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四推着独轮小车开始运西瓜,挑那种已经有八、九成成熟的瓜。 挑来挑去,还真不少,收拾出来七八个。 把已经成熟的分给左右邻居各一个,剩下的还可以再放放。 黎安安望了望天,感觉应该不会下太久。 夏天的雨普遍都比较急,来得快去得也快。 只要不是连续下个两三天就没事。 菜园子的土壤透气性好,基本不存水,雨后第二天大太阳一出来,地就半干了,影响不了什么。 第二天,黎安安还没睁开眼,就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拍打着窗户的声音。 坐起身来,透过窗户看到雨细细地拍打在菜叶子上,显得菜叶子绿得油亮油亮的。 雨不大,天色也不算暗,看起来就是一场小雨,而且看这架势,估计今天就能停,挺好。 黎安安坐着看了一会儿,困意渐渐褪去,抬起手看了下时间,也差不多快到平时的起床时间了,就也没继续睡回笼觉了。 起床做饭! 吃过早饭,八九点的时候,荷花姐过来了。 手里还拿着针线盒。 针线盒里有一双一看就是一岁小孩儿的鞋子。 某个小屁孩满周岁之后,不爱爬了,可哪儿走,也就开始费鞋了。 之前给他买了两双百货大楼卖的那种软底胶鞋,类似于“小解放鞋”的迷你款。 用下来发现还算可以吧,挺防滑耐磨的,就是不够透气。 所以陈大娘也做了几个手工布鞋用来替换。 手工布鞋优点那可就多了——轻便透气,脚掌前面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脚型留够位置。 手工的嘛,换个叫法就是私人定制。 穿起来不挤脚,贼舒服。 不过陈大娘年纪大了,做得也慢,黎安安又不会,张荷花见到看不下去了,帮着给小石头做。 小孩子的脚长得快,算下来真得需要不少鞋,虽然荷花姐是自己人,但是老麻烦人家黎安安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所以也跟着开始学做鞋子。 不过她不敢一来就做别人的,打算先拿自己练练手。 有荷花姐这个好师傅,她又不笨,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 第 52 章 千层底 因为外面在下雨, 屋里光线不是太好,三个人就端着针线笸箩去窗边光线好的地方做。 黎安安不经意间就想到了记忆里的某些片段。 村里人总在下雨不能外出干农活的时候在屋檐下纳鞋底、缝鞋面。 雨水顺着房檐淅淅沥沥地滴落,在石头上砸出一个个小水花, 低着头的妇人坐在凳子上专注地纳着鞋底。 偶尔有风掠过, 雨珠斜着往里飞, 她就端起笸箩,抱起凳子放进门槛里,再坐上去继续干活。 明明全是动态的画面, 却无端地让人觉得内心充满宁静。 一些上了岁数的妇人, 已经不能做太重的体力活, 农闲的时候就三五个人聚在一起,一人一个针线笸箩,里面就是一些麻绳、针线、顶针、锥子、鞋底和鞋面。 几个人一边纳鞋垫, 一边聊一些张家长李家短。 每个人腿上或者脚边的笸箩好像是标配。 黎安安想着记忆里的画面,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 黎安安叮嘱袁小四:“你就负责带好俩孩子,尤其是小石头,这小破孩儿现在手和腿都可快了,一眼看不住就搞破坏。可得离我们远点儿,这可有针线呢。” “放心吧。” “嗯——要是有空, 再辅导一下丫丫学习,就是一百以内加减法。当舅舅的你得对孩子的学习上点儿心。” “姐,你没事儿吧, 丫丫才多大啊,现在学是不是有点早啊?”袁小四听了这话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谁家孩子一年级都没上呢, 就学这么深啊。 “你懂啥, 咱这叫赢在起跑线上。算了算了,不教就不教吧,嗯——雨天学习伤眼睛。”黎安安战术性摸了摸鼻子,掩饰自己内心的心虚。 自己都完不成的任务,推给袁小四果然不太成。 随即就恼羞成怒地在脑海里炮轰系统,“你瞅瞅!小傻子都知道这么早学习是强人所难,你还给我发这个任务,你都不如袁小四!” 张荷花那边早就开始做上鞋子了,听着两个人的对话笑了出来,“安安这个说法有意思,赢在起跑线上。要不说还是得学习,安安这把小学课本都快看完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等回去我也这么和俺家老周说,让他别一回家就进书房,也辅导辅导墩子学习。爷俩儿还能亲近亲近。” 黎安安:…… 确定是亲近亲近? 万一是鸡飞狗跳呢—— 算了算了,反正周团长比她聪明,墩子又比丫丫大,兴许可行呢。 再者说了,学习怎么说也不是啥坏事,先试试呗。 黎安安回到做鞋三人组这儿,开始纳鞋底。 她对做千层底目前还是很热情的,还好奇。 好像就七八十年代之前的人才会穿这种鞋子,等到八十年代后,基本就没人做了,等到21世纪,更是都混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听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听就是亟待传承,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恶蛟的新娘(1v2)
开局成了二姐夫
弟弟宠物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乡村透视仙医
婚里婚外
山有木兮【NP】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