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小天使说宜妃是包衣的依据是什么,就是雍正五年。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尹泰谨奏:为陈微见,请圣主训诲事。窃臣查得,盛京有三包衣佐领。 该三佐领,无视各职,逾越定级,凡于集会公所,均于将军、大臣品级入坐、行走。 此皆前佐领三官保在时,众皆称呼祖辈,逞强好胜所致。流传至今,尚在履行。 圣主对内外官员一视同仁,不可越级行事。伏乞严禁似此越级行事者,以正名器。为此谨奏。 = 这人说得就是宜妃的阿玛三官保,所以有人就拿这个当证据,说宜妃是包衣出身。 = 宜妃的阿玛三官保是包衣佐领吗?是! = 那宜妃是包衣吗?不是! = 这些人就是断章取义,要知道清朝的佐领,不仅仅有世管佐领,还有公中佐领。 = 世管佐领,就像永不降爵的爵位一样,是世袭,这个可以反应旗籍。 然而公中佐领是任职,和官职一样是要被轮换的,或是皇上指派,或是那一佐领下的人举荐。 = 很显然宜妃阿玛这种情况,就是第二种,被康熙指派去当公中佐领。 = 佐领: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p田宅�p兵籍�p诉讼等。 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 佐领说白点就是管理人的官职。 = 宜妃的阿玛三官保是包衣佐领,那是去当官,管人,不是去当奴仆。 = 举例就是太子妃一家,石家在抬旗后,依然在汉军正白旗当佐领,还有三个佐领数。 = 还比如总管内务府大臣这一职位,满语称包衣按班(满语booi amban)或包衣大(满语booi da),直接汉译为仆役之首领,意译作「总管内务府大臣」。 = 内务府肯定都是包衣,但是胤�T、胤禄、永��、纳兰明珠、富察马武、富察马齐、和�|、穆彰阿、荣禄等等都当过总管内务府大臣,难道他们都是包衣不成?肯定不是呀! = 康熙这人,很喜欢,嗯,我称之为「乱调」,他当政后,六部尚书,完全是一两年就换一次。 把吏部尚书换成礼部尚书,把刑部尚书换成工部尚书……不单单是六部尚书,大清的官职,他都喜欢这样,反正就是各种调来调去。 = 当然也不是康熙的锅,这是努尔哈赤开的头,他就喜欢把自己两黄旗的心腹,派到另外几旗里面去当官,但那人的旗籍没有变还是在两黄旗,皇太极、康熙都是学他的。 = 据《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去世后,康熙曾让状元韩�I为其立碑以示褒奖,并点明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是后妃「戚属」:“阿凯,镶黄旗人,孙三官保原任工部侍郎兼佐领。案韩�I恭拟赐碑:更毓淑顺之贤,式赞宫闱之化。身缘戚属,班亚近臣。衔书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佐领三官保。” = 整个碑文里面没有一字「包衣」,三官保的官衔也写的很清楚: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 =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内务府干的就是奴仆的事情,其实不是,内务府官员在皇上的准许下,还能做生意,甚至于收税「相对于国税局官员」。 = 清朝对东北地区貂皮、人参,是实行垄断政策,还专门颁布了法令条款,违者全家完蛋。 而这人参貂皮的生意,就归内务府管。有白纸黑字的记载内务府将宫中剩余的此类物品变价,以获取收益。 = 我估计,三官保,在盛京,管的就是人参貂皮从东北那边进口到关内的事情。 = 另外还有一点,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尹泰是在雍正五年上奏的,雍正五年的时候八爷党都完蛋了。 = 宜妃的儿子九阿哥胤�K早在雍正四年八月就死了。 大儿子胤祺的儿子弘�N,雍正五年,坐事,削世子。 = 那段时间雍正一直在打压八爷党和宜妃母子。而三官保早在康熙朝就死了,棺材都躺了好几年,所以这折子,上奏有点那啥的感觉,落井下石,拍雍正马屁。 = 因为尹泰有拍雍正马屁的嫌疑,所以他奏折上面写的事只能信一半,甚至于完全不能信。 = 古人说的话,以及奏折什么的,也不能全信。毕竟从秦朝就有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 另外尹泰的儿子尹继善是雍正的心腹,雍正对尹继善那是真的好,在雍正元年,雍正即位之初,尹继善刚好高中进士,在殿试中雍正一见尹继善,当下赞不绝口,从此尹继善就开启了他一路开挂的人生。 = 尹继善的升官速度有多快呢?在雍正六年,雍正就下令让尹继善署理江苏巡抚;雍正八年,尹继善又升为两江总督。 = 当时的尹继善,当官还不到10年,年纪也才不过30岁出头,就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还出任总督两江这一重要职位。 虽然尹继善能力确实出众,但升官如此之快,前所未有,可见雍正对其恩遇之隆。 = 因为尹继善是庶出,生母徐氏是小妾。雍正知道这件事情后,决定送尹继善一个更大的人情,雍正派人到尹泰家下谕旨:“大学士尹泰,非藉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相,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 接着命令尹泰当着众人的面,向小妾徐氏下拜,感谢她生出了这么一个好儿子。 最后,雍正又命令尹泰和小妾重行「合卺结缡」之礼,彻底树立了徐氏在尹泰家的地位。尹继善对雍正的恩赏感激涕零,也更加卖力地给雍正干活了。 ==== 再说一个间接的佐证,我就问一个问题,宜妃要是包衣出身,请问她无子无女的情况下,凭什么在康熙十六年封嫔?还不是最后一位,压下了元后一族出身的僖嫔赫舍里氏? = 那个时候太皇太后还在,所以不要说什么因为康熙真爱宜妃,真是真爱,太皇太后分分钟弄死宜妃。 = 再说一句,不要信度娘百科,度娘被某些人越改越离谱,各种扯淡。 ==== 我知道,有人会说端嫔董氏不是包衣嘛,不是也无子无女,不也被册封为嫔,凭什么宜妃不行。 = 端嫔董氏的娘家,董家的碑文,可是被考古学家找到了,里面清清楚楚写了董家的功绩,封嫔没毛病。 = 董氏家族,是内府正黄旗包衣中的世家,族人殿邦,历仕康、雍、干三朝,前后六十余年,被誉为「三朝之硕辅,一代之伟人」,而郝善则出任绿营将官,在控制汉人军人方面,作为皇帝的亲信爪牙,郝善频年征战屡建战功。 家族因山海关之战,董得贵与谭泰一同击败李自成二十万兵马而得势。家族亦屡受恩诏、与满人通婚、取满洲式名。 = 《董得贵诰封碑》载:“董得贵,尔原系白身、包衣牛录章京,定鼎燕京入由山海关之日……败之。嘉尔故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即骑都尉)…… 顺治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因年老身病,将职替给亲男董殿邦,仍承袭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袭罔替如前。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 康熙十六年,董得贵及妻舒穆禄氏那拉氏诰封碑上记载了董得贵的两位妻子,一名为舒穆禄氏,一名为那拉氏,被封为一品夫人。 = 碑文节选:“尔二等阿达哈哈番牛录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一级董得贵嫡妻舒穆禄氏赠夫人。舒穆禄氏相夫恪谐,宜家著范。尔夫克勤尽职,籍尔黾勉同心,内则既娴褒纶宜锡。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 = “尔二等阿达哈哈番牛录侍郎品级内銮仪使加一级董得贵继妻那拉氏,嗣相尔夫,恪著令仪,踵彼前徽,彰兹合德,内则无忝,并纶,兹以覃恩封尔为一品夫人。” = 而宜妃,看康熙给三官保的碑文,,点明了,三官保是因为女儿宜妃才获宠,也没他什么功绩记载,可见三官保本人自己是没什么大本事,全靠女儿宜妃。 = 宜妃是满洲镶黄旗出身,家世是要比良妃等包衣强,但在满人里面算,她家就一般般了。 = 第167章 纳喇有孕 皇上是铁了心要南巡,为此已经开始造势。 不过对于后宫众嫔妃而言,除了某些低位分有点恩宠的嫔妃,担心皇上出去久了,把自己忘了外。对于其他人而言,还不如永寿宫突然爆出来的消息,引人注目了。 许是八月的日头毒,皇后娘娘哪怕已经很体恤众人,早早的就叫了散场,可架不住庶妃纳喇氏位分太低,一路走着去走着回来,也没给遮阳的东西,衣服面料也不怎么样,不透气。 刚刚才踏进永寿宫大门了,就软了身子,满脸通红额头满是冷汗,晕倒在地上。 唬得走在她前面的端嫔,连忙让人去请太医。 庶妃纳喇氏可是端嫔计划里的一枚好棋子,自从她侍寝后,皇上许是真对她有几分喜欢,也或许是看在端嫔的脸面,倒是时不时来永寿宫坐坐,让永寿宫没那么冷清。 虽然自己没在承宠,可到底比以前宛若冷宫一般强多了,对庶妃纳喇氏虽然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试婚
妙拐圣僧
掌中之物
进击的后浪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有只按摩师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妇产科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