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穿进攻略文后她摆烂了(np) > 第260章

第260章

腊月反而去安慰先生,她没想过考科举,也没想过去乱什么规矩。 她只是觉得读书有趣,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明白许多道理,这些,应该是不论性别长幼,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学去懂去享受的。 腊月不想为难先生,但忍不住问朋友们。 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也有读书识字的闺中小姐们,她们也是认为读书有趣的。 可也有人觉得,女孩子不用科举,何必那么辛苦呢,识字看看话本便罢了,学刺绣做女红才是正经事。 腊月才不喜欢刺绣。 她从小就不喜欢。 也有人调侃她,多读些书好,将来找个像君齐哥哥那样有学识有本事的读书郎,做官夫人。 才不是呢,腊月想,她读书是自己觉得有趣,才不是为了嫁人。 而且哥哥才喜欢君齐哥哥,她又不喜欢。 话不投机,腊月晚上气鼓鼓和文贞抱怨。 “我不喜欢女红!我不喜欢做衣服!我不喜欢绣花!” 文贞:“嗯,我们家中就开着成衣铺呢,想穿什么做什么,到店里去找师傅做就好啦。” 腊月十分认同:“我就是手笨,绣花缝衣服,我一辈子都赶不上店里的师傅们。” 文贞:“也不是,你给我缝的书袋就很好,写的字也很好看!” 腊月看到一旁绣着“文贞”两字的书袋,脸红了红,她的刺绣水平,也就能用一种颜色的线绣个字。 也就文贞不嫌弃,还夸她用的是乱针绣法,不呆板。 “颜文贞。” “嗯?” “笨蛋。” “……嗯……” 十七岁时,哥哥接他们一家到关外过夏天。 腊月揍了臭弟弟,认识了新朋友,还吃到了好多观阳吃不到的食物,在草原玩了一大圈。 但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哥哥在北庭县建的书院。 那里汇聚了许许多多厉害的人,还招了各种各样的学生。 腊月好奇地参观了他们刚刚开始用的印坊,还去看了和名次比君齐哥哥还高的梅榜眼、巫师们一起研究的字。 她还坐到他们的蛮语字课堂,和一屋子痛苦面具的学生们学了好几天蛮族字。 好厉害! 竟然有人可以创造一种文字! 腊月和文贞被深深地震撼了。 她对新认识的梅哥哥无比崇拜。 虽然她短暂的同窗们一直在计划套梅哥哥麻袋,虽然听说原本死都不肯学大岐字的蛮族人,因为梅哥哥创造的字太难,他们实在学不会,已经决定去学更容易的大岐字了。 但腊月还是很崇拜的! 到快要回家时,哥哥问她要不要留在北庭县念书。 关内他没办法,但关外他能做主。 只要腊月想学,他可以从关内给她诓来好老师。 这边还有一个榜眼,一个传胪,还有许多来自各地的人才当老师。 腊月想了许久,和文贞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回观阳。 腊月说,“我想回家开个女子书院。” 文贞也对哥哥说:“我知道我的天分有限,虽然勉强考上了秀才,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考上举人,哥哥,我不想考了,我想守着家照顾阿娘,和腊月一起开书院。” 漂泊在外,注定不能在家守护家人的哥哥们亲自送刚刚订婚的小情侣和家人一起入关,他们在卧虎关分别。 文贞说:“哥哥,大哥,舟舟哥哥,还有锐锐,我和腊月会守好家,照顾好阿娘她们的,你们放心吧。” 送他们离开后,已经喜怒不形于色的颜县令一个人走进弟弟、阿娘他们住过的房间,哭了。 次年,腊月和文贞创立的书院开始动工。 颜君齐将为官后所有俸禄、嘉奖寄回家给弟弟,加上他们阿娘为儿子攒的钱,文贞给腊月送上了一张书院的地契做聘礼。 而他们财大气粗的大哥,则给妹妹送足了银票,盖书院的钱他出了。 他将在登州、青龙城开的书铺、笔墨铺、石雕铺子全给了妹妹,离家最近、产果子最多的那座山也给了妹妹。 还让卢文在卢家村附近给腊月买了田地,预备将来即便他们小两口的书院使劲儿亏,他们也有钱经营和维持。 