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水欲行无力,或经行后血海空虚,不能滋养包络而痛;或素有血热,复受外热侵袭,热伏冲任,血为热结,壅滞不利而痛;再有就是本例的七情郁结,肝气不舒,气滞不宣,经行受阻而痛。临证需要因人辨证,对证施治,方能药到病轻,加以患者配合,方能完全治愈。 84.气血虚寒,经后腹痛 张某,女,21 岁。2012 年7 月30 日首诊。自诉:“几乎每次行经至第二天 后,小腹便开始隐隐作痛,绵绵不绝,用热水袋暖暖,亦可减轻,一直到经期结束后的10 天左右,都是如此。血色偏淡量少,食欲不旺,食量偏小,偶感头晕心悸,睡眠不实,大便常不成形,手足经常不温,即使是在这夏季,也感觉小腹及手足偏凉。这次月经刚刚结束,小腹还在绵绵作痛。我想趁着放暑假时间,好好服中药调理调理,这也是我父母之意。” 视其形体偏瘦,面色近似?白,唇色、舌质色淡,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沉细而弱。 辨证:脾肾不足,气血虚寒。治宜补益气血,温阳祛寒。方用十全大补汤为主加减。处方:炙黄芪30g,人参、焦白术、茯苓、当归身、酒炒白芍、熟地黄、川芎各15g,炮附子、肉桂各6g,陈皮、砂仁各9g,炙甘草6g,大枣9 枚,煨姜5 片(约15g),粳米15g,12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12 剂药共服18 天。身体瘦弱,不宜服药过急,且补益之剂,缓服利于运化吸收。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勿进寒凉之物,即使是在三伏天,也要禁忌一切寒凉之物,总宜温和容易消化而有营养为要。不要纳凉太过,更不能冷浴,须防伤暑感冒,还要劳逸适度。 十全大补汤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羸弱等症。加陈皮、砂仁以行滞醒胃,助其食欲旺而能消化,方保气血生化之源不虚,冲任血海充盈,月事应时而至能够顺畅,其寒不得滞留,则痛经自愈。 8 月19 日二诊。自诉:“此次经期腹痛已明显减轻,血色较以往稍红,量稍增加,四肢畏寒亦略有减轻。” 视其面色、唇色、舌质已见微微红润,但与健康人相比尚显不及,舌苔依然白润;脉来仍显细缓。遂将炙黄芪量加至60g,附子、肉桂各加3g,续服12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在放假期间,饮食加强营养,争取下次经期腹痛消除,身体能够恢复到基本正常。 9 月11 日三诊。自诉:“上次行经前半月,小腹不温、四肢畏寒症状已经消除,食欲食量及消化也有明显改善,体重增加了1kg,感觉精力比以前充沛,特别是经期前后腹痛,可谓是这几年最轻松的一次。我担心的是,到外地上学,饮食调理不好,痛经又会反弹。您开的药方我想拿走,如万一痛经再出现,照方再服是否可以?” 我言道:“完全可以。如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帮助,尽管打我电话。但能注意自我调养,远离寒凉,即可减少复发。” 3 年过去了,未见张某电话,她的气血虚寒痛经治愈后是否反弹?我不得而知。但用上方治疗无数例同证型痛经,效果大都较为满意。治愈后仍注重自我调养的,痛经再复发者不多。 按语:此案痛经病因并不复杂,就是身体素弱,气血两虚,阳气不振,不能运血,经血欲行无力,经后又血海空虚,故而经前、经后依然腹痛绵绵不绝,小腹与四肢不温,食欲欠佳,精神不振等症同时出现。治法用药亦不复杂,就是用十全大补汤为主,温补气血,加附子以助肾阳,加陈皮、砂仁以行滞醒胃,总欲使其气血旺,阳气振,冲任血海得充,经血自然应时而至,疼痛随之消除,身体、精力同时复健。如若用药直接祛寒止痛,固然也能速见效果,但欲根本治愈,则难达目的。因为阳气不振,气血不充,则根基血海空虚,所以止痛也只能暂管一时,疗效不能持久。治病凡能审证求因,针对病因治疗,即是治本,见效虽慢,但能治愈后疗效巩固。看似见效缓慢,其实比直接止痛效佳。特别是身体素虚,亦无兼夹其他病症的,即应治本为主,其病治愈,正气亦复。从治疗时间算起来,应是治本时日为短。这只是与本案证型类似患者而言,若遇到治本病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捉鬼大师
小白杨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屌丝的四次艳遇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数风流人物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