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女,脑海中回想七叔公刚刚说过的话。 其实殊儿年纪还不大,他是真不着急让闺女这么早出嫁。 许是他和别的男人不一样,人家都是生了儿子高兴的三天睡不着觉,可他家三个儿子,只有闺女出生那年他傻乐呵了好几天。 “闺女,咱父女聊聊天。” 晏殊见晏二生似乎有话要对自己说,跟着他走到小炉子前坐了下来。 “刚刚七叔公找爹谈话,说起了你的婚事。” 她的婚事? 晏殊神情微怔:“好端端的为何谈论我的婚事?” 晏二生笑道:“七叔公身为长辈也是担心你,觉得你应该找一个好归宿才对。殊儿,你若对二郎有意的话,爹想去探听一下二郎那边的想法,如果他也有心娶你,等安顿下来之后爹娘就帮你们把婚事儿办了。” 晏殊颇为头疼的捏了捏眉心,今日怎么一个个都在提起她和江辞的事情。 “爹,江辞比我还小半岁呢,我们这个年纪谈论婚嫁为时过早了,更何况江辞才华斐然、腹有乾坤,龙出浅滩是迟早之事,比起成为他的妻子,我更想成为他微末时的功臣。” 即便二人有了三年之约,可 感情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人生太长,而人性诡谲多变,她要做弈棋人,而非被人裹挟不得自由的棋子。 晏二生拢紧了眉头,心里暗暗思考着闺女说的这番话。 二郎这孩子的确是太过出色了,从那些一路保护他的护卫就能看出,他的身份只怕也大有来头。 闺女应该是知道些什么,才会对二人的关系如此慎重。 “爹,我觉得小妹说的很对!”晏淮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父女二人的谈话,这段时日他和玄宗门的弟子们逐渐熟络,从他们偶尔的谈话中隐约猜到江辞很可能是京城人士。 来自京城,身边还有一群顶级高手暗中保护,结交的都是武陵王世子萧焱、南渭都督李尚谦这样搅弄风云的人物,并且这些人都对他恭敬有加。 身份能在萧焱之上的也只有皇子了吧?想到这种可能性,晏淮对江辞和晏殊的关系更不看好。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那种权利争斗的漩涡中心,家族势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小妹虽然聪慧过人又有一身绝技的医术傍身,可她身后没有强大的家族作为靠山,若进入了皇家争斗中,只怕会被啃食的连渣都不剩。 晏淮顺手将房门关上,走到父女二人身边坐了下来。 “爹,咱们只是来自乡下的普通农户,若二郎永远在池阳县待下去或许他会是小妹的良配,可他的身份注定他不会甘心当一个普通人。” 晏二生听了儿女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他很欣赏江辞那孩子,可女儿和他之间的确悬殊太大了。 “闺女,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爹都支持你。” 晏殊挽着晏二生的手臂:“爹,您不必担心女儿,我与江辞之间的事情我们会自行解决,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早些到达信阳府,找一处能安稳度日的地方好好生活。” “傻丫头,爹不求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能幸福安康的生活就好,若今后能找一个疼你的良人相伴一生,爹也就放心了。” 说着说着,晏二生伤感了起来,上次闺女被大房一家卖去冲喜的事儿始终是他的心结。 柳文娘笑着劝道:“好了,未来的事情咱们谁说了都不算数,还是过好眼下才是正经事儿,老三,去外面找找你大哥、二哥和二郎他们,怎么半晌没见着人影。” “好,我这就去。” —— 晚饭时,江辞是最后一个回来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半旧的木桌前吃饭,他察觉到晏二生时不时朝自己瞥一眼,眼神里似乎含着探究之色,江辞心里猜到七叔公想必是找过他了。 饭后,晏文、晏武、晏淮三兄弟被晏二生安排去洗碗,晏殊两晚没怎么睡,吃完饭就钻进被窝睡觉了。 