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错位关系(高h,短篇集) > 第282章

第282章

裤子上的梅花状泥印哭笑不得。 “看来它很喜欢你。”年深忍俊不禁,接过那朵蘑菇,放进了自己的背篓。 “哎?”顾念看着年深,露出诧异的表情。 “怎么了?”年深见他盯着自己的左脸,以为刚才蹭到了什么,用手擦了擦,却什么都没擦下来。 “我也很喜欢你。”顾念凑过去,出其不意地偷亲了年深一口,拔腿就跑。 年深努力装作云淡风轻的模样,耳根却像山上的秋叶似的,慢慢涨红了。 除了蘑菇,顾念还弄了一堆松树枝回去。 “你弄它做什么?”年深确定,这些松树枝肯定不是用来吃的。 “做墨。” 墨?年深露出诧异的表情。 “松烟墨。”顾念得意地朝他扬了扬眉,“你家不是缺墨吗?专门做给你的。” 你不是惜墨如金么,我给你准备上百八十块,看你以后能不能多写点! 年深:??? 顾念正要走,年深突然伸手撑在旁边的树上,高大的身影罩住顾念,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居然无师自通的会了‘树咚’?顾念惊讶地抬眼看向年深。 年深眉峰微扬,将他半困在自己和那棵树之间,“顾司直突然送礼,所图何事?” “我图的你给不起。”顾念斜倚着树,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道。 “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我给不起?” “那好,我要你一心一意,只能一心一意。”顾念的心怦怦直跳。 斑驳的树影间,闪动着秋日的艳阳,年深英俊的眉眼比阳光还要灼人。 “那你呢,也能做到这点,对我一心一意吗?” “当然。”顾念笃定地道。 “那苏东坡呢?” 顾念:????? 不是,这关苏东坡什么事? 两人一虎,很是过了十几天的逍遥的日子。 这天下午,顾念看着邻居家收获的菘菜,也就是后世的大白菜,正琢磨着等过几天换一些过来,是不是要在院子里挖个地窖的时候,吴鸣突然带着夏初井生和杜岭等人出现在院门口,每个人都是大筐小包的,挂了一身东西。 “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让你们先养好伤吗?顾念看着夏初和井生,满脸诧异。 “我想和你们待在一起。” “我要照顾小郎君。” “我跟过来认认路。” “我就是被抓过来做苦力的。” 众人七嘴八舌,乱作一团。 顾念长叹一声,知道自己甜蜜开心的二人世界就到此为止了。 第135章 吴家突然多了一堆人,谷里人自是好奇。 吴富已经去世,谷里的人也都叫习惯了,年深懒得对外解释自己曾经失忆以及不是吴富的弟弟这种繁琐的问题,便听任大家继续称呼他为吴穷。 在飞来谷的人眼里,这些多出来人,自然都是吴家的。 顾念借着自己的商贩的身份,解释说井生吴鸣等人都是自己的伙计,见他在谷里养伤便过来陪他过冬。 当然,他们也不是白来过冬的,顾念当初进山就是来‘收货’的,所以他们就近收货。顾念拿到行李,有了钱做底气,大家手里有什么好皮子,药材,都以比集市上贵两成的价格收。 乐得谷里的猎户和药户纷纷翻起了自己的存货,打算在顾念这边卖个好价钱。 另一方面,人数一多,吴家原本那两间房就不够住了。 正好顾念看那个破土屋不顺眼很久了,摇摇欲坠的,风大点就掉土,采光又差,连个窗户都没有,这会儿来了一堆劳动力,不用白不用,于是商量着翻盖个大点的房子过冬。 并暗暗决定这次他一定要加窗! 每天对着晃晃悠悠的油灯,他觉得自己的眼睛都快被晃瞎了。 顾念不想再做土房,但城里那种木结构的房子太复杂了,谷里只有一个木工,加上会点木活的杜岭和井生,也凑不够人手,竹屋简单,保温性又太差。众人讨论来讨论去,眼看着又要回到土房的老路上,恰好顾念看到了灶坑里的煤,他一拍炕沿,这回烧砖做砖房。 谷里的地多得是,顾念挑了处距离原来的房子不远,采光又比较好的位置建造新房。 一屋子人都见过砖,但谁也不会弄,最后还是听顾念指挥。 顾念要求不高,他没打算烧那种铺在大明宫地上的精致青砖,只想弄些普通的红砖。 水边有现成的粘土,过筛、和泥、做坯,等待晾干的时间里,他又请谷里唯一会烧制陶器的那户人家帮忙,抓着众人搭了个简易的砖窑。 