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两口子几个月前发现,已经在双河乡财政所工作十三年的代玉敏,是冒名顶替的他女儿的名字和身份信息,她真实的名字叫代红霞。 代广兴夫妻俩反映说,代红霞与代玉敏同村同龄,她偷拿着代玉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毕业后进的乡财政所。 致使本该上大学的代玉敏因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没考上,一气之下南下打工,在工厂因操作机器不当,失去了一条左臂,没有了左臂的代玉敏不但失去了打工就业的机会,男朋友也跟她分手了,一连串的打击,她承受不住,精神也失常了,如今三十六岁了,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孩子。 他们两口子知道了女儿被冒名顶替的真相后,就来乡财政所找代红霞询问此事,代红霞不但矢口否认,还喊来自己的丈夫、乡派出所的刘副所长,将代广兴在财政所院内打了一顿。 更令代广兴气愤的事,挨了打刚回到代冲的家里,代红霞的父亲代毛领着代红霞的两个弟弟闯进家里,不由分说将代广兴给打了一顿,代红霞的大弟弟,今年三十四岁的代红雷用铁锹的木把,打断了代广兴的右腿小腿骨,还警告代广兴:“再敢出去胡说八道,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断。” 代广兴两口子借着在县医院住院治腿的机会去县里找有关部门反映,县信访办有个领导当着他的面给当时的杜乡长打电话,让乡里解决这件事。 代广兴从县里回到双河乡政府,杜乡长向代广兴问明情况时,刚听了不到一半,就说“这是考学的事,让分管教育的王乡长全权处理就行了。” 就这样,当时分管文教卫生的王云建副乡长接手了这项工作。 一晃两三个月过去了,代广兴每一次来找王乡长,王乡长就是让“再等等,还正在调查”。 代广兴隔三差五的就来找王乡长,惹得王乡长也是无奈,又加之书记、乡长二人同时落马,他又被组织约谈,见代广兴到来,也不能对老百姓发脾气,便推说“过几天就有处理意见了”。 哪知分管的工作被方千里代乡长作了调整,他不再分管教育了,便推到了现在分管教育的张华张乡长头上。 听完了代广兴两口子的叙述,看着代广兴用塑料袋子装着复印的代玉敏的身份证明,张华也是无语,心里腹诽:“瞎搞,这哪是一个分管的副乡长能够处理的事啊,如果代红霞真的是冒名顶替代玉敏上大学、就业,这里面牵涉的人物和单位多了去了,哪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能处理的了的?” 他看着代广兴两夫妻那几乎恳求的眼神,他深感无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同情,尽管他对代冲的人不喜欢,但依旧阻挡不了内心的那一份正义感。 他对代广兴二人说道:“我今天是第一天工作,你们来反映的这件事我接了,如果你们反映的是真的话,我一定帮你们讨回这个公道。 但是,你们得给我时间,总不能今天向我反映完了,明天就来要处理结果吧?我总得有调查了解的时间吧?” 代广兴两口子听着张华的话,马上站了起来,靳凤兰说:“张乡长,俺听县里的人说了,这里面说不定还牵扯到大官呢,俺懂,俺实在走投无路了,想找一个领导帮俺说说话,俺两口子太难了。出了门就不敢回去,怕代毛父子三人上家里找事,因为俺两口子来乡政府找领导反映这事,被他们打好次了。 刘所长还将俺两口子铐过一晚上,就是为了逼着俺两口子写不再告状的保证书。” 靳凤兰说着,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出,代广兴也是不住的擦着眼睛。 靳凤兰继续说道:“俺两口子不回家不行啊,家里还有一个疯了的闺女呢,又少了一条胳膊,连自己都不会照顾。” 听完靳凤兰的话,张华心里很沉重,他走到办公桌前在便签纸上写了自己的手机号,撕了下来递给靳凤兰:“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为了你们二人的安全,跟我电话联系吧,暂时不要出门了。我这边有新进展了,也会打电话给你们的。” 靳凤兰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搀扶着代广兴千恩万谢着离开了。 张华坐在桌前,又将代广兴带来的材料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放进抽屉里,起身来到王云建副乡长的办公室。 