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位老大夫运气比较好,他居然试了一次就成功了。 远望先生在小说里面写的制作药物的方式居然是真的而不是随便瞎编出来的!!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来买报纸看新鲜的人又多了一大批。 当然了,这个药其实也不是多么罕见,故事里的大夫之所以要自己制作是因为当时大雪封山,他被困在了深山老林里,偏偏有人生病,急着要药物,没办法才会自己制作,故事里发现制作成功后他自己都很震惊。 读者们看了书也不一定会自己做,毕竟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万一吃坏了可怎么整,要是看病的话还不如去找大夫。 他们看得就是个新鲜,想看看制作药物的过程是个什么样子的,有闲着没事干的也想要试试自己制作药物是个什么感觉。 本来只是小火了一批,但是等到小说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制药情节后,越来越多的读者就更喜欢看了。 “这本小说虽然看着没有慎泽先生那样的爽感,但是其中却有着非常多的知识,我觉得远望先生就是一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西医,我以后想要当医生,多看看这种书也没什么坏处。” “你们听说了吗?之前有人吃果子堵在了嗓子眼里,那还是个小孩子,差点就噎死了,邻居家的学生发现了,试着用远望先生在书中写的知识去救助,结果居然真的把人给救了回来,那孩子的家人还写了封信给了长安日报去感谢远望先生。” “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我还听闻有人溺水,上来后眼看着没气了,他弟弟不相信,用了远望先生写的救治溺水的办法,把人给救了回来。” “远望先生必定是个医生,还是一位不吝啬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倾囊相授的医生,比起慎泽先生,我更加敬佩他,这才是真正的善人。” 路过的慎泽粉;“……” “你说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慎泽先生就不是善人了?” “我只是说远望先生更加有善心,慎泽先生虽然文笔好,但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远望先生写书却是为了传播这些医疗知识。” “什么叫慎泽先生只是为了赚钱,你又没见过慎泽先生,你怎么知道他是为了赚钱,还有,远望先生发表这小说就没赚钱了吗?你凭什么踩慎泽先生去捧远望先生。” “远望先生就算是赚了钱,初衷肯定也是为了帮人。” “那他也赚钱了。” 东柳粉路过,见两边吵起来一喜,赶忙拉住远望粉:“你别与他多说,他们这些喜欢慎泽先生的人都不讲理,恨不得把所有写小说的文人都压下去才好,我们东柳先生上次也被他们说了,不讲理的。” 远望粉很感激他:“多谢这位小兄弟,你要看远望先生的新连载吗?我这里有新的。” “不用了,我看东柳先生的。” “东柳先生不是很长时间没再写了吗?还是看远望先生的吧,你看了就知道远望先生写的有多好,比其他人可有深度多了。” 东柳粉:“……你什么意思?你觉得东柳先生没深度吗?” “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说,远望先生比他们都有深度而已。” “东柳先生的书你看了吗?怎么可能有人比东柳先生写的书更有深度。” 旁边的慎泽粉冷哼;“慎泽先生就比东柳先生有深度。” “诶我说你们……” 三人越说越气,直接当街吵了起来。 而他们吵架过程中,也有其他的粉丝融入进去,几乎要酿造出一番混战。 哼着歌拎着刚买的烧鸡,打算回去给家人加餐的刘庆如路过看见了这一幕:“……” 真是好似曾相识呢。 只不过上次是双边战斗,这次变成了三方混战。 他只停顿了一秒,然后继续哼歌,若无其事的离开了这。 长泽的粉丝都有毒,习惯就好。 第138章 民国写文(16) 纪长泽的给自己打广告计划实行的很不错, 远望这个马甲再一次收获了一大票的粉丝,每天都伸长了脖子等着他连载章节,看着差不多了, 他这才开始打广告。 