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曾经的积怨,也有一部分客观原因出在土地上。 他们部落人多,迁徙的地方又荒凉,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去侵占他人的土地,扩大他们的领地和放牧区。 从前蛮人部落一直是这样相互抢地盘,争领地的,白峰部看看同样不好过的部落,很自然就做出了选择—— 与其内斗,不如联合起来抢大岐人的。 他们一拍即合,几部赶走了大岐军户,还将南部部落往南逼,最终惹怒了虎贲军和龙虎营…… 但若土地的问题不解决,白峰部的祸乱早晚还会上演。 蛮人部落的界限本就是流动的,就像占山的猛兽圈地盘一般,根据各部的强弱,实力,一直在变。 让他们固守一方,根本不现实。 眼下马上就是游牧的季节,若将军户们重新迁回他们的土地,不知还会起多少纷争和事端。 可让军户们长期待在北关县和西峰县也不是办法。 西峰县情况尚好,至少有山麓可以开垦,也可以慢慢转向游猎,总能让大家吃上饭。 但北关县作为三县中最小的一个,实在没能力容下最多的人。 除非北关县也有卢栩那样的大商人,可以靠一己之力源源不断地赊账给县衙,带全县开工坊做生意。 否则,哪怕他这个郡守,也不可能像卢栩一样不停往县衙填钱。 他也填不起,也不像卢栩那样敢把全部家当都豁出去。 若想再找个卢栩,可太难了。 大岐哪还有第二个可以从北庭县直通京城,让王爷给他搞采购的人? 上任越久,了解越多,江郡守越明白内阁为什么把颜君齐调到北庭县来。 他很想见见卢栩,谈谈另外几县的商贸问题,可不知为何,这次卢栩竟然没来。 如今颜君齐和卢栩刚走了一趟各部,又刚刚出粮赈灾,各部对他们印象一定是不错的。 但若马上又让他们租地,他们能接受吗?会破坏这来之不易,代价不可谓不高的好局面吗? 江郡守脑海中过了一圈,没否决颜君齐的想法,而是问道:“你想如何算租?” 颜君齐:“平均每五亩,一年租金一只羊。” 江郡守没什么概念,不太懂这数据他是如何算出来的。 颜君齐解释道:“北庭县各部草场状况不同,南部一亩草场约能养五六只羊,北部却只能养两三只。 若遇到暴风雪、干旱、大雨,或是遭受狼群,还要更少些。再减去每年要交的赋税,五亩收一只羊做租金,相对会是一个各部都能接受,抵触不太强烈的数目。 具体数目上,大致是登云山以南,每四亩一只,姆姆河以西,五亩一只,太靠北的地区,则六亩。今年起,暂按这个数目来推行,若哪处不合理,来年可再调。” 江郡守听罢,点点头,沉思片刻,建议道:“此法可施,但切勿操之过急。若赈济粮草尚未发放,倒是可以一起推行,只是……” 只是粮草已经发了。 颜君齐苦笑。 他也想过要不要借赈灾粮来逼一下那些部落,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蛮人有些部落十分执拗爱面子,若万一让他们觉得这是县衙在威胁他们,死要面子不肯要赈灾粮,遭殃的还是百姓,激化的还是两族的矛盾。 发钱易,收钱难,也是考虑到这个,他算来算去,才算了个均值五亩一只羊。 这样牧民虽然不情愿,但也不至于太肉疼。 大岐军户男丁十亩田,女子五亩田,每家什么都不做,到秋天能收上几只羊,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刨去他们日常的花销用度,兴许每年还能有一些结余。 若是勤恳的人家,平日多做些工,生活慢慢积攒也能不错。 这样即便家中有人生病,有什么紧急的花销,也总能有银钱应急。 未来等家家户户有牲口,他们往关内的贸易就能更成规模,到时候也能从关内交易到更易储存的粮草,反哺牧民们应对灾荒…… 不过,眼下想要推行,也还有诸多的不易。 他和江郡守又细细商议一番,制定详细的推行之策,还有该如何安置南逃的军户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江郡守费解:卢县尉怎么不来呢? 