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告诉她也白告诉。 而且,看男主那眼神,嫌弃宿主似的,他怕是也不会主动过来。 系统飞到太子面前转了一圈,又飞回来。 甄青殷留意到系统不同寻常的行为,无意中抬眸,恰恰对上不远处太子冷淡厌弃的漆黑眸子。 她一怔。 正如系统所言,太子瘦了一圈,本来婴儿肥饱满如月的脸,瘦出硬朗的线条,他转过头离开,下颌线在熹微的晨光里划出干净利落的弧度,着一身玄色锦袍,宛如一副昏暗幽冷的油画,只有他那张冷峻的脸白得发光。 甄圆圆掩唇低呼:“太子殿下!” 甄青殷轻轻嗯了声,收回目光,双手护着自己的脖子转回来,低头继续玩九连环。 小殷氏看看她,看不出什么,主动解释:“过了元宵,一开朝,太子殿下便抓着平阳侯府和宁远伯府弹劾,罪证确凿,这两家不止贪墨,手里还犯了好几桩命案。上头犯事的罪魁祸首,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判秋后处斩,家眷们则判了流放。 老百姓们自然是叫好,墙倒众人推,还有主动去官府揭发两府罪证的。朝廷里,现在大人们安分极了,各司其职。每年这时候为了升官迁职,多有活动贿赂的,今年格外消停。” 最后一句,说的便是甄侍郎的经验之谈。 今年给他送礼求官的人少了。 太子一行人骑马远去,甄圆圆偷瞄几眼,小口小口地顺气,看到那些哭泣的妇孺,不由说:“唉,男人在外面犯事,女子却要受牵连,世道真是不公平。” 小殷氏点点她的头:“男人贪的银子哪儿去了?不全是他们自己花天酒地吃用了,总要拿回府,管家太太岂能不知账上多了一大笔来历不明的银子?不止知道,还会帮着销赃。 你俩出门做客少,不知权贵官家的小娘子们为了争奇斗艳,互相攀比,为拔个头筹,能把上千两银子一匹的布裁成衣裳穿身上,漂亮是漂亮了,羡慕嫉妒也被羡慕嫉妒了,殊不知,是把祸朝家里招了。 太太小姐们,但凡长了脑子,便知为何能买得起那等贵重罕见的布料首饰,便知银子是从哪儿来的,你可见过有几个自家主动去揭发的?既然不揭发,既然安心吃了穿了用了,便该明白,落这个下场,一点不冤。” 甄圆圆瞪大了眼睛:“娘,您多说点,让我长个记性。” 甄青殷取笑:“你就是想听八卦。” 早已被抄家、流放、斩首吓白了脸的孟如兰,缓了缓脸色,凑趣道:“表婶,我也想听。” 马车驶出城门。 车帘子放了下来,因车厢昏暗,车壁上点了一盏巴掌大的柿子琉璃灯。 小殷氏有心教导年轻女孩们,细细说起了本朝几桩因衣裳而被抄家的案件,最近的一桩是在三年前。 当时太子十六,正到了说亲的年纪,各家蠢蠢欲动,千金小姐们在皇后和皇贵妃举办的宴会上,为了太子妃的位置,争奇斗艳。 其中一位姑娘,穿了件流雾纱,轻薄如蝉翼,朦胧如秋雾,天然有一股凉意,一匹价值千金。 那姑娘在宴会上可是出尽了风头,太子也注意到了她,多看了她几眼。 正当她一家做着当太子妃、国丈、国舅爷的美梦,第二日,太子参了姑娘的祖父一本,一家子第三天就下了大狱…… 马车在黎山脚下停下,甄青殷三人听故事听了个尽兴。 她们从马车出来时,正巧见到明山的和尚给青月庵送粮下山。 两个十来岁的小和尚,恭敬地朝她们行礼,站到山路外,把青石台阶给女香客们让出来。 甄青殷等人忙双手合十回礼,向他们道谢。 这些日子,甄青殷使人打听了,青月庵从未出过什么丑闻,一直香火不旺,但隔壁的明山寺香火旺盛,明山寺常常接济青月庵,因此青月庵还能维持下去。 后头宋家送来了宋绮,给足了银钱,青月庵更宽裕了。 甄家人上了香,甄青殷捐了一百两银子,小殷氏惊讶她出手这般大方,捐了二百两,毕竟是还愿的,捐少了显得心不诚。 小殷氏讲古讲了一路,又爬山,身子吃不消,去厢房歪着。 甄青殷朝甄圆圆使个眼色,甄圆圆会意,反客为主,拽着孟如兰逛青月庵。 孟如兰不时去看甄青殷,实在推辞不了热情的甄圆圆,只得依依不舍地去了,临走前,一直在瞧甄青殷。 甄青殷暗自好笑,原来这孟如兰是老夫人放在自己身边的眼线。 第80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回,她见到了宋绮。 