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这个念‘簠fu’,意为盛五谷的器皿。这个字,念‘耧lou’,播种的农具……” 侍奉的宫女太监惊讶地看着这对主仆。 甄青殷问:“记住没?” 杜若憨憨地老实回答:“今儿记住了,就怕明儿忘了。” “那明天再问我,直到记住为止。” “姑娘冰雪聪明,学问厉害,人还好!”杜若星星眼,吹起彩虹屁。 甄青殷察觉到周围宫人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霎时明白,杜若是故意的。 她颇觉好笑,这丫头! 亏得她当时没冷漠地把她撇在大街上,瞧这机灵劲儿。 她接着抄书,笔墨摩挲澄心纸,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晚膳时,太子问道:“下半晌做了什么?” “抄写种植手册,要抄两份,我才抄了半本。” 太子揶揄道:“你送宋驰回来,孤看见你经过书房,踮着脚朝里面看,是不是在找孤?” 第169章 唯一的太子妃 前两日先生们追到行宫来,在行宫住下,日日给太子讲课,传授科举知识,传授帝王之术,太子怕传出风言风语,先生们看轻她,不敢再动手动脚,二人只是一日三餐一道用膳,言行规规矩矩。 虽然太子句句属实,但甄青殷发誓,事实绝没有他话里的弦外之音。 她不是思念他,而是纯属好奇太子上学是个什么情状,就踮脚瞧了那么几眼。 但想想面前这人是她的男朋友,女人喜欢甜言蜜语,男人亦是,于是口是心非道:“是,我想殿下了。” 说完,她垂下头吃菜,佯装害羞。 轻飘飘的几个字,却像火星子一样燎着了太子的心,太子眸色幽深,盯着她张合的唇瓣看了须臾,才缓缓咽下鹿糜炙羹,未语先笑,道:“青殷,你很有趣。” 皮囊有趣。 灵魂更有趣。 她和别的小娘子不一样。 热烈,直白,真诚到令他心虚。 甄青殷低眸浅笑,复而抬眼认真地说:“殿下也很有趣。” 他是规则制定者,一向循规蹈矩,但接收到她的回应后,他毫不犹豫为她打破原则,陪着她一起疯,做起规则破坏者。 他也没有因为她有所回应,与他认真谈恋爱,而认为她不守闺训,不守贞洁。 相处下来,他并非那种用渣男要求自己,用贞洁烈妇要求未来妻子的大男子主义者。 这是甄青殷能将恋爱关系持续下去的先决条件。 两人默契地达成了继续谈恋爱的共识,太子怕她无聊,厌了行宫的日子,提议道:“待那手册抄完了,你可还有想做的,或者想学的?孤提早安排。” 甄青殷想了想,她这辈子活得沉闷。 从三岁起开始启蒙,和甄圆圆一起进学,把闺阁女子该学的都学了,结业水平有高低而已。 甄圆圆与卫颐志趣相投,最擅长音律。 甄青殷所有科目都只学了个皮毛,当然她也有自己擅长的,比如术数,只是女先生们不擅长术数,没有在这方面深教,没有挖掘出她的“潜力”罢了。 闺学毕业后,她便到了议亲的年纪,为逃避盲婚哑嫁,一头扎进佛经中。 她慢慢咽下嘴里的食物,看看自己,再看看太子。 她已经毕业了。 太子还没毕业,十九岁了,参政议政了,仍要苦逼地上学。 甄青殷暗暗地幸灾乐祸,摇头苦恼地说:“我能学的,已经学了,没什么想学的。” 没有浪漫的艺术细胞,她欣赏不来阳春白雪的高雅诗词,只配看下里巴人的庸俗话本。 女先生们教她的课本知识,多是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以及教导女子三从四德的《闺训》《烈女传》《孝经》等等。 学那些,她还不如多看看董素素写的话本洗眼睛。 女红之类的,她对绣花那种精细活真没兴趣。 倒是可以把书法捡起来练一练,她刚想到这儿,正要开口,太子已脱口而出:“既然如此,先生们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你便与孤一起上课吧。” 甄青殷仔细看他,眼中的惊奇掩饰不住。 