新的分工调整后,王副乡长分管工业经济,尤其招商引资。 正在低头看材料的他见张华在门口敲门,很是客气的站起来说道:“张乡长,快请快请。” 将张华让到沙发上,倒了一杯水递给张华,在沙发上也坐了下了,问道:“怎么样张乡长,还习惯吗?” 张华说道:“还好,估计再有一会就有的忙了,肯定送来好多材料让我学习了。” 王乡长笑道:“彼此彼此啊,都是得重头学习,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招商引资的工作,也得从小学生做起啊。” 张华说道:“王乡长谦虚了,你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难不住你的。” 王云建说道:“你可别抬举老哥,人过了四十,我总觉得记忆力不够用,记的没有忘的快。” 两人哈哈大笑。王云建问道:“我刚看到代广兴两口子去找你了,是不是很麻烦?” 张华点了一下头,说:“我是一个新手,一点经验都没有,这不向你这个老将来学经验、问计策来了吗?王乡长你可不能留一手啊。” 王云建又是一笑,突然向张华跟前靠了靠,小声问道:“张乡长你有什么想法吗?” 张华摇了一下头,也低声说道:“王乡长啊,我什么都不懂,一个新手而已,哪有什么想法啊?这不向老兄你来取经的吗?” 王云建点了一下头,说道:“老弟,听老哥的话,这事你尽量拖延,拖到不了了之就是你的胜利。” 第12章 王云建解惑 张华不解的问道:“王老兄的意思是?” 王云建拍了一下张华的大腿:“张老弟你想啊,她代红霞能冒名顶替,不但成功的上了大学,还顺利的进入了乡财政所,这说明什么?说明她代红霞幸运吗?不是的,是她的背后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我帮你算一下啊,看看涉及多少关卡,首先是截留录取通知书、二是伪造学籍档案、三是更改户籍信息、四是入学时的资格审查、五是参加工作时的审查。 你算算这里面牵扯多少人和多少个单位吧?邮政局、教育局、学校、公安局、大学乃至于到后来的人事部门,能够对冒名顶替者一路绿灯的,能量会小了吗? 这是你我一个小小的副乡长能管的了的吗?再说了信访办也是在瞎扯,这事怎么可能交给乡政府来处理呢?他们要真想帮代广兴,就应该让代广兴去县纪委啊?推给咱们乡政府算怎么回事? 偏偏遇到姓杜的那个货,直接推给了我,我能怎么办?我能管到谁? 张老弟,这事我不是不想管,是根本管不了,除了她代玉敏的籍贯是在咱们乡,所发生的这么多事都是在咱们乡以外的地方,乡政府根本没有一点管辖权啊。” 张华听懂了,他王云建说的不错,敢不敢管先不说,乡政府有什么资格管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呢? 谢过了王云建,张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党政办已经将归他主管的材料全部送了过来,他静了一下心神,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些材料中来。 毕竟是一个乡,区域并不大,一天下来张华对自己负责的几样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下午下班,他借口晚上有事推掉了乡卫生院院长的宴请,在食堂吃完饭就回了住处,好好享受独处的恬静生活。 这时手机响了,一看是李景运打来的,接通后传来李景运的声音:“张乡长,已经下班了,在家还是在外面?” 张华越来越佩服他的老同学的老练了,别看仅仅一年的工作,他李景运已经锤炼成了官场的老手,听这问话就很有技巧,自己被他甩下的太远了,不行,得追赶,不能被这小子笑话自己。 张华道:“下了班吃了食堂就回住处了,想静一静。” “今天感觉如何?” “是一个全新的活法,以前是跑腿送信的,现在变成了写信人。” “还不错,领悟还算到位。” “谢谢领导夸奖。” “啊呸,跟我还瞎扯淡,对了,晚会我可能有个饭局,你猜都有谁?” “我想一下,在学校那会你这个纨绔的公子哥除了跟我这个穷小子玩,别人都不鸟你...” “哈哈,滚你的蛋。” “你能打电话跟我说这些事证明你是很欣喜的,是喜出望外的,咱们班里有你喜出望外的人吗?我没发现。 应该是别的班的,别的班里能让你喜出望外的肯定是个女的,对不对?” 李景运也不说话,笑着听张华在电话那头分析。 “是不是女的?回应一下啊。”张华说道。 “对对对,是个女的,你猜是谁吧?” “那不好猜了,你这个人太博爱,没有你不喜欢的女人...” 李景运笑骂道:“你张华又跟我瞎扯淡了,上学的时候我是最清纯的了。