卢栩:当然是我要看家门。 第324章 逛街吗 颜君齐和卢舟从北关县回来,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推行收租政策,登云山南麓山谷的杂草差不多也清理干净。 一捆一捆的干草被装上车,一半要运回各个部落去喂牛羊,一半由卢栩买下,运回县城盖房子,搭屋顶。 从北关县和西峰县回来的军户们,在县城和登云山新建的村落盖起房子。 卢栩来给在登云山劳动的众人送吃的,赶上人家午餐,边教他们如何将杂粮、粗粮做好吃,边顺便给打草的蛮人们洗脑耕种也有耕种的好。 “这里离军马营这么近,你们平时也不往这边来放羊,这里适合种庄稼种菜,他们就只在这里种,不会去破坏你们的草场。” “等长出了粮食,大家又可以互换来吃,粮食比你们的肉便宜,秸秆还能拿去喂羊,喂牛,喂马。” 牧民们啃着夹了油酥十分香脆的饼子,喝着豆浆和野菜蘑菇咸汤,感叹着原来这些东西还能这么做。 心说,这里是种地还是放羊,关他们什么事呢? 那是贵族老爷们该关心的。 反正这地方离他们营地远,除了黑川部那样胆大妄为的,他们可不敢到这儿来放牧。 吃完午饭,卢栩就要回去了,蛮人和新迁来的大岐人纷纷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卢栩:“舍不得我呀?看吧,我说话你们不想听,我要走你们又舍不得。” 负责在这里监工的卫二:“……” 要是他们县尉大人能少自恋一点儿,大家肯定会更喜欢他的。 卢栩还在感叹:“县城到了好多来取赈灾粮草的队伍,人手不够啊……可惜我不会分身术,不然我一定在这儿多住几天!” 他新晋的小跟班儿——从德巴克部招来的小牧童亚卡——哒哒哒跑来,“大人,数好了,十二车草。” 卢栩:“换给人家粮食了吗?” 亚卡:“换好了!” 卢栩:“好,回府!” 亚卡又踩着他的新靴子,哒哒哒跑去喊车队,启程出发。 卫二摇头。 卷中自有卷中手,亚卡才十一岁,就已经特别会来事,特别会哄人了。 关键是,人家还特别勤奋。 小孩儿大岐语不能算一窍不通,也算只会一点儿皮毛,可人家就敢追着大岐人不停说话。 说错了就重新学,被笑了,自己也跟着别人一起笑。 还没多少天,大岐语突飞猛进,搞得从其他部落来的贵族少年们一个个压力山大。 他们大人也真行,自从亚卡来了,他就真敢把活儿扔给人家小孩,让他跑来跑去了。 这两趟来这边送东西,全都是亚卡去买草、装车,忙前忙后,他们大人就过来和别人聊聊天,吃吃饭。 亚卡呢,跑得满头汗,坐上车,才有空拿个刚刚从伙房那儿要来的饼子。 卫二也是纳了闷儿了,他们大人平时挺喜欢小孩儿的,怎么对人家蛮人小孩儿这么狗呢? 马车上,卢栩拿水囊给亚卡,“吃慢点儿,小心噎到你。” 亚卡接过水囊,含糊不清地道谢:“谢谢大人。” 他打开,发现水囊里装的是还热乎的豆浆。 亚卡朝卢栩嘿嘿笑笑,将酥油饼子塞进怀里,端着水囊小口小口喝。 然后嘀嘀咕咕记才学到的词“噎到”,问卢栩:“大人,噎到是……” 他手捂着脖子,做出被噎的模样,“这样?” 卢栩:“对,好好吃。” 亚卡:“那撑到是什么意思?” 卢栩:“就是吃多了,肚子鼓起来,走路都不舒坦。” 亚卡挺挺肚子,好奇那是什么滋味。 他的记忆里只有饿到肚子疼睡不着,从来没有吃撑到。 到现在,他都不敢不干活儿先吃饭,在家中偷偷吃东西是要挨打的。 他啃着香喷喷的酥油饼子,悬空的脚忍不住荡来荡去,卢大人真好,每天不给他很多活儿,就给他许多好吃的,还让人给他缝新衣裳,做新鞋子。 他从小到大,头一次穿新鞋。 亚卡又开始叭叭叭和卢栩聊天,学今天新听到的大岐词语。 卢栩自认已经很能说了,可算是遇到了对手。 他将自己藏的饼子也塞给亚卡,“你天天说个不停,不累吗?” 亚卡:“不累!我从前放羊,还跟羊说话,大人你嫌我话多吗?我不说了。” 卢栩:“说吧,说吧,你学得越好,我越轻松,多吃,多学,都是为我好。” 亚卡闻言,拿起饼子咬得大口了些。 