另外,卢栩还为妹妹在观阳开一个印坊。 反正是走睿王的关系,北庭县能开,观阳也能开。 隆兴郡拿不到印书的批文,他能找睿王搞定。 他们家的一番动作,又惹得好一阵的热议。 别的有钱人家嫁女儿,要么给钱,要么给地,要么给铺面,给金银首饰。 卢家真是新鲜。 盖书院!盖印坊! 还是个女子书院! 但书院盖起来了。 书院开起来了。 腊月自己当了女院长,还当了女先生。 已经考上秀才的文贞,心甘情愿地放弃去府学继续读书,留在他们还没多少学生的小书院里一边自学,一边帮腊月编蒙书。 他自认为才学不佳,但只将蒙书编有趣些,好懂些,他还是有信心的。 腊月读了多年的话本儿,很会写小故事,他们俩将蒙学编成小故事、儿歌,给学生们做教材。 印坊是他们家的,哥哥替他们兜底,他们免费给学生发书。 观阳的百姓们就那般看他们俩每日亲亲昵昵进进出出。 文贞驾着马车,载着腊月,今天去看施工,明日去采买东西,还结伴到镇上、村里招学生。 腊月的朋友们忽然明白了她们先前数落文贞小,数落文贞不如他哥哥相貌好,数落文贞个子不够高时,为什么腊月总是一边笑着应,一边说“文贞才是最好的”。 她们以为腊月只是爱读书。 但她们从来不知道腊月还想开女子书院。 朋友问:“难怪你不愿意跟你娘学做生意,原来你想开书院?” 腊月笑:“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 她的梦想从她小时候想要像哥哥一样去书院读书时萌发,到从哥哥为她聘请了两位先生后日益具体,再到去北庭县看过哥哥建的书院后坚定。 既然连蛮人都可以读书,为什么大岐的女子不行呢? 女孩子也是可以读书的! 即便不能考功名,但书中的知识、道理、趣事,不只是只有男孩子才能享受的东西。 腊月很坚定,这是她的梦想,文贞是唯一与她荣辱与共,携手共进的人。 世上只有文贞,与她青梅竹马,爱好相近。 只有文贞数年如一日,每天晚上和休沐的时间都花在她身上,将白日在书院学的东西一字不落地教给她。 只有文贞乐于日日与她做伴,陪她编书,与她讨论每日遇到的问题。 与她一同实践梦想的是文贞,连她无所不能的哥哥都不行。 腊月给哥哥写信,文贞考上了秀才,那她大概也有差不多的水平,这样做个蒙学女先生,便不算误人子弟。 虽然她的书院才只有不足二十名学生,但她相信世上喜欢读书的女孩子肯定不只她一个,肯定也不只二十个,一定还有许多许多。 她无法像哥哥一样去为官庇护一方、兼济天下,但既能享受自己的兴趣,又能去实践她认为有价值的事,她很开心。 她和文贞都很有信心,将来他们的书院一定能像哥哥在北庭县开的书院一样,越来越好。 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还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就像哥哥从无到有开商路一样,要为自己的书院努力一辈子。 这一生不行,还有下代人。 下代不行还有下下代。 世界这么大,他们一定能找到与他们志趣相投的后来人,然后,将书院一代代传承。 作者有话说: 兄弟姐妹四个,两个学霸,两个学渣~ 锐锐(举手):我觉得我也是个霸。 卢栩:把手撂下! 第343章 番外4 庆文二年冬,西部大捷。 被长藤军和虎贲军联合围剿的西部邻国一路西逃北窜。 同年,北庭县开始开采盐矿,西部邻国趁着虎贲军主力在关内,从西部骚扰大岐北部边界,还有一支一路向东,跑到盐矿附近,企图霸占盐矿。 恰巧颜君齐当时正在盐矿巡视尚未离开。 颜君齐当机立断,将护送他的虎贲军一分为二,一部镇守盐矿,一部由他率领,向西驱赶贼寇。 更是大胆起用蛮族出身的官差,小将图阿,率领蛮族官差和一半矿工追剿敌寇。 图阿年方二十一岁,奴隶出身,因为大岐话学得慢,在官差队伍中并不突出。 但他天生视力过人,有一身连黑川部人都称赞的骑射本领。 因为骑射好,对大岐态度友好,熊昆将他安排到颜君齐的亲卫中,几趟出来,他展示了优秀的狩猎水平,晚上也经常替颜君齐守营。 颜君齐对他的能力和品性都很信任,破格提拔他带兵。 图阿也没辜负他的信任,他们两路出发,图阿为保颜君齐安全,主动担当了主力,总是快一步接触敌军。 