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便捐一点,发现这玩意居然是会清清楚楚写出来后开始一个比一个出手大方的想要争捐助最多的人这件事,那就不是他的锅了。 纪长泽也不可能让他们白掏钱,不然显得他有多么小气,于是他直接在自己大商街给这些商户划出了个位置来。 位置好不说还是终生免费,只要他纪长泽还没有死,大商街就永远不会收他们的钱。 商户们十分满意,他们本来只是想要花钱买名声,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份意外之喜,租大商街位置的钱虽然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能终生不花钱,这是占便宜吗?这是荣耀! 是纪大人给他们善心的勋章! 不愧是纪大人,做事情就是敞亮,之前他们中的一两个人还觉得这次捐钱捐东西会不会是纪大人套路他们,大商街这件事一出来,就完全没有人这么想了。 要是套路的话,纪大人自己怎么会出钱呢。 这大商街的位置要是租出去,一天可是有不少钱。 然后,今天书院招生完了,第二天纪长泽就找到了乌县丞那儿。 纪长泽去之前,乌县丞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书院的事情忙完了,之前的旅游报告和计划表也早就完事了,纪长泽让乌县丞查的哪里的鱼比较肥硕鱼肉比较鲜嫩他也都查了,如今坐在自己的桌子后,他可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这下子可是能好好的松快松快了。 他先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打算用这本书来打发自己闲的蛋疼却十分享受的一下午。 翻了几页,总觉得不太好看,说这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做什么,一点都不实用,还不如纪大人让他写的《垂柳鱼爱吃的十三种食物》有意思。 他放下书,回到了书桌后,打算画一幅画来好好欣赏。 画什么好呢,就画一下这窗外的风景吧。 一下笔,不知不觉的,就画了一条大肥鱼出来,还特别贴心的小字标注了这种鱼吃的时候要砍掉鱼尾巴和鱼头才更加好吃,多居住在xxx地,喜食xxx。 等等。 已经要写到这些鱼什么时候性成熟什么时候下鱼仔多大的时候可以捞上来吃掉的乌县丞突然清醒。 他微微睁大眼,拿起了宣纸望着上面那活灵活现的大肥鱼。 他这是在做什么! 鱼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他,应该悠哉悠哉的休息喝茶遛鸟晒太阳才对啊。 想着,乌县丞赶忙放下宣纸,拍拍自己的脸,站到了窗户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啊,这就是自由的空气,不干活的空气,令人想睡个午觉的空气。 呼吸完了,他睁开眼,打算欣赏一下外面自己种着的兰草。 咦,兰草长了野草啊。 一会搬到自己屋子里,试着用不一样的办法除草吧,纪大人可是说了,光是施肥还不够,地里的野草会抢夺庄稼的营养,要想要庄稼长得好,还是要找出一个不伤到庄稼又不会太累的法子才行。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先实验一番吧。 想着,乌县丞将那盆兰草抱到了自己房里,坐在椅子上,盯了野草好一会儿,突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明明不想加班的,明明之前还咬牙切齿的抱怨,做梦都是不用再加班的,怎么现在闲下来了,反而还有那么一点难受呢。 纪长泽从外面推门进来,笑眯眯的:“乌县丞,这儿有个稿子需要你写一下。” 他已经准备好了乌县丞唉声叹气,然后自己一通忽……一通劝说,然后对方再心甘情愿去写稿子了。 然而…… 正看着野草蔫哒哒的乌县丞一听到上官的话,立刻精神的坐直,伸手熟练的一手拿纸一手拿笔,沾了沾墨,半分钟不到就做足了准备。 “大人,您说,下官这就写。” 已经准备开始哔哔的纪长泽:“……” 他默默地合上了自己的嘴皮子,看着对面正襟危坐一脸“我准备好了”表情的乌县丞,停顿了好几秒,才说:“就写一个垂柳知县看不下去垂柳学子贫困伤不起书院,因此决定开免费书院造福垂柳学子,当地富户被感动到,纷纷出钱出物相助,最终在官民一起的努力下,建造出了一家书院。” 