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纵芳菲(古风NP高H) > 第6章

第6章

”我跟威嫂交待着。 威嫂此时已经急得有点儿六神无主了,胡乱的点头答应着。 扶着威哥躺下后,我赶忙蹭蹭蹭的跑回楼上去拾掇了一下,紧接着又蹭蹭蹭地跑下楼来等着了。 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威哥一直睡的很安稳。 威嫂此时也放松下来了,大半夜的,一放松了就犯困,渐渐的她就睁不开眼了。 我给威嫂打了个手势,示意她有事给我打电话,便也回楼上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晨我下楼时,看见威哥比我起的还早。 他生龙活虎的跟我打招呼:“三合,昨晚幸亏你的偏方,省得我们去医院折腾一圈。浪费钱不说,还到处都是英文,估计挂号都弄不明白。昨晚到现在,我的肚子再也没有疼过。” 威嫂也是个很朴实的人,不知道怎么表达她的感激之情,想了想,说道:“要不然以后我每天帮你做饭吧,我看你也不太会做饭。” “不用不用不用!”我连忙推辞道。 你们两口子过日子,天天给我做饭,我想想都尴尬。 虽然很理解威嫂的心情,但我还是不适应异性太过热情的接近,不知道这算不算社恐。 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我匆匆忙忙找个借口就逃走了。 晚上回来时,威哥拿了个红包给我,搓着手局促的说道:“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就俗气的送个红包给你吧。” 虽然我经济上确实很紧张,但威哥和威嫂也都是来打工的,平时看着也很节俭,我实在不忍心收下这个红包。 威哥大概看出了我的想法,坚持要塞给我:“去医院的话,这点儿钱肯定是不够,你别嫌少就行。” 我看了一下,里面放了两百新币,这相当于是一千多人民币,我拿着实在心不安。 最后没办法,我折中了一下,收了$100,这样既能让威哥威嫂心里舒服,也不至于让我不舒服。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并没有因此赚多少钱,但是能帮助到别人,我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同时也让我暗暗下定了决心,除了要看上课的专业书,每天一定要多看一会儿师父留给我的书,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用上。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很对的,没过多久就又用上了。 第23章 采日光功(术) 《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内正气旺盛,外邪就难以入侵。 同样是流感,正气足的人,比较不容易被传染。即使被传染,好的也很快。 所以道家的养生功法里,对于补正气、清浊气格外的注重。 最有效的又简单的一种,称为采日光功。 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元气,可以温补五脏,充盈正气,达到精力充沛,开启智慧的功效。 采日光功是道家修行的基本功,很多门派都有这个功法,名字略有不同。 比如道家九宫八卦拳之内功,梅花拳之养生功,药王门之太阳功,都是指的这个,内容基本相似。 采日光功的极致简化版,就是俗称的晒太阳。 浑身放松,手心向阳。 但不要久晒,以免形成火毒。 偶尔的清晨,我会在院子里采一会儿阳气。 没有复杂的步伐和手势,平时并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以免大家把我归为异类。 一天,我刚收完功,隔壁在浇花的邻居抬头跟我打招呼:“小兄弟练功呀。” “嗯,是的。”我客气的笑了一下,转过身看向他。 他看起来有五十多岁,带着无框眼镜,绅士儒雅,举手投足从容不迫,散发出内在的气度。应该是非富即贵。 他竟然能看出来我是在练功?我心里暗暗吃惊。 大概是我没什么城府,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他一眼就看透了我的想法,笑呵呵的说道:“我也跟随师父练气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也喜欢这个。” 难怪,原来是同道中人。 他介绍自己姓蔡,练气功有半年多了,被中国这种神奇的古老文化所折服。 “我以前浑身疼,练气功后,很明显的好多了。” “浑身疼?