而觉得马春梅没规矩。 马春梅转身去冰箱拿了她做的白米虾洋葱炸酱、松菇猪肉丁辣酱,腌的春三月的蒲公英,另外还有炒油茶面,都是用装水果的玻璃罐头瓶子放着,干干净净的。 三月的蒲公英是清甜的,四五月份就会变成苦的了,做凉拌菜比盐菜合适,但马春梅特别喜欢这玩意儿,等于是不动声色的就让吃的人除了晦,其实吃春蒜也有同样的效果,但叶承天又嫌弃 吃了口里有味道,那用蒲公英代替就极好了。 所以马春梅不仅腌了还晒了一些,至于四五月那种的,她也会收一些,晒干了当茶喝也是好的。 主妇们过惯了日子的,都是有准备的。不过马春梅准备的也不多,这些吃了明天她就要重新备货了。 送走麻强国,马春梅第一时间拨通张凤城的电话,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在一中下坡路口新红旗服装店边上买了两间红砖屋!你赶紧让你丈人回城收拾屋子,咱们开面条馆!” 开包子铺好累的,天天要半夜三点起来就干活,那钱真是辛苦钱,马春梅舍不得让儿子干这个。 面条馆想什么时候开都行,只做中午的都可以,反正肯定是赚钱的,主要是有一个正经营生,不然两个年轻人没事干,在家啃老是要废掉的。 一口气跑到村支部接电话那头的张凤城喘着粗气傻眼了:“那屋子我知道啊!那地段可真好,妈,你咋做到的?你这也太强了!” 马春梅得意的笑:“别贫嘴,量好尺寸你给画个图,后面院子最好盖小二层,你丈人能住。开包子铺太累,咱改开面条馆,只做中午都赚钱。” “知道了,妈!” 张凤城挂了电话,走着走着忍不住跳起来 —— 太好了!自家总算要熬出头了! 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攒劲。 现在都不敢想以前那些日子怎么过的。 在市中心开了铺面,他就是少东家,再也不用窝在乡下孝顺奶奶友爱弟妹了! 他忍不住琢磨:以前总觉得姑姑克人,现在看,怕是奶奶和爸爸克妈? 没了那两个人,妈过得多顺风顺水?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下去 —— 说出来太罪过! 他回村借口就是因为要把弟弟妹妹的安排妥当,虽然才十来天,但也安排的差不多了。 现在小妹接受了每天跟着堂妹一起打猪草,一天有三个工分,和老二工分是齐的,虽说养活自己还差些,但他这个当哥的早放了话:“只要你们肯干,当大哥的吃点亏是可以的,不会真让弟弟妹妹饿着。但你们要什么都不做,我只是哥,也不是你们的爹!” 而且张凤城说自己现在也只是在城里打零工,赚得也不多,所以让弟弟妹妹省点用。 这一次他表扬了所有的人,这些天他带着弟妹们做腌菜,做腌菜,天天做腌菜,每一个都很乖很努力。 当然,每天他都拿家里的蔬菜变着花样做菜,让几个人吃得摸着肚子心满意足。 给弟妹每人留两块钱,六个鸡蛋,给张如意多留十个,叮嘱她每天做给老太太吃 —— 不管老太太能不能吃到,这鸡蛋往这儿一放,外人眼里他就是孝顺。 关三年来的时候拉着一张床、一堆旧被子,几个人的食材,杂物,走的时候车斗里装满腌菜,分量更沉了。 张凤城带着关宝珍和狗子,骑着三轮车往城里赶,一路笑声比车铃还清脆…… 骑到了一半,张凤城停了车,和草丛里那孩子看对着眼。 张凤城本来不会搭理这孩子的,但他现在心情超级好,感觉精神物质层面都非常的富贵。 不由的生出了良心,就从身上摸了摸,没摸到啥,停下来等关三年的车,准备给孩子丢点东西吃。 人就是有这种感觉,喂了一只小野猫之后,再看到那猫,又想喂。 