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是,而且后面还特别宽敞——足足有三进。 原因无他,他想当货仓使。 基于此,卢栩决定把前后打通。 三进的宅子只留最后一进当仓库,前面的全和店铺打通,弄成一个超大号的门面。 没办法,谁让他只有一个掌柜,一个掌柜只能看一间店。 他初来乍到,青龙城又复杂,能将人手集中到一处,比分散来得好。 卢轩、罗纯听着他的规划直皱眉,好好的宅子,这么改? 卢栩:“以后咱们铺子大了,我还想把隔壁房子也买了,一起打通呢。” 卢轩、罗纯:“……” 卢栩可惜,可惜他手上没那么多钱啊。 虽说棋盘街的各个巷子里住的都是普通百姓,没多少大户人家,但宅子都挺大,想买下来价格也是不低的。 卢栩遗憾作罢,趁着青龙城还没上冻,赶紧装修。 和泥瓦匠商量一番后,卢栩听他们的建议在原本院子中间留天井,开窗户。 不然采光太差。 店面连通两进的宅子,这么深的铺面,白天日光也照不进来,乌漆嘛黑的点火把都没用。 那能怎么办,开窗吧。 不止天井要开窗,连原本不透光的墙卢栩都让他们在上面开了几道窄窗。 窗户开得高,又只有一掌的高度,不怕招贼进小偷,贴上透光的窗纸,屋檐遮雨,也淋不湿。 卢栩很满意。 房子原本的墙体能用的全留下,打上些钉子、小桩子,还能挂东西。 至于客人进来后可能要绕一绕,那就绕吧! 反正通着呢,多走几步路,移步换景,曲径通幽,顶多他把墙上挂几个路标。 铺子照常开着,卢栩在后面大兴土木疯狂施工,只用了五天,就把后面改好。 第五天晚上,店铺一关门,卢栩就带人将墙砸穿,用才买回来的梁柱顶替原本的承重墙,该修的地方修,该补的地方补,快速做出一道连通前后的门洞。 卢栩又和泥瓦匠检查好几遍,在各处增加立柱,以防以后屋顶和高处的墙体下压坍塌。 他们连夜将碎砖废料清理到后院,将打通的大店铺打扫干净,连夜点火把粉刷墙壁,把整个大铺子都刷成一样的白色,尽可能让铺子看起来更干净亮堂。 刷完墙,他们又开始摆货,暂且按原本有屋子的地方,一个屋子当一个分区,最外是杂货小件,油盐酱醋糖,干货果脯等等,穿过原本的隔墙,进来是文房四宝画卷扇子等,卢栩布置成了书房的模样,再然后是布匹绸缎皮料皮衣丝线等,还有卢轩才从登州弄过来的第一批发饰、小玩偶,针对女性和小孩,再进去是粮油米面,家用瓷器,最里面是个头大的家具、筐篮等等。 眼看天都要亮了,火把也快用完了,卢栩摸摸一脑门的汗,“先这样吧,哪儿不合适以后再调再改。” 卢栩满意地看着他的“超市”,他有的东西基本全塞进去了,往后就继续丰富和补货,再扩展一部分生鲜区就更完美了。 卢栩揉揉胳膊敲敲腿,紧急施工紧急铺货,胳膊腿都要折了。 为了检查有什么问题,卢栩、卢轩、罗纯和最机灵能干的伙计谁也没回客栈补觉,全留在铺子里试营业。 来不及贴标价了,卢栩每个区安排两个伙计,专门负责在本区报价。 反正青龙城不是观阳,城中百姓还没像观阳百姓那样习惯看标签上画的线和点点分辨价钱。 他带着卢久生负责结账,卢轩和罗纯四处检查有没有遗漏问题。 天一亮,开始营业。 卢栩就拿上新买的锣出门狂敲:“新店开业大促销!逛一个店买齐全家用品,买的多送的多!” 还没醒的邻居们受惊震醒,哪个缺德玩意大清早的瞎敲?还以为蛮子攻进城了呢! 卢栩不知道青龙城提醒百姓小心蛮族也是敲锣,他一通瞎敲,把半条街都吓醒了,没听清他喊什么的人家都想收拾包袱躲地窖了,没一会儿,城中巡逻的官兵匆匆赶来,逮着卢栩好一通训斥。 卢栩闹了大乌龙,赶紧赔礼道歉,他的杂货铺也一下子响彻棋盘街—— 邻居们聊起来的时候大致是这样的:“你们听说了吗,外地来了个傻子……” 宣传效果特别拔群,没到下午,连骁骑军都人尽皆知了。 更离谱的是,随卢栩傻瓜名声一并传开的,还有他店里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跟活的一样的刺绣。 