还是那句话,这本小说之所以流传度光,除了故事情节好看外,就是里面的一些医疗知识, 这些在后世看来是常识的小知识在如今这个消息并不流通的时代, 对于并不是大夫的人来说就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知识。 在一连流传了几个“某某家儿子溺水, 却因为他家亲属看过远望先生的书而将之救回来”“某某人家烧伤,因为用了远望先生的法子, 其他烧伤的人都发了高烧就他没有”的实例后,这个马甲的书卖的更好了。 就算是不认字的人家听说后也忍不住花钱去了跟长安日报有合作的说书人那听说书,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知道这些小知识, 以后要是有个什么病啊痛啊的,也省得花钱。 虽然远望先生特地写明了这些知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若有病痛请及时就医,但事实证明他写的都是对的,甚至有大夫看了也表示这些都对, 只不过其中有些连大夫都不知道。 毕竟学医都是一代传一代, 除了自家子弟那就是只有徒弟才能学到,从没听说过大夫把自家从医的知识满天下告诉人的, 因此有些家学渊源传承未断的大夫知道远望先生写的一些医学知识,有些家中没传承下来,他自己也没碰上的,不知道就很正常了。 正是因为如此, 看书的人才会觉得纪长泽是大夫。 就算不是大夫,也绝对是家里有人在做大夫。 否则为什么他知道这么多连许多行医大夫都不知道的事,而且写治病过程时还那么详细。 实际上纪长泽还真的当过医生,当然,纪长泽当过,纪家大少爷却是没有的,于是,外人以为他是大夫,刘庆如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弟是天才。 不是天才,能写的这么像真的吗? 为着纪长泽的这本新书,长安日报又有了一波引流,自然,报社赚的盆满钵,刘庆如走路都在飘,脑回路非常有缘的和他的前任老板重合。 长泽写书,书就挣钱。 长泽开罐头厂,罐头厂就挣钱。 关键是,人家开厂子靠卖东西挣钱,长泽了不得了,他捐款,硬是捐的军方都合作了。 这哪里是师弟,这根本就是财神爷,金大腿啊! 因此纪长泽一说想开办医药厂,他立刻举双手双脚支持。 开!师弟你想开什么都行!咱有钱! 这一天,纪长泽的广告就登在了他的新小说上。 迫不及待拿到报纸的人看完了小说,也发现了这一次上面居然还有个招收有医生或者制药经验的广告。 “远望先生说,他要开个医药厂,希望招收人才做事,薪酬可看应征者的本事面议,让有意者去长安日报。” “这上面还写了最低薪酬,最低薪酬都这么多,要做的事一定很多很辛苦吧?” “这么多钱,辛苦又算什么,我弟弟就在学医,我这就让他去长安日报。” “写明了是医药厂,就算辛苦估计也辛苦不到哪里去。” 如今早晨起来大家先领了报纸看,聚在一起三三两两讨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次看到这么个消息,讨论完后,有家中学医的已经回家通知家人去了,也有家中无人学的后悔没让家里人去学。 这么高的薪酬啊,这样就错过了,真是可惜。 不过既然是远望先生开的医药厂,他只写小说随便写出来的一些药都这样好用,正儿八经制出来的药定然也很不错。 如此,纪长泽的医药厂还没开起来,就已经有一大批的人对他充满信心的准备买了。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前线,正有个小兵抹了把头上的汗,小跑着蹲到坑里,安全后,才掏出藏在怀里的罐头,打开盖子珍惜的小口小口吃了起来。 这是个肉罐头,肉味喷香,他吃的满足,旁边的人却被馋的不轻,小声的问他这个罐头是哪里来的,周围的几个人也都咽着口水看了过来。 小兵被这么多人注视着,有些骄傲的咂咂嘴,说:“这是肉罐头,我哥是北边当兵的,他们营里发的,他舍不得吃,就攒起来了,前阵子咱们不是和他们一起打过仗吗?分开的时候他给的,说是本来想攒着回家给我们弟尝尝,碰见我就给我了。” “我哥说,这罐头不光味道好,营、营什么来着,对了,营养足,而且还特别好存放,放几年都不会坏,要不他也不会攒下来。” “这么神?