江辞和晏二生很有默契的一起走出房间,外面依旧大雪飞扬,二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径直走到了不远处的凉亭内。 “二叔可是有话要对我说?” 晏二生背手站在亭子里,目光朝江辞深深看了一眼。 “二郎,今日七叔公找我谈论起你的终身大事,他有意撮合你和殊儿。” “此事二叔可向阿姝提过了?” 晏二生目光直直盯着江辞的眼睛:“说了,那丫头有所顾虑,不仅是她有顾虑,我们一家人也有同样的顾虑。” 江辞沉吟片刻,明白晏二生的顾虑指的是什么。 “我明白您的意思,关于我的身份并非是有意隐瞒,只是这其中牵扯甚广,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此事你们最好不知情为好。二叔,请给我三年时间,我向您保证在这三年内我会扫清阿姝的所有顾虑。” 晏二生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后抬手拍了拍江辞的肩膀。 “二叔信你,但此事要看殊儿的意愿。” “我知晓。” 第326章 领取奖赏 翌日一早 雪势小了一些,驿站里的村民都在商量着去城内买一些必须品,其实这一路下来大家伙身上都没多少银子了,眼下只能勒紧裤腰带挑拣着重要的物品填补。 固城衙门的官差一早送消息过来,说是对晏殊的赏赐已经下来了,让晏殊亲自前往衙门一趟。 李守靖这厮还算聪明,没有让官差亲自将粮食和赏金送来,不然她那千两黄金岂不是就露馅了。 财不外露一直是她秉持的生存之道,越是身边的人越嫉妒你比他有钱,别看这些村民表面上对她感恩戴德,若亲眼看到她领取到上千两黄金,队伍里不知多少人会把歪主意打到她身上。 晏二生、柳文娘听说官府奖励了三千多斤粮食,着实吃惊不小。 古代一亩地产量二三百斤,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尤其像今年这种灾荒年,谁家若能拿出三千斤粮食,在当地妥妥是富人了。 晏二生道:“闺女,这么多粮食可要用车拉回来,爹和你哥哥们跟着你一起去吧。” 晏殊想着粮食需要往车上搬运的确需要人手,还要领取那一千两黄金,带外人不方便,还是带自家亲人比较放心。 “好,咱们这就过去。” 衙门距离驿站不算远,一行人很快赶到了衙门。 门口值守的衙役听说是晏殊来了,立刻进衙门内通禀。 很快,一名熟悉的面孔走了出来。 来人正是固城主薄裴度,是个三十来岁长相周正的男人,比李守靖那厮看着面善一些。 “侯爷和知县大人还在岭泉镇抗疫,便命下官提前赶来将晏姑娘的赏赐送上,您清点一下。” 话落,裴度吩咐两名衙役抬着一口箱子走来,他亲自将箱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箱子金条。 晏殊笑眯眯道:“劳烦主薄大人替我谢过侯爷和李大人。” “本官定会将晏姑娘的话带到,粮食在后院,府衙的衙役多半都被调去了岭泉镇,剩下的人一早点卯后出门办差事去了,如今就只有我们几人,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我们自己来就行。” 如今固城内也有不少逗留的流民, 衙役们都忙的很,眼下整个府衙的确没见着几个人影。 裴度带着众人来到府衙后院,虽说晏二生、晏文、晏武、晏淮、江辞几人足够了,裴度还是安排了三名衙役上前帮忙。 七八个人一起,三千斤粮食很快就装上了车,晏殊让晏二生和哥哥们将那一箱黄金放在了马车上。 江辞、晏殊向裴度辞行后便上了马车。 晏武赶着马车走在前面,晏二生赶着驴车,晏文、晏淮二人一起赶着村长家的牛车,道路积雪很深,路面很不好走,拉着粮食要比空车慢上许多。 晏殊上车后将一箱金条直接收入空间内,她抬头笑眯眯看向江辞。 “私兵招募的如何了?” 江辞道:“人数已经凑齐,今日就要进深山了。” “养两万精兵不是小数目,等咱们在信阳府安顿下来后,我便将空间库房里的银子拿出一些给你用来准备粮草。” 见她认真盘算着,江辞笑道:“你真舍得?” “有何不舍?这些银子本就有你一半的功劳。” 她虽然爱财但绝非抠门的人,这一路能收这么多金银珠宝,江辞可是帮了大忙。 尤其是郭承司府中四处设有机关,没有江辞提前画的那张地形图,这笔钱财她很难捞到手,所以属于江辞的那一份她是不会贪的。 