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进攻略文后她摆烂了(np) > 第131章

第131章

人有一丁点的不情愿。 谭石头认字还成,写字不行,没像卢栩一样弄一份儿货物清单,而是挨着车给他数了一遍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卢栩记住多少算多少,记不住回家再慢慢清点。 谭石头:“杂货铺的东西我还没整理好呢,就不给你折算银子了。” 卢栩:“不用不用,你慢慢卖吧,我走啦!” 谭石头:“嗯!” 裘虎:“路上小心。” 卢栩:“放心吧!你们回去也小心!” 他们翻过千蛟岭进了大岐的地盘,就没什么危险了,反倒是裘虎谭石头他们要回营地,路上说不定还会遇到蛮人。 千蛟岭人烟稀少,连野兽都比南边多,晚上还要提防狼群。 匆匆话别,卢栩一行拱拱手,带着商队南下了。 相比来时,他们轻松了很多,队伍中牲口增加,货物减少,运回去的东西也远远没有来时沉,每辆车上东西都不多,几乎所有人都能轮流坐车。 卢栩这正牌老板更是全程都坐着牛车,他前面还有那两头不用拉车的母牛,被走路的伙计牵着。 牲口多,很快又出现了新问题——草料。 朔州已经许多年没见过有这么多牲口的私人商队了,别说借宿的村镇,寻常的客栈都没有足够的草料给他们用,卢栩想花钱买,一时都不好买到。 好在正是夏秋之交,路上到处都有旺盛的野草,他们走半天,卢栩就放牛和骡子去吃一会儿,休息完再继续上路,看着在山脚惬意吃草的牛,卢栩生出了紧迫感—— 他们的茶棚,应该配套卖草料! 进了永固县城,卢栩满县城找人帮他处理那些从军营弄出来的皮毛。 观阳能处理皮毛的工匠少,也就朔州郡这方面的手艺人多。 不过他时间有限,也不好在永固县停留太久,一番商量后,卢栩在永固县城租了院子,罗纯让他两个族弟留下,在这边处理皮毛,他们先带着商队返回。 卢栩问:“用不用再多留几人?” 罗纯:“就看点货,他们俩够了,留的人越多花钱越多。” 卢栩想了想,还是找了两个自愿留下的伙计,让他们四个找人处理皮毛,顺便在永固县城里找找有没有合适的铺子,若有合适的,他们下次来,可以在永固县开个收货卖货的杂货铺。 卢栩叮嘱好他们皮毛收拾好后做成皮靴、皮带、皮衣、皮包,还给他们画了几个样式后,就留钱离开了。 回去走的还是来时的路,连晚上借宿都还是住在曾经住过的村子里,第二次到来,让那些原本和他们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家都和他们更熟悉。 一回生,二回熟,卢栩趁机询问他们想不想在附近开个茶水铺子,收拾出几间空房子给过路商人当客栈。 他一路问下来,竟有不少人愿意试试。 毕竟这一年,过路的不止卢栩,有些北迁的军户,也会到他们村子里讨些水喝,买点吃食。 他们亲眼看见卢栩那么多粮车北去,还平安带着货物从北边回来了,对北边的蛮人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担忧。 不少人还询问起卢栩北境的情况,得知如今蛮人每年要给大岐交羊交税,卢栩车上许多东西是从蛮人那儿换来的,也渐渐对和平有了信心。 有人相信,也依旧有人不信,不管怎么说,战争的阴云正在慢慢散去。 没了安危的威胁,有人想起十几年前的和平日子,也有人想先试着做点儿成本不高的小生意。 卢栩从他们的商队车上往下拔旗,将观阳联盟的旗子送给愿意开茶棚,或者愿意租借院子给他们的住的人家。 他总不好才住了两次就往人家墙上糊涂乱画,还是留个旗子好辨认。 卢栩:“你把这个旗挂到墙上,下次来,我们也还挂这个旗,看到有这个旗的地方,我们就过来休息。” 村民问:“你们下次啥时候来?” 卢栩:“秋天,收好粮食就过来!” 那些拿了旗子的人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标志,有山有水的,瞧着不难看,他们没怎么多想就把旗挂到了窗户或门上。 