说完了简短的,他开始说重点;“你一定要把本官允诺这几家捐款捐物富户可以终生用大商街这件事写出来,还有,写上大商街里连着的这几家富户所用的位置被垂柳百姓自动自发的取名为善人街,坊间还有传言,若是去善人街走上一走,还能感受到富户们做了好事得到的福泽,令人神清气爽,若是文人去了,科考中举的概率便能够大大上升。” 正一边听着纪长泽说自己一边记的乌县丞听到这里下手一顿,抬头望向纪长泽:“大人,真有此事?百姓们真的是这样说的吗?那若是当官的人去了呢?” 纪长泽;“百姓们现在还没有这么说,但是等到你写完了散出去之后,他们自然就会这样说了,就好像是那位元儿姑娘一样。” “嗯……当官的也可以加上,也不能排除有告老还乡的官员来我们垂柳游玩的概率嘛,那就当官的人若是走了善人街,还能庇护子孙,让子孙占上福报。” 乌县丞:“……” 大人,你真苟。 虽然但是,也好在他早就习惯了“我家上司是个狗比”这个事实,提笔十分熟练的记了下来。 记完了之后,反射性的,乌县丞想要拍一拍上司的马屁。 “大人真是机智无比,之前您送出大商街商铺位置,小的还为您心疼,如今这个故事若是出去了,定然能吸引不少人去大商街,怎么也能把这个损失补回来了。” 纪长泽摆摆手:“客气客气,也算不上是机智,顶多只能说是布置的好罢了。” 乌县丞:“……布置的好?” 他心底突然有了一个猜测,难道不是纪大人在送出大商街商铺后去想故事弥补,而是他先想的故事,然后再送出大商街商铺,最后才能圆这么一遭? 纪长泽见乌县丞努力把小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自己,那两撇小胡子抖啊抖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你想的这样。” 乌县丞:“……” 他收回之前的想法,狗比已经不能来形容自家大人了。 纪长泽说完了还等着乌县丞开始“大人你怎么可以这样这样”“大人这些稿子实在是太繁琐了打个商量好不好”,结果乌县丞在听到他承认之后,居然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 不光接受了,还特别自然的低下头,一边用着毛笔蘸墨水,一边询问:“要不要举几个例子,找一些托去大商街呢?” 纪长泽点点头:“本官已经找了,稿子一到位,他们立刻就能开始。” 乌县丞:呵呵,我就知道。 他提笔就写,因为之前写过元儿姑娘的故事,对于这种瞎编的剧情已经十分熟练的他下笔如有神助,刷刷刷就写了两行出来。 纪长泽一直耐心的等了足足一分钟,都没见乌县丞跟他抱怨工作辛苦。 他颇有些寂寞的出门,诶,怎么感觉说服下属的快乐被剥夺了呢。 人生可真是寂寞如雪。 第113章 贪官知县(13) 纪长泽在乌县丞这里得不到劝说人的快乐后, 又试探的去了梁主簿那边。 这俩下属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还真的都热爱工作起来了,比在得到工作目标后立刻加班加点干活的乌县丞更加夸张, 梁主簿居然做到了“没有工作制造工作也要上”的境界。 纪长泽去的时候,他正按照上次学到的计算方式尝试着出题。 在纪长泽问的时候,梁主簿抬头一笑,脸上满是渴望知识的光辉:“学生们马上要入学, 大人之前不是说入学后要对有基础的学子们分班考试吗?下官在试着出考题, 大人您看看这些题目出的可还好?” 纪长泽看了几眼。 看完后, 他对这些即将入学的学子们报以了十分真挚的同情。 刚刚开学就考试已经够丧病了,考题还出的这么变态, 他们不哭才怪。 丝毫不知道纪长泽正在心底腹诽的梁主簿还非常开心的跟纪长泽分享着他的想法:“大人上次不是说学子们大多年纪小不知天高地厚,刚入学时要好好的压一下他们的锐气方便日后教导吗?下官想着,等到考完试出了成绩,他们的锐气大概会被压制一些。” “何止, 本官觉得,他们应该会被全压下去。” 虽然心底很同情,但下属这么主动地工作,做上官的,怎么能不给予表扬呢, 纪长泽拍了拍梁主簿肩膀, 给与了高度赞扬与鼓励,顺带还畅享了一下未来的美好。 “很好, 梁主簿果真是负责,可以想见,你为了学子们如此劳心劳力,他们心底一定会十分感激你的, 对了,光出题目是否是有点太过于乏味了?要不这样,自书院建起,捐款的人便越来越多了,总是让梁主簿你一个人做这些也不好,本官想着,应该要减轻一下你的负担。” 