而他天生的领兵天赋,也在这次临时的对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带着两千临时组起来的兵,追击上三万敌军,边追击边从各部招募人,一路冲出大岐边界,将敌军赶进沙漠。搞得敌国越打越心虚,弄不明白大岐到底有多少蛮兵。 到他们口粮快耗光,又没找到水源,图阿才带着从各部临时招来的一万多蛮人兵马,在邻国耀武扬威一番,施施然回盐矿。 颜君齐替这一万兵马报功请命,庆文帝大喜,免了他们中所有奴隶的奴籍。 朝廷不但替他们赎身,还将他们直接收编成了一支新军,命名就叫定北军。 图阿也从北庭县一名官差,成了定北军的统领。 不久,江建詹奉调回京,任刑部侍郎。 庆文帝在江建詹建议下,将定北郡一分为二,以天湖山为界,东部成为北境郡,西部称为定北郡。 颜君齐升任定北郡守,成为整个庆文年间,最年轻的郡守。 同年,定北郡重新划分县镇,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充为十一县。 其中北关县、西峰县、北庭县不变,在北庭县以北,重新设立镇安县和镇北县。 此五县外,北部另设六县,其中五县几乎全是蛮族人。 由关内派遣县令,根本管不了全是蛮人的地区,颜君齐向朝中请命,准许蛮人参加科考,且只要能考上秀才,便可在定北郡为官。 以蛮治蛮的方案早朝中经过好一番争辩,最终试行。 因定北郡官员、吏员缺口大,庆文帝还特许前三年每年定北郡自行组织两次科考,第一年更是连童生身份都没限制,只要报名,都能考。 不过除主考官是颜君齐外,朝中特意派了吏部的官员到定北郡,一边彰显朝廷威仪,一边替庆文帝看看定北郡学子们,尤其是蛮人学子们的真实水平。 蛮人各部听说后,多少有些别扭。 但人心所向,大势如此。 各部的年轻牧民和奴隶都想着跑去定北军从军了,他们能怎么办? 那些之前就派了子弟到县城念书的则高兴了。 尤其是身份血统低微的部落,更是高兴,只要他们部落出了考中的,他们就翻身了。 第一场考试在全郡瞩目中开始。 既有大岐军户,也有蛮族百姓。 这次考试不限身份,不管是贵族、牧民还是奴隶,也不管从前是放羊、做工匠、跑商还是打猎,只要报名,通通能考。 卢栩和颜君齐特意放了全县衙的官差去考试。 那些出身低微的蛮人官差们尤其紧张,大岐军户出身的官差们也被他们卷得激起斗志。 书院的先生们忙坏了,突然间蹦出了上千的野学生。 作为全郡唯一的举人,卢舟也天天被人拉着当临时老师。 大伙儿临时抱佛脚小半月,考试如期举行。 也幸亏他们北庭县每年都组织官差考试,有丰富的组织和考试经验,人虽然多,却没出什么乱子。 这次考试的难度和关内考秀才不能比,考虑到他们基础差,吏部的官员出题时,参考的不过是童生试的难度。 只是颜君齐在策论上另加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策题,诸如各部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遇到雪灾如何处理,遇到敌军来犯如何处理,春夏秋冬四时节气最重要的问题等等。 第一场考试的结果毫不意外,考上的人员中,跟了颜君齐几年的官差们几乎占了八成。 六名县令,仅有一人并非官差,其他的全是官差出身。 颜君齐与吏部协商安排,选出县令人选,送去京城由庆文帝定夺委派,而吏员们则先行出发,去留县先开始适应各县的行政工作。 头一件事,不管是搭帐篷还是盖房子,先弄个县衙出来。 然后,再定出各县通往北庭县的官道出来。 定北郡又开始大兴土木。 秋末到初冬,整个定北郡不管蛮人还是军户们,都在忙忙碌碌。 北庭县培养出的各类人才,如蒲公英一般,散向整个定北郡各处。 北庭郡蛮族部落的地位也在这场新的地域分化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阴谋论的部落们大骂颜君齐到处安插走狗爪牙。 但新任的县令、县尉,各县的文吏、税吏、官差,哪个没有自己部落的支持呢? 成为同僚的他们,无声无息结盟,即便来自小部落,也能靠联盟来对抗辖区内的大部落。 