慢慢的,有些过路的军户也注意到旗子,而且震惊地发现,只要挂旗的地方都卖吃的喝的,还能借宿! 渐渐的,这消息不知怎么就在北去的大道上传起来,连巡逻士兵有时候都会提醒人数较少的军户行人,晚上不安全,不要宿在野外,往前走,看到挂旗子的人家都能借住。 到了青龙城,卢栩的旗子都发完了,他还不知道从青龙往北一直到永固县,没人知道他们观阳联盟,但没人不认识他们观阳联盟的山水旗。 出青龙城,过川丘县,再往南又慢慢到了山区,好在他们上次路都走熟了,到了岔路一路留意着他们来时留的路标,走起来十分顺利。 进了堡山,就有他们的茶棚了。 卢栩紧张,强扭土匪开茶棚,怎么听怎么不靠谱,也不知道那群“浪子”跑没跑路,还给他剩下几间茶棚。 等到了第一家,卢栩瞧着挂着他亲手写的“茶”字的铺子,傻眼了。 怎么这茶棚比他在观阳的卢记食铺还大? 卢栩、罗纯面面相觑,随他们回来的陈连也揉了揉眼睛。 他记得从这儿走时候,他们挺赶时间,就扔下三袋粮食、一袋钱、三个人和一块牌子,怎么一个月不见,就变成这么大铺子了? 卢栩跳下车,和罗纯几人一起进门。 只见铺子中还竖着个树墩,上面削平了写着“茶水三文热水一文素面十文野菜汤五文”,字还挺整齐的。 他们还在看字,店内已经有人朗声吆喝上了:“吃饭还是休息?吃饭屋里坐,休息到旁边的屋子随便坐。” 卢栩:“有什么吃的?” “茶水三文热水一文,素面十文野菜汤五文,给钱给东西都……东家?!陈、陈大人,你们回来了!”语气多少有点不耐烦的店掌柜声音猛地一抖,放下抹布匆匆跑过来。 他扯了扯嘴角扯出个营业式笑容,不自在地招呼他们,往炉子边跑了,“坐坐坐,我,我,我给大家烧水!” 卢栩仔细地看他,和记忆中的土匪做对比,好像比从前还白了,瞧着也胖了点儿,不知是不是错觉。 总之似乎适应的挺好的。 卢栩四下打量,茶棚内陈设简单,石头铺地面,木头围的墙,顶上是茅草,窗户和门也是原木钉在一起做的,相当有分量。 店内除了一个大灶台,就摆着两排桌子,桌子也都是新做的,木板拼在一起,不大好看,却很结实。 灶台边用碎石头堆了个储物的小隔间,里面堆放着不少柴火、野菜、豆子,还有一个储存水的大瓮,粮食却只剩下一丁点儿了。 掌柜给他们倒水,放下茶壶把毛巾往肩膀上一甩,“你们饿了吗,咱店里还有点儿面,我给你们下碗面?” 卢栩看着他娴熟的动作,总觉得不适应。 他记得这位在堡山那支土匪队里是个小头目来着,怎么开店上手这么快? 卢栩:“别忙了大牙,我喊他们进来喝点水休息休息,我们就走啦。” 罗纯:“我去吧,我去,你们聊。” 他似乎也不大适应。 陈连端茶喝了一口,问道:“有巡兵来这儿吃饭吗?” 大牙:“有!赵队长他们每天过来,天早就吃碗面,天晚就喝点茶、歇歇马,哦,对,三日前邬大人还经过咱们这儿了,好像要去青龙城。” 卢栩:“那贺大哥呢?” 大牙摇头:“没瞧见贺大人。” 他们说着,罗纯领着一伙人进来了,正是出身门梁县那些土匪,他们看见大牙,狠狠惊讶了一把,和他打过交道的头目更是道:“你咋还胖了?” 大牙:“吃得饱睡得好,没人撵不用满山跑,可不胖了!” 门梁土匪们:“……” 突然有点心酸,怎么他们门梁县不在去永固县的路上呢? 门梁土匪好奇:“这都是你盖的?” 大牙:“哪儿能啊,我爹,我兄弟,亲戚,过路的,谁瞧见谁搭把手,这也才弄好,你瞧木头都没干呢。” 他踢踢门口的木桩,拍拍上面的字,很骄傲道:“瞧这个,过路的军户有个识字的,没钱吃饭,给我写了行字,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 卢栩:“……” 这是把价目表当装饰画了吗? 门梁土匪竟然还十分认同并羡慕,夸赞大牙的好主意:“嗯,树个这个,瞧着是像正经人。” 大牙深以为然:“是吧!土匪哪会写这个?!一看咱就是正经营生!” 卢栩:“…………” 不是很懂贵行当的经营思路。 他们嘻嘻哈哈说着,没一会儿,另外两个出去挖野菜的土匪也回来了,他俩一脑门汗,背着一筐菜,手里还提着个活兔子。 年轻的那个进门就笑:“我说怎么这么多人,还以为来了大生意呢!” 另一人:“陈大人,东家。” 