这是什么病?”我正在看《天乙笔记》里的道医部分,对蔡总这个症状很好奇。 “就是浑身关节疼,去医院也没查出什么病。” “嗯,病分为实病和虚病。实病是医院能检查的出来的病,虚病是检查不出来的病。虚病又分为心理病,风水病,业力病,因果病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虚病慢慢也会转变成实病。 很幸运,蔡总还查不出来病症,说明病症还很轻。”我接口道。 蔡总听我这么一说,兴奋的放下了洒水壶:“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对此竟有这么深的见解!” 其实这些都是师父书上写的,并不是我厉害。只是此刻也不便详细解释。 他向我走近了两步,站直了身体,郑重其事的说道:“我也怀疑是风水上的问题,正想找个明白人来看看呢!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 他把称呼从小兄弟,毕恭毕敬的改为先生,并没有因为我年轻而有丝毫的怠慢。 我微微眯起眼,观察了一下他的气场,有一些短小的冰刺射向了他的身体,淡淡的。他的关节疼,大概就是这些冰刺导致的。 但是在他身体的周围,贴近皮肤处,有一圈明显的气感围绕,冰刺暂时被隔离开,离身体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伤害性并不是很大。 我猜那圈气感,大概就是他练的气功所形成的。 并没有立刻回复他去不去看风水的事,我反而对他练的功法很感兴趣。 他练功才半年多而已,就能有如此强的护体气感,让我心中震撼不已。 “蔡总!”我直来直去的问道,“您练的是什么气功?” 第24章 采阴补阳 “剑指站桩功。”蔡总坦诚的回复道,而且,他很敏锐的捕捉到了我的好奇心,又补充道,“我师父姓吴,在邻里中心公益授课,位置在地铁紫线,每天下午六点半。”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有其过人之处。 跟明白人打交道就是方便,不用我问,我想知道的都知道了。 蔡总对气功这个话题看起来也很感兴趣,邀请我到他家去喝杯茶,坐下慢慢聊。 “好,那就打扰蔡总了。”我刚好也想趁此机会,看看他家的风水布局,跟他的关节疼痛有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绕过了低矮的小院墙,走到蔡总家这边。 他家院子里搭着一个小凉亭,我们就坐在凉亭里喝茶。看着阳光下摇曳的花草,赏心悦目。 我知道蔡总这是在照顾我。 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平均温度大概在30度。不论是公交车、地铁站、商场、还是家里,室内的地方都有空调。 我刚练完功,气血循环快,不适合一下子进入空调的环境。 他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让我心头一暖。 蔡总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很会找话题,他问我:“你刚刚练的是采日光功是吗?” 他挑了一个我熟悉的话题切入。 “是的,蔡总对这方面也颇有研究?” “研究谈不上,只是半年前接触气功后发现,影视剧里的以气化剑,竟然是真的。所以对中国的神奇文化很感兴趣,多了解了一点而已。”蔡总说话时,嗓音略微低沉,缓缓道来,“我当时只练习了三五天,就可以用剑指打出气感来。” 三五天?这么快!我暗自惊讶,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高人,大隐隐于市。 后来我才知道,三五天都说多了,吴师父的这套功法,一般人只需练几个小时,就能够掌握如何发放出外气,这是后话。 蔡总一边给我沏茶,一边说道:“先生有空的话,下次练功时,如果能陪我一起去做个伴儿,那就再好不过了。” 明明是我想去见识一下,蔡总特意说成是请我跟他一起做个伴儿,提前把台阶都给我准备好了。 我顺理成章的接受了这番好意:“先谢谢蔡总了。蔡总叫我三合就好,叫先生太客气了。” 之前,我一直都没找到机会介绍自己。 “三合先生。”蔡总笑道。 我也笑了笑,没再坚持。 “关于采阳气,我有个疑惑,想请教先生。”蔡总客气的说道。 我伸出手示意道:“知无不言。” “据我所知,采日光功是用来补阳气、补正气的。但我又看影视剧里经常提到说采阴补阳之术。那究竟是采阳补阳,还是采阴补阳?”蔡总语速平稳,缓缓道来,让人听起来如沐春风。 这个问题很有想法,我对蔡总又高看一分。 “平时所说的采阴补阳,只是心术不正之人,为了满足自己可耻的纵欲,所打的一个幌子。 