从没见过的布料。 毛茸茸的玩偶。 毛茸茸的小孩衣服。 便宜的好纸好墨。 良心到让人误以为是打仗前的粮价。 各式各样的瓷器,各种档次的瓷器。 凌乱夺目的赠品。 打到骨折的良心价格…… 那敲锣的傻小子没有胡吹,他们店里从吃到用,应有尽有,大人孩子需要的东西能一次性置办齐全,买的多还送东西,什么毛笔、糖、盐、肉干、花头绳、小碟子、小碗…… 随便挑随便选,购满十两还送一个巴掌大的毛绒小兔子。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还挺逼真,摸起来软乎乎暖洋洋的! 而且还有许多好看的小首饰,精巧的刺绣团扇,又便宜又好的文房四宝…… 据说棋盘街有户人家早上去买盐,出门挑赠品给孙子挑了支毛笔,觉得质量不错,又返回去给孙子买了一套笔墨纸砚,小朋友得了新物件,到书院好一通显摆,尤其是那根免费得的笔,不要钱,就是香! 城里的年轻人闻风而动。 尤其是条件普通的人家,也去买点油盐,然后挑根毛笔! 一传十、十传百,没等傍晚,棋盘街新开的“傻子杂货铺”就响彻大半个青龙城。 城中其他杂货铺回过味儿来,愤然阴暗起来:“那小子是故意装傻卖傻呢吧!” 都有人跨半个城去消费了,这还傻? 呸,心机鬼!外地的就是心眼多! 卢栩算了一天账,一身的心眼都快不够用了。 天一暗,不等全黑,他就赶紧喊关门歇业。 他得缓缓,再卖下去就要累死了。 本来这几天忙着装修改房子他就没怎么睡,早上吃了个包子,中午没能吃上饭,这一天下来,头晕眼花,比高考还累。 卢栩把最后一名客人送走,关上门瘫倒在椅子上。 卢栩有气无力:“谁还有力气去买个肉包子回来?” 所有人都不吭声,还是卢久生挣扎着站起来,“我去吧。” 卢栩:“要是有汤什么的,问问他们能不能给端到铺子里来。” 卢轩:“不然回客栈吃吧。” 卢栩:“不!我不!” 客栈平常没什么客人,厨子就一个,做起饭来忒慢。 罗纯也道:“回客栈没吃上饭,我就先饿死了。” 他们哄笑着,最后还是卢久生起来去买包子。 他一开门,门口就站着两个正要敲门的,对方手都抬起来了,还没敲到,门先开了。 双方都怔了怔,卢久生:“今天关门了,明天来吧。” 对方:“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找卢栩,卢小哥在吗?” 卢栩半死不活地趴在桌上,有气无力道:“不在,死了。” “……” 对方两人眼皮子直跳,他们军营里就没见过这样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 为首的沉了沉声:“卢小哥,今日生意可好?” 卢栩听着有点儿耳熟,靠毅力睁开双眼看清来人。 卢栩:“……” 这不是骁骑军那个比北境军贾粮官还难搞的薛粮官吗? 啊——!! 先前他们从客栈后院往杂货铺仓库搬东西,最后剩下的就是粮食。 卢栩这次运的粮食多,大头都送去了北境军,还有一部分由卢轩他们带着沿途卖,除了补给茶棚,往登州新开的粮铺留了些,剩下的十车都运到青龙城来了。 卢栩想着卖谁不是卖,他都走了骁骑军的门路了,当然还是先问问骁骑军比较好。 于是,他找陈连帮忙搭线,问问骁骑军要不要粮食,他可以算优惠一点。 陈连帮他联络了这位薛粮官,卢栩客客气气把人请到仓库看粮食,最后这位薛粮官就一句话:要,但是没钱,赊账。 卢栩气啊。 北境军那个贾粮官好歹给换东西,这位薛粮官什么好处不给,张嘴就是赊账。 卢栩:“不赊就不要?” 薛粮官也痛快:“不赊不要。” 于是,卢栩就自己弄到杂货铺卖了。 卖谁不是卖?他零售散卖赚的还多呢! 看青龙城百姓多捧场,他搞着限购,一天还卖出去一车。 笑死,十车粮食,根本就不够卖! 莫非这人见他粮食卖的好,又后悔了? 卢栩挣扎爬起来,“还行呀。” 薛粮官:“那便好。” 卢栩:??? 啥意思? 他生意好不好跟骁骑军粮官有什么关系? 