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角角写满小字。 有些字迹稚嫩,记笔记的同时,还会写下疑问。 有些字迹成熟,不仅有感悟,还有给予疑问的回答,以及推翻从前感悟的新理解。 仅仅第一页,甄青殷便分辨出五种字迹,出自同一人,从稚嫩到成熟。 显然,这些全是太子的字迹,疑问是他年幼时发出的,回答却是在年长温故知新之后。 甄青殷觉得有意思极了。 卫极当真是做到了温故而知新,笔迹越显成熟,感悟便越显透彻、深沉。 更有意思的是,纸张上虽写满了字,却不显凌乱,他应是早早留了空余位置,以便年长后的自己有回答的余地。 小小年纪便有长远的布局,这样的卫极,难怪顺理成章坐上太子之位,他下面的五皇子服服帖帖,连争一下的心思都不敢生。 甄青殷抬头,前方卫极的身影映在屏风上,肃正、端雅,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她捂住心口。 那里又热了几分。 她跪在加厚的蒲团上,腰挺直,垂首翻开《昭公》篇,默读全文,再默读卫极做的笔记。 流水账似的枯燥史书,竟变得津津有味起来。 辰时初,太子脸色恢复自然,唤她一起去用朝食。 朝食过后,第一堂课便是太子太傅李大人上的。 他是太子的恩师,甄青殷随卫极一起行礼,全程没发出声音,心中莫名生出些忐忑,仿佛回到小时候刚上幼儿园,第一次被妈妈丢下给老师的时候。 第171章 太子的城府 李大人瞥一眼屏风后影影绰绰的纤细身影,轻轻朝她点个头,并无二话,连书本都没拿,一手负在身后,张口便讲起《昭公》。 他学富五车,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干巴巴的几篇文字叫他讲得妙趣横生。 着重讲述昭公的施政与民生的反馈,还讲了后世的帝王将相对《昭公》篇的评述,从而再引申出对这些帝王将相生平的介绍,穿插一些有趣的野史小故事,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人的印象。 他没有直白地告诉太子,怎么去做一个皇帝,做一个好皇帝,只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出来,由着太子自己去判断。 李大人滔滔不绝,讲了整整一个时辰,休息十分钟,剩下的半个时辰给太子答疑解惑。 课程结束,甄青殷和太子恭敬施礼,送走李大人。 太子绕过屏风,见甄青殷亲自动手收拾笔墨纸砚,有些讶然,然后上前帮忙,笑问:“感觉如何?” 甄青殷一面收拾书案,一面脑子里信息爆炸,闻言答道:“难怪教导殿下的先生无数,但唯有李大人被封为太子太傅。李大人刚刚所讲,我知道的,就引用了至少二十二本典籍。殿下,你数的是多少本?” 太子不敢打击她,保守地给出个数字:“没太注意,孤记得的,大约三十二本。” 甄青殷顿时知道,他在哄自己。 她低头默默地把书本摆放整齐。 太子摸摸鼻子,安慰:“你能听出二十二本,已经出乎孤的预料。孤是有先生教导,才读了这许多书,而你,是自觉去读。” 两人并肩朝外走,赶着去用午膳,用了午膳,休息一会儿,就该上下午的课。 时间安排得很紧。 甄青殷和他闲聊:“我读书,不求甚解,遇到感兴趣的,才会查一查资料,或者问一问我二叔。从前我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谋生,男子可参加科举,可从书上学到各行各业的谋生技能,所以认真读书。 我参加不了科举,也无须谋生,对什么有兴趣才会看什么。今儿听了李大人讲课,方知自己的无知,真正开了眼界。” 她是真的感慨,这位李大人的学识,比她二叔还厉害,沾卫极的光,她有幸听一回历史大拿讲课。 太子问:“你喜欢看史书?” “尚可,看是什么书了,《史记》这类我爱看,《春秋》就算了吧,没有李大人这等才高八斗的老师授课,以我肚子里的这点墨水来说,毫无意义。” 甄青殷欣赏他的恩师,太子与有荣焉,但仍是吃味,对上她带了点崇拜的眼神,清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吃檸 (1v1)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致重峦(高干)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