强龙和地头蛇在定北郡各县暗暗掰手腕较着劲。 而一直关注着考试成绩的普通的牧民百姓们,对他们的县令竟然是蛮人无比高兴。 于他们而言,能在考试中打败大岐人,脱颖而出成为他们县官吏的同族年轻人,都是英雄! 尤其颜君齐培养出来的官差、文吏们不管是贵族出身还是奴隶出身,素质、态度很好,对普通牧民和奴隶也非常友善。 不到一年,他们便开始觉得这群官老爷们,比他们的部落首领对他们还好。 各县的官吏在颜君齐、定北军、虎贲军的支持下,渐渐站稳了脚跟。 各县的县城也渐渐开始有了规模。 尽管,这年各县的县令都还住着帐篷,县城也还不如关内一个村镇。 次年,定北郡尘埃落定,拖延了三年的卢舟,以定北郡举子的身份,踏上赴京赶考的旅途。 这次,他们依旧是在风雪中出发。 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要去京城过春了。 让卢舟意外的是,在定北郡建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时候,哥哥竟然要陪他去京城。 哥哥有多不喜欢京城他是知道的,他已经二十三岁了,早就不是依赖哥哥、时常想黏着哥哥的小孩了。 君齐哥哥也才刚刚接手了整个定北郡,各县每个月都在出新状况,还有许多地方有的忙。 他也早就做好了自己去的准备。 已经棱角分明,几乎和哥哥一样高,无论声音还是体态早已经是大人的卢舟贴心道:“哥哥,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去就好了,你留下帮君齐哥吧。” 卢栩却敲他脑袋:“大什么大,在我跟前你还是没出过远门的小孩呢。” 早就替颜君齐到各县处理过政务的卢舟:“……” 要不是两个哥哥都要他去科考,他都能在定北郡当个官吏了。 “我早就说过,无论你们谁去科考,我都会陪着的,卢小锐我看是没戏了,腊月说文贞考试她陪着,一时半会儿咱们家考试的就你自己了。” 卢栩拍拍在他身边长大的乖弟弟,柔声道:“我和你君齐哥早商量好了,要送你。而且这次去也不只是送你,还要去做生意。” 卢舟默默不语。 往京城的商队从前没跑熟时候哥哥都不去,如今商队早就跑熟了,哥哥怎么可能突然要去。 可他想了想,还是没有像往常一样体贴地拒绝。 他知道,哥哥知道,君齐哥哥也知道,等他考完,也许就是他们兄弟真正分别的时刻了。 卢舟赴考的激动,见阿濯的兴奋,一下子就淡掉。 他不想辜负哥哥的宠爱的纵容。 他就像赖在巢里不愿意飞的鸟,甚至还不如弟弟,哥哥不过是随口提了提,卢锐就马上想去龙虎营锻炼了。 他们家锐锐一心想要一人一马闯荡天下,一点儿都不恋家。 可他从小到大都没怎么任性过,这回就赖着哥哥任性一次吧! 等考完,他就要当个大人,靠自己去独自生活了。 作者有话说: 远在京城的阿濯翘首以盼:我的好朋友,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进京赶考?! 第344章 番外4 一路上,卢舟没有再花时间去温书,而是一路和哥哥并肩骑马,赏山游水。 他甚至想,希望路再远一点儿,再长一点儿,再难走一点儿。 这样他就能多和哥哥相处一段时间了。 但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如今从关外到京城,哨卡虽严,但路已经比当初来时好走许多许多了。 秋冬季时,沿途大半个北段,官道上都飘着他们北庭县食坊出产的麻辣底料的香味。 他们的牛羊,更是被不远万里一路卖到京城里。 卢舟想,也许再过十来年,关外的蛮族百姓都能随商队入关了也说不定。 到时候,阿维就能真正看一看他从书上看到的、好奇的大岐壮丽山河。 可惜现在还不行。 亚卡比阿维幸运,或者说不幸。 他是奴隶,还自己把自己卖给了商队,于是,哥哥作为他的主人,能将

相关推荐: 薄情怀(1v1)   游戏王之冉冉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火影之最强白眼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