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这是一块养兵的宝地。 “便是舍了豫州,也足够。” 那幕僚狠心道:“我等自京城出兵,扬州兵马自南向北,足够将其堵于青州,兖州地小兵力弱,能支援到几时?何况我等要讨伐的乃是太子其人,青州那边若是懂事,自当乖乖将太子交出来了事。” 他们交人,那裴彧便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引颈受戮。若是不交,便更能指心怀异心,不认天子只认东宫,他们那位陛下,能善罢甘休? 康王缓缓直起身子,目光从劈痕深刻的桌上移至身后。墙上挂着的大周疆域图前,正立着一道清隽沉冷的身影。 “陆大人觉得呢?” 陆珣轻笑一声,转了转手中的飞镖,没人看得出他是何时出手的,待到听得那声轻响后,才发觉那飞镖早已深深扎入青州。 “可攻。” - “阿姐,在看什么?” 船舱之中,含之挪了过来,瞧见明蕴之侧坐在窗下,对着光线看那手中的信报。 明蕴之将信报递给她,揉了揉眼眶。 “要开打了。” 上月青州平定,平宣帝大喜,在朝堂上大赞太子勇武,又立战功。 哪知不过几日,青州副兵马使方吉上书,指认太子与倭寇、山匪勾结,此战胜得蹊跷,乃是刻意为之。 他甚至带了人证物证,证明太子曾私下与山匪见过面,与倭寇处,亦有往来之证据。 朝廷尚未颁下旨意,青州那边又传来了消息。齐王殿下与倭寇议和,指认方吉才是青州叛徒,多年来与倭寇互通有无。 朝中哗然,少见此等指名道姓,两相攀扯的局面。 方吉已然回京,于御前冒死上言:太子若未与倭寇勾结,又是如何不声不响地看穿了倭寇的杀招,将那些火药运走的?他是青州老臣,多年来素有贤名,他这一上书,青州方面亦人心惶惶,不知究竟该信谁。 毕竟人人都知晓,倭寇狡诈,他们的一面之词,如何能信? 平宣帝倒也并未听了进言便给太子定罪,只是下了诏书,召太子回京受审。 青州方面以议和尚未结束,倭寇仍需太子震慑的理由抗诏。对于火药之事是如何得知的,仍未给出具体答复。 康王自请领兵,“请”太子回京。 含之看完,心底紧了紧。 她知晓今生已经与前世大有不同,无论是青州战事,还是议和,都与前世差得越来越远。 前世康王是在青州战事平定后,裴彧回到京城,正值平宣帝病倒,以清君侧的由头讨伐裴彧。 康王出兵,早了将近半年。 她以为一朝重生,裴彧起码会做些什么避免战争,或是再做些完全准备,让人无讨伐之由。却不想今生比前世更为极端,如今康王打着朝廷的名号,比前世更为顺理成章,甚至得到了平宣帝的支持。 裴彧这是在自寻死路不成? 含之攥着那信报,看向明蕴之:“阿姐,你便不紧张么?” 明蕴之半倚着窗户,斜眸一看外头的山水,回望向妹妹。 “紧张多少有些,但不算害怕。” 明蕴之看完,心中稍沉,却并不太意外。 时至今日,此番行动几乎都在预料之中,她知晓裴彧早做好了准备,甚至是刻意给人留了破绽把柄,让康王忍不住抓住此破绽大书特书,甚至以此出兵。 她知晓裴彧不会束手就擒,也不会任由自己总落于下风,身处被讨伐的境地。 以退为进,于逆境翻盘,是他惯用的手笔。 含之看见阿姐的神色,眸中复杂。 似乎与阿姐相处得越多,就越忍不住将现在的她与前世的她做对比。她当真从未在前世的阿姐脸上,瞧见过这样豁达又自然的神色。 她现在,就这般信任裴彧? 明蕴之与妹妹对视一瞬,抬手揉了揉含之的脸颊:“年纪轻轻的,为何整日愁眉不展?这些战报看过就忘了吧,咱们离战局远着呢。” 才不远,含之心道,如今他们已行至永安渠,即将抵达扬州。按照原定路线,应从扬州过荆州,往益州去。 前世扬州牧可是唯康王马首是瞻,在康王起事之时,第一时间响
相关推荐:
一梦三四年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迷踪(年下1v1)
和徐医生闪婚后
林峰林云瑶
Black Hole
壮汉夫郎太宠我
靴奴天堂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