何况如今大佬要创业了,她在这时候出钱出力就等于是原始股东,等大佬创业成功的时候自是少不了她的好处。 她只是一条一心想躺平的咸鱼,不必担心会像凤家和刘家那样帮助老板创业后被老板忌惮,现在正是好好表现的时候,她可不能错过好机会啊。 江辞唇角微勾,小狐狸虽然爱财却不贪心,会一直记得别人对她的帮助。 而且,他发现小狐狸很想养着他,从她刚出现时就有这个苗头。 前几日她原本想把空间里的粮食拿出来供他养兵,他之所以拒绝是想今后若深山里开采出荒地时,可将这些粮食拿来作为种子。 空间里灵气充沛,想必里面生长出的粮食与凡世的大有不同。 这次若再不让小狐狸出点力,她怕是会失望了。 江辞心里一阵暖意,情不自禁的伸手将晏殊揽入怀里。 “阿姝,谢谢你!” 晏殊脑袋被江辞按在怀里,小身板动弹不得。 心里哀叹一声,自从有了恋爱关系后,她发现江辞对她不是亲就是抱的。 这厮还真是撩拨高手,不得不防啊。 “那个,我去问问爹要不要买些东西。” 晏殊寻了个借口,红着脸从江辞怀里挣脱,掀开车帘朝身后的驴车上看去。 “爹,咱们要不要买些东西?” “咱们家什么也不缺,闺女,你若有啥想吃的可以买一些。” 晏殊朝旁的铺子看去,见前面有一家卖糕点的,之前买的那些糕点在这一路上吃的差不多了,她需要再备一些。 “前面停一下,我想去买些糕点。” “好嘞!” 马车停在铺子门外,晏殊让他们在门口等着,自己就要下去。 江辞伸手拦住了她:“外面太冷,你在车上等着,我去买。” 晏殊本想说她自己进去还能挑喜欢吃的,江辞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 “栗子糕、茯苓糕、桂花酥、驴打滚,可还有补充的?” 晏殊眼睛弯了弯,全都是她喜欢吃的啊。 “这些足够了,你再买些自己喜欢吃的吧。” 江辞点了点头:“让几个哥哥一起进去选一些,你脸色不太好,这两日要好好休息。” 晏殊摸了摸脸颊,她今早发现大姨妈光顾了,许是流血过多导致脸色有些苍白,早上起床的时候还肚子疼了好一阵儿,没想到江辞观察如此细微。 江辞下了马车,叫上晏文、晏武、晏淮,几人一起去了糕点铺子。 铺子里的客人不少,几个人等了好一阵儿终于将糕点买了回来。 江辞上了马车,将一个纸包交给晏殊。 “这个是刚出炉的,还热乎着,你尝尝看。” 晏殊打开纸包,里面竟然是红糖桂花糕。 红糖…… 看来江辞是真的知道她来月事了,有点尴尬。 第327章 分粮 粮食送回驿站后,七叔公带着几名村长和一帮村民就围了上来。 看到驴车、牛车上装满了粮食,许多村民眼里冒出绿光。 眼下不少人家里每日只能吃一顿饭充饥,尤其是那些被流民抢走粮食的人家,更是能不吃就不吃,只要吊着一口气不饿死就行。 突然看到两大车粮食拉了回来,想到晏殊承诺将这批粮食分给大家伙儿,他们的心情不激动才怪。 晏殊下了马车,径直走到七叔公面前:“七叔公,这些粮食给大家分一下吧。” 七叔公满眼感激的看向晏殊:“四丫头,老夫替大家伙谢谢你了。” 话落,七叔公赶忙对身旁的晏富贵道:“今日四丫头捐粮一事可是大功一件,要详详细细的写在晏氏族谱上。” 晏富贵点头道:“好的,我一会儿就请两位族老记录此事。” 晏殊有些意外,古代重男轻女,族谱上大多数人都只是记一下名字及辈分,而且这还都要是男丁才行,能在名字后面详细描述此人平生事迹,多半都是对族人立了大功或是家族中出的名人。 晏氏族谱百年内没出过什么出类拔萃的人,像七叔公这种考取秀才功名的五十年内也就出了这么一个,这件事在晏家族谱上自是大书特书一番。 族内的女子在族谱内只是附庸式的记入,未出嫁时女性只有姓没有名,出嫁之后便是作为丈夫的配偶记入族谱。 像晏殊这种能写上姓名并且在族谱内书
相关推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呐,老师(肉)
可以钓我吗
朝朝暮暮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皇嫂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恶女嫁三夫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