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身体不行”“干不动”……的时候了。 什么手劲儿没她们大,那是岁数小的妇女们根本不敢跟她们掰扯,万一出点啥事儿,老太太们往地上一倒,谁能整了? 赵柯举起喇叭,压住老太太们的声音,“饲养员年龄上有要求,得是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壮年,我说明一下,我不是有年龄偏见,只是这个活确实很辛苦,我可不舍得你们辛苦。” “我们不怕辛苦。” “对。” “我就想挣工分……” 赵柯哄她们:“二奶,几位奶奶,你们放心,以后肯定有别的适合你们的活儿。” 赵二奶领头,确认:“你说的?” 赵柯点头,“我说的。” 赵二奶:“我不信。” 赵柯:“……” 爱信不信。 赵柯脸一板,直接说:“按规矩办事儿,不符合要求就是不符合要求,可不能胡闹。” 她随即冲着后头的中年妇女们喊:“都是谁家的老太太,领走,快领走,别影响其他人报名。” 后头妇女们一阵嬉笑,出来几个妇女,把自家的老太太拉到后头去。 赵二奶的儿媳不敢拉她,赵柯也不管她了,把报名且符合要求的人全都记下来,然后对一众妇女说:“大家干活都是一把好手,不过养猪需要技术,从明天起,所有人下工后一起到这儿来培训,为期三天,结束后考核,成绩最好的五个人就是咱们大队养猪场的饲养员。” 妇女们抗拒地抱怨—— “哈?还要培训啊?” “谁没养过点儿啥啊?哪用培训?” “就是,养猪还能比养孩子难?” “别胡扯,你们养孩子不也都是往地头一拴,转圈儿拉尿!那叫会养吗?根本不科学。” 妇女们哈哈笑,“赵主任,你这学生妮儿现在说话,咋这么粗鲁!” 赵柯没好气,“必须培训,小猪崽要是养死了,是大家的损失,你们不想分红的时候,多分几毛钱啊?” 那肯定是想啊。 妇女们虽然还抗拒,但也都不抱怨了。 “我最后读一遍名单,确认一下。” 赵柯一一读完,提醒:“饲养员这个活儿,我在这儿保证,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绝对不会有一丝掺假,怕记不住的,可以叫家里的孩子拿笔过来记,回家再教你们。” 妇女们嬉笑,大多觉得让孩子教是个笑话。 田桂枝和几个妇女挤上来,急急地问:“赵主任,咋没有我们名呢?我们也报了啊。” “田桂枝、王秀萍、李梅、刘海芝、孙继红。”赵柯拿起旁边的一个工作手册,念完,微笑道,“你们没参与合作社入股,大概是忘了社章的事儿,饲养员也要遵守社章,你们几家有适龄孩子不去学校读书,不具备饲养员资格。” 这几个妇女,除了孙继红家实在困难,吃饭都成问题,剩下四家全都是家里有女儿,不愿意女儿上学的。 要不是必须得集体分红,赵柯都想直接把这些家全都踢出在外,看他们着急不着急。 不过最终目的不是置气,是解决问题。 赵柯当他们都是家庭困难,特别善解人意地说:“虽然你们认真学,有很大几率选上这个饲养员,不过家庭困难暂时无法负担,大队也能理解,以后还有机会嘛。” 几人脸色都不咋好。 没入股,是因为觉得入股没必要,谁知道能不能见到收益。 但这个饲养员不一样,那是确确实实给工分儿的。 孙继红苦着脸,求:“赵主任,我家情况特殊,能不能……” 赵柯微微抬手,趁着人多,又提了接生员培训的事儿:“也可以报名接生员,目前是一个名额,唯一的要求就是已婚妇女,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但是手脚得利索哈。” 妇女们闻言,议论起来,但她们对这个接生员都有些踌躇。 赵柯对孙继红道:“接生虽然考验技术,要求也更严格,但报酬还是可观的,也不一定非盯着饲养员。” 孙继红揪着眉头,仔细思考。 赵柯跟她说完,又扬声道:“接生员的名额我还会去争取,也得提前进行点儿培训,免得参加公社培训时两眼懵。” “我了解过,也不是只有咱们生产队没有接生员,如果咱们村的接生员接生技术好,完全可以去别的生产队帮着接生,不用担心一个生产队接生员太多,会打架。再不济,以后咱们养猪场自己生小猪,也可以帮忙嘛。” “大家踊跃参加啊。” 该说的都说完,赵柯举起喇叭喊:“好了,散会!” 饲养员培训,其实需要讲的内容不多,每天也就半个小时,赵柯就能负责。 但接生,赵柯是一点儿不懂,要是拿着宣传册照本宣科,多少有些不负责,于是赵柯就又找到钱婆子家,请她帮忙提前培训一下接生知识。 