给你提示一下,隔壁大学的,学新闻的。” 张华想了好一阵,想不出来,说道:“我只记得艺校那个叫玲玲的。” 李景运懊恼着说道:“玲玲后面就开始喜欢这个了,还没来得及表白,就特么毕业了,我就被我爸逼着上班了。” “哈哈哈,”张华躺在床上眼泪都快笑出来了,骂道:“你个混蛋还让我猜,合着你就是一个单相思货啊,你累死我我也猜不到啊。” “哈哈哈,好好好,我错了,我坦白,是财经大学新闻系的,叫高倩,现在在省电视台当记者,可牛了。 巧的是她爸和我爸一个单位,都在财政厅,也是一个处长,晚上财政厅的我们几个子弟一起吃饭呢,说她也去。” 张华一撇嘴道:“嗐,我以为你们约会呢,合着就是子弟们一起吃顿饭而已,犯得上那么高兴吗?” 李景运道:“小子,你还别小看我,只要有了第一次,我保证能约她第二次,哈哈哈。” “别急,景运,你是说她在电视台当记者?” “是啊,怎么了?” “我这有一件事,你试着问问她能不能帮上忙?”于是张华将代广兴找他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李景运听完说道:“华子,先不说高倩能不能帮忙,你借用高倩的职业来做这事很对,你要想帮别人,首先得先考虑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这个事你要是强出头,就你现在这个身份,代红霞背后的势力一旦拧成一股绳,能将你压在五指山下一千年也不能翻身。 不过我得感谢你小子,你帮我找了一个接近她的借口。哈哈哈,不跟你扯淡了,我要换一件帅气的衣服去见她了。拜拜。” “拜拜。” 第二天上班,张华向党政办作了调研分管单位的报备,谢绝了党政办派人随行,骑上自己的摩托车“突突突”的驶出了政府大门,林业办,他在那待过几天,对全乡的林业情况他还是清楚的。 从林业办,到交通站,又到环保所,然后是防疫站和卫生院,最后到了乡中心学校,将自己主管的几项工作全部实地了解了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中午到政府食堂吃了饭,回到住处睡了一个小时的午觉,上班时准点进了办公室,将上午调研的情况详细的做个记录。 然后拎着新网购的头盔下了楼,骑着摩托车直奔他包片的王庄村而去。 半个小时后,张华出现在了王庄村的村委办公室里,办公室的门大开着,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张华大步上前拿起听筒的时候对方已经挂断了。 王庄村管辖五个自然村,十一个村民组,全村人口有六千一百多人,大小两千来户人家,也属于一个人口规模中等偏上的大行政村了。 全村没什么村办企业,除了靠地里的庄稼外,一大半以上的劳力外出务工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全村的整体面貌还是不错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新瓦房,还有盖两层楼房的。 王庄村最好的现象就是邻里矛盾、打架斗殴几乎消失了,村里没有了闲人,年轻一点的有的全家都外出务工了,谁还有工夫在家闹矛盾,年龄大一些的,或者不方便外出的,都跟着自发组建的建筑队十里八乡的跑着给老百姓盖房子,一天也能赚个七八十块钱呢。 张华看着墙上张贴的每个村民组在外务工人员的情况,统计的很是细致。 这时,外面传来几人的说笑声,一人说道:“好像是张乡长的摩托车。” 第13章 高倩来电话 说着话,村支书王金宝跑着就进来了: “张乡长,你到多久了?快坐快坐,实在不好意思,村里一个老年人病逝了,儿子儿媳一家都在南方打工,一时也赶不回了,我们几个人只好过去先将老人给入殓,再等她儿子一家回来。” 张华一听这,心头的不快瞬间消散,村里面的干部更是直面百姓家庭,什么事都得做。 有的村干部还帮人家照顾老婆呢,还照顾出一个孩子来,当然了,这是违法乱纪的。 这时村委班子成员一个一个的也都快步走进屋内,包括乡农办的驻村干部,都一个个的跟张华打着招呼,屋里顿时弥漫着浓浓的酒味。 待一个个坐下后,张华说道:“王支书告诉大家了吧,以后我负责咱们王庄村了,大家先歇一会,等一会就村里的基本情况,咱们聊一聊。” 七八个人各自找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自己记的笔记。 这时外面有人大声说着话走了进来:“王支书,王支书,你们几个干部也太狡猾了,说是撒尿去了,怎么全都跑了?我外甥一家从南方回来了,说要请你们好好的喝一顿呢。” 一进屋,看见全体人员都在会议桌前坐着,来人一愣,王支书说:“李老栓,你们先忙,我们下午有会,结束再过去。” 