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和老爸互换身体后(父女) > 第387章

第387章

句,傅知易就起身告辞。 知客殷勤之极的将人给送到了寺门口,看着傅知易一行人缓缓离去,再也见不到人影了,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可算将这瘟神给送走了。 今日一天,就犯了嗔戒,罪过罪过,得去佛祖面前跪着念一宿经去。 离开了长寿寺的马车上,路蓁蓁问挤眉弄眼一直偷笑,不时还摸一摸胸口的豆包三小只:“你们今日是得了什么好东西了?高兴成这样?” 汤圆昂起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少管。” 第666章 你们什么时候老啊?能不能快点老? 路蓁蓁和傅知易对视了一眼,笑了。 豆包看着自己亲爹娘这个笑容,不知道怎么的,后背凉飕飕的。 眨了眨眼睛,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算今天他们是大人,可明天就又是小孩子了。 今天若是太过得意忘形,惹毛了爹娘,明日只怕要吃一顿苦头。 十分识时务的豆包拉了一把汤圆,才开口:“我们办成了一件大事。” “哦?什么大事?”傅知易饶有兴致的问。 豆包和汤圆还有橙子,这才吱吱喳喳的炫耀起来。 原来三小只吃了长寿寺的槐花包子和素菌汤后,念念不忘。 他们依稀记得,在南越的时候,娘亲若是吃到什么好吃的,会想法子把菜谱弄到手。 所以依葫芦画瓢,也想得到这两样食谱。 他们虽然不知道路蓁蓁是怎么将食谱弄到的,但是平日里看多了傅知易和路蓁蓁办事的样子。 三兄妹就颠颠的跑到了厨房,问到谁是大厨后,当场就掏出一把金叶子,说要买下食谱。 把长寿寺里的大厨和尚吓了一跳。 再看三兄妹穿着打扮都非富即贵,加上大厨知道,这槐花包子和素菌汤,若不是寺里来了贵人,是不会让他们准备这两道素斋的。 都猜度这三兄妹就是今日来寺里的贵人家眷。 哪里敢收。 只摇头拒绝,不仅如此,还怕这是三位小贵人在厨房受了伤或者熏着了,那他们可承担不起。 因此看似客气,实则毫不留情的将三兄妹给请了出来,然后把院子门都给关上了。 三兄妹铩羽而归。 从他们出生起,除了在爹娘手里,还没吃过这种瘪。 一时三个孩子还真有些受不了。 不过好在后来三人想出一计来。 既然嫌弃他们是小孩子,那就让大人去办。 学着往日里傅知易吩咐下人办事的口气,让护卫小头领替他们去了后厨,要重金买食谱。 大厨见了那护卫小头领,自然不敢说不字,加上这两道菜的食谱算不着什么秘密,不过是取其一个鲜字罢了,因此很爽快的给了。 自然也是得了厚赏不提。 三小只自然不知道,那赏赐的一把金叶子,买了这两道不算秘密的食谱,着实是亏大了。 还自觉不用爹娘帮忙,自己也能想法子把事情给办成了,颇为骄傲呢。 傅知易抚额叹气。 路蓁蓁哭笑不得。 不过不管怎么说,三个孩子,没找他们,把事情给办成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因此不管这里头有多少疏漏,路蓁蓁就先夸。 夸他们有想法,会动脑筋,也会借势。 反正就是一顿猛夸,夸得三小只的头仰得高高的,人都快要飘起来了。 回到那院子,几乎都是飘着下车的,那脚就没踏到实处。 用过了晚饭,路蓁蓁搂着橙子,开始听傅知易给两个儿子上课。 分析三兄妹的疏漏之处,如何做才最妥当。 路蓁蓁偶尔补充两句。 豆包三兄妹听得很认真,很明显是听进去了。 到了最后,橙子叹了一口气:“做大人好累,还是做小孩子好。” 豆包和汤圆也连连点头,做大人一点都不好玩。 “今天我们当了一天大人,看似下头人都听我们的,其实我们发现了,他们还是在看爹爹和娘亲的脸色行事。” “你们都是在陪我们玩呢,我们今天能使唤动下头那些人,还是因为爹爹和娘亲的缘故。我们今天就像娘亲那个狐假虎威的故事里的狐狸,爹爹和娘亲才是大老虎。” 不过豆包和汤圆并不丧气:“不过没关系,等我们再长大一些了,成大人了,爹爹和娘亲你们老了,以后这些人就都要听我们的了。” 然后两兄弟对视一眼,看向了傅知易和路蓁蓁,十分期待的问:“爹爹,娘亲,你们什么时候老啊?能不能快点老?” 傅知易顿时捏起了拳头。 路蓁蓁毫不犹豫的起身,将橙子抱着就往外头走,走到门口不忘记丢下一句:“爹娘什么时候老不知道,但是你们屁股现在要遭殃了,爹娘是知道的。” 还顺便示意丁香把门从外头关上。 然后母女俩站在廊下,听里头传来阵阵鬼哭狼嚎声。 路蓁蓁憋了一天,此刻听着两个逆子的哭嚎声,终于神清气爽了一些。 数日后。 京城。 老皇帝的案前,又摆上了熟悉的密折匣子。 老皇帝的手虽然有些发抖,但是不耽误他熟练的打开了密折匣子。 就看到里头一封折子,上面放着两张叠好的护身符? 狐疑的拿起了折子,是傅知易的字,写着初见长寿寺住持,所见所闻,以及十分识趣的长寿寺的孝敬。 旁边是长寿寺孝敬的那个匣子。 匣子封着火漆,一打开,里头是一叠厚厚的银票,面值不等,略微数了数,居然有五万之数。 再看密折最下面,傅知易写着对长寿寺的看法和建议。 大意就是长寿寺历经千年不倒,势力在甘宁盘踞已久,不过目前看,长寿寺还是十分低调,不敢跟朝廷作对的,透露出来的意思,是长寿寺甚至还想向朝廷靠拢。 匣子和那个承诺,就是长寿寺的投名状。 若皇帝愿意接了这个投名状,倒是可以利用长寿寺的影响力,归化西戎牧民。 毕竟长寿寺的名声,在西北西戎接壤大顺朝一带,那可是信徒颇多。 