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历史:开局我点了十个姑娘) > 第302章

第302章

,加龙眼肉15g,每月服三五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情绪安定,勿体劳过度,远房事1 年,以巩固疗效。 随访3 年,患者除偶感小腹不适及疲劳外,别无他恙,旧疾未见复发。 按语:上二例,一为子宫脱出,一为阴道肌弛,即《千金方》所谓 “阴脱”。究其病因病机,总为脾虚气陷,肾气不实。上例虚挟湿注,故见白带偏多;此例脾肾俱虚,病延日久,遇劳便脱,久治不愈。治之大法,均以补益升提为主,辨其兼症,施以佐药。故用龙骨、牡蛎之涩止其带;鹿角胶、菟丝子固其肾,而使子宫脱出、阴道肌弛同收痊愈之功,是同中求异耳。毫厘千里,不可不辨也。 四、儿科治验 儿科古称哑科,喻其诊治比之他科病尤为难也。据长期临证体验,亦难亦不难。小儿病较为单纯,无七情六欲及劳倦所戕,其发病多与六淫、饮食有关,诊治及时,用法无误,其病多可速愈(脐风、胎黄、麻疹、五迟五软及先天遗传病例外)。但小儿乃纯阳之体,犹如春生嫩苗,既生机盎然,又无力抵御戕伤,易虚易实,病变迅疾,故诊治小儿病尤当细心审慎,不能稍有懈怠,不然,必会失之毫厘,差于千里也。故称小儿为清灵之体,用药不可杂、滥、重、毒、浊、燥、苦寒,药宜轻灵对证,切勿杂乱无章!尤其小儿痘疹、高热、脐风诸症,变化最速,用药护理稍有不当,即变症迭起,甚则危及生命。故治小儿病,尤当加倍谨慎,轻重缓急,不可稍忽! 123.脐风 冯某,女婴,7 天。1990 年9 月10 日来诊。视患儿面色暗青,不时抽搐,哺乳不知吸吮,乳汁顺口角外流,观指纹风、气、命三关直透,色淡青,目睛不转,斜视啼哭,声音嘶哑,头向后仰,喉间痰声不息。问之,其母曰:“婆母土法接生,剪刀未加消毒,脐带不及3 日自落,落后肚脐浸淫不干,时渗血水;产后未及3 日,初感患儿吮乳口松,随之发热;第4 日已见抽风,四肢颤动,惊惕不安。到某医院儿科诊断为‘破伤风’,治疗3 天无效,令速出院。将患儿抱回途中,虽已半死,但还有气息,便请您死马当活马医。” 综上所见,乃小儿脐风也。古人称此 “最为恶候”。多为接生时所用器具不洁,或 “洗三” 时脐带被水浸渍,风邪水湿侵入脐中,经络营卫壅阻,肝风内动,而见四肢抽搐,舌强目呆,甚则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或口吐白沫,汗出不止,气绝命危。治宜祛风通络,豁痰镇痉。方用撮风散加减。处方:蝎尾1.5g,蜈蚣0.9g,僵蚕1.5g,钩藤3g,蝉蜕3g,生黄芪3g,人参1.5g,茯苓3g,朱砂0.9g,胆南星、钩藤各1.5g,生甘草、天麻、防风、秦艽各1.8g,2 剂。水浓煎,兑鲜竹沥汁调服。少量、多次、频频温服。外用麝香线(自配,备急用)蘸麻油焠人中、颊车、百会、眉心、二少商及神阙穴各1 燋。 9 月13 日二诊。患儿已能吮乳,抽搐减去4/5,病情得以控制。原方加白术3g,生姜一薄片,红枣1 枚,以健脾温胃。续服3 剂。 随访5 年,自服中药5 剂后,诸症悉除病愈,未见任何后遗症。续访15 年,患者已上初三,俊秀健康,学习成绩优良。 124.鹅口疮 余某,女,1 个半月。1978 年8 月10 日首诊。视患儿面色红润,唇红,指纹红而沉,满口如白霜状,仅露舌尖红绛,乃俗称 “雪口” 也。问及二便、体温等,其母曰:满口雪白而厚,洗之不去,哺乳时儿口热异于平常,小便微黄,大便尚未 “积肚”,虽糊状而臭,色深黄。辨其证因,先天禀受母热,邪毒蕴于心脾,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如产后婴儿口腔不洁,或复感邪毒,发于口舌,故见口舌糜烂,白如凝膏。治宜清脾热,退心火。方用泻脾散加减。处方:黄连1.5g,黄芩2.1g,生地黄3g,石膏6g,茯苓6g,淡竹叶1.5g,白木通1.2g,酒大黄0.9g,生甘草0.6g,麦冬3g,桔梗1.5g,2 剂,灯心草为引(0.9g)。2 日1剂。1 剂两煎,一煎服1 日,少量、多次温服。另用淘米水,用手指裹净纱布蘸湿轻拭其口舌,日三五次。再用冰硼散(成药)少许涂之

相关推荐: 无心(1v1)   兽人美男后宫   我的老板是无限游戏BOSS   我是如何侮辱你妈的   林凡叶惜   重生后炮灰攻成为万人迷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堕天使大人有只鸟   夜夜偷香(已修正乱码)   过气男演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