历史上最出名的对采阴之术信以为真,且肆意实施的人,当属嘉靖皇帝。”我说道,“他曾多次大规模从民间征召11岁以上的秀女进宫,期望能长生不老。结果纵欲过度,身体亏空不说,还差点儿被这些女人们给勒死,史称‘壬寅宫变’。” 蔡总点点头,很认真的在听。 难得遇见聊的来的人,我思忖着,也许可以聊的更深一些,便试探着说道:“抛开这种借口纵欲的情况不说。其实,采阴补阳和采阳补阳,是同一件事。” 第25章 第一次调风水之境煞(术) 蔡总果然感兴趣,他眉毛往上扬了扬:“采阴和采阳,是一样的?” “嗯,从根本来说,阴即是阳,阳即是阴。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我慢慢地说道。 “这跟……《金刚经》里说的好像有些类似。”蔡总若有所思的道。 “哦?怎么说?” “《金刚经》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实相者,即是非相’等等,反复强调不要着于相。”蔡总解释道。 我很赞同的点点头,我们俩围绕着这个话题一直聊了很久。 待气血平稳之后,我问道:“蔡总,方便参观一下吗?” 蔡总心领神会,他一边起身,带着我往室内走去,一边笑着道:“非常荣幸。” 院子里的风格是诗情画意,室内则是富丽堂皇。 一楼是客厅,精雕细琢的实木家具,透露着典雅和贵气。 北边挨着厨房,卧室都在楼上。大格局跟我住那边是一样的。 走了一圈,我大概心中有数了,确实是风水上的问题。 除了一些摆放方面小的不足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客厅的装饰。 为了视野上更宽敞,以及气势的搭配,蔡总家有一整面的墙,都是镜子,装修配件用的亮面带光泽的饰条。 好看是好看,金碧辉煌的,但却犯了风水煞。 我给蔡总一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以及背后的逻辑,并建议了化解的办法。 蔡总一边听着,一边思索。 恐怖电影里,经常会看见晚上照镜子被邪祟冲撞的情节。 艺术来源于生活,镜子在风水上来讲,确实禁忌比较多。 倒不是因为镜子招邪,而是因为反光的物体,比较容易形成光煞。 如果大衣柜或者墙壁上有大面积的镜子,人在走过的时候,晃过的影子经常会吓自己一跳。甚至这种瞬间的恐惧只是在潜意识里一晃而过,快到大脑都没意识到,伤害就已经造成了。 恐伤肾,而肾主骨。 所以容易伤害关节及骨头方面。时间久了,会形成风湿类或其他骨类相关疾病。 同时,心肾相交,肾受损直接影响心神,包括心脏和精神两方面,比如心血管类疾病,以及神经衰弱等情况。 尤其是如果有光照到镜子上,再反射出来,形成刀光剑影,还容易在潜意识里接收到有血光之灾的心理暗示。 家里最好不要有大面积的镜子,小镜子用完也尽量收起来,避免反光成煞。 不方便收起来的镜子,要么拆除,要么用不透光的米色布帘盖住,隔绝了光就不会形成光煞。 蔡总认同的点了点头,问我了一个合适动工的日子,并给我包了一个很厚的红包。 很厚。 我没打开看,直接就推辞了。 一是因为我们互相探讨的很投缘,更像是朋友。 二是因为他还没验证出效果,无功不受禄。 蔡总一再的推让,他解释道:“第一,之所以请你帮我看,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第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师父白忙活,就当是讨个彩头儿。” 看蔡总确实是诚心实意的要给,我退让了一步,从红包中抽出$100,说道:“不如这样,彩头我收下,等一个月之后,你的身体确实有改善了,你再还谢礼。” 蔡总见我也是很坚持,又可以还谢礼,最终也同意了。 可能有人以为我是傻子,有钱不要。 而我想的是,等他确实受益了再还礼,那是物有所值,又另当别论。 现在这个红包,只是个面子。 不收难为他,收多了又难为我,不如各退一步,大家都留了面子。 留的情面在,说不定以后还会给我介绍客户呢。 不论是因为“财布施得财富” 还是因为“善念善行,天必佑之”,我以后一直没再缺过钱。 *** 蔡总的行动力极强,没过几天,家里就改好了。 我们还约定了下周五的下午,一起去练剑指功。 第26章 英语?华语? 晃晃悠悠的,我们开学有一个月了。 耳朵还是没有磨好,英语听力没啥太大的长进。 老师讲的,一半靠听,一半靠猜。 我们铁男三人组的关系是越来越稳固了,为了方便聊天,我们每天上课都找能坐在一起的位置。 有一天,老师看我们好多人都是晕头晕脑的学不进去,便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打打气。 “I have a brother......