据说每年都有西戎那边的牧民,甚至一些贵族,改头换面,偷偷来长寿寺祈福。 影响力跟西戎草原深处的长生天差不多。 将来利用好了,可是用处颇大。 最后还写了,那两张护身符,乃是长寿寺的住持了尘大师所画,供在佛前一年,多位高僧加持开光过的。 特请来,献给老皇帝和皇后两人,遥祝两人平安顺遂的。 老皇帝难得心情不错,看着两张护身符,挑了一张,让人给皇后送去。 等人走了,房间里只剩下老皇帝和太监首领两个人。 拍拍手,就有暗卫出现,半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汇报,傅知易和路蓁蓁一家五口人,从离开京城,到宁县路上发生的一切。 包括了去长寿寺点长明灯,求平安符一事。 老皇帝倒是不知道,原来傅知易和路蓁蓁居然还在长寿寺给自己和皇后,还有太子和太子妃,四公主她们都点了长明灯。 而且还为大顺朝也点了长明灯。 这些事情,明明可以在自己面前讨好邀赏的。 偏偏夫妻俩居然只字未提。 若不是有暗卫禀告,只怕无人知道。 饶是老皇帝这般心硬如铁的老登,摆摆手示意暗卫下去后,才故作挑剔的道:“两张平安符,也值得这样巴巴地用装密折的匣子送来,倒是学会公器私用了。” 第667章 炫耀 一旁的太监首领看着老皇帝都快要翘上天的嘴角,心里腹诽了一句:陛下,您说这话之前,先把嘴角压一压,那可信度也能高一点呢。 嘴上还要凑趣:“这是傅大人和乐安郡主一贯孝心虔诚呢,这么些年来,一直都没变过。” 这话勾起了老皇帝的回忆。 想当初,在南越那几年,夫妻俩不也是如此吗? 什么银票,或者稀奇珍贵的东西,都习惯性地随着密折一起送过来。 当初只觉得是寻常。 如今,他退到夏宫休养,让太子监国,。 除了一些心腹老臣,很多年轻的官员,已经明里暗里投靠太子去了,他们大约自认为做得隐蔽,可哪里能瞒得过拥有暗卫的皇帝。 只不过看在太子还稳得住,并没有借机大肆收买人心,拉帮结派扩展势力的份上,隐忍不发罢了。 皇帝也知道,乐安夫妻两人,跟太子一系的关系不错。 先不说乐安跟皇后和长乐好得就跟亲母女和亲姐妹一般。 就是太子,之前跟傅知易也是关系不错的。 只不过后来傅知易为官后,为了避嫌,和太子之间就没什么来往了。 其实皇帝心里也清楚,两人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断了往来,只有他们两人自己知道。 不过,这有没有真断了往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傅知易表明不参与皇子夺嫡的态度。 如今看来,乐安夫妻两人的态度到目前为止都很端正。 即使这次去甘宁道是太子出了大力,而且如今太子如日中天,他们两夫妻还能跟以前一样,这就很难得了。 最重要的是,两夫妻还偷偷给他点了长明灯,保佑他长命百岁,身体康健。 这是大病初愈后,皇帝最乐意听到的祝福了。 由此也能看出乐安两夫妻的真心和实诚了。 这就比什么强。 皇帝将那枚护身符拿在手心里,看了半日,才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贴身的荷包里。 抬头对上太监总管的眼神,咳嗽了一声,不自在地解释了一句:“到底是乐安夫妻的一片心意,也不能糟蹋了不是,朕也就勉为其难地戴两天。” 太监总管还能说什么,自然低头附和不已。 第二日正好是太子来给皇帝请安,顺便将近日朝中发生的事情汇报给皇帝听的日子。 当初皇帝出宫休养,说是不理朝政,太子可不敢当真。 哭着跪求皇帝,说自己到底年轻,没处理过那么些朝政大事,还需要皇帝给把握关键方向,提点一二,不然他只怕处理不好,让下头官员们看轻了。 皇帝见太子哭得真心,心里也是极满意度。 他本也就是试探太子,才有此一说。 太子如此识相,他也就顺手推舟,嘴里恼怒,想要休养几日也不得闲。 太子自然是连连认罪,都是儿子不成器,还得劳累父皇多看顾一二。 父子俩就定下了太子十日来给皇帝请安一次,将十日内重要的奏折给皇帝亲自过目一遍。 当然若是特别紧急的,太子也会当天就送到皇帝面前。 等太子将奏折都呈给了皇帝,等皇帝看完,没有异议。 才松了一口气。 这世上,最难坐的位置,大约就是太子这个位置了。 尤其是一个父皇已经老去,而太子还正如日中天的太子,那更是如坐针毡。 好在今天父皇心情看上去不错,没有多加刁难和责骂。 这让太子的心情也好上了一些。 等皇帝看完了奏折,又将朝堂之上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捡重要的跟皇帝汇报了。 太子就欲告辞。 还没等他开口呢,难得皇帝近日留了他的饭:“时辰不早了,留下来陪朕用午膳,饭后再去看看你母后。” 太子一惊,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低头称是。 要说用午饭,此刻还有些早。 太子坐在下方,也不能

相关推荐: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生化之我是丧尸   炼爱(np 骨科)   进击的后浪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试婚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可以钓我吗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