薛粮官:“听闻张先生每年在贵店可得二十之一的红利,不知可有此事?” 卢栩:“有。” 薛粮官露出一丝喜色:“既然如此,剩下的粮食卢小哥便运到军中去吧,粮钱从那二十之一的红利中扣除便是。” 卢栩:“……?” 薛粮官:“莫非一年的红利不够买粮吗?” 卢栩:“那倒不是。不过我得问问张大人。” 张骈虽然是张将军的弟弟,但他毕竟不是骁骑军。把给他的钱全给了骁骑军,将来张骈说不知道怎么办? 不给张骈他肯定是不敢的,但总不能不明不白多给一份吧? 薛粮官表情看不出任何不满,声音还是那么刻板:“请便。” 卢栩:“那薛大人你等等,等我吃个包子回点血就随你去见张大人。” 薛粮官:??? 回血是什么? 卢久生赶忙去街上包子铺买了两笼屉包子,连笼屉一并搬回来了。 卢栩啃了一个肉包子,恢复点儿力气,总算是不飘着了,又拿一个边啃边走,含糊不清地客气:“挺好吃的,薛大人要么?” 薛粮官:“不必了。” 卢栩“哦”一声,又拿起第三个。 待他第三个包子下肚,薛粮官才幽幽道:“眼下正是军中用膳的时间,卢小哥可以到了营中再用饭。” 卢栩:“……” 这个姓薛的是不是故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没错,是名叫杂货铺的超市(狗头) 第174章 陈茶啊 待再到了骁骑军营见到张骈,卢栩又有些庆幸,多亏他垫了三个大肉包子。张骈这儿清汤寡水的,两个粗粮馒头,一碗野菜汤,一荤一素两菜,素的是白菜炖豆腐,荤腥就有几片肉,一看就是军营大锅饭做出来的,卢栩猜他和骁骑军普通士兵吃的也没什么区别,唯一的特殊待遇,大概就是那几片肉。 张骈不知道他会饿着肚子来,先前也没预备他的饭菜,等他到了倒是很大方的邀请卢栩一起吃。 卢栩连忙拒绝,就这么点儿东西,他再分张骈一半? 骁骑军会不会觉得他想把他们的张大人饿死。 张骈:“可是这些吃不惯?喜欢吃什么,我叫他们给你做,我们将军府可是有小厨房的。” 卢栩莞尔。 张骈都吃大锅饭呢,他吃小厨房? 卢栩猜,将军府的小厨房,大概跟招待他喝茶的小兵口中的好茶叶差不多,专门留来充面子待客的。 卢栩自认为他一个平民百姓小商人算不上什么贵客,配不上将军府的小厨房。 不过他也确实没想到张骈竟然会吃的如此朴素。条件艰苦的北境军,招待他还能摆出一桌子肉呢。 卢栩:“来前我啃了三个大肉包子,这会儿一点儿都不饿,就是有点渴,不知能不能向张大人讨碗水喝。” 张骈笑,叫人去备茶。 茶水端来,卢栩也没客气,牛饮一般咕咚咕咚就干掉三杯。 他是真渴。 一天没喝什么水,干啃了三个大包子,快噎死了。 张骈快而优雅地吃完饭,叫人撤了碗筷,陪卢栩喝茶,“这茶如何?” 卢栩:“呃……应当是好茶,但小人出身寒末,没喝过什么好茶叶,品不出来,浪费大人的茶叶了。” 张骈笑道:“喝到肚子中怎能算浪费?” 他指指茶壶,“这是我用你送来的好茶跟将军换来的,说来,论品级还不如你送的茶叶好,不过,这是将军来朔州前一并从京中带来的,将军除了待客,平时也不舍得喝。” 虽然听懂了这是张骈表示对他重视,似乎还在告诉他,他已经在骁骑将军耳边挂了号,但卢栩第一反应还是:陈茶啊! 张昶来朔州都多少年了,这茶叶还能喝吗? 他疑惑太深,一时没控制好表情管理,回过神儿来连忙收起嫌弃,口不应心道:“将军从京中带的茶自然是普通茶叶不能比的,这茶,它沾了京中的贵气,将军的志勇,喝起来……” 张骈接道:“一股陈茶的味道?” “呃……” 卢栩心道,这可是你说的啊,我什么都没说! 张骈笑着又续了一杯茶,并不嫌弃这是陈茶,卢栩也倒了一杯慢慢喝。 先前是他口渴喝的太快了,没好好尝,现在一品,还真是陈茶,陈的不轻! 不过恐怕整个朔州会嫌弃这茶叶不好的,也没几个人。 卢栩表达了一番受宠若惊,但是有先前的表现做铺垫,他说再多都像是畏于将军府权势拍马屁。 说了没两句,卢栩自己也觉得挺无聊,索性不说了。 张骈看着是个实在人,他也说点儿实在的算了:“我铺子里还有些上等茶没卖,要不我让人送来算了。” 