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中热痛、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脉象弦长等症。由于任某三焦火旺,目赤口苦,便秘尿黄,故原方去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加入龙胆草、黄芩、栀子、大黄、黄连、羚羊角粉,以增强凉血泻火之功。治实无补法,任某年轻体实,故用此重镇潜阳、凉血泻火之方,直折其阳亢火盛之势,使其头痛目赤等症得以早除,此亦攻法之用也。 12 月7 日二诊。自诉:“头痛怕了,这次我可听您的话,认真服药,坚持忌口,不熬夜,精神减压,头痛已经轻多了。大小便昨天才算正常,不秘结,不黄赤,眼睛也感到清爽许多。您把药量再加大点,我性子急,想好得再快点!” 视其面色暗红、瘀青略退,稍见亮泽,舌质暗红稍退,舌苔依然薄黄,津液略回;听其说话声音略爽;复切其脉,弦数有力之势略减。阳亢热盛,正气不虚,可以适当增加药量。遂将生牡蛎、生白芍、生地黄量各加至30g,另加丹参、生磁石各30g,以增强凉血潜阳、通窍镇鸣之功。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 5 天后患者来言道:“头痛脑胀等不适症状已经完全消除,嘴馋得实在不行,不知道何时能够开戒?我可从来没有这么听话过!” 我笑言道:“想想你头痛时的痛苦,建议改变生活习惯,这样不但痛苦少,而且还对身体大有益处。不然,吃出个‘三高’,治疗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任某似有所悟,道声谢谢而去。 按语:这样的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群,且都与任某的生活习惯相似。正气不虚,阳旺血热,故用 “六生(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生磁石)” 凉血潜阳的镇肝熄风汤,去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加入龙胆草、黄芩、黄连、栀子、生地黄、大黄、羚羊角粉,以增强凉血泻火之功,后又加丹参、生磁石者,亦为助其凉血活血、潜阳通窍之力,以治头痛耳鸣等症。故6 剂药服后,其患临证治愈。其中最主要因素,就是患者能够 “忍馋” 配合。若他违背医嘱,依然嗜食肥腻,熬夜饮酒,情绪浮躁,即使医者再费苦心,用药亦会罔效。故民间有 “病人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之说。 11.气滞血瘀,脑梗头痛 刘某,男,53 岁。2010 年6 月30 日首诊。自诉:“患高血压病多年,吃药控制的还算基本平稳,就是高血脂不易降下来,血糖一直都还正常,但是经常头痛,有时头痛如裹,有时半边痛如针刺。后用磁共振检查出‘腔梗’,也住院、门诊治疗过多次,还是时好时坏。最近又出现夜寐不实、心烦不宁、偶感口苦等症,我生怕中风偏瘫,经人介绍,到您这里用中药调治。” 刻诊:观其气色精神并无大碍,形体略胖,情绪微烦;舌质乏泽,隐隐浅淡瘀斑,舌苔灰腻;切其脉,弦长有力,微滑,偏数。辨证:肝气偏旺,气滞血瘀。治法:清热行滞,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天麻、钩藤各15g,生石决明(锉碎)30g,黄芩、牛膝各15g,首乌藤、茯神各18g,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各15g,蔓荆子18g,地龙12g,丹参30g,粳米15g,5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节酒戒烟,饮食尽量清淡,勿人为熬夜,保障睡眠,精神减压,勿过度劳累。 天麻钩藤汤平肝息风,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心烦失眠等症;通窍活血汤活血通窍(需要麝香少许,无则可少加冰片代之,不用亦可),用治瘀阻头痛,眩晕耳鸣,面色青紫而暗,以及妇女闭经等症;加蔓荆子、地龙、丹参,以增强凉血行瘀而治头痛心烦;加粳米以和胃护中,可减少潜阳凉血行瘀之品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并可改善口感。 7 月10 日二诊。自诉:“服药效果很好。首先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头痛脑胀减轻,睡眠也有改善。” 观其情绪微烦已去,精神已显愉悦,面色较首诊时微润;舌质略显亮泽,灰腻舌苔稍化;复切其脉,弦长之象稍缓,服药已中病机,神清、瘀散之征。上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是否连续服药,自己把握病情。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数风流人物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大胆色小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