这可是好东西啊,你哥对你真好。” “我知道这个,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闻着好香,里面真的有肉吗?咱们上次吃肉还是三年前吧?” 都是一起打仗的兄弟,小兵犹豫了一下,吃了一大口,把剩下的递给他们:“你们一人尝一口吧,补补力气。” 别人早就馋了,也没推辞,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到嘴里咀嚼好久都舍不得咽下,一直等到成了碎末,才依依不舍的吞咽。 “真好吃。” “感觉我吃了这个,晚上都能做个美梦了。” “要是以后天天能吃这个就好了,能天天吃的话,死了我都觉得值。” “快了,等咱们胜利了,把那群洋鬼子都给赶出去,咱们国家自己管自己的,肯定也能天天吃肉。” 这话一出,大家伙都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说:“胜利了真的可以每天都吃肉吗?要是真的能,我就早上吃一块,中午吃一块,晚上吃一块,多美。” “看你出息的,怎么就吃一块,咱们要吃就吃一碗。” 大家伙说笑起来,可实际上未来会怎么样,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大多不认识字,自然也没上过学,不知道国家大义,也不知道局势,为了吃到的这一块肉,他们能回味开心一个星期。 到了夜间,休息的时候,上司突然派人推来了一箱箱的罐头。 每个人都发了一个。 怕他们不会吃,上面还特地安排了人给他们示范怎么开罐头。 一开始听说这里面放的是肉还特别禁放,大部分的人都舍不得吃想要有机会捎给家里人,等听说了每个月都能吃一次,便也都没了顾忌。 纪长泽捐东西是为国,但也不妨碍他宣传一下自己的善心,于是这一晚,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罐头,一边听着上面有人正慷慨激昂的说着这罐头是有人捐献,一分钱都不收他们的,就是为了感激他们辛苦保家卫国。 “纪先生说了!我们在前线打仗护国,他就在后方提供物资,不让咱们这些保护国家的人吃苦受罪,只要咱们缺,只要他给得起,他都舍得!!大家好好干!!看着吧!咱们护国,也有人护咱们哩!!” 上面说的激动万分,底下也听得心潮澎湃。 也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听着,眼眶就红了,他们都不是孩子了,即使以前是,在扛着枪上了战场后便也不是了。 可有这么一个人,挥舞着钞票,手拿着罐头,对他们说:我要护着你们。 这感觉,怎么就这么让人想哭呢。 这一晚过后,大家伙都记住了柔安的纪先生。 在之后陆陆续续接收到了纪先生送的物资后,这份记忆便又加深了许多。 即使很多年后,彼时国家已经彻底安定下来,儿孙们问起当年的事,他们也会满脸感动向往,陷入回忆许久后,才在儿孙期待的视线下,真诚的说上一句: 他们家的罐头,是真的香! 第139章 民国写文(17) 纪长泽的医药厂招人很顺利, 除了医学生,甚至还有几名比较有名气的大夫来应聘,当然, 他们很明显是冲着远望先生来的。 远望先生在小说中毫不忌讳与他人分享医疗知识,还有那些几近全面,许多大夫都不知道的知识,这些都让一些大夫认为远望先生一定家学渊源, 若是他们能为他做事, 说不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纪长泽自然知道他们是抱着什么心思来的, 他也不介意这点。 来了就留下,为他所用, 不用走了。 他暗搓搓的开始提升这些大夫方方面面的待遇,医药厂没明着说“你们都是人才我们需要你”,可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让这些瞧着见不到远望先生的面打算撤退的大夫犹豫。 住在西大街的李大夫便是这样的。 从他太爷爷辈, 他们家就开始行医了,这么多年下来,家里虽然不说是大富大贵,但也给他留下了一个小诊所。 最近西医冲击,中医大夫就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 但到底这么多年的名声在那, 李大夫也不至于饿着,靠着家里留下来的这门医术过得还算不错。 