梁主簿还沉浸在第一次做先生的激动中,听到这番话神情更加开心,颇为惊喜的看向纪长泽:“大人,您终于打算再招几个算账先生了吗?” “不不不,本官是这么想的,不如这样,等到你将学子们教的差不多了,可以把账本分成小份,交给他们让他们来算,等到他们算完了,你只要再稍微检查一下做个总结就好了,这样既省力省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让你歇一歇,顺便也能告知外界我们书院的账本有多么公开透明,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本官舍不得你劳累啊。” 纪长泽很民主的表示:“若是你觉得这个主意不好也不要紧,本官都听你的。” 梁主簿感动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纪大人居然这么体贴他,为了让他不劳累,而想出这样一石三鸟的好主意来。 他连连点头:“好,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多谢大人如此为下官着想。” 梁主簿对着纪长泽的感激蹭蹭蹭的上了好几层楼,在心底无数次的感叹还好他能够遇上纪大人这样的好官。 眼看着他因为自己出了这么一个可以分担压力的好主意而感激满满,完全忘了这些压力就是纪长泽他给放上去的,纪长泽十分舒心的笑了。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还好还好,看来县衙目前只有乌县丞一个人变异了。 虽然梁主簿好像也稍微的比之前有了那么一点差别,但还好,问题不大。 舒心了,纪长泽继续去查看他的菜地。 溜达溜达,开始写信给老丈人。 如今该弄得东西也给弄了,因为有丰富的经验打底,纪长泽压根没走过什么弯路,一切都是自然而又顺畅。 现在书院也开了,他如今在垂柳人民的心目中那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虽然作为古代百姓他们还是会将皇帝当做心目中的天,但纪长泽也已经是天上的太阳了。 如果这个时候纪长泽出个什么事,第一个不干的就是皇帝。 而书院里面教导出来的这些会写文章会算数知道法律也明白事理的学生们也将会是支持纪长泽的笔杆子。 现在后顾无忧,可以拿着这段时间做出来的成功去找皇帝讨赏了。 他在书房刷刷刷写了一篇信出来。 纪长泽搞出来的东西不少,但是能够打动皇帝的还得要关乎天下民生。 化肥肯定是可以的,毕竟施肥之后粮食明显能够增收,一般而言,什么都不缺的皇帝眼界会超脱朝廷里的所有人,放到更远的地方去。 一些官员会不在乎百姓吃不吃得饱,但一个正常的皇帝会。 他们知道百姓才是整个国家的基础,一个百姓可能打动不了他们,但一千个一万个十万个一百万个绝对可以。 而纪长泽搞出来的化肥,只要推行全国就能救这么多的百姓,根据他的观察,面前在位的这位陛下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老糊涂的打算,的确是一位脑子清楚的明君,化肥交上去,他会明白纪长泽为安国做出了什么样贡献的。 就这么一样东西,就足够纪长泽得到皇帝的庇护了。 至于剩下那些需要长时间验证和用来赚钱的东西就暂时不充公了。 写完了信,他将这封信交给自己的第32个心腹,让他快马加鞭的送到自己老丈人手里。 临行前,已经闲的蛋疼的他亲自去送这位送信人。 他殷切的握住这位长相比较粗糙名字也十分粗糙的属下:“刘大,这封信事关重大,关乎了我们整个安国,你一定要亲手交给本官岳丈,路上千万小心。” 刘大拍拍自己胸脯,心中一派豪情涌上。 大人日理万机,如此操劳还特地亲自出来送他,可见这封信的重要性,而能够将这样一封重要的信交给自己的大人又是如何的相信看重他。 越想越激动,他恨不得指着天发誓自己一定能够安全送到,几番保证后,在纪长泽的视线下,骑上马离开了垂柳。 这一路上,刘大按照大人的吩咐,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赶路的时候赶路,终于走到了京城魏府。 魏大人最近小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首先是家中的夫人心情好了,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总是唉声叹气,睡个觉都能突然惊醒,然后扑到他的怀中嘤嘤哭泣,说是梦见女儿日子过得不好。 自从垂柳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君礼又从垂柳回来,夫人就一天比一天精神起来,每天出入时带着几个丫头,见了什么都是笑容满面的。 魏大人不是很清楚自家夫人在外面是如何出尽了风头,只知道他总算是不用好好的睡着觉突然被夫人给弄醒了。 