她试探问:“先生们教殿下治国之策,我一介弱质女流,怎好旁听?” 这在大臣们那里,绝对是个超级劲爆、弹劾奏折能把御书房塞满两间的话题。 太子眼里笑意更浓,一时口快,倒也没后悔,脑子想象与甄青殷一起上课的画面,胸中横生了些书上青梅竹马的意趣。 “你将来是要做孤的太子妃的,未来的一国之母,要教养孤的嫡长子,怎能做个不知世事的目光短浅的小妇人?父皇的江山,将来孤会与你共赏,也要与你共同治理。皇家的家事,便是国事天下事,通晓世事,你才能做好孤的贤内助。 青殷,从你无偿把水泥方子送给孤,孤便知,你与旁的小娘子不一样,你与天下所有的女子都不一样。” 不止水泥,还有那些农作物种子。 太子漆黑的眼眸中有种傲然。 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骄傲,对未来妻子能力、眼界的肯定和与有荣焉。 那日甄青殷留下番茄种子,他便笃定,这辈子他的太子妃只会是甄青殷。 虽然他话里有不中听的部分,但甄青殷依然为他的言论大为震动。 卫极真的很看重她。 在他眼里,他们的地位大概依旧不平等,她未来的荣华富贵与地位系于他一身,但是,他愿意与她共享他的权力。 她有种错觉,似乎他把她看成了他的一部分。 这种感觉十分微妙,只能从他的眼神和字里行间体会一二。 甄青殷不明白这种微妙从何而来,只能感慨卫极不愧是合格的储君,自信、强大、霸道、胸襟广阔,所以不在乎他未来的妻子有超出普通闺阁女儿的学识和眼界。 她敛起纷乱的思绪,试图打破胸腔里油然而生的肃正气氛,戏谑道:“殿下似乎格外执着繁衍子息、生儿育女。” 从遇袭那天开始,她就发现,太子对繁衍有种特别的执着,虽还未成亲,初初学会牵手、拥抱、亲吻,甚至不懂孩子是怎么来的,但在他的未来蓝图里,永远有他儿女的身影。 太子呛了一下,捂帕子咳嗽三声:“这些不重要,那些大臣天天上折子催促孤议婚,孤是受了他们影响。” 甄青殷感到好笑,没继续揶揄他,又说:“殿下觉得我与其他小娘子不同,不过是因为我多看了些书。祖父去世后,我常忆起他旧日的音容笑貌,便常去祖父留下的藏书楼,读读祖父遗藏的书籍,以慰哀思。” 因她爱读书,或有疑问,唯一能寻的解惑人便是二叔,所以,二叔对她多有亲近与照拂。 每每这时候,其实她的心思是阴暗的。 她把二叔当成了自己从小假想的爸爸,慈爱、温柔、学识渊博,能辅导她的家庭作业,能扶助她的人生,和妈妈一起做她的温暖港湾,无论长大后,她漂泊多远,飞翔多高,苦了累了,她只要回家,便能抚平一切伤痛与疲惫。 那些时刻,她既幸福又痛苦。 她觉得,她偷偷抢占了甄圆圆的父爱,而甄圆圆一无所觉,还大方地把父亲让给她。 直至开始读佛经,做好脱离甄家的准备,她才渐渐疏远二叔。 第170章 发芽 甄青殷将这些阴暗晦涩的心思抛到脑后,清明的双眼注视太子。 太子应能听懂她的话。 女子若能如男子一般读书,眼界见识不会低于男子,是这个世道不给女子读书的机会,还死死地将她们困在后院。 若给她们读书的机会,给她们见识广阔世界的机会,如前世的现代一般,她甄青殷只不过是女子中最普通、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而在这个世界里,她越是与众不同,越是特殊,越是吸引卫极,就越是悲哀。 太子深深地看她一眼,口中的珍馐美食渐渐失去味道,他语气略沉:“青殷,会越来越好的。” 不明确的承诺,甄青殷闻言微微一笑,不再想这些,点点头:“我相信殿下是个好储君。殿下,过几日,我打算去种地。你知道的,董素素,就是我大表哥的丫鬟,我与她一见如故,她送了我许多海外来的种子,我手里正抄写的种植手册便是那些种子的种法。我想亲手种下它们,看看能长成什么样子。” “哪一日?孤陪你去。孤对海外人吃什么,甚感兴趣。”太子悄悄松口气,顺着她转移话题。 这些种子将来推广,记她一份功劳,需要借助太子的庇护,而且得来这些种子也有卫极的苦劳,甄青殷一口应下:“既然殿下要去,那就紧着殿下方便的日子来。