他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性子, 自从看了远望先生这本小说,学习到了不少自己亲爹和爷爷都不知道的知识后,就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远望先生既然愿意在小说里将这些知识写出来供大众看着,自然是个心性开阔之人, 若是他诚心诚意,说不准先生就收下他了。 这是李大夫去应聘前的想法。 没想到进了医药厂才知道,远望先生是和报社股东合作开的这家医药厂,一众事宜全部是纪家安排,先生他自己根本就是不露面的。 第二天他便后悔起来入了报社,还与妻子说想要离开。 妻子劝他想走就走,这有什么的。 李大夫却说:“当初去时,医药厂让签下了一个月的短期合同,说是就算要走,也要等到一个月后,否则就要赔钱。” “哪里还有这样的,做事不都凭着你情我愿,怎么还带强行把人留下的。”李大夫的妻子很为丈夫抱不平。 李大夫倒是还算心态良好:“不过就是一个月而已,等到一个月后我再走就是了。” 第二天,他按照医药厂的上班时间过去做事。 在教导人员细心的指导下,开始熟悉设备和流程。 中午用饭时,他们这些技术人员单独在小食堂,每一个人都是标准的三菜一汤,两荤一素不说,一人还发了一只大鸡腿。 他们就算是在自己家也这么好的待遇,别说是两荤一素了,能有两个素菜就算是不错,这一顿饭吃的众人油光满面,本以为只是第一天来工作这才伙食好点,到了下午时,又是肉包子油条给上,还一人发了两个鸡蛋。 鸡蛋容易收,李大夫没吃,把两个鸡蛋都放在了兜里,食堂的工作人员也看见了,没人呵斥,也没人阻拦,摆出一副“反正鸡蛋都给了你,你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的样子出来。 晚上回家时,李大夫的妻子见丈夫回来,立刻迎了上去,询问辛不辛苦,李大夫摇摇头,从兜里掏出这两个鸡蛋递给她:“这两个鸡蛋你和孩子一人一个,热热再吃。” 妻子惊讶的瞧着鸡蛋:“这是哪里来的?” “医药厂发的。” 李大夫将今天的伙食告诉了妻子,妻子也惊讶极了:“从未听闻哪家的工厂伙食这样好的,居然还有鸡腿给你们吃,他们可真是财大气粗,人人都这样吃,药物还没做出来,怕是就要吃掉不少钱。” “也不是全工厂的人都这么吃,听闻是只有我们这些通过考试,确定会医术的大夫才在小食堂吃。” 他给妻子看自己胸前别着的徽记:“看,这个颜色是青色的,听医药厂的人说,这代表我是医药厂的技术人员,有本事的,其他人的是白色,吃饭就是在大食堂,肯定没有我们这个待遇。” 就算是这样,也足够妻子啧啧称奇了。 “就该是这样才对,有本事才能吃得好,不然大家都吃的一样了,你们还学本事做什么。” 李大夫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也是有点骄傲自豪的。 他多年学医,虽说肯定是比不上远望先生,可也还是有些本事,心底不能说没有傲气,如今医药厂怎么办事,算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第二天去医药厂时,李大夫去时心情便轻松许多,做事也比昨天更认真。 没想到到了中午,伙食居然还是两荤一素一汤,米饭管饱。 昨天还能理所当然,今天就很惊讶了。 这样的伙食居然不是只有一天? 大家都很惊讶,有人还特地去问了食堂做饭的大妈,大妈笑容憨厚,回答的话也很实诚:“纪总说了,以后小食堂天天就这么吃,他说你们都是有本事的人,他可不能亏待了你们。” 这番话让小食堂的人都纷纷讨论起来。 放眼整个柔安城,哪有地方伙食这么好的,就算整个华国,也找不出哪家厂子是这样的伙食。 而给他们这么好的伙食,是因为他们有本事,这不免让大家伙心中被拍的很舒服。 到了晚上时,李大夫又带了两个鸡蛋回去。 妻子接过鸡蛋时神情比昨天还要诧异:“又有?” “嗯。”李大夫点点头,在水盆里洗了洗手:“每天都有,明天我带油纸去,看能不能把那只鸡腿带回来让你们娘俩吃。” 妻子惊讶过后有些犹豫:“这是你们医药厂发给你们吃的,你带回来那边不会生气吗?” “无妨。”李大夫说:“我都打听过了,小食堂只管发东西,是不管我们有没有吃这些东西的。” 