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会不会吵架,这不是媒婆(中介)的责任。 如果结婚之后有人去借网贷,欠了一屁股的债想让媒婆负责还钱? 这上哪儿说理去? 谁介绍的找谁负责一辈子? 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贪念? ╮(╯_╰)╭ 内求是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让事情变得更好。 重点在做什么。 只在于本身。 不在于结果。 更不在于别人应该做什么。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第855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两章讲的人脉和资源,很多友友没明白。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 命运好不好,说的就是我们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命,改的就是关系。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拆开来再详细说一下。 第853章评论 这位友友的观点是:你在下层,指望别人来帮你有点搞笑。不付出,没人会帮忙的。 如果你相信没有人会帮你,那就真的没有人会帮你。 这是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也就是说,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比如,你认为老板喜欢你(正向思维),他多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这是在重用你(想锻炼你提拔你),他少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这是在照顾你。 如果你认为老板不喜欢你(负面思维),他多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觉得他是在给你穿小鞋,他少给你安排工作,你又会觉得他看不上你、想把你边缘化。 不论你认为老板喜欢你还是不喜欢你,你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预言”,然后理直气壮的说“看吧,我说对了吧!” 就像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一样,我能发现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确很幸运。 比如这本书。 我当年是文科不如理科,所以才选的理科。 文科不好,书写的不好,这是正常的。 但写成这样,大家还这么支持,这多么让人惊喜! 那么多人在写书,我何德何能在排行榜上那么靠前? 只能用运气好来解释。 所以,我的心中是充满感恩的,因为大家给与我的认可远高于我的能力,我只想着怎么才能做到更好来回报大家的信任。 但如果反过来,我认为自己运气很差,那我可能就会想,写书的这些人有几个学历比我好的,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大家还无脑跟风,没有慧眼不识珠,我怎么那么倒霉就是遇不到更多的伯乐呢? 我们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实现。 我们拥有怎样的人生,取决于我们的信念。 上面截图的观点,翻译过来是: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没有贵人会帮我。 不付出,就没有贵人,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贵人帮人,也是有选择的。 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人,帮他干什么呢?把他扶上高位,给自己培养对手吗? 所以,“我不能付出=没有贵人会帮我”,没有问题。 有付出才有收获,实现对等的交换,这是阴阳,也是天道。 问题出在了前两步。 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 人生价值,跟钱没有必然关系。 正是因为贵人有钱而我没钱,所以才能实现交换。 如果贵人有钱,我也有钱,贵人又不缺钱,你拿什么跟人交换? 而交换的本质是,互通有无。 在第460章讲过,隋巧花给我们送零食等各种谢礼,让我倍感压力的事情。 虽然隋巧花的行为让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很感恩的人,但是如果送礼送到让对方感觉到了压力,那这个礼送的是不合适的。 你拿你有(但别人没有)的去换别人有(你没有)的,这才是有意义的交换。 隋巧花一年的薪水还没有我一个月高,她要拿钱给我买礼物,那种压力你们能理解吗? 她想表达心意我可以接受,但她选择的方式真的是亚历山大。 我宁可她有空时来帮我家擦擦玻璃表达感谢,我也不希望收到她用钱买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需求。 用自己的特长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才是交换的意义。 比方说大家给我打赏礼物。 如果你有收获想表达感谢又有经济能力,那么你的礼物我收的会很开心。大家的认可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讲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如果你自己还负着债呢,你非要花钱给我发礼物,那这个礼物就太沉重了。 表达感谢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钱。 点点免费的用爱发电,或者在书荒广场推推书,或者在评论区公开留言互动,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啊。 能量是相互的。 你舒服,对方才会舒服。 让彼此都舒服的选择,才是可持续性的。 所以,“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这个观点不成立。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妄自菲薄自己没有价值。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优势,你会的,你的贵人全都会,那还有的差别呢。 贵人忙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分担呢? 不能付出,不是因为穷,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而是因为没有那个意识。 