卢栩自来熟地和他们聊起来,问东问西,刚开始还有点拘谨的三人,很快就把一个月来的事全秃噜个干净。 “起初我们仨也不知道能不能行,想跑吧,路上天天过兵,也不敢跑。” 另一人撞撞他胳膊:怎么把实话说了? “咳……就、我们就硬着头皮盖屋子了!屋子不好盖,我们仨也不会,有个过路的大爷见我们仨在那儿搭屋子,跟我们说那么盖下两场雨就得塌。我们就请他吃了顿面,他教我们三个怎么盖屋子。” 卢栩:“……” “我爹见我们仨真动手盖上屋子了,不往山上跑了,就领着我兄弟他们过来帮忙了。” “我大姐还给帮忙做了几天饭,我们边盖边卖茶,那些过路的不愿意花钱吃饭,就让他们帮我盖盖屋顶饭钱。” 另一人点头,“然后盖着盖着,不知道怎么就盖太大了……” 卢栩:“……” 大牙:“这附近也没啥能住的地方,那些赶路的军户不愿意到村里住,我们就把空屋子借他们,一晚上收个十来文,或者换点粮食。” 其他两人点头。 空屋子卢栩去看过了,真是个只有四面墙和几段木头的空屋子。 那几段木头靠墙摆着,不知是砍多了剩的,还是专门给人当板凳用的。 空屋地面打扫过,踩得很平整,有一片空地上还铺了些草,可能是谁晚上躺在那儿睡过觉。 这样的屋子虽然条件很差,但总能遮风避雨,也不用担心半夜会有野兽偷袭,对人数不多的军户、行人来说,也算相当划算的落脚地方。 卢栩对他们三个生出些敬佩。 这适应能力,真是太强了! 三人讲完经过,也很忐忑地表示,钱都花光了,一文钱没剩下,他们仨甚至还欠了家里的债。 另外,为了能经营下去,他们还要靠从前当土匪的时候锻炼出来的技巧,在山里下套逮兔子,逮到兔子才能去镇上换钱买粗面、粗茶补贴茶棚。 不然他们茶棚就真只有水喝了。 卢栩:“……” “没关系!”卢栩没什么所谓道:“欠多少,我给!” 能从无到有把茶棚建起来,已经是年度感动老板的好员工了。 卢栩给他们发钱,除了要还债用的,还发了每人半两银子,羊皮一张。 卢栩不好意思道:“我身上没什么现钱,等我回观阳把货卖掉,下次来一定把奖金给你们补上!” 说好了没工钱的三名“苦役”惊呆了,堡山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二百文钱,半两就是六百文,一个月,六百文,县里酒楼的伙计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他们星星眼表忠心: “东家,交给我们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保证给你搞好,蛮子来了咱都不跑!” “兄弟们说话算话,你可要快点儿回来呀!” 第151章 客栈 卢栩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大牙的茶棚,多亏后面几个都比较正常。 没有特别大的。 没有特别惨的。 没有经营不下去,或者经营出什么新创意的。 都是规规矩矩开个小茶馆,或赔或赚,都是些小钱。 卢栩将大牙那个营地出租的思路告诉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来。 离村子比较远的可以建,附近树木或者石头很多的也可以建,离村子很近,那就没必要了,还不如直接把人招揽到村里住,行人舒服,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家多少能赚点钱。 就这样出了堡山县,卢栩他们很快到了到处是山的登州。 登州县城以北的几个小茶棚和堡山情况差不多,只有一处出了些麻烦。 他们的小摊子刚弄好,就赶上负责的土匪家里有人过世了,他得回家忙丧事。 这小摊子本来就只有两个人,他一走,另外一个经营不下去,苦苦支撑才没让茶棚关门大吉。 他原本也是想关门的,可巡兵天天经过,时不时还往这儿给他们介绍几个买水喝的。 小伙计胆子小,每天惨唧唧,天不亮跑二里地提一桶水,弄回来还要四处找柴火,只卖水又不赚钱,他一个人也不会做饭,简直恶性循环。 土匪那么多,开茶棚的那么多,就他一个人搞得像个苦役似的。 