第二日,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李大夫小心的将鸡腿放在自己带来的油纸里包起来,小食堂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做,从知道每天都可以这么吃后,今天不少人都带了油纸。 到了这个年纪,他们大多都有家人,妻儿父母,有了好吃的总归是自己不吃也要省下来给他们吃的,尤其是鸡腿肉这样的好东西,平日里也就逢年过节吃上一次,有些家境不好的逢年过节也吃不上,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带回去给家里人。 这一天晚上,李大夫的妻子和儿子就吃上了喷香的大鸡腿,这鸡腿是放凉了又让他带回来热了一遍的,味道自然没有刚刚做好时那么好吃,可他的儿子还是吃的头也不抬。 李大夫慈爱笑着看儿子吃,又劝旁边吃了两口就不吃的妻子继续吃。 妻子说;“不了,剩下的就给孩子吃吧,我也不饿。” 李大夫知道她不是不想吃,只是想要让给孩子,劝说道:“吃吧,这鸡腿又不是只有今天有,以后每天我都带回来,你和孩子天天都能吃到,也不用让这一口。” 妻子惊讶问:“你不是只做一个月就要辞工吗?” “我改变主意了。”李大夫回答:“在医药厂工作还算轻松,每个月的工资也赶得上我自己开药铺,每天吃的伙食还这么好,我若是自己开药铺还未必能每天这么好的伙食,既然医药厂是个好去处,我便不走了,好好做事,每天都带鸡腿肉回来给你们吃。” 像是李大夫这样是冲着远望先生来的,发现见不到人打算一月期满便离开的人也有不少,但一个月下来,大家都被医药厂的豪气征服了。 这么吃了一个月,就算他们会把鸡腿肉省下来带给家里人,也还是吃的面色红润,精神奕奕,眼瞧着人都精神了不少。 再加上他们也逐渐发现就算远望先生不在,他们也照样能够在医药厂里学到一些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厂子里居然还有一个小书屋,里面的书全部都是医书,只要是在本厂做事的人,签字后就可以免费借回家看。 如今的书价格贵,这可都是贵重物品,何况还是对他们来说相当需要的医书。 于是等到一个月短期合同到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走的,就算是没有被美食给征服的,到底也让那满满一屋子可以免费借阅的医书给征服了。 纪长泽顺利把这么一堆人才留了下来后,就开始从其中挑选更为出色,准确的说,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比较强的人选了。 李大夫入选了。 他年纪算是大夫里比较轻的,虽然是中医,但也知道一些西医的知识,根据书屋那边的记录,从可以开始借阅到现在,李大夫一共完整的看完了四本书,每一本书都保存的很好没有折损。 算算时间,他基本上是一直在利用空余时间学习。 于是这一天,李大夫照常上班,却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工厂更深入的地方。 而在里面,笑的纯良的纪家大少爷正站在一堆奇奇怪怪的制药仪器前等着他。 **** 挖掘到了人才,制药就顺利多了。 纪长泽开挂开的很快乐,有他在一旁时不时的一句“这样也许可行?”“要不你们试试这样?”“我看过一本医书上面说这样可以”,新药的研发逐渐顺利起来。 当然为了避免别人觉得他太过妖孽,他还是像模像样请来了一位外国专家做指导。 这位外国专家本来是冲着钱来的,等看到暂定下来的成品后,他自己也震惊了。 怎么指导着指导着,居然做出了这样厉害的药物? 难道这里不是他最专业吗?为什么他自己都不清楚? 他懵逼过后,也顾不上别的,赶忙就去找纪长泽谈,请求纪家的医药厂若是以后供应出去,也要卖给他的国家。 纪长泽一副很犹豫的样子:“但这些药都是为我的国家而制,我们国家的士兵还没用上,我也无法保证能供应其他国家。” “纪先生,我也知道你很为难,我们也是朋友,我不瞒着你,我之所以来到华国,除了想要找到工作,也是有避难的意思,我的国家正在和别的国家打仗,到处乱成一片,要是有了这些药品,也许我的国家能够稍微缓一下。” 纪长泽很惊讶;“什么?你的国家也在打仗吗?” 