钱老头去遛弯儿了,钱家九岁的小孙女在院儿里干活,钱婆子怀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孙子,拒绝:“家里活儿不能没人干,我去不了。” 赵柯劝说:“不会耽误很长时间,每天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早午晚,您什么时候方便就安排什么时候。” 钱婆子手轻抚小孙子的背,不吱声。 “钱奶奶,我都听说了,您接生特别有经验,传授一下,妇女们都受益,您也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转转,咱们生产队的妇女们最近全都干劲十足,精神面貌很不一样的。” 钱婆子无力地扯扯嘴角,“有啥不一样的?” “养猪场的饲养员,大队给的工分多,大家都争抢着报名,情绪很高涨。”赵柯说完,捧她一句,“您以前接生拿报酬贴补家用,家里人肯定很重视吧?” 然而赵柯今天吹捧错了地儿,钱婆子垂眼,没什么生气地说:“也没啥区别,一样儿拿我当老妈子使。” 赵柯问:“那您就全盘接受?” 钱婆子认命道:“我是逃荒到这儿的,要不是钱家收留我,我就饿死了,不接受我也没地方去。” 赵柯皱眉,“现在是新社会,我在轴承厂的时候,‘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口号,咱们生产队好些妇女为什么还是没有地位,就是因为家里一直都是男人挣得多,他们根本不重视妇女为家庭的付出。” “如果妇女们有经济底气,肯定能慢慢改变那些旧观念,钱奶奶,您就帮帮我吧。” 钱婆子静默许久,才点了一下头。 赵柯赶紧跟她约时间,前三天是下午五点半到六点半,正好她培训半个小时养猪,钱婆子就讲接生经验。 等三天后,就从五点开始,六点结束。 第二天,赵柯白天整理了一下她的笔记,又咨询养过猪的板儿叔,准备好培训内容。 可惜妇女们完全没有听课应该安静用心的意识,只有两个妇女带来孩子帮着记笔记,其他人嗑瓜子,交头接耳,嬉笑…… 赵柯拿着喇叭提醒了几次“听课的效果影响成绩”,妇女们才稍微认真点儿。 但往往过不了三分钟,又开始溜号,学习效率极差。 这么下去,完全就是矮子里拔高个儿,根本不能挑选出优秀的饲养员。 于是第一天的养猪培训结束,赵柯就临时宣布:“鉴于你们听课效率太低,采取淘汰制度,明天先考核今天的内容,答错最多的三个社员,淘汰。” 妇女们一下子怨声载道—— “咋能突然这样嘛?” “你也不提前说?” “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赵柯充耳不闻,“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你们有这功夫,不如多回忆回忆我刚才讲了啥。” 没认真听的妇女们着急了,问赵柯,赵柯不理,想要问带孩子做笔记的妇女,两个妇女存了心思,当然不可能告诉她们。 一时间好些抱怨声,有抱怨赵柯“事儿多”的,有抱怨其他妇女“不讲情分”的。 赵柯不管她们闹闹哄哄的声音,抬手看了一下表,“参加接生培训的留下,不参加的可以走了。” 有些妇女起身离开,还有人进院儿,正是金大娘。 金丽一看见她,语气很冲,“你来干啥!” 金大娘板着脸,回她:“我凭啥不能来!” 金丽不满,看周围妇女们都在看她们娘俩,干脆起身,不听了,“我跟你丢不起这个人!” 金大娘好像没放在心上,坐下。 过了十分钟,钱婆子还没出现,妇女们开始问赵柯,人啥时候来。 这情况,很可能是出了岔子。 赵柯盯着手表看了一会儿,让众人先回去,明天再说。 妇女们走后,赵柯收拾好大队,锁上门,往钱婆子家去。 钱老头依旧坐在摇椅上,见到赵柯,脾气很坏地说:“你来干啥,少鼓动我家老婆子去干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她
相关推荐:
新年快乐(1v1h)
NTR场合_御宅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神秘复苏:鬼戏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白日烟波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