今日休假,他正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垂柳的旅游介绍,心中痒痒的想要去看看,又因为如今还当着官没有长假只能放弃。 不过想想这样的垂柳是他的女婿打造出来的,心情又变得美滋滋起来。 正盘算着看完了之后要不要去钓鱼时,小厮就来报,说是外面有个人,自称是垂柳姑爷派来送信的,要见老爷。 魏大人微微一愣:“信呢?先给我看看。” 小厮为难道:“那人说是姑爷吩咐了这封信除了他和老爷谁都不能过手,非要等到您亲自见他。” 魏大人疑惑了。 这封信里写了什么?竟然让女婿这么告知送信人。 不愧是在官场盘桓许久的人,他脑子里立刻闪过了许多种可能。 发现上官贪污腐败?垂柳出了什么问题?女婿一个心智不坚定当了贪官现在东窗事发?还是大姑娘出了什么问题? 总之他想了许多就是没有一件是好事。 还没见到人就把自己吓得不轻的魏大人脸都比之前白了一点,赶忙的站了起来:“人在哪?本官现在就去见他。” 接到了送信人给的信,他深呼吸了好几下,做足了心理准备,这才慢慢拆开。 拆开这么一看,先看到纪长泽问了父亲安,底下说着实验出了一个方子可能有用,不敢耽搁所以派人送信来给父亲时,微微的松了口气。 等看到底下写着的化肥有什么用,效果有多么多么好时,脸上的放松又转为了满脸的不可置信,就那么几行字,硬是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来确信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再看到纪长泽表示他的试验地已经用过了化肥,保证真实,并且也在垂柳各地的土壤都做了实验,甚至还拜托了一些游商带了四处各地的土壤,确保化肥在这些土壤上都可以有用,还不清楚是否所有土壤都能用,女婿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垂柳知县,实在是没办法搜集到全国的土壤时,他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若真的如女婿所说,这样的好东西用在全国,那可以让多少百姓免受饥荒之苦啊。 就算上面纪长泽说的保守,只列出了他得到过土壤的地方名字,这也足够惊人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化肥一定要献给陛下。 显然,纪长泽也是这么想的,底下也写明了方子就在这里,岳父可以让人做出来,实验确保我说的是事实后献给陛下。 他又写,若是此方子有效,陛下可能想要嘉奖他,再加上他在垂柳做的功绩,最大的可能性是会把他调到京城来,但是垂柳这边他才刚刚打了一个基础,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此刻离开实在是放心不下,希望岳父大人能够恳请陛下,若是真的要嘉奖,便将功劳给岳父就好,他只希望能够好好的治理好垂柳,献给陛下比往年多出数倍甚至更多的税收。 看到这里,魏大人已经觉得有点不对了。 这女婿说话,怎么这么官方啊,他以前来信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啊。 等摸了摸信封,他才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一封信。 掏出来一看,这封信上面的遣词造句可就比前面这封信随便多了。 大致意思就是:岳父大人你记得把另一封信交给陛下看,让他好好的看一看我对安国有多么的忠诚,还有我不想离开垂柳一方面的确是因为垂柳还有很多事要做,另一方面也是我的功绩到底还不够在京城过得很快乐,在垂柳我就是老大大家都捧着我,我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去了京城的话我说的话算个屁啊别人肯定都不鸟我,就算陛下撑腰恐怕我想做什么也不容易,另外还有娘子她怀着孕呢,就算孩子生下来年纪也还是太小了,我实在是不放心所以就拜托岳父您了么么哒。 魏大人看着这封信,满意的点了点头。 没错嘛,这才是他认识的女婿。 他按捺住了心底的激动,强迫自己脸上的神情不要那么开心到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干咳几声,对着送信人道:“本官这里也有一些话想要说给长泽,你先在府中稍作休整。” 他要确保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写信给女婿。