而对一只从未喂过的猫,就不会有那样的强烈的冲动。 关宝珍才怀孕,心情也美,从口袋里拿出水果糖,给那孩子吃了一颗。 那孩子接过糖,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道:“我救了你妈妈的,她被驴捉走了,我救了她。” 所以他吃了张凤城的东西是不亏心的,他报答了他们。 他们相遇,不是他走运,是他们走运了! 他宁知非从不欠任何人的恩情。 第 160章 收养宁知非 小孩子嘴里含着糖,说话含混不清,张凤城皱着眉凑近了些:“你说啥?” 宁知非将糖块大口咬碎,又努力清楚地说了一遍:“你要和你妈妈说,我报答她了,不欠她了。” 关宝珍本来想笑这死孩子说的什么屁话,但看到张凤城紧张的神情,又想到突然要下乡,敏感的觉察到不对劲,她看着眼前脏兮兮的孩子,蹲下身温和地笑问:“你报答什么了?” 宁知非挺了挺小胸脯,眼神亮晶晶的:“那天我在城里讨饭,看见你妈妈卖菜经过银行后面的胡同,有几个人把她捉进麻袋里了!” 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我抓了把沙子撒驴眼睛里,那驴一尥蹶子跑了,他们追驴去了,你妈妈就得救了!我亲眼看到的!” 只是当时那些坏人没跑远,他可不敢现身,生怕被坏人记恨了,等到坏人真的走了,他再出来的时候马春梅早就走远了。 小家伙仰着脸,满脸都是得意 —— 这可是他长这么大干过最威风的事。 也就是这事,让他觉得自己配得上让对方报他一次恩。 宁知非口齿清楚极了,显然把这话在心里 重复了无数遍。 做好事就得让人知道,不然他何苦在这鬼地方等这么多天? 自从爸爸回城后音信全无,妈妈每天以泪洗面,他在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 突然有天醒来,妈妈不见了,再一打听,居然嫁人了! 一瞬间,全世界所人都对他变了脸。 他到处打听妈妈的下落,一个人跑了几十里路,终于找到了…… 结果……他不想再回忆自己遇到了什么! 那一天的痛苦,仅次于知道爸爸不会再回来了。 他被父母双重抛弃了! 如果那天没遇上马春梅母子,没得到那个救命的馒头,他早饿死了。 爸爸…… 妈妈…… 哼! 张凤城和关宝珍对视一眼,张凤城蹲下来,声音放软:“你说的是哪天的事?” 宁知非说了日期,张凤城掐指一算,妈妈大概是一到家就给他打电话,让他回乡下避风头,现在估计风头过了。 张凤城立刻就相信了宁知非。 一想到妈妈在自己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差点被人捉去了,张凤城脸色一白,他还以为是叶家出了什么事,妈妈要自己家低调,但没有想过,有可能是妈妈自己出事。 一瞬间,他想着要赶紧回去问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叶家这么危险,那他们就不要在叶家做了。 自己家不要店面,在火车站卖包子也不是不能活。 没必要冒这样的危险去上班。 张凤城甚至考虑,要不然自己去当个男保姆把妈妈换下来,自己做饭也还行,收拾家务,他也觉得不难。 从一中年妇人换成年轻小伙,价格不用涨,对方家应该是愿意的吧。 张凤城再看向眼前这孩子,他救了自己的妈,那确实是应该感谢的。 如果别人帮了你,你不感激,那这种恶果,哪怕别人不知道,也会种在你的心,让你自己知道,你是个不知道感恩的东西,渐渐的,你的人生就会朝着另外一条路走了。 