就别拿陈茶招待人了,别人说起来是荣誉,谁知道出去会不会笑话他们将军府以陈茶待客,小气。 张骈哈哈大笑,“茶便算了,每年也喝不了多少,缺了让将军自己掏钱买,眼下急的还是粮食。” 张骈问道:“听说今日你店中客流如织,络绎不绝,只一日就卖出了上千两的货物?” 卢栩诧异,他都没统计卖了多少钱,张骈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派人盯着他吗? 卢栩诚实道:“详细还没统计,不过应当不止一千两。” 一件儿童羊绒装加上帽子就不止十两了,今天他卖出去好几套。 还有他报出天价的刺绣卷轴,也有不少人买呢。 另外还有丝绸布匹,有人成匹成匹的买,不知是大户人家采购,还是城中的成衣铺选材料。 光这些大件数一数,都得千两。 卢栩知道青龙城有钱,但没想到会这么有钱。 打了十几年仗都没把有钱人打穷,不愧是朔北第一城,不愧是客栈伙计口中的大世家的盘踞之地。 他跑这几趟对朔州也算熟悉,就是把登州、永固县、洪县等等一路上的小县城全绑起来,都抵不了半个青龙城有钱。 卢栩不知这算不算正常,不过以隆兴郡来对比,隆兴郡州府与其他县城的差距,可远远没青龙城与朔州其他县城来得夸张。 卢栩道:“不过开张头几日大伙儿图新鲜,图便宜,也有图赠品的,总会热闹些,往后就会趋于正常了。”卢栩依在观阳的经验估算,“不过一月卖千两,应当不难。” 这么大的青龙城,刨去那些家财万贯的庞然大物不算,寻常百姓每日消耗也不少呢。 尤其是整个朔州百姓都习惯农闲时入城生活,到了年节,城中人满为患。 这听上去就让商人心动不已,消费力啊,这都是消费力! 他都想赶紧回去,赶在过年前再送两趟货,春节,元宵,都是赚钱的好时节! 见他说得如此自信,张骈笑问:“那我的红利应当够买粮食吧。” 卢栩:“自然是够的!粮食这事吧,您有所不知,我先前就找过薛粮官,先问了他要不要,是薛粮官不要,我才在铺中卖的。” 卢栩趁机告了薛粮官一状,“我这次来找大人,就是想问问您,今年的红利您都要换成粮食吗?” 他就剩下几车了,扔进骁骑军军营,杯水车薪,要是张骈还要,他回去得好好规划明年的商队配置了。 张骈:“这三年都换成粮食吧。” 卢栩苦笑:“好。” 陆路运粮太难,他能运这么多已经是极限了,再多观阳的牲口畜力不够用,靠人力运,既累又慢,而且太辛苦。 他走第一趟时,主要靠的是人力,轻的货物,一车只需一到两人,运粮车则要配置四到五人,再少,走起山路那就是压榨人了。 即便这样,第一趟回去,也不少人不愿意再来了。 若想朔州不再缺粮,除了粮食本身,还需要运力做支持,可偏偏整个大岐都缺牛缺马。 卢栩不禁怀念起火车、货车,要不怎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呢? 他一个学渣,革新生产力这种梦,他就不做了,还是想点实际的,问问张骈能不能给他解决牲口的问题吧。 马他就不想了,牛啊骡子啊驴啊什么的吧,总得有点吧?他们这么大个骁骑军,打仗时候总不能也全靠人力运粮草吧! 张骈想了想,把粮官和军需官都找来了。 他毕竟已不在军中,这些也少有过问,不知道如今军中可有赋闲的畜力能用。 粮官和军需官为难,他们骁骑军是朔州驻军,就是有也不能跨郡借给卢栩这个隆兴人,这不是没事给将军找麻烦,找参吗? 卢栩听了一圈,不禁纳闷起来,怎么骁骑军听起来比北境军还怕被人参本子
相关推荐: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交易情爱(H)
妄想人妻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双凤求凰
我以神明为食
流萤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