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是真没想到,先帝居然还给他媳妇儿和孩子留了东西,一时愣住了。 新帝也颇为感慨:“没想到父皇居然那个时候,还惦记着乐安郡主和三个孩子。这是真拿乐安郡主当闺女看待了。我看那留下的东西,虽然比不上大皇姐和四妹,可比起其他几位公主来也不逊色了。” “乐安郡主是真投了父皇的缘法,不然以父皇那样抠门小气的人,怎么会如此大方?” 傅知易无奈的看着新帝,你一个做儿子的,在父亲的灵前这么蛐蛐他,合适吗? 新帝嘿嘿一笑,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笑完还交代:“进宫后去跟母后请个安,她也一直惦记着乐安和你那三个孩子呢,想来有不少话要问你和交代你。” 第673章 你不捞我谁捞我 傅知易还能如何,只能答应了。 因着天色已经晚了,此刻赶回京城也来不及了。 索性两人就在皇陵休息了一晚。 虽然条件不如京城,可两人此刻也没得挑,胡乱睡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就往京城赶。 新帝这番突如其来的举动,朝堂上也无人敢说什么。 毕竟新帝是去将这个好消息,去告知给大行皇帝的。 这可是至情至孝啊! 不仅不能说,还得上折子夸呢。 这些和傅知易都没什么大关系了。 他将降表交了,贡品也给献上了,剩下的就是朝廷的事了。 他需要的就是等待一个结果。 当然中间若是需要他的时候,去给朝廷的各位大人说说西戎的情况。 拍拍屁股,傅知易先去后宫见皇太后。 皇太后此刻已经搬到了慈宁宫。 而先前的皇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从先帝驾崩后,先是大病了一场,大家都以为她也要跟着先帝去了。 结果太皇太后病了一个月后,就好了。 好了之后,只说自己能痊愈,都是多亏了她往日里信佛虔诚,这次是菩萨保佑病才好。 因此,执意要去皇家寺庙里头清修,为大顺朝祈福去。 饶是新帝、皇太后,皇后跪求,太皇太后也不改其志。 没奈何,只能听她老人家的,将她送到了皇家寺庙去清修去了。 这位太皇太后之前也极爱清净,不爱见人。 如今她离开宫里,倒也没什么变化。 到了慈宁宫,除了皇太后,四公主也在。 傅知易上前请了安,皇太后忙让叫起。 才关心了两句,四公主,现在的长宁长公主就忍不住插嘴:“你回来了,蓁蓁和孩子们呢?怎么不顺带回来?你倒是回京城享福来了,把妻儿丢在西北吃土?” 皇太后忙呵斥:“长宁——” 转过脸来,“长宁虽然话说得不好听,不过傅大人为什么没把乐安郡主和孩子们带回来?” 傅知易碰到皇太后和四公主这两个自家媳妇儿的毒唯实在是无话可说。 解释了两句后,两人算是勉强放过了他。 又开始问路蓁蓁和孩子们的情况,事无巨细都问了个遍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皇太后拍拍手,“先帝临终前,给乐安郡主和几个孩子留了点东西,都放在哀家这里。你一会子给乐安他们娘四个带回去。” 话音刚落,从偏殿里头就有人抬出了几个大箱子来,沉甸甸的放在地上。 “除了这些,陛下还发话了,驷马院里,那匹汗血宝马新下的小马驹,留给南越乡主。” 傅知易跪下谢恩。 说到先帝,不管皇太后在先帝驾崩后,日子过得多快活,此刻都露出一脸追思来,眼圈也恰到好处的红了。 四公主拿帕子擦了擦眼眶,眼眶立刻也红了。 傅知易默默地低下头,他敏锐的嗅觉闻到了生姜味了。 三人默默地悼念了一下先帝,才在周围人的劝说下,恢复了过来。 皇太后经过这么一遭,露出了疲态。 摆摆手:“行了,你带着东西回家去吧。” 傅知易这才告辞出来。 回到郡主府。 兰氏和三老爷知道消息,早就等候多时了。 看到傅知易,兰氏顾不得许多,一把抱住傅知易,眼泪止都止不住。 就是三老爷也红了眼圈。 好容易等两人冷静下来,三人进了屋,兰氏就要傅知易脱了衣服,让她看有没有哪里受伤。 傅知易知道兰氏作为一个母亲的担忧,十分顺从的解开了衣裳,让兰氏检查了一遍。 虽然都是皮外伤,伤口也都愈合了。 可那么多的伤疤还在,兰氏看着更是哽咽不能成语。 傅知易看到兰氏这模样,就头皮发炸。 一边将衣服裹紧,一边就说起了豆包三兄妹,说三兄妹可想兰氏和三老爷了。 兰氏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了。 全部的心神都放到三兄妹身上去了,问他们长高了没有?长肉了没有?身体好不好?在那边习惯不习惯? 好在这番盘问,傅知易刚在皇宫里经历了一遭,那叫一个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接下来几日,兰氏全部的心思都在替傅知易补身体上。 尤其是听说傅知易在西戎伤了元气,更是去寻了齐老神医,让给开了药方,还有药膳,每日里逼着傅知易吃下去。 傅知易实在难以承受这沉重的母爱,借口要去拜见亲朋好友,早出晚归,总算逃脱了。 兰家自然是要去的。 跟兰大舅舅关门说了半日话,将新帝的态度说与了兰大舅舅听。 闻弦音知雅意,兰大舅舅自然听明白了新帝的意思。 之前他本就已经接了新帝抛出来的橄榄枝,没有矫情,也没有拿乔,更没有借机谋取好处。 君臣之间本就有了一定的默契。 如今更是心落在了肚子里,只要新帝有这个胸襟,兰家只怕还能往上走一走呢。 想想那几个还在拿乔的老家伙,兰大舅舅微微一笑,对不住了,这一次我先就不等你们了。 有了傅知易这番中间传话,兰大舅舅在以后的日子里,自然是旗帜鲜明的站在的皇帝的这边,坚定不移地执行着皇帝的每一个安排。 