关三年气喘吁吁的赶到,停住脚,休息一下,他现在就想和女婿换换车,这一天天的,累完了! 关宝珍翻到车上带得饼子,热水,拿小碗从保温瓶里倒了水,让宁知非干饼子就热水,慢慢吃,还给夹了小咸菜。 三分钟,宁知非吃了两个饼子,擦了嘴,结束战斗。 张凤城再打听,“你家里到底啥情况?” 宁知非身子一紧,却把早就想好的话一股脑倒出来:“我爸回城后,外婆家逼我妈改嫁了。我家屋子是我爸盖的,可二叔抢了我的屋,不给我饭吃还让我干活,我想……” 张凤城点了点头:“你救了我妈,我很感谢你,我可以给你一些食物,或者一些钱,你想要什么?你得认真的考虑!机会可只有一次!” 宁知非根本不用想,他咬了咬嘴唇,眼神炽烈,“我想活下去!” 宁知非觉得自己说得话很过分很不要脸,他就是撒了一把沙,顶多值一顿饱饭的,没听过人报恩要报这么大的,但是他没有其它选择,只能选择不要脸! 眼前的张凤城夫妻生得好看又和善,还有那天那个特别温柔的妈妈,让宁知非壮了胆,他现在真没有活路了,哪怕知道自己提的要求过分,也只能厚着脸皮说出口。 张凤城第一反应是拒绝,可转眼又想到:家里正要开包子铺,正缺人手呢! 仔细的打量着孩子。 身子瘦得像根麻秆,藏青补丁摞补丁的裤腿短了一寸,露出细如鸡爪的脚踝。 春风卷着尘土掠过他脸,却吹不动乱草似的头发 ,脏到发硬了。 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乌溜溜的瞳仁像浸在井水里的黑葡萄,看着关宝珍眼光扫过,倏地讨好的弯成两轮月牙,瘦骨嶙峋的爪子紧紧互攥着,指节泛出青白。 张凤城暗叹,哪怕自己在这个年纪,估计都没有这小子精明。 这孩子眼神机灵、说话利索,当个跑堂的正合适。 开饭店还怕养不活一个孩子? 剩菜剩饭就能喂饱他,还能落个施恩的名声,一举两得…… 毕竟在张凤城眼中,妈先救了孩,孩再报恩,原则上两清了,现在是自己家再次施恩…… “我丑话说在前头,” 张凤城盯着孩子的眼睛,“你要是真救过我妈,我愿意养你,但到我家得干活,能接受吗?” 宁知非拼命点头:“能!哥哥,我啥都能干!” “上车吧。”张凤城也没有废话,丢了话,直接潇洒走人。 关三年苦笑:“来吧,小伢们,咱爷俩一路。” 于是张凤城和关宝珍继续亲亲爱爱,说说笑笑骑着自行车在野花灿烂的路上飞驶人生。 在他们身后,关三年麻木不仁的踩着三轮车,沉重的后车厢里又多了个脏兮兮的小男孩。 命苦,还是关三年苦。 此时,他们都没有想到,宁知非的命运的齿轮开始了全新的转动……有关于他的波澜壮阔的人生,这时候才算刚刚起程。 第161 章 二哥喜欢的女人 叶家两兄弟捂着肚子下餐桌,个个嘴角带笑,眉眼舒展,满意至极。 饭后,叶承泽端着茶杯,试探着开口:“马妈妈,明天能现做一桶松菇虾米豆腐羹吗?” 马春梅正擦着桌子,抬头笑道:“好啊。” 叶承天从课本后探出头:“这东西得趁热喝,早上做了带到中午,汤都懈了,不如晚上做吧。” 晚上做,那就等于和普通菜一样,不需要大清早的忙和了。 谁听了这话,都会更偏爱这会为别人着想的小少年的。 马春梅能理解为什么所有长辈都偏心叶承天,哪怕是叶老太太和汤老太太,其实都是隐隐更偏爱叶承天的,因为他性格确实是更甜,更愿意为别人着想。 叶承泽就是一个普通的二十出头的青年,完全不会为家人着想,只顾着自己过快活的生活。 和他弟弟,差了不是一个二个档次,是十万八千里! 马春梅笑得更温和了:“行,听你的,晚上做。” 