宋绮的尼姑帽沿下露出几缕青色,她便知,宋绮并未斩断尘缘,正在留发,时机到了,便会下山还俗。 不过,宋绮眼神平和,少了出家那日的死气沉沉,也少了往日的嚣张跋扈。 她在这里过得还不错。 宋绮捻着佛珠,轻声道:“没想到你会来探望我。” 甄青殷抿唇一笑:“顺道罢了,好歹是亲戚。” “难为你不计较我从前为难过你,当日为难你,如今想来,心中甚是惭愧,反倒为难了我自己。” 这是良心找回来了?甄青殷杏眸微弯:“我没放在心上,都是些幼稚的小把戏。” 宋绮苦笑:“你想的这样开,倒比我更像出家人。” 系统蹦出来气哼哼调侃: 甄青殷又是笑笑,谁的话也不接。 “太子殿下还怪罪晁国公府吗?” “应该没有。” “那就好。” 甄青殷跟她没什么交情,见她洗心革面换了个人一样,心里肯定了青月庵,转头就把三本医书送给庵主。 “师太是慈悲人,这三本医书,是我从孤本古籍里抄写的,一本是常见的药草合集,一本是专门治疗女子疾病的书,一本是些偏方、土方。我见庵里的小娘子们识字,若遇着有天赋的,可学学,多少算一门吃饭的手艺。” 庵主接下,感激道:“小施主才是真正的慈悲人,小施主定然会有福报的!” “那借您吉言了,”甄青殷心想,她的福报是顺利出家,这青月庵她是越看越满意,“能传播出去的知识,才叫知识,师太可检验书上的方子,若有效,不必敝帚自珍,能传出去,便传出去,救治更多被疾病所苦的人。 我见庵里供香客歇息的地方有书架,书架上也有医书,想必师太和我的心是一样的。师太可叫庵里的女孩多抄些,或卖或送,只不可提到我,我毕竟是闺阁女儿,人怕出名猪怕壮。” “小施主大善!贫尼必不会违背小施主的意志。”庵主叹了一口气,又笑笑,“庵里的医书,是历代庵主收集的,也有女香客捐赠。 从医的人多是男人,纵然有女子医术天赋极佳,也不得传,皆因大多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男女有别,一些女子有了病,不敢看大夫,因此,妇人病历来被视为不祥、不洁。 我们庵里曾有几位不愿出家的娘子,学了医术,成年出去后当稳婆,再偷偷摸摸治些妇人病,唉。如今有了这三本医书,当真是青月庵的福音,也是妇人的福音。” 甄青殷一瞬间想了更多。 待她出了家,或许日子不会无聊,有很多能做的事业。 这些医书,她也可以慢慢学。 她的眼眸里,渐渐浮起憧憬的光。 庵主笑容更深。 与庵主话罢,甄青殷出门寻找甄圆圆和孟如兰。 孟如兰见到庵里穷苦的小女孩们,又听甄圆圆“科普”,眼泪汪汪,把自己新发的月例银子十两,捐给了庵里。 “表姐们知晓我家里,这十两银子,还是来了甄府,表婶给我发的。姐姐们别笑话我。” “哪里会笑话你,多少都是心意。”甄圆圆忙说。 孟如兰的娘在生第二胎儿子的时候难产去世,现在的母亲是继母,孟家这些年逐渐没落,靠甄老夫人接济才能维持基本体面。 但,甄老夫人的接济,又怎么能落到孟如兰手里。 孟如兰擦了擦眼泪,状似不经意地问:“青殷表姐刚才去了哪儿?这庵里难道有我们不能去的地方吗?” 小姑娘不够谨慎,问话时,眼底隐含打量和质问,还有一丝怀疑。 甄青殷一眼看穿,笑道:“我刚去见了师太,问问姻缘前程,怕结果不好,没敢拉你们一起听。” 孟如兰不是很信,挽住甄青殷,亲热问:“那师太怎么说?好姐姐,就告诉我们好不好?我们好奇死了。” 甄圆圆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反感。 孟如兰好奇就好奇,干嘛拉上她? 姐姐不愿说的事,她从来不多问的。 但孟如兰是客人,这话她没怼出去。
相关推荐:
四合院的悠闲人生
兽世最美雌性:多子多福生崽崽!
识魅(民俗怪谈)
甜甜人外堆放处
采草风流录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二次沦陷 (1V1,H)
残废弃子穿书后在娃综摆烂了
阴暗普女,但第三者
今天的少爷也没能下床(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