不过,我打算种在我娘的陪嫁庄子上,路途遥远,恐怕殿下的伤势不能长途奔波。” “无妨的,孤这几日恢复得极好。” 甄青殷一下子沉默了。 前几日,他正新鲜她,初初恋爱,激动得跟什么似的,恨不得时时黏着她,伤口一崩再崩。 这几日,夫子们入住行宫,行事规矩,有那颗十全大补丹遗留的药效,伤口确实恢复得快。 她嗔了太子一眼,继续用膳。 太子极为受用这一眼,只当两人眉目传情,嘴角噙着浅笑,鹿肉糜的滋味渐渐清晰起来。 翌日,宫人们在太子身后竖起一架屏风,布置新的书案,添新的笔墨纸砚及书本。 卯时初,甄青殷坐在书案后,随手翻着太子送她的字帖和经史子集,有些后悔答应太子一起进学。 她好不容易才得了几日睡到自然醒,居然因一腔对封建社会束缚女子思想的愤懑而结束了。 这个点,她只想回去与周公约会。 该学的大道理,前世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早学了,她的三观已经成型,无须封建士大夫们对她洗脑。 上课之前,太子绕过屏风,对她道:“你暂且避一避,有什么不懂的可在休息时问孤,待赐婚圣旨下来,孤便撤了这架屏风,孤的先生便是你的先生。” 甄青殷心想,一时半会儿,那赐婚圣旨可下不来,有的等。 她看的原文是董素素写崩的故事,皇帝貌似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选,应是出自皇后的娘家谭家,但可能年纪小,一直压着太子妃的位置不准卫极娶正妻,等待那位太子妃长大。 原文里的卫极无心娶妻,一直拖到皇帝驾崩,双方在太子妃的问题上都没有爆发冲突。 皇帝死后,谭皇后成了太后,直到去世都没有提过将娘家女孩嫁给新帝联姻,皇帝中意的太子妃人选便不了了之。 这个伏笔便这么虎头蛇尾过去。 甄世廉是保皇党,甄家与谭家没什么来往,甄青殷不清楚谭家具体有哪些女孩,但她知道,老承恩侯的嫡孙女们应都嫁人了,只有几个庶出的孙女待字闺中。 到底几个,她没有调查过,身处行宫里,处处是皇帝皇后的耳目,岂敢轻举妄动,惹皇帝皇后双双动怒、厌弃。 无论如何,在太子妃的人选尘埃落定之前,她还是要装一装贞静娴淑的小白莲。 她需要时间。 具体怎么拖,留给卫极去操心。 甄青殷仰起头,乖巧温顺地道:“好,都听殿下的。” 不知为何,太子心里一梗,眼前的甄青殷分明是笑着的,梨涡深深,但他却从她乖顺的表情中品出几分可怜与委屈。 他想伸手摸一摸她的脑袋,安抚几句,但这里是先生们上课的地方,先生们未到,却有他们的侍童先来打前哨。 他按住了拇指上的玉扳指,声音温柔几许:“早课上完,我们一道用早膳,孤叫御厨做了你爱吃的珍珠丸子、芋圆芝麻球。早课温故预新,今日讲《春秋》中的《昭公》篇,你可先看看。” 甄青殷打起精神,颔首,从一摞书里找出《春秋》。 这些书都显旧,显然是太子曾用过的——旁人用过的书,他定是不肯亲手交给她看的。 她翻开第一页,太子转身回了他自己的座位,端端正正跪坐在书案后的蒲团上,默看手中书册。 甄青殷正奇怪太子的背影怎么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便看到手中的旧书上,边边角角写满小字。 有些字迹稚嫩,记笔记的同时,还会写下疑问。 有些字迹成熟,不仅有感悟,还有给予疑问的回答,以及推翻从前感悟的新理解。 仅仅第一页,甄青殷便分辨出五种字迹,出自同一人,从稚嫩到成熟。 显然,这些全是太子的字迹,疑问是他年幼时发出的,回答却是在
相关推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删除她gl
在爱里的人
莫求仙缘
毒瘤
迷踪(年下1v1)
和徐医生闪婚后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