为表示感谢,顾念直接跟那家订了三百个陶罐、十口缸。 这个‘巨额’订单差点把那户人家砸懵了。 飞来谷的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三十来户,平常他凑点盘碗罐子之类的东西烧半窑,大半年都卖不完,顾念这一单,直接就能让他们开满一窑。 他们这边忙着挖泥做陶罐,顾念又发动众人去南山那边背回了大批的煤。 吴鸣原本以为烧砖的时候能有点空闲,结果半分不得闲,顾念已经紧锣密鼓地安排起挖地基和地窖的工作。 一通折腾下来,搞得他简直怀疑人生,写给陆昊的书信里都在抱怨, 但是他也说不出别的,毕竟就连年深也跟他们一样,老老实实的听指挥,做着一些对他身体负担不重的工作。 夏初倒是很满意他的工作,他身上的伤也没全好,所以顾念给他安排的活儿都相对比较轻快,比如看窑火之类的。他天生就喜欢鼓捣火,除了卜卦,最喜欢的就是跟火打交道。 顾念没有真正盖过房子,为避免翻车,地基动工开始,就用东西请了谷里有盖土房经验的人过来帮忙。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砖房就是土房的升级版,基本架构一致,只是将土坯换成了更为结实的砖块,而且像盘炕这种技术活,他也是完全的外行。 听说吴家要烧砖盖新房子,谷里的人也很好奇,这会儿正好也已经收完了庄稼和粮食,除了谷里那半数猎户和药户,另外一半人都进入了农闲时节,便都跑过来看热闹。 人多也有好处,缺人的时候可以随时加人,缺料的时候也能从众人家里凑凑。 顾念甚至还雇了些人开始了第二批砖的制坯工作,毕竟他的砖窑小,出砖少,不烧个三四次不够用。 吴鸣灵机一动,也学着顾念,用东西雇人帮自己干活,才总算得空能躺到树上去休息会儿。 顾念倒不是只‘折腾’他们,他自己也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要安排造房子的事情,他还在制墨。 松烟墨虽然大名鼎鼎,甚至一度是贡品,但从制作流程上来说,其实并不复杂。 苏东坡就是松烟墨的一大爱好者,不但多次为此写诗,在海南期间还曾亲自制墨。顾念当初去的那个纪念馆为了树立特色招徕游客,还推出了古墨制作体验,因为要讲解和带着游客制作,顾念也做过许多遍。 根据宋代《墨谱法式》的记载,制作大体可以分为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八步,晁贯之的《墨经》又把磨试细化为和胶、捣杵、成丸、和药、刻印、模形、阴干这七步。 纪念馆当然不会弄得这么复杂,将这十几步作为资料画在了墙上,真实的体验则简化为了烧烟、筛洗、熔胶、杵捣、锤炼五步。 因为是私人原因,顾念烧烟没有大张旗鼓的再起个窑,而是采用了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松枝分别燃起小堆的篝火,点燃后,将碗碟架起,悬空倒扣在上面,松枝燃尽,烟火留在上面的黑灰,被称为烟炱(tái),就是松烟墨最基础的原料。制墨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烟炱(tái)量太少了,上品的烟炱(tái)更少。 将这些附着在碗碟上的那层烟炱(tái)收集起来,先过筛再水洗,之后便进入阴干环节,等到阴干完成,才能再进行熔胶。 当然,砖窑的煤灰他也没浪费,在烟囱顶上悬空扣了个大瓮,每天一扫。顾念想着,能多做点就多做点,毕竟煤的烟炱(tái)在宋代同样是制墨原料。 一窑砖烧了七八天才烧好,等到完全冷却下来,顾念试了试硬度,虽然还有些粗糙,但胜在结实,还是能用的。 前一批砖出窑盖房,第二批砖又进砖窑开始了烧制,接着又是第三批,第四批。 中间顾念又雇了谷里的孩子们上山去采山果。现在这个季节,山里熟透的果子遍山

相关推荐: 爸与(H)   召唤之绝世帝王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妄想人妻   带着儿子嫁豪门   满堂春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