来人“哎哎”着点头,转身往外要走,一眼看到了坐在会议桌顶端的张华,笑眯眯的说道:“你是李权跟前的小子吧,我叫李老栓,李店的,你爸活着的时候喊我叔,你该叫我爷爷呢,听说你当了乡长了,常回李店看看,你的根在李店呢。 不能说当了官了,就不要根了,是不是啊?” 张华也没接他的话,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王金宝几人偷眼瞧张华,见张华脸上没有一点变化,如没有李老栓这个人存在一般。 王金宝赶紧跟李老栓使眼色,让他快点离开,李老栓讪讪的走了。 王金宝赶紧向张华解释说,死的那个老人就是李老栓的亲姐,从李店嫁到王庄村已经四十多年了。 张华没接他的话,说道:“咱们大家都不要着急,一个一个的发言,先从各村民组的党员基本构成说吧。” 王金宝接话道:“王庄村的党员归我主管的,我先说吧,我们王庄村全村共有党员三十一人,预备党员与积极分子十二人……”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六点,近三个小时,从党员情况谈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婴幼儿数量谈到各年龄段的人口占比情况,张华记录的都很仔细,通过这个会议,他对王庄村算是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会议结束后张华收拾好了记录本,正要起身,王金宝支书说话了:“张乡长,我已经给家里安排好了,家里估计这会都准备好饭菜了,走吧,去家里简单吃点,顺便也给班子里的同志们坐一起聊聊天嘛。” 驻村干部与村民吃住一起,他张华这个包片领导总不能不与百姓一起吃顿饭吧?这也太脱离群众了。 张华也不推辞,他心知“简单吃点”是绝对简单不了的,但当下就是这样的环境,他张华也不能免俗。 晚间,村里七八名干部,加上乡里的驻村干部与张华,他们十来个人围成一桌,就在王金宝支书家的院子里开始了斗酒。 这是张华第二次小心翼翼的试着放开肚子喝,与每人碰了两杯后,他就不敢再举杯了,王金宝支书岂能放过他,一向不喝酒的张华,如今好不容易端起了酒杯,哪是你想放下就放下的? 劝人喝酒,村干部要说排第二名,就没人敢排第一名。 张华一直绷着,还是被王支书劝喝了四杯酒,喝了个“四季发财”,王支书正要跟他玩“六六大顺”的时候,张华的手机响了。 张华赶紧拿出手机,是一串他不熟悉的号码,接通后,一阵甜美悦耳的声音传来:“您好,您是张乡长吗?我是省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我叫高倩,您这会方便吗?我需要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向您咨询一些事情。” 张华一听是电视台的记者高倩,马上说道:“高记者您等我几秒钟,我走出来说话。” “好的。” 王金宝看着走出院门的张华,小声的对大家说道:“我听见了,是省电视台的一个女记者打来的电话,要采访张乡长,看来张乡长快要出名了。” 张华走出院门,见左右无人,说道:“抱歉高记者,我现在在农村驻村,我知道你要了解什么事,因为我现在离那个村子很近,不到四公里路,我必须要做到前期的保密,这对当事人也是一种保护吧。” 高倩说道:“您不愧是领导干部,考虑事情就是比较全面。 张乡长,李景运是您的老同学是吗?他昨天跟我讲了一个大概,我今天比较忙,所以现在才打电话给您,我想问的是,您认为冒名顶替的可能性有多大?还有,被冒名顶替的一方愿意出来指认吗?能提供一些证据吗?” 张华说道:“高记者,事情的真伪是需要你们记者去揭开真相的,我能保证的是这家人能接受你们的采访,至于他手里的那些证据能不能用是你们来判断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背后肯定有一条完整的链条,牵涉到许多人和多个部门,他们肯定制定了一套应付外界的方案,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方案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还是靠你们的慧眼了。” 电话中“噗嗤”一声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领导就是领导,您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您什么都没说。您确定与李景运是同学吗?我感觉您怎么像李景运的老师?” “啊?