对方一脸沉痛的点头;“纪先生,你在华国不知道,外面已经彻底乱了,各国都是你打我我打你,我的国家并不小,但也被打的普通人吃不饱饭,许多士兵受伤后就此死去,我妻子的哥哥就是军人,他就是死在战场上的,因此我深知战争的残酷,纪先生,拜托你,请你看在我们的友谊,帮帮我的国家。” 纪长泽“很为难”的沉思一阵,过了好一会儿,才在他紧张的视线下叹了口气:“你让我好好考虑,这批药物我是打算供给我们国家军队的,如果还要供给你们,我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等着对方依依不舍的走了,纪长泽脸一抹,立刻让人送自己去找纪父。 纪父正美滋滋的算着这次他们纪家的商船通过军方海运能挣多少回来呢,儿子就过来告诉了他这么一个爆炸消息。 “什么?!你找到买家了??” 这医药厂不才开了没多久吗?怎么一下子就有买家了。 纪长泽点头,把这件事简单说了说。 纪父对外国也在打仗这件事倒是知道,如今是乱世,可不光乱的是他们华国,各国都打的热火朝天。 “那个洋人是哪个国家的人?你没答应吧?可别是打咱们华国的国家,要是是打咱们华国的,他别说出钱买,他出金子我们都不能卖!” “爹你放心,他的国家自顾不暇,怎么可能还腾的出手打我们华国。” 纪长泽回答的相当快速。 能不快速吗?当初在一众外国人人选中选出这么一个诚实不撒谎(好忽悠),没有国家仇恨,还有真本事,并且脾气也不错(好说话)的洋人,他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爹,他们国家虽然打仗跟不上,财力倒是不错,到时候我们一边低价将药物卖给我们自家军队,一边高价卖出去给他们国家,钱也挣到了,自己国家也支持了,你看这个主意怎么样?” 纪父看着越说越高兴的儿子,觉得自己这大儿子果然是个傻白甜。 怎么只看得见到手的利益呢?长远的利益就在眼前啊我的傻儿子。 “你这孩子,做生意运气是不错,但真本事还是要历练,你只看到了这个洋人的国家,怎么看不到其他国家?” 纪父分析的头头是道:“他们可是正在打仗呢,打的那叫一个欢实,打仗需要药物的可不光是这洋人国家一个,这药要是真的像是你说的那么神,我们大可以四处卖,只要不卖给在打我们华国的国家就行了,赚的钱我们再继续生产药,你不是喜欢捐罐头吗?到时候想怎么捐都行。” 纪长泽一脸的“爹你好厉害好棒棒”,“恍然大悟”道:“是啊,还可以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纪父顿时满脸骄傲:“你到底还年轻,不知道这些也很正常,还是需要多多向为父学习。” 纪长泽立刻点头:“对,爹说的没错,我还是要需要向爹学习的,可是爹,我只会开厂,这谈生意我也不会啊,更何况是跟外国人谈,我怯场。” 纪父沉吟一阵:“我来帮你谈,你只管着着好好生产药物,还有,记得千万别配方外泄,这可是好东西,我们怕是要分出一些利润给军方,好让军方做我们的靠山,这样,我下午就去找洪先生谈谈。” “还有你医药厂里的洋人,先晾他几天,等着他等的着急了,再告诉他要卖也可以,价钱不能低了,让他回国跟他国家商量去,等他带着价格回来,你就推说这些你不懂,让他来找我谈。” 纪父嘴上不停,刷刷刷的安排完了,立刻掏出一个记事本快速写下要做的事,一边写一边补充删改。 写着写着发现纪长泽还在旁边,语气柔和下来:“好了,你不用怕,有爹在,爹不会让你吃亏的。” 纪长泽很信任的点头:“我相信爹,那爹,我先回去了,这些就交给你了。” “回去吧。” 于是,纪长泽又成功闲下来了。 他懒散的往躺椅上一躺,打算这次真的好好歇歇。 和喜欢偷懒到处找人帮自己处理事的纪长泽不同,从一开始纪父很有战斗精神,一有这种需要忙起来的事,他精神奕奕的,面色都好了不少,出入走路都带风。 纪长泽需要的是偷懒,歇着,睡觉,晒太阳。 纪父则是喜欢那种被需要感。 当初在病中他之所以好的那么快,可不就是觉得儿子被人欺负了需要自己保护吗? 这次居然是要和其他国家谈判,他打起了十二成的精神,每天都兴奋的像是打了鸡血。 军方那边在试用了药物后,知道纪家愿意成本价供给前线,并且还要分出利润给军方,很快就痛快答应庇护纪家。 这也是纪父的聪明之处了。 医药厂如今就是一块大肥肉,一般情况下,他们家既然把肥肉咬在了嘴里,就肯定是舍不得吐出来的,但肉太过吸引人,别人看见了肯定是想要也吃上一口。 这个时候要是死活不松手,吃亏的还是他们纪家。 