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年9 月20 日首诊。腰腿酸软无力,易出汗,记忆力下降明显,易疲劳。近两年自感尿多,尤以最近半年尿频、尿多加剧,性欲日渐衰退。视患者形体偏胖,面色?白,唇舌色淡,苔少而滑;脉来虚软无力。综上所见,患者明显为肾阳不振、肾气不实之候,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则膀胱气化无力,故见腰膝酸软无力,尿多尿频。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减。处方:熟地黄24g,茯苓、山药、山茱萸、金樱子、巴戟天、桑螵蛸各12g,覆盆子、莲须、芡实各15g,当归身9g,附子、肉桂各6g。 9 月26 日二诊。腰酸、夜尿明显减轻,余无明显变化。原方加鹿角胶15g(烊冲),补骨脂12g,杜仲12g,续服5 剂。 10 月2 日三诊。上药已服10 剂,脉转缓滑不散,唇舌色转微红,苔薄白津润,汗已止,腰腿酸软已消除,几无夜尿。病已向愈,原方附子、肉桂各减至1.5g,续服5 剂。 随访3 年,病愈后未反复,性功能正常,工作、生活无异病前。 52.腰痛(慢性肾炎) 梁某,男,33 岁,教师。1970 年3 月5 日初诊。初起因感冒发热,在当地治疗1 周无好转,继而全身微肿,腰痛,尿频,在某医院诊断为 “肾盂肾炎”。经治疗1 月余,水肿、腰痛减轻,尿频消除。出院不及半月,腰痛、水肿复发如初,又住院治疗1 个月,症状减轻,出院后不久,病又复发,如此反复已近3年。诊观患者舌质暗淡,苔厚灰腻,脉濡。辨证:脾虚湿滞,肾阳不振。治宜健脾燥湿,温肾助阳。方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处方: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30g,熟地黄15g,山药15g,泽泻9g,山茱萸9g,牡丹皮9g,炮附子6g,肉桂3g,苍术9g,木瓜15g。 3 月11 日二诊。上药共服5 剂,患者自感腰痛减轻,全身微肿早重晚轻,脉转细而无力,舌苔白滑。原方续服5 剂,另加入车前子15g,生姜皮9g。 3 月18 日三诊。腰痛续有好转,水肿已消。舌质转微红,苔白微滑,脉缓,寒湿已退之象。原方去苍术、木瓜,薏苡仁减半,以防燥渗太过;加杜仲、巴戟天各15g,以壮腰固肾。 4 月5 日四诊。上药又服9 剂,水肿、腰痛消除,脉见缓和之象,苔白不腻,舌质微红,湿去脾健,肾阳复振也。为巩固疗效,存原法,用自拟固肾益脾方配制末药1 料续服。处方:熟地黄120g,山药60g,泽泻60g,山茱萸60g,茯苓60g,赤茯苓60g,牡丹皮60g,附子30g,巴戟天120g,杜仲120g,补骨脂60g,炒薏苡仁60g,覆盆子60g,当归60g,白术60g,续断60g。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g,日服2 次,早、晚温开水送服。另嘱:忌食过咸,谨防外感,勿过度劳累。随访二十余年,自用中药治疗后,病未反复。今已六十有余,身体康健无异常人。 53.气淋(前列腺增生) 邹某,男,46 岁,干部。1997 年7 月2 日首诊。患者因盗汗低热、腰腿酸痛、小便涩痛、小腹及睾丸胀痛在某医院全面检查,确诊为 “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炎,尿道炎”。住院治疗1 月余,小便涩痛痊愈,余无明显效果。2 年来间断治疗,效果不佳。舌质红,苔少,津不足,脉沉数。辨证:肝肾阴虚,津液不足。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疏导。方用知柏地黄汤合橘核丸加减。处方:生地黄30g,牡丹皮15g,泽泻15g,山茱萸15g,茯苓15g,山药15g,黄柏15g,知母15g,地骨皮15g,车前子15g,枸杞子24g,橘核9g,川楝子9g,荔枝核9g, 5 剂。 7 月10 日二诊。自诉:上药服后盗汗减少,腰酸尿涩微轻,余无明显变化。原方续服7 剂。7 月18 日三诊。舌质红减,苔薄稍润,脉沉数稍缓。原方加龟甲15g,续服5 剂。7 月24 日四诊。舌质、舌苔已近正常,津尚不足,脉沉数续缓。原方再服7 剂。 8 月3 日五诊。盗汗已止多日,小腹及睾丸胀坠感等症基本消除,腰酸、阳痿复觉明显。诊其脉缓而无力,舌质、舌苔无明显病象,乃肾气不
相关推荐: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大胆色小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总统(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屌丝的四次艳遇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