户部首先倒向了新帝。 有了钱袋子的加持,新帝的威望不消说,自然是增长了不少的。 更不用说,有那一等见风使舵之人,见户部倒向了新帝,也立刻跟着倒了过去。 等其他几个老狐狸回过神来,兰大舅舅已经成了新帝极为倚重的重臣了。 这些老狐狸如何后悔不迭那就是后话了。 因着齐小神医透露了傅知易身体受伤,大伤元气,身体需要慢慢恢复调养个十年八年的消息。 新帝第一时间就派了齐老神医来看诊。 齐老神医把完脉,一脸无语的看着傅知易和齐小神医。 这可真是,当着他的面搞鬼,是笃定了他不会将他们俩供出来,还得替他们扫尾,圆话是吧? 齐小神医呵呵一笑,一脸你是我的叔,你不捞我谁捞我的表情。 傅知易一脸诚恳:“齐老神医,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本官需要韬光养晦,也确实想清闲一段日子,还请老神医帮忙。” 齐老神医还能怎么办? 一个是自己侄子,一个是自己能进入太医院的推荐人,还是生意的合伙人。 只能咬牙将事情给扫尾做圆满了,给傅知易服下了一丸药。 最起码在京城这些日子里,不管是谁来给傅知易把脉,都是身体受损,元气大伤,要调养休息,否则寿数有碍的脉象。 至于开的方子,都是大补的药方。 干完这一切,齐老神医只觉得心累。 被齐小神医送出来的时候,走到二门口,见前后无人,才问了一句:“你已经决定好了?绝不后悔?” 齐小神医神色慎重:“绝不后悔!” 齐老神医神色微动,最后伸手拍了拍齐小神医的肩膀:“如此这般也好。你留在傅大人夫妻身边,将来若齐家再陷入宫廷争斗中,好歹还能保住你这一脉。” 第674章 一碗水要端平 齐小神医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 齐老神医又嫌弃的扫了齐小神医一眼:“既然你不想进太医院,那就早点找个媳妇儿成家吧。也不指望你光宗耀祖了,好歹也为家族添丁进口一下吧?” 齐小神医如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数遍整个大顺朝,如齐小神医这个年纪,还没成亲的男人,只怕找不出几个来。 齐家每个人上到八十八,下到五岁,看到齐小神医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是催婚。 这也齐小神医自从齐老神医介绍给傅知易夫妻后,他心甘情愿跟着走南闯北,从无怨言的原因之一。 被催婚催怕了呀! 齐小神医委屈的看着齐老神医:“叔,你变了,你以前都不催我成亲的。” 齐老神医啐他一口,胡子拉碴一把年纪了,装什么可怜。 看得他手心直痒痒,想打人。 “两条路,要么跟我回齐家,然后努力考进太医院,从最底层的医士做起。要么就老老实实求乐安郡主给你寻个好人家的媳妇儿,你自己选吧。” 齐小神医自己知道自家事,进太医院是万万不能的。 自己这性子,进宫活不过三个月。 咬咬牙,一跺脚:“我这次跟着大人回甘宁后,就去求乐安郡主。” 齐老神医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径自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傅知易基本就是在家休养身体,借口身体不好,也不见外客。 朝堂上除了忙着商讨如何接收西戎外,最重要的就是论功行赏了。 按照新帝的意思,恨不得直接给傅知易封个异姓王。 如此大的功劳,又是自己异父异母的兄弟,给个王怎么了? 又不是给不起。 可朝臣们不干啊。 本朝以来,从未有过异姓王。 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那些人,功劳大不大?饶是如此,也就只封了国公。 后头的高祖和世祖更是一个比一个抠门。 能从他们手里封一个侯爷,伯爷就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这新帝手也忒松了些。 傅知易而立之年就封了王爷,这不显得他们这一群老家伙太无能了吗? 奋斗了一辈子,还不如一个小年轻。 不行,绝对不行! 眼睛都快嫉妒红了的诸位大臣坚决不同意。 为此,好些御史还上了折子,大有死谏的架势。 新帝那个气啊,朕家大业大封得起,你们阻拦个什么劲? 不知道我兄弟为了我两肋插刀吗? 因此憋着一口气,还跟大臣们杠上了。 还是傅知易亲自进宫,劝服了新帝,毕竟新帝刚登基,这根基还不稳呢,没必要为这事跟大臣们闹翻。 他得不得封赏没有什么,一切都要以大顺朝为重,以新帝为重。 把新帝感动得,拉着傅知易眼圈都红了。 就差赌咒发誓,绝对不会辜负傅知易了。 有了傅知易给了台阶,新帝也知道不能真跟这些老臣们闹翻,也就退了一步。 封傅知易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当然,私下还许诺了傅知易,既然不能封王,也不能亏待了自家兄弟。 一个国公肯定是不够的,那再加一个侯爵就差不多了。 知道傅知易有两个儿子,将来嫡长子势必要继承国公府,那双生子弟弟岂不是什么都没有? 都是他兄弟的儿子,一碗水要端平。 大手一挥,给汤圆预订了一个定远侯的
相关推荐:
女儿红
剑来
将军男后(修改版)
医武兵王混乡村
生化之我是丧尸
有只按摩师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他来过我的世界
先婚后爱
凡人之紫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