一位友友说,一个圈子有一个圈的氛围,何必硬挤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这话说的…… 如果种粮食的人和缝衣服的人都不去挤对方的圈子,会怎样? 要不要挤进去,关键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挤进去是想占人家的便宜,那确实不能硬挤,这会让彼此都不舒服。 但如果挤进去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呢? 要想破圈,必须要向上社交。 我说的这个向上社交,不是热脸去贴冷屁股,而是互通有无,合理的交换。 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需求。 上面的圈子也有吃喝拉撒睡的需求,也有社交的需求,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有钱人抑郁的比没钱的人多的多,如果你有让人快乐的能力,你还会缺贵人吗? 所以,与其抱怨“穷在闹市无人问”,不如问问自己, 让心自由,得打破思维模式。 所有的不行和没有,都是禁锢。 我没有钱,我没有特长,我没有能力,我没有办法…… 丹霞禅师连佛像都能烧,人生还有什么不能? 我长得胖,我可不可以少吃多运动? 我不会做家务,我可不可以去学? 我白头发,我可不可以搞成黑的? 哪有什么不可以? 只是自己的选择罢了。 不是不能,而是我们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方面。 就像我跟大家分享面部的调整一样,调不调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相由心生,心变了,脸自然就变了。 之所以分享,是因为不少友友有容貌焦虑。 我颧骨高怎么办? 我有悬针纹怎么办? 我夫妻宫凹陷怎么办? ……只有问题,没有方法。 分享调骨,只是为了让大家多一个选择。 至于要不要把时间花在变美上,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不在乎形象,但我们得有选择的自由。 就像丹霞烧佛一样。 我可以不烧佛像,但不是必须不能烧。 我可以不杀生,但不是必须不能杀。 我可以读经书,但不是必须要读经。 所有的必须和不能,都是禁锢。 我可以这样做,但不代表我必须这样做。 当你心中有“必须”的时候,就有了执念。 找到那个“必须”,找到那个“不能”,打破它,回归本真。 像婴儿一样,用无限可能性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 第856章 利他即是利己 “穷在闹市无人问”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没毛病。 大家之所以认同,是因为确实有很多“穷人”,住在“闹市”,“无人问”。 这是一个事实。 但归因方向错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表达的是别人都是势利眼。 这就好比说,自己考试没及格,去骂老师,谁让她打分低! 分数确实是老师给打出来的,但修行,修的是自己。 遇到问题,责怪别人,还是提升自己? 我们不讨论对错,只讨论利弊。 如果向内求,提升自己,随着自己越来越优秀,人会越活越开心,因为自我实现是快乐的本质。 如果怪别人,这个人也不好,那个人也不好,怪来怪去容易抑郁。 别人都不是个好东西,就自己是个好东西? 一旦有了这种偏见,还会想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活着吗? 也就是说,一旦把问题归因于外在,会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就是入魔。 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圣人才会提醒我们,“吾日三省吾身”。 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自己的身上。 这种思维模式很重要,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人懊恼:别人都不喜欢我。 喜欢,是一种需要。 向内求,问问自己:我身上有哪些特质,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 或者说,你能为别人提供怎样的价值? 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容貌? 还是让人如沐春风的谈吐? 是活泼开朗的性格? 还是替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喜欢,没有固定的标准。 任何特点都可以。 可能有人仅仅因为说话大嗓门,便让某些人感觉特别爷们、特别有安全感,所以喜欢。(当然,也可能有人感觉这样特别粗鲁,所以说,各花入各眼。) 找到我们自身的特质,再遇到欣赏我们的人,问题便解决了。 我们的优点越多,被欣赏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一个五官精致的男人,同时还特别的有学问。事业有成多金,还特别的会做饭。不但肌肉紧实,里面还装了一个非常趣的灵魂…… 这种人,会发愁没人喜欢自己吗? 能提供的价值越多(利他属性越强),我们就越容易被需要,自然就会被更多的人喜欢。 所有的问题,落实在的身上。 我们也不需要变得特别完美。 即使没有好看的外表,没有有趣的灵魂,没有矫健的身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只要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也足够吸引到一些需要正能量的人喜欢我们。 也不必贪多,能满足基本的社交需求就好。 主耶稣和佛菩萨都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又何必太贪心呢?不拘于数量,有人喜欢就行。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那就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看看能为别人提供的价值到底有哪些? 就算什么都不会,打扫个卫生总可以吧? 我们有多少价值,就匹配多少的喜欢。 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果啥也不是还期望让别人喜欢自己,那就是太贪了。 你只想获得你想要的,却拿不出别人想要的,讲理吗? 在意别人喜不喜欢自己的时候,注意力是放在了别人的身上。 别人喜不喜欢,那是。 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 只要能帮助到足够多的人,总会有人喜欢自己的。 提升利他的能力,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就是阴阳之道。 