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化肥做出来之后,魏大人让人弄了土壤和能够快点成熟的种子来,在府中专门开辟出了一个小院子,自己住了进去,亲自侍弄。 他按照女婿说的,试验田分为四块,一块是没有加化肥的,一块是加了少量的,一块是加了正常量,还有一块是加了多量,然后观察地里同一种种子的涨势。 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果然如女婿在信里面说的一样。 在让鸡吃了试毒,观察了几天这只鸡,发现它还是跟之前一样活蹦乱跳之后,魏大人兴奋的让人将菜和鸡一起送到厨房去,做了一道炖鸡肉和炒青菜。 一口一口吃掉了美味的鸡和菜,感受着与普通鸡和普通菜完全没差别的味道,他兴奋的连走路都是飘着的。 当天下午,魏大人便进宫求见了陛下,还带着那封信。 这位皇帝的确像是纪长泽观察出来的那样,是个不错的好皇帝,他虽然没有太聪明,但也绝对不昏庸,底下的儿子们渐渐长成,他既没有搞“养蛊看打架,你们谁厉害谁就坐上皇位”的那一套,也没有刻意的偏向哪个,而是始终维持着他们之间的平衡,自己默默地观察着哪个儿子适合坐上皇位。 他不怎么爱享乐但是也不会委屈自己,喜欢美人但也不会打破后宫平衡,兢兢业业上朝和美人生孩子,没什么功劳但也没什么错处,可以说是一个皇帝相当平淡的一生了。 但坐在这个位置上,谁不想建国立业,谁不想搞出一点能够青史留名,到了后世大家提到他都是夸夸夸,只不过他比较清醒,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便没有再折腾。 但他没有这个能力,他的官员有啊。 从魏大人口中听到了这化肥的功效,已经不再年轻的皇帝兴奋的直接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当真?” “臣不敢欺瞒陛下,这是臣按照方子做出来的化肥,陛下一试便知。” 于是,在继魏大人亲自种地后,皇帝也吩咐人在后宫里开辟出了一片地方,带着兴奋和激动,重复了一遍魏大人之前做的事。 连等到菜长起来之后,派人抱来一只母鸡给它吃菜看有没有毒,等到发现这只鸡一点事都没有后立刻过河拆桥吩咐御膳房把这只老母鸡给炖了这个流程都做的一毛一样。 当然,身为皇帝,他比魏大人多了个太监试毒的步骤,等着确定太监那边没事了,他才坐在了鸡汤和小青菜面前,怀着满满的激动,吃完了这代表他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让这一代粮食丰收”的饭菜。 这位皇帝是个难得的好脾气,他尊重了纪长泽的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纪长泽在这封信里面表达的那些“我对皇帝陛下的忠心耿耿我愿意为了皇帝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留在垂柳也是想要为陛下好好的治理好这里”起了效用。 皇帝自然想不到纪长泽是鸡贼的特地这么写,他只觉得,这些都是这位忠臣的肺腑之言,这封信是纪长泽给岳丈写的,前面还写了一些家中琐事。 什么娘子怀像很好吃的饭比以前多了我有陪着她去遛弯岳父放心她一定可以平安生下你的外孙子或者外孙女。 还有什么上次送给岳母的元花胰不知道还够吗?我正在研究另外一种香味胰子,等到研究出来第一个送给岳母希望岳母能够用的开心。 县衙里的下属们最近都非常努力,因为开办的免费书院先生不够用,他们不得不自己顶上,最近一个个头发都在哗啦啦的掉,小婿特地去找隔壁县的名医求了个保养头发的药膳,岳父您为了朝廷也很操劳,虽然头发还在但也可以预防一下,药膳方子在这里,您可以试一试等等等等。 这么多琐碎的事,言语间满是亲近,一看就是自家人写给自家人的,他若是知道这封信会让他岳父交到朕这里来,还会这么写吗? 所以他后面表达出来的那些忠心肯定都是真真的,半点掺假都没有。 而且这个纪长泽明显很清楚化肥是多么大的功劳,可他却为了垂柳不愿意要这份功劳,甚至提出了希望能够将这份功劳让给岳父。 亲父子都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的让步,他却可以,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贪官怎么打都打不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位忠心耿耿满腹赤诚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一点都不一样的清纯不做作,皇帝很难不对这个小小的知县起好感。 