(中文:我有一个哥哥,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他每天都要学习。 很幸运,我学的是会计专业。为了世界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计制度还是很稳固的,几十年不怎么变。学完之后,能用一辈子。 会计师随着年纪增大,经验越积累,越会受欢迎。 而我哥哥,因为担心跟不上技术进步而被行业淘汰,头发都掉光了。”老师一边说,一边摸着自己头顶那所剩无几的头发道,“他剩的比我的还少。姑姑鸡鸡咕咕鸡。” 下面哄堂大笑。 前面的故事没啥生僻单词,还挺简单易懂的,但最后那一句,我没听懂,不知道笑点在哪儿。 看大家笑得那么快乐,我捂着嘴轻声问纳加:“最后一句说的啥?” 英语是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 纳加的英语比我们要好一些,我每次有听不懂的都问他。 不过这一次,纳加轻蹙着眉头,慢慢的转过脖子,满脸疑惑的看向我,问道:“刚刚最后那一句……说的不是华语吗?我还想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嗯?最后一句是华语?!”我还以为是一个生僻的英文单词呢。 我俩嘀嘀咕咕在讨论到底是华语还是英语,坐在前一排的一位新加坡本地人,可能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她转过头给我们解释道:“那是福建话。” 我:! 纳加:?? 慢慢的我才知道,要想在新加坡无障碍交流,除了华语和英语之外,马来语,印度语,泰国话,广东话和福建话,都要会一点儿。新加坡人的口头禅,是跨语言种族的。 简简单单的,也得有个七八门语言打底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来到新加坡之后,一直也没来得及上网聊聊天。这会儿一切安顿好了,我才有闲情登录了QQ看看留言。 好多同事以及大学同学,听说我在新加坡,纷纷问我怎么样。 08年,大学毕业生薪水一般也就三两千,扣掉日常花销,基本都是月光。 而在新加坡刷碗的话,也能拿个四五千,还包吃包住。 来赚钱还是可以的,但千万别拿学生证! 这是血和泪的教训! “你现在是国际人士了,眼光开阔,有机会帮我也办过去吧!”李广留言道。 李广是我一个宿舍的,一米八五的个子,长的像李逵似的,高大魁梧。 就是嘴比我还笨,毕业时找了个机械厂的工作,也没混出个啥样儿。 “好的,有机会我帮你留意着。”我给他回复道,“不过新加坡虽然华人多,但官方语言是英语哈。” 我得先给他打个预防针儿,别期望太高。 在新加坡生活是很简单,会说普通话就行,带点儿口音都没问题。 新加坡是国际大杂烩,日常的英语里,带着咖喱味儿,带着生鱼片子味儿,带着泡菜味儿,带着冬炎味儿,都很常见。 但是官方语言是英文,如果坐办公室的话,来往的电邮、整理个文件、以及接个电话,都是纯英文的。 李广这英语水平,很难胜任。 他的水平,也就是能跟白志高比,嗯......能略强一点儿。 白志高什么水平呢? 这么说吧,他的课本,除了“the”和“of”这样的字,其他的字,他基本都查字典备注上了中文翻译,密密麻麻的,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反正是看不了。 我当时就是被胡说八道父女二人组给我画的大饼忽悠了,满怀希望的来到新加坡,没过几天就幻灭了。 都是老同学,我可不希望他们重蹈我的覆辙。来挣钱没问题,就是别想的太美。 “挣钱就行。”李广言简意赅的四个字,提炼了他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这我就放心了。 来新加坡挣钱,还是挺容易的。 第27章 清水煮面 周五晚上约了蔡总去练功,刚好下午没课,我提前在家做好了准备。 练功前后一小时,最好不要进食。我把晚饭提前了一点。 依旧是我拿手的清水煮面条。 威嫂这天也在家,她看见我煮面的过程,忍不住开口道:“煮面,最好还是等水开了再放面条。” “哦?这样的呀?”我尴尬的挠了挠头。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数风流人物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痞子修仙传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白杨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