叶承泽没再说话,指尖摩挲着茶杯沿。 其实他本想让马春梅早上做好了汤,他可以带着上班。 —— 上回带的豆腐羹在单位大受欢迎,眼下正是初春松茹最鲜的时候,再过半个月就下市了,同事们都盼着再尝尝。 要是换作从前,他早满口答应了,可自打马春梅说过 “我并不是你请的人”,这话像根小刺扎在心里,让他疼的同时,也不敢轻易替马春梅做主。 此时,听三弟这么说又很在理,他含糊地应了声,心里却有些失落。 最近不知怎么,总觉得事业家庭都不顺心,他堂堂叶二公子,连喝口热汤都得瞻前顾后…… 不过别说,叶承天考虑之后,发现除了马春梅这里,还真难再其它地方再找到一碗同样的汤。 因为他要为这碗汤让一个大厨帮忙是容易,但让大厨在早上七点前做出来可不容易,真要做也不是不行,那钱肯定不老少。 那可就是豆腐盘出了排骨价了。 这就是叶二和弟弟的区别,叶承天想要这个东西,就看自己的愿望 强烈不强烈,是不在会在乎麻烦了谁,也不会在乎动用多少钱。 叶承泽觉得弟弟无法无天,他不能这样胡来。 罢了,既然马春梅不愿早起做,就算了吧。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时轻轻叹了口气。 正这会儿,隔壁曲念慈端着个精致的藤蔓编小篮子,笑着敲门:“叶家兄弟在吗?我娘家亲戚送了些草莓泡子,甜津津的,给你们尝尝鲜。” 她穿件蓝色毛衣,盒子边沿还露着半截碎花手帕垫草莓的,显然特意收拾过。 “曲阿姨快进来坐!” 叶承泽忙起身,作为临时当家的,他笑得格外热络,伸手接过草莓放在桌上。 叶承天窝在藤椅里看书,听见动静抬起头:“阿姨好。” 曲念慈往他跟前凑了凑,看见书名是《菜谱》,笑着说:“承天真是爱读书,我们家雅琴一样,整天就知道摆弄锅碗瓢盆。” 叶承天微愣,这话都不知道是好话还是坏话! 但曲念慈确实是不太会说话! 他做一件事,还是比较踏踏实实的,买了很多菜谱回来研究,他要和马春梅出菜谱不是开玩笑的。 叶承天礼貌笑笑,把书往怀里收了收。 “曲主任来了?快坐,我给你沏杯茉莉花茶。” 曲念慈看着马春梅系的蓝布围裙,眼神闪了闪,等马春梅出去了,屋子里静了静,说真话,两大小伙子真不知道和一个不熟的邻居 阿姨说什么! 曲念慈目光总往叶承泽身上飘,见他那俊美的小脸,简直是满足了女人全部的审美,越看越满意! 叶承泽被看得不自在,客厅里静了几秒,只有墙上的挂钟 “滴答” 响。 曲念慈从未做过媒,此时只觉得又兴奋又激动,耳垂微微发红,又赶紧把视线挪到墙上的挂钟上。 马春梅去厨房给她沏了一杯淡淡茉莉花茶,给叶承天的是胡萝卜苹果汁,这是明目茶的一种,且味道不错,最适合这个年纪的男孩子。 现在没有榨汁机,要把东西切成小块,用捣蒜的用力压才出汁,非常麻烦。 但是马春梅做饭,最不在乎麻烦。 她只是想观察小天喜欢不喜欢,如果他喜欢的话,以后就改进厨具,或者是自己打造一个厨具继续做,如果不喜欢的话,就到此为止,也没必要麻烦以后的那么多事了。 马春梅送完菜就回厨房,把剩下的果泥加糖做了水果酱,装进玻璃罐头瓶子

相关推荐: 我的美女后宫   在爱里的人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外婆的援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摄春封艳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