第857章 捡了个大元宝 一位友友说,用五行杵啄肉垫,好了几天又出现了。 “而且连续啄了一个多星期了呀”! 书“看了好几遍啊”,还是不懂本书讲的“根本是什么”。 先给大家当个小练习吧。 大家在评论区里留个言看看,你认为这个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能分析出别人的问题,自己在修行路上也会心里清清楚楚。 修行,修自己。 一切的外力都是辅助,辅助我们清理淤堵的能量。 但是,如果一边清理一边堵呢? 刚清理出来几天,又堵上了,为什么会堵呢? 好在这位友友说“比之前小了些”,也就是说,她在自修上还是有成长的。 但是,还不够。 关于修行,书里讲了很多,因为这是一切的根本。 比如第597章,“情绪是修行的重要指标。” 再比如第601章和第602章,“情绪是正气的指标。正气足的时候,外邪不侵。” 第601章截图 再比如,第654章,“修行……归根结底是修欲望。” 第654章截图 因为很重要,所以反复说。 这是一切的根本。 《道德经》讲:“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意思是,治理大的国家,就跟煮个小海鲜一样。用“道”来治理,鬼神也失去了神秘的力量。 这个道理,放在健康上也一样。 《黄帝内经》里,三遍五遍的强调,“百病生于气”。 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是气不顺所导致的。 气为什么会不顺? 因为起情绪了。 五行杵轻轻敲几下就有效果,仅仅因为“连续啄了一个多星期了呀”,消失的小肉垫竟然还会出现,就这么个事儿也能起情绪,可见日常生活中,是秉持着怎样的思维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回复“好好看书”。 关于思维模式的问题,书中也反复讲过很多。 现在既然聊到这里,那就再重复一遍。 关键在于两个点。 第一,感恩。 第二,万事皆分阴阳。每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们多看好的一面。 看优点,是“聚阳”。 其实这两点,也是同一个点。 感恩的人,自然会多看好的一面。 多看好的一面,自然就会感恩。 不过“感恩”这个词,被大爱的刘老师之流玩坏儿了。 他们口口声声教大家懂感恩,是为了让大家给老师“多表示表示”。 不经常的“表示表示”,怎么能体现出你是个感恩的人呢? 在这里跟大家澄清一下,感恩,只跟自己有关。 感恩是体现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比如说截图这件事。 如果我不懂感恩,我可能会想:五行杵又不是没有效果,我还是免费分享的,竟然却有人不懂感恩,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来“质问”我,凭啥呀!(责怪别人不感恩的同时,也代表自己没有感恩之心。)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怄气。 但如果我懂得感恩一切事情的发生,那么我就会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得嘞,又有案例可以写啰! 这不就是捡了个大元宝嘛! 如果有人看了我的分享,有所感悟和收获,那我就积了功德了。 如果看的人多了,我还有广告费拿。 又积功德又能赚钱的事儿,是不是比捡了个大元宝更好? 看好的一面,聚阳。 阳气足了,可不就是越来越开心了嘛?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如果我是这位友友,从积极的一面考虑的话,我会想:“虽然有反弹,但毕竟还是有效果的,没花钱还有效果,多好! 如果我能找到反弹的原因,那就更好了。 找不到也没关系,反正也是有效果,这也是好。” 只有好和更好两种结果,哪里还会起情绪呢? 不起情绪了,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新的淤堵了。 再啄几天肉垫没了之后,那就是在好和更好的两种结果里面,出现了更好的那个结果了呗? 所以说,越感恩,越幸运。 这是有依据的。 再重申一遍。 感恩,只跟自己的起心动念有关。不是发个红包表达感谢,就是感恩了。 只跟自己的有关。 感恩的人,聚阳,气是流畅的。 发不发红包都流畅。 不必拘于形式。 还有好多人问我各种各样的病,其实大家与其问我,不如问问自己。 自己的情绪怎么样,气在哪里卡住了? 自己的言行和念头是积极正向的吗? 答案不在外面。 另外,贪为五毒之首。 不贪图结果,就没有期望。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自然也不会起情绪。 放下生活中的各种期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干就行了。 这些说的是内求,是问题的核心。 顺便再说一下外在影响。 我把她的V信号放大给大家看看。 (?????)这是看了好几遍书的人啊? 八大气场的数组如果还有人记不住,大家搜索“绝命”就能看到,这里就不重复了。(淤堵反复的情况,还有别的层面的原因,新书里会写,大家持续的清理就好。) 再跟大家说说另一个案例。 今天一位友友找管理员预约师父,要求看前世。 管理员替师父婉拒了:没必要花这个钱。 但友友坚持要看。 可是,前世看了又能怎样呢? 管理员劝她好好修自己就行。 友友不乐意了,说谁让我写书引起了她的兴趣,凭什么勾起了她的兴趣却不给她看? 然后不依不饶的闹。 管理员实在是不能理解:就是不想收你的钱而已,这有啥可闹的? 于是便跟我说了这件事儿。 我前面几次三番的说过,师父接不接,是要看缘分的,不是什么事情都会接。 如果做一件事,众生的总体利益没有提升,那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把一个人兜里的钱放进另一个人兜里? 社会总体利益没有提升的交易,是在浪费双方彼此的生命。 前面也反复说过, 心念不正的话,这边刚给你处理好了,你一个贪念又招惹一堆鬼神,就好那么一会儿会儿能有多大意义? “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遵循正道,才不会受鬼神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学会转念,把起心动念放在积极正向的一面上。 比如这位非得看前世的友友,赖我引起了她的兴趣,不给她看不行,这件事好的一面是什么呢? 除了是个案例之外,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用她的逻辑来推理的话,就好比说我看爽文。 作者描写的霸总,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看上了,要求作者必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蔡姬传
取向狙击
突然暧昧到太后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痞子修仙传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