若是卢栩他们再不回来,他都想冒着被巡兵抓的危险跑路了。 卢栩好好安慰了他一通,这人他有印象,是登州三波土匪里年纪都数得着小的一个,一路从崇宁县过来,他都没敢跟卢栩说过一句话。 卢栩心想,傻孩子啊,你倒是找个帮手啊! 他虽然没留什么钱,但也留了三袋粮食,他但凡卖半袋就够雇个人了。 这孩子太老实了,卢栩想了想,留了两个门梁土匪中脾气比较温和的给他帮忙。 等他下趟回来再看看,如果他实在不适合做这个,卢栩再给他安排些别的活儿干。 到了登州城,卢栩又受到了县令的热烈欢迎,崔县令这次又专程跑到北门来接卢栩了。 卢栩受宠若惊,赶忙从车上跳下来。 崔县令豪迈依旧,被百姓围观着也一口一个“卢兄弟”的叫着。 “卢兄弟当真少年英雄,竟然真孤身在蛮人的地界走了一趟。” 卢栩连忙道:“崔大人过奖了,我哪是一人,我带了二百多人过去,我义兄还带了北境军接我,全程也有北境军护送,否则我哪敢去什么北境?” 他们边说边走,崔县令带卢栩去看他的客栈。 说到这个卢栩就精神了,客栈! 他们自己的客栈! 他加快脚步,“走走走,去看看!” 登州纵向就三条主街,从中街到西街抬脚就到,卢栩他们一行人过去,前头人都看到客栈了,后面的车队还没进城门呢。 进了西街,卢栩人都看呆了。 一个多月前的废墟已经清理了大半,有不少城中百姓正在废墟上干活。 远处,靠近南门的位置,一座两层的土木客栈已经建成,旁边还有不少人正在盖铺子。 他余光扫到西城墙,发现城墙都有了变化,最大的裂缝已经填补到一半了,其他的裂缝也正有人运石料修补着。 卢栩喃喃道:“这是……” 崔县令:“多亏卢兄弟捐的银钱,本官上任来的夙愿之一总算有了起色,来日城墙修缮完毕,我定命人在墙上为兄弟树一道功德碑!” 不止城墙,卢栩要盖客栈,留下的罗家两兄弟总要招工,他们在登州人生地不熟的,带着大把的钱也不安全,俩人商量一番,就来找崔县令了。 崔县令也没推辞,不但在县内贴了招工告示,还派官差拿着锣鼓在大街小巷宣传。 收拾废墟一天十五文,里面的木头、石料等还能用的东西,谁捡归谁。 盖房子一天三十文,一天管三顿饭。 起初所有人都想来盖房子,只有些老弱妇孺想要收拾废墟。 登州县城人也不多,罗家兄弟也没拒绝,只说了十五岁以下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收,若老人孩子来捡东西补贴家用,他们不管。 后来有个领孩子来捡柴火的老太太不知怎么翻出来一个陶罐,里面装的都是铜钱。 当时人太多,附近还有官差,别人都虎视眈眈看着,老太太也没敢要。 罗家兄弟俩被叫来,数了数罐中钱,先给了老太太一百文,剩下的给当天在收拾废墟的所有人平分了。 这件事后,“卢一街”的商队更出名了,罗家兄弟在登州的口碑水涨船高,来给他们做工的人都变多了。 县城内有空闲的人几乎倾巢而出,这条荒废了许多年的街道肉眼可见的开始变干净。 后来县衙又派人到附近的村镇山头去敲锣——县城招工,修城墙、盖房子、清理街道,工钱现结。 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涌入城内做工。 一时间,登州城热闹起来。 人多了,吃饭的就多了,要找地方住的就多了。 不知不觉间,城内许多人家都有了额外的收入。 收拾间屋子往外租,给人缝补浆洗,去西街卖水卖吃食,修车做车,编筐子,磨大锯,搬运木头…… 有钱了,消费也起来了,原先没打算做冬衣的开始计划裁布做衣了,从前舍不得吃肉的,每旬也舍得买一点儿肉,尝尝油腥味儿了,想修房子修不起的,就跑去废墟那边捡捡边角料,或去客栈那儿看看,趁着他们定木料的时候跟

相关推荐: 满堂春   游戏王之冉冉   认输(ABO)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萌物(高干)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挚爱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