既然都要被觊觎,还不如从那些想吃肉的人中挑选出一个最强的,主动把肉让一些给他,成了盟友,最强的这位阵营一转,从要吃肉的,变成了需要和纪家一起护着肉的。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纪大老爷,当初纪父过得多伟光正啊,从来不屑通过找靠山的方式来稳固地位,人脉也联系的不频繁,只有教出来的学生和他算是同一阵营。 被纪大老爷阴了这么一次,眼睁睁瞧着自己疼爱长大的儿子被这家伙侮辱欺负(纪大老爷:……),甚至还蹬鼻子上脸的追到他们家门口来挤兑他家不善言辞的长泽(纪大老爷:……),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初长泽没了他的这个当爹的庇护后,被这个老阴货欺负的有多惨(纪大老爷:……)。 从那之后纪父就学乖了。 好啊,阴我是吧。 你阴我就比你更加阴。 我找一堆盟友,还全都是你得罪不起的,我看你怎么阴。 和军方那边一谈下来,纪父只觉得神清气爽,恰巧知道了纪大老爷貌似病情好了一点,立刻决定带长泽去探望(气人)。 纪长泽很想去,当然,他要表现出很不乐意去的样子。 纪父就劝他:“虽说他对你没半点情分,如今又仿佛是瞧见你有本事了想认你,着实有些厚颜无耻无可救药令人不齿,但到底他是你亲生父亲,整个城的人都知道,他病了你不去看望,别人还要说你没良心,爹当然知道没良心的是他这个没皮没脸恶心巴拉的人,可世人喜传谣,我们还是别给人留下把柄了。” 纪长泽最终还是只能“满脸不情愿”的点了头。 去纪家前,他拎着个大包。 纪父问他:“你这是拿着什么?” 纪长泽:“朋友托我从国外买的,一会看完大伯我要去给他。” 两人到了纪大老爷府外,门口看门如今也知道自家老爷大势已去,如今纪父和纪长泽才是有钱有势,见他们来还满是喜色的进去通报之后,进去的时候有多高兴,出来的时候就有多么小心翼翼:“两位,我们老爷不见客。” 纪父端着架子:“亲弟弟和侄儿来探望也不见吗?” “真是对不住,我家老爷病得厉害,实在是不好见客。” 纪父差点没笑出声来。 还病得厉害,怕是心病吧。 上次这家伙还厚着脸皮上门,话里话外都是想要笼络长泽,只可惜长泽是个傻白甜,一字一句差点没把人气死。 把这么好的儿子拱手让人,是他他也病。 可惜了,对方不见他,他就没机会气人了,真是可惜。 纪父很遗憾,但也没办法,只转身对纪长泽说:“算了,既然见不到,我们就回去吧。” 纪长泽摇头,一脸的正经:“爹你不是说了吗?我若是不慰问大伯,别人会说我没良心的,就算进不去,我也要慰问的。” 纪父:“?” 他正疑惑着,就眼睁睁看着纪长泽从带着的大包里,掏出了一个喇叭。 然后打开开关,冲着院子里开始“慰问”:“大伯,我是长泽,我和我爹来看您了,您身子还好吧!!” 这声音实在是大的吓人,别说院子里了,周围住着的人家都听到了,纷纷打开门出来看是个什么情况。 纪长泽继续说:“大伯您放心养病,我和我爹一切都好,我家开的罐头厂又接到了订单,新开的医药厂也已经和军方签了合同,还有外国人也想买我家的药,拿着黄金换呢,您安心,我爹身体可好,吃饭都吃三大碗,隔一段时间就去参加一个宴会,政府也总在邀请他,大伯您好好养病,您现在不方便见我,等到以后病好了再见我们也没什么,侄儿以后有什么喜事就带着喇叭跟您通报,让您也跟着高兴高兴,说不定这一高兴啊,病就好了。” 屋里以为只要不见面就不会被气到的纪大老爷听到这些话,立刻又想到这么出息的儿子是自己的,若不是当初送了人,现在这些都是他的,他顿时:“……” 纪大老爷捂着胸口,又开始大口大口喘气了。 而在外面,纪父简直就是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纯良的儿子用着真挚的语气说着气死纪大老爷的话。 等着纪长泽说完了,冲着纪父邀功一笑:“爹,您看这样怎么样?这喇叭声音可够大,不少人都听到了,咱们就算是不进屋,别人也说不了我们的嘴。” 说着,他恨恨补充了一句:“只可惜我们要为了名声还与大伯虚以为蛇,他现在听着我们被关在门外还要关心他,心底不知道多得意呢。” 纪父神情恍恍惚惚。 得意?怕是要气死了吧。 刚才长泽说的那番话,哪一句话不是往纪大老爷心脏戳。 戳一下,还撒把盐。 