他叫人送来纪长泽的“档案”,准备好好的了解一下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功臣,结果一看他居然是二甲,眉头就是一皱。 虽然是二甲吊车尾,但也不至于被派到垂柳这样的小地方做一个小小知县吧。 而且他还是御史中丞的女婿,虽然这个魏青一向是刚正不阿不会帮亲属走关系开后门,但就凭着纪长泽是二甲,他都不能去垂柳这种地方做知县。 皇帝猜出来这里面有事,让人去查了查。 他想查到的东西,自然很快就查了出来。 这位一片赤诚,对他满是忠心的好下属,竟然是被人故意调离了京城,送到垂柳这样的地方去。 谁都知道穷地方做不出什么功绩,没有功绩自然是不好升官的,魏青自己又是个绝对不肯帮女婿开后门运转的性子,若不是纪长泽本身有本事,在垂柳搞得风生水起,恐怕之后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微末小官了。 皇帝怒了。 你们一个个的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也就算了,朕知道,朕也不想和你们计较,可你们却要将这么一位一心向着朕,能够做出对朕有用,对安国有用的臣子远远地送到穷地方去,生生的要磨死他。 若不是化肥这件事,朕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满腹真诚,愿意为百姓奔走,又实干能力满满的人臣子存在。 他越想越气,再查到原来当初纪长泽会成为魏家的乘龙快婿起因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选妃,那个女人不想让事事都好的魏家小姐嫁入皇家,竟然做起了这种下作手段,让魏家小姐不得不嫁给纪长泽,自己则是取代她,成为了皇子侧妃。 皇帝越发生气。 什么时候皇家的人想要娶谁还要一个臣子之女左右了。 他阴沉着脸色,想要替一心办实事的好臣子出口气,却又碍着公公身份不好去说儿子的侧妃什么。 不过不要紧。 皇帝对着底下人说:“去跟皇后说,朕马上去她那。” 他这个公公不好训斥,身为婆婆的皇后训斥起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要不是这种事不好揭露在明面上,而且那女人也怀有身孕,他恨不得直接让儿子废了她的侧妃之位。 未出阁就有这么狠毒的心思,日后若是生下皇子,岂不是越发猖狂。 虽然从信件里可以看出来纪长泽和魏家小姐夫妻情深,十分恩爱,可因为他的忠心(甜言蜜语),皇帝还是觉得委屈了他。 这样一个好臣子,他记在心中了。 不想离开垂柳?简单啊,让他做当地知府,垂柳也归在他治下,完美。 于是,皇帝干了一件事。 他不光将纪长泽的功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出来,还大大的夸耀了他这份忠君爱国的心,他不光给了直接将纪长泽升到了知府,还当场给魏大人这个纪长泽岳父升了官。 只听说过臣子干得好给娘子和母亲请诰命的,却还没听说过女婿干得好岳父被升官的。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看向魏大人的视线都是艳羡的。 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女婿啊。 第114章 贪官知县(14) 从来都只听说妻凭夫贵母凭子贵, 还没听说过翁凭婿贵的。 魏大人许久都未升官了,真本事他是有的,但在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有本事的人, 他一不会讨好上司,二不会钻研,做出了什么功绩更是清高的从未想过要展现出自己功劳,能够坐上之前的位置还是皇帝觉得他虽然偶尔不知变通, 但好歹是个纯臣。 官嘛, 越往上就越是难升, 朝堂中也有许多像是魏大人这样许久不升官的。 结果今天,他居然靠着女婿做出来的功绩升官了。 此刻不管是和魏大人关系好的还是关系差的亦或者是关系一般的, 大多都在心中羡慕。 升官是一,再有就是如今陛下这副模样,明摆着是将魏大人的女婿给放在心里了,否则哪里会这么和颜悦色的来这么大的荣宠。 古往今来, 哪有人能从垂柳知县一跃跳到与照知府的。 虽然都带了一个知,但品阶可是大大不同。