卢栩帮他拿着水囊,帮他顺顺背。 亚卡家孩子多,虽然不是奴隶,生活也差不多了多少。 他在家里排名不前不后,相当没存在感,家里兄弟姐妹一直在夭折,父母已经麻木了。 卢栩猜,他一直说话,可能是在缓解面对陌生人的紧张,也可能是在靠声音刷存在感,让大人注意到,哦,这儿还有个孩子,吃饭时候,迁徙时候,不要忘了他。 他用余光看荡着脚丫子的亚卡,心想,真是个聪明孩子,没人教,自己知道跑去问族长需不需要牧童放羊,赶集时努力记大岐词汇,想尽办法去抓住一切生存的机会,生命力那么顽强。 卢栩想起他提起集市,总是站在一边看别人买炸饺子,提议道:“咱们回去吃饺子吧。” 亚卡马上拒绝:“不行,大人你说最近来要粮食的人太多,我们要吃差一点儿,装惨一点儿。” 卢栩:“……” 这孩子记性太好了,要不还是扔给君齐学读书吧。 装惨的县衙官差们在城外忙碌着安置各部扎营。 附近的部落早就领完赈灾粮了,远的地方,多少还是有点儿不信。 他们犹犹豫豫,相互商量,大多是结伴而来。 一来路上安全,二来人多势众,不怕大岐官府弄什么陷阱。 等快到了县城,赫然发现有好多正装着粮草往回运的车队,一打听,听说县城粮草不多,大岐人都优先给自己人了。 他们又急了。 生怕到晚了粮草被别人领光了。 路上集体又开始加速。 结果各部紧赶慢赶,竟然全集中到了这几天。 县城正到处施工,登云山又要盖房子开荒,本就人手不足,新来的蛮人官差们还不懂大岐文字,看不懂他们手上的单子,可忙坏了留守县城的大岐官差们。 他们头一次感觉到考试的必要性——尽是些看不懂公文的得多抓瞎! 原本能当天来当天领的赈灾粮,因为官差忙不过来,不能及时发,只能排队等。 县城内又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不得已他们只好让各部在城外空地上扎营,轮到哪个部落,再叫他们进城去取粮。 突然来了这么多蛮人,城中百姓有些紧张。 尤其是刚跟着颜君齐从另外两县回来的军户们,相当不适应。 不过颜君齐却没限制蛮人出入县城,只要在入城时经过检查,身上没带武器,就能进城了。 他们刚刚建成的街市和工坊正陆续开张,迎来的第一批顾客,就是这群来自西部和北部的蛮人。 这两个地区的蛮人对大岐人算不上友好,熊昆这几日神经天天紧绷着,生怕有人会藏刀入城,突然行凶,街上巡逻的官差都比从前多了两倍。 同样怕会被大岐人偷袭的蛮人,也是壮着胆子才交了武器进来的。 他们听自己部落出来的官差描述了大岐城市的繁华,路上还听其他部落说起这边儿的集市,也想趁着等粮草的时间,进城看看大岐人都卖些什么,能不能采购些日用物资。 进城的都是各部的勇士,走在大岐城市内,又一个个竖起戒心,看上去那叫一个凶神恶煞。 城中玩闹的小孩瞧见了,又好奇又害怕地看着他们,他们目光一扫过去,小孩儿全撒丫子跑远。 蛮人忍不住呵呵笑,看吧,懦弱的大岐人,连他们一个眼神都扛不住。 他和同伴低声说笑,他一回头,就看见一队大岐官差看傻子一样在看他们。 “……” 大岐官差面无表情,用蛮语道:“你们是要去街市吗?从这儿往东走,那整条街都是。”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哦,对了,我们全城人都会点儿蛮语,下次骂人的时候,换个我们听不懂的词儿,比如……” 他酝酿片刻,用大岐语骂道:“傻大个子。” 被骂的蛮人:“……?” 官差还很贴心地用蛮语翻译给他们翻译:“就是说你只长个子不长脑子。” 那名蛮人刚要发怒,被同伴拉住。 是他们骂人在先,人家听懂了反骂回来,就是不打算计较,就此两清,若再骂,那就是正式挑衅了。 他们在大岐的城市里,只有四个人,怎么和人打? 他们几人悻悻往前走,却见街上还有其他部落的人竟然也在街边笑他们。 吓唬孩子算什么本事? 要是真英勇,被挑衅了就该和对方以勇士的方式单挑才对。 几人脚步顿了顿,黑着脸又出了城。 其他蛮人冷眼瞧着,本就和他们不睦的人更是冷哼了一声。 “亏他们从前还是出过许多勇士的大部落,如今这举止,真是叫人不齿。” 吐槽完,他发现街上很多人在看他,顿时有点儿莫名其妙。 待到了街市上,大岐的商户们莫名对他比其他人更热情几分。 有人主动过来询问要不要帮他翻译,还有店主招揽他过去看看、尝尝他们铺子里的物品,他进对方铺子里挑选东西,竟还有人夸他脖子里挂的狼牙多,穿的宝石好看。 他们一行无比震惊。 为什么大岐人全会说蛮语? 连个卖吃食的小老板都能磕磕巴巴说一口还算准确的蛮语。 他们恍恍惚惚,一路被充当志愿者的翻译们领着去县衙旁新开的钱庄、当铺兑换金银铜钱,再拿着钱去采买物品。 活当的话,东西当铺保存一年,能换的钱少。 死当的话,换的钱多,东西等同卖给当铺,不能再赎。 若钱没花完,他们还能回来买别人在当铺死当掉的物品,或者拿上钱回去,等下次来,再凑些金银拿上票据,赎回他们典当的东西。 当铺有个翻译,不断地重复解释,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懂规则。 懵懵懂懂的蛮人稀里糊涂地一通当,换钱出去逛街。 不过一圈逛下来,根本没人会剩钱。 睿王新送来的物品经卢栩批发,已经被城中的商户们进行再次加工,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各个店铺的展示柜。 柜子不够,在地上摆放的,下面也都垫着草席、粗布,极尽可能地全面展示,吸引来往路人的目光。 哪怕是个在卢栩仓库里不起眼的盘子,商户们都特意凑足了套,摆上桌,模拟着使用时的模样。 他们经卢栩建议,展示台都有一点儿坡度,上下有木钉固定,保证从外面路过,也能将柜子上的物品看全乎、看完整。 卖香料、卖粮食、开食铺的全挨着。 香料铺在店里炖肉做菜,免费给人试吃,觉得好吃,还能打包买。 若想再吃更多品种,去隔壁食铺点菜,食铺还免费教你做菜。 卖粮食的那家人口多,更是一家人开了两家店,一边卖粮,一边在一旁开着馒头、包子铺,不管买不买他们粮食,都管教客人怎么做馒头、包子、饼子…… 除了打仗,久不与大岐往来的蛮人们都看傻了。 他们买啊买啊,才买够一篮子或一筐子,就瞧见一个杂货铺,或者专卖篮筐的小店铺。 甚至街上还有半大的孩子推着推车等在各大店铺外等活儿,只要二十文钱,或者同等价值的物品,他们就管推车帮你运货,陪你逛街。 等到了街道尽头,竟然还有专门卖布袋、卖板车的铺子,若是他们没带足马车,从这儿买一个,还管免费帮他们装货,送他们出城。 勇士们,贵族们,逛了一圈几乎在每个店都消费一遍,他们看着手上空空的戒指印,脖子上没了金银珠子宝石,只剩下纯绳子重新穿起来的狼牙,再看看装得满满的推车…… “……” 他们好奇了,这是哪个人才设计的街道? 第325章 人生志向 做好事不留名的卢栩回到县衙,先安排厨房晚上做点儿饺子,再给家里两个小朋友,卢舟和亚卡,炸一点儿饺子吃。 他则翻着今天的出货单子和当铺、钱庄的入账单子,笑得合不拢嘴。 卢栩:“看吧,我就说得弄个当铺,他们买到了好东西,就更看不上县衙发那些赈灾粮了。” 赈灾粮哪有精米白面好吃? 卢栩跑去颜君齐旁边晃,和他一起将死当来的金银首饰简单清理包上软布,预备将来弄到京城去卖。 再将从各个来进货的商人那儿回收来的金银铜钱重新归类入账。 这些钱还是他们从北关县拿银票兑换来的。 他们的银票是卢文从老家寄来的,虽是鼎鼎有名的大钱庄出的票据,但人家根本没在西北开铺子。 能换来金银,还多亏有江郡守的支持,李县令召集,又有卢栩先前和那些商人贸易的基础,他们才愿意
相关推荐:
满堂春
游戏王之冉冉
认输(ABO)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萌物(高干)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挚爱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