蹦跶着左摇右晃,一边晃荡一边用着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说“我可有本事了,我爹有了我现在是又有权又有势,不过你放心,虽然这些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我肯定还是会把这些都告诉你的”。 纪父觉得,要是长泽真的天天来这么一出,恐怕等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到纪大老爷的死讯了。 而且肯定还是气死的。 他越想越美,纪长泽见他盯着自己不动,满脸疑惑:“爹,怎么了?” 纪父忍笑:“没、没什么。” 他算是发现了,长泽虽然傻白甜,但同时也是个天然黑啊。 第140章 民国写文(18) 在达成气纪大老爷成就后, 纪家父子专心做事。 谈妥了各方面后,一批批的药物打上了纪家标记,被送往了前线。 前线里的军人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 每个月都有罐头吃不说, 盖着的棉被也都换成了全新的,到了晚上冷得时候往暖呼呼的被窝里面这么一钻简直舒服的不得了。 而且要是白天哪天出了太阳,还能把被子拿出来晒,到了晚上又是蓬松柔软的。 这被子也是纪家捐的, 纪长泽他喜欢干好事, 同时他也没忘了宣传自己都干了哪一些好事, 于是乎,军人们吃着纪家的罐头, 盖着纪家的被子,每次物资发放的时候,还有个被纪长泽塞了钱的“自己人”登台讲话,说一说纪家大少爷是如何的佩服这些前线战士们, 又是如何的试图让他们日子过得好,这么几轮下来着,如今他们看纪家是比看自己亲爹妈还亲。 这一日,发现又有打着纪家标记的车被拉过来,东西还没发, 军营里就已经先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猜测着纪家这次是又送了什么东西过来。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擦擦嘴角,笑嘻嘻的猜测这次肯定又是罐头:“纪家大少爷不是很喜欢研究新口味吗?上次居然还有水果味的, 说不准又是做出了什么新味道想送来让咱们尝尝哩。” 他就是之前那个说等到抗战胜利了要一天吃三块肉的,因为年纪小,每天乐颠颠的,休息的时候就唾沫横飞的幻想着以后要做什么什么, 虽然有点异想天开,比如他喜欢说以后要每天吃肉,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想吃饭就吃饭,想喝粥就喝粥,喝的还不是清粥还是粘稠的粥,见到外国人不用再或是躲得远远的,或是卑躬屈膝这些一听就不可能的话,但听着爽啊。 因此没事的时候,大家还是很喜欢听他用那活力满满的声音讲话的。 他一猜测是新罐头,立刻有人嘲笑他:“我看你是馋罐头了,早就让你上次发的省着点吃,非不听,要一口气吃个爽,现在好了,我们许多人手里的罐头还没拆,你都吃完了。” 被笑话了,年轻人也不恼,笑嘻嘻的说:“你们都是有家有口的,留着罐头那是为着给家里人吃,我就不用了,我哥哥也在当兵,上次见面,他说他给爹娘留了罐头,不用我留着,让我都给吃了。” 其他人又是一阵笑。 笑过之后,倒是也觉得这孩子命好,虽然当兵了,但他是家里最小的,从小被父母和长兄疼爱,要不然也不会半点沉重的心情都没有,就算是打仗回来,他也能用着欢快的语气给他们将一些逗乐的话。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有这个闲心了。 与敌方冲突再上一层楼,又爆发出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被挑衅过后,他们乘胜追击,结果中了对方埋伏,踩在了他们事先埋下的地雷上。 不少人当场毙命,还有更多的人受伤。 大部分都是熟脸,早上还一起说说笑笑,转眼就或是生死不知,或是濒临死亡。 医护兵忙来忙去的抬人救治,他们连的连长只受了
相关推荐:
妙拐圣僧
炼爱(np 骨科)
掌中之物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剑来
恶女嫁三夫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病娇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