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学生蹭的一下跳到了大学去,从一个微末小官,真正成为了手中实权满满的人。 虽然与照底下各处都挺穷困的,但安国知府可是从三品。 从三品啊, 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位置, 纪长泽如今才二十出头,就已经坐在了这样的位置上, 若说皇帝不信重他那肯定是假的。 倒是也有人觉得这是否是恩赏太过,但皇帝都下了旨了,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陛下您看要不要改一个比较适合的奖励”那不是找死吗? 安国皇权至上,就算是御史也只在皇帝不太靠谱的时候才将矛头对准他, 如今在位的这个虽然不说多厉害,但也绝对不废物,再加上纪长泽管理垂柳的确是有一手,有能力又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老岳父还在旁边站着呢,这个时候反对,日后这人起来了,第一个搞他们。 于是乎,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皇帝不怎么意外,他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化肥这个东西是纪长泽献上,若是不出意外,一旦化肥运用全国,百姓们的感激定然要多少有多少。 他要是给的奖励少了,难免让人觉得扣扣索索。 给的多了可就不一样了,传出去底下肯定不会说“陛下你太大手大脚”,而是“陛下见了化肥,因为想到它可以让粮食丰收,让底下的子民免受饥苦,大喜,遂封赏”。 这就是一段能够流传千古的佳话啊。 而且他又不是随随便便就给官职的,他是看过纪长泽的“档案”,知道了对方办的元花胰,在垂柳做了些什么事,的确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才下的命令。 感觉自己下的命令很有逻辑的皇帝心满意足的开始安排化肥推广,丝毫不知道因为自己思维缜密的信任,未来纪长泽能回报他怎么样一个盛世。 魏大人再清高,升了官他也还是高兴的,翘着嘴角回家,拒绝了魏夫人提出的要不要摆个宴席庆祝的话,略有点自豪骄傲的摸了摸胡须:“只是升到了御使大夫,又是凭借着长泽的功劳升上去的,不好大肆张扬。” “凭借着长泽升上去那也是咱们魏家的运道,人家都羡慕着呢,老爷您看看京城里哪家女婿能有咱们长泽这样有本事,之前的元花胰让我出了风头,如今又帮着老爷升了官,不知晓有多少人扼腕恨长泽不是他们家的女婿。” 魏夫人颇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我还听闻,三皇子侧妃不知犯了什么错处,竟糟了皇后娘娘训斥,还怀着身孕就这般,看来犯的错不小。” 魏大人听了眉目也舒展来开,随即又轻声道:“这话以后别说了,到底是皇家的事,不是我们能置喙的。” “我知晓,这不是只在老爷跟前说吗?” 魏夫人亲自帮魏大人解下官府,语气里满是解气:“也就是长泽是个明事理的,这才没有信了她的话,而是写信告知你我,若是换成别人,她编排出那样的一番话,哪个男人能心中毫无芥蒂。” 当初在纪长泽和魏君灿定下婚事后,那位故意做下这个局的姑娘还怕踩魏君灿踩的不够厉害,竟是在他们女婿耳边嚼舌根,说当时的那场“意外”全都是他们家君灿故意为之,为的就是让三皇子看到好嫁入皇家。 若不是长泽相信君灿,猜出了这场“意外”也是这姑娘为之,特地写信回来告诉他们要他们小心,毕竟对方如今虽未如愿成为三皇子正妃,却也成了侧妃,到底是皇家的人,她若是又要对魏家做点什么,他们还是好有个防备才好。 魏大人和魏夫人是不怕的。 虽说这女人成了三皇子侧妃,可侧妃谋害朝中大臣家眷,这件事爆出来,皇家只会第一个厌弃她。 不怕,却也恶心。 一个女儿家的清白有多么重要,她自己就是女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们家君灿行事向来温柔,从来不开罪他人,她却使出这种阴毒手段,也幸亏碰上的是长泽这样的君子,若是换成别人呢? 妻子其实“心机深沉想勾引皇子”,哪个男人心底能不在意。 如今知道她糟了皇后娘娘不喜,就算是一向大度不与人计较的魏大人都高兴的很。 魏夫人说:“也不知道她看到我们君灿成了知府夫人,夫婿对她体贴温柔,两人琴瑟和鸣时会是个什么表情,她是想害我们君灿,却反而成就了她,为我们魏家找来一个这么好的女婿,如今连老爷你都因为长泽升了官,也就是她在宫中,否则我非要找个机会去看看她的脸色。” “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问魏大人:“如今是长泽自己得来的功劳,他分给了老爷,纪家那边会不会?” “无妨。” 