我有这么老吗?” “开玩笑了张乡长,如果我们过去的话,可以见到您吗?” “还需要采访我吗?我没发现有可采访我的必要啊?” “张乡长误会了,不是要采访您,如果有您这个领导协调,我想我们的采访会更顺利些。” “好吧,我会尽量配合。” “谢谢张乡长,再见!” “再见!” 挂断电话,张华突然有一阵头大,万一高倩他们来,将“真假代玉敏事件”最终确认是冒名顶替,对于竹林县来讲,将会是一场地震,连白马市也不会消停了。 又有谁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上任仅仅一天的小小的副乡长呢? 第14章 认亲 就在张华在王庄村与村委班子一班人斗酒的时候,乡政府不远处的春香酒楼中有两个人也在喝酒,一个是副乡长王云建,另一个是乡中心学校校长江源河。 乡中心学校可不仅一所学校,还负责着全乡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经费使用、教师管理等工作,是辖区内所有学校的主管单位。 江源河说道:“上午张乡长看的很仔细,问的也仔细,他那双眼睛看的我心里直发毛,生怕他发现什么。” 王云建端起酒一仰脖子喝了下去,说道:“有什么好怕的,你记住,他几天前还正在看水库呢,据说是走了方千里的路子,才捞了个副乡长,一个妥妥的官场小白,你不用担心。 再给你透露一件事,他张华就是个书呆子,这九月份去上在职研究生班,以后肯定每个月都要去一段时间,他这样也不是办法,肯定会让出一些分管的工作出来,到时我再将教育这一块拿过来就行了。” 江源河说道:“有王乡长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张华在王庄村王金宝家喝了有半斤白酒,他感觉还是很清醒,戴上头盔,一路上很是小心的开着摩托车回到了乡政府大院。 回到住处,洗了个澡,就上床睡了。 第二天,又是七点半到了办公室,打扫了一下卫生,拿出昨日调研的记录,并与各个分管单位上报的数据做综合对比。 林业、环保这两个部门不需要对比,没什么业务,一切都在明处,有出入的地方就是外出学习的费用有点高,次数还比较多。 有十多次学习没有显示是学习什么,学习主题和内容,和学习班主办单位。 张华先将他们两个单位的放一边,当拿起乡中心学校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时,一项内容吸引住了他—— “全乡上半年教育经费缺口为四万五千元...斥资二十万零四千元修缮危房四十一间...” 双河乡总人口近八万,有十六个行政村,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全乡共有两所初中,一所高中。 按中心学校的总结材料,全乡十九所学校,平均一个学校有两间危房要修缮。 中心学校有资金缺口,还有钱修危房,每间危房平均花费五千元。 张华找出了各个学校的资料,发现有的学校已经建校六十多年了,最短的也快五十年了,也难怪危房这么多。 他决定去各村学校走一圈看看。 正在这时,有人敲他的房门,他抬头一看,是李店的村支书带着四个老年人站在他的门口,其中一个是昨天见过的李老栓。 他一边整理着桌子的文件资料,说道:“李支书请进。” 李支书一行人进到屋里,张华说道:“李支书你们坐,我这还有事,一会就得出去,有什么事尽管说。” 李支书与李老栓他们坐在沙发上,他嘴巴张了几张,最终还是没说话。 李老栓瞪了一眼李支书,对张华说道:“那个,大孙子,我们几个……” 正低头收拾材料的张华一抬头,说道:“这是办公室,请称呼我的职务,我提醒一下,我跟你们并不认识,不许跟我论什么辈份占我的便宜。” 李老栓张着个嘴巴,愣住了,也不敢往下说了。 李支书说:“张乡长,是这样的,你爷爷一直没见过你,这不听说你回到咱乡里工作了,想来看看你。” 张华将材料一个个的装进文件盒,起身往柜子里放,说道:“李支书,你的年龄是不是大了,耳朵不好使吗?要是那样的话你就赶紧辞职回去养老吧。 我再说一遍,我今年二十五岁了,起小没有吃过李店一口饭,没喝过李店一口水,我是在县城出生的,再说了,我身上流的血也跟你们李店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李支书要是谈工作,就说,要是扯其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就出去吧!” 旁边的一位老人说道:“大孙子,你爸小时候……” 张华“哗”一转身看向他们说:“不要说了,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也不想知道你们是谁,我这是政府机关的办公室,不是你们家堂屋,不要在这跟我攀什么亲戚,我根本不认识你们。 