魏大人可比魏夫人想的更早:“长泽是独子,魏家又是商户,就算是他想要给他们求个恩典也没什么可操作的地方,我想着,等到旨意到了,他就要请封诰命了。” 旨意到的时候,纪长泽的确是毫不意外的开始请封诰命了。 他在垂柳时也没少断了与纪家的书信来往,当时提过父母长辈愿不愿意来垂柳住着被家人拒绝。 一方面是都知道纪长泽不会在本地待多久,等到时间到了还是要换到别的地方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想离开熟悉的地方。 他们如今生活的很不错,纪家也是有宗祠的,纪长泽他们这一脉只能算是分支,以往虽然说得上话但绝对也算不上是什么中心,但等到他考上进士,做了官,纪家宗祠便渐渐以他们这一支为首了。 本就只是个小宗族,能出一个进士对他们来说就是冒青烟了,哪里还会在乎官小不小,在朝廷里是不是只能算是个小虾米角色。 纪家亲人在熟悉的家里住着,邻居族人捧着,就算是官差也都认得他们,知道他们家里出了个当官的,他们本就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如今这样已然是十分满足了。 纪长泽在知道他们不愿意东奔西跑后,一想也是,这个时候纪家父母年龄都已经算是中老年人范畴了(虽然也就四十出头),再加上上面的爷爷奶奶,舟车劳顿,他们的身体也不一定撑得住。 他只能在写信时说若是再被招到京城,约莫就不会再被调走了,到时候他再买个大宅子,将长辈都接过去住着,反正算着日子,差不多三年内他就能被叫到京城去了。 这就像是一个升职游戏一样。 纪长泽先做的是小知县,等到上面(皇帝)发现他做知县做的挺好,再加上还有那么一点特殊贡献后,他就能升级到知府。 等知府也做出成绩,皇帝自然会把他叫回京城。 刷刷刷写完了,纪长泽转头又给父母亲人写了这封报喜的信,这才开始走马上任。 当然,他也没客气,打了报告批了条子,希望能够带下属一块去知府。 不能不带啊,这些下属可都是他用心调教出来的,一个个技能点满满,只要纪长泽想做个什么,他们就能立刻工作起来。 简单来说,他负责想,他们负责做,而且做得相当好。 这么好的下属,纪长泽怎么舍得丢掉呢。 去了州府,面对新的下属,他还得再调教一遍,很多如今下属会的事,又要看着他们再学。 再说了,这么一些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上天入地只有纪长泽说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好下属,让给别人?怎么可能。 他对着被叫过来开小会的下属们感叹一声:“思来想去,本官还是舍不得你们,想着带你们一起去州府,你们呢?” 以县丞主簿捕头三人为首的下属们心情挺复杂的。 按理说,他们跟着去州府肯定升职,这是好事,应该高兴的。 但是一想到自家大人有多么能折腾,一个小小的垂柳他就能折腾出花来,去了州府他不得上天啊。 关键是他上天也就算了,还非要他们这些人跟着一起上。 但是不跟着去吧,也挺舍不得,虽然跟着纪大人干的活多了点,做的事复杂了点,头发也掉的快了点,但是福利的确满满。 如今他们几个,哪个不是在外面有自己粉丝团队的。 纪大人是喜欢使唤他们做事,但是每次使唤完了却从来不贪功,而是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告诉所有人:这个事是那个谁干的,对,那个事是这个谁干的,还有那个那个,他们几个合伙一起干的。 钱财是没缺过的,甚至自从纪大人上任,这么久了,纪长泽的五十八名心腹们从来都不用去买米买油买肉的,娶妻有红包拿,孩子出生有红包拿,孩子满月有红包拿,孩子没人看着就在县衙幼儿园,甚至哪里病了痛了,县衙都是会包医疗费的。 上次有个捕快在去捉贼的时候腿骨
相关推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凡人之紫霄洞天
长夜(H)
妇产科男朋友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剑来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恶女嫁三夫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