李支书,你还有事吗?” 李支书赶紧站起身来,冲他们几个摆手让出去,四个老人叹着气不甘的随着李支书走了出去。 张华看着他们几人离去的背影,心里暗暗“哼”了一声。 李支书领着四人下得楼来,走到外面,对他们说道:“我说了不让来不让来,你们四个叔偏不听,要是因为今天这件事我的支书被撤了,我可跟你们没完。” 一个老年人说道:“没想到这孩子的脾气这么拗,都不给说话的机会。” 李老栓说道:“当官了,肯定脾气就大了呗。” 李支书“哼”了一声说:“他说的对,他跟咱们又没有血缘关系,又没吃咱的,又没喝咱的,凭啥认咱?咱在他眼里算什么?几个叔,死了认亲这个心吧,他可是乡长,虽然是副的,你们把他惹急了,倒霉的可是你们。” 李支书说完就走了。 四个老年人挤在一起说了好一阵话,才慢慢的往大门口走去。 今天是周五,下午三点,双河乡党委政府举行新一届领导班子第一次工作全会。 于水德副书记先是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央的文件精神,并传达了省委、市委与县委的对学习文件精神的指导意见。 副书记、代乡长方千里正要讲话时,会议室的门开了,进来几名陌生人,为首的赫然竟是县纪委副书记陈一平,对王云建副乡长和一名姓李的副乡长及党政办刘主任宣布了实施审查的决定,当着众人的面将三人从会场带走,分乘三辆车驶去。 方千里代乡长看着突然少了三人的会场,将原来的讲话稿悄悄地合进了文件夹。 表态道:“我代表双河乡人民政府坚决拥护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坚决与张、杜二人之流划清界限,积极协助上级严查二人的违法违纪行为。 我建议由乡党委纪检牵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将张、杜二人的毒瘤余根彻底清除。” 蔡昆生书记也作了表态,除了表示乡党委坚决拥护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始终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外,还同意了方代乡长的建议,由乡纪委牵头在全乡开展自查自纠。 乡纪委书记孙林当场表态,一定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绝不护短。 第一次党委政府的工作全会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 第15章 有车了 班子会上发生的事很快传遍了政府大院及二级机构,当听说乡纪委书记孙林开始清查这些被县纪委带走的干部的团伙时,不少人开始惊慌了。 连续两个晚上,纪委书记孙林办公室的灯都一直亮着,好几个人携带着大量的证据来找孙林自首。 这一切与张华无关,反正他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参与过,孙林忙孙林的,他则轻轻松松的过自己的双休日。 周六这一天他去了驾校,当初承诺好的一个月之内可以领到驾照的,今天是第二十八天了,应该能拿到驾照了吧。 刚走进驾校两层的办公楼,迎面遇到教自己驾驶的教练,拎着一个大号的水杯,装满水的大塑料水杯,茶叶就占了一大半。 见张华到来,笑着打招呼:“你的考试不是过了吗?这是来领驾照的?” 张华点着头,赶紧拿出口袋中的烟,递给他一支,他往耳朵上一夹,右手往走廊一端指着说道:“你去第三个屋里看看,昨天领回来一批驾照,你看看有你的不?” 又说道:“上路了不要着急,要冷静沉稳,尤其前两三个月不要想着开快车,过了新手期等你完全熟练了,再跑快。” “谢谢教练。” “去吧,领你的驾照去,我得上车教学员了。” 在教练指的那间办公室里,张华拿出了身份证,一名工作人员很容易的从一摞崭新的驾照中找出了张华的,连身份证一起递了过来,并让张华在领走驾照的表格上签了字。 看着手中的驾照,张华心里很是激动,马上也是有私家车的人了。 县城有两家卖车的商家,他溜达了一圈还是看上了那款叫“夏利”的微型小轿车,车身短小,很适合在农村的路上行驶。 自己刚学会开车,买一款便宜的全当练手了,有了剐蹭也不会太心疼。
相关推荐:
红豆
树深时见鹿
恶蛟的新娘(1v2)
淫魔神(陨落神)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虎王的花奴(H)
旺夫
弟弟宠物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