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用了。 总之,现在大多医家认为,白术归脾、胃经,脾胃是机体能量的来源,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脾胃的运化。比如张仲景非常重视脾胃的功能,小柴胡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等方都配伍人参、炙甘草、大枣等以健脾养胃。至金代李东垣对脾胃的重视达到了顶峰,其著《脾胃论》一书,即是明证。 而西医学不甚重视脾胃,肿瘤患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此类患者经过手术、化疗、放疗之后,胃口急剧下降,体重明显减轻,体质迅速恶化,说明患者的胃口衰败,而患者死亡时所下的诊断无非就是肝衰竭、肾衰竭、呼吸衰竭等,而未曾听说过有一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衰竭的,更不用谈重视脾胃。所以说,西医是治人的病,而中医是治病的人。简言之,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1.桂枝人参汤治疗纳呆体瘦案 苗某,男,20岁,身高184cm,体重53kg,长方脸,面色萎黄,2017年4月26日初诊。 患者自述初三时因纳呆、频繁腹泻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6年多来,时好时坏,但体重一直未增。刻诊:纳呆,饮食稍有不慎,则出现胃胀、腹泻,偶尔吐酸,不敢吃凉东西,畏寒明显,无汗出,即便夏天也汗出不多,无口苦,无口干,咽喉正常,腹直肌紧张,舌质淡,苔水滑,脉细弱。处以人参汤:人参10g,干姜15g,炒白术15g,炙甘草15g。7剂,颗粒剂,分2次冲服,每日1剂。 5月9日二诊,患者反馈,疗效一般,遂改为桂枝人参汤原方,即上方加肉桂10g,续服7剂。 7月20日三诊,患者反馈,上药疗效显著,服药后腹泻已无,饮食增加,但体重未增。又因食凉饭,腹泻反复。要求继续服药20剂以巩固疗效。 按:《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由此可以看出,桂枝人参汤主治证有二:即利下不止与心下痞硬。该患者的表现紧扣条文,频繁腹泻即利下不止,腹直肌紧张即心下痞硬,方证对应,故与桂枝人参汤。 患者初诊时,笔者认定是人参汤证,与人参汤原方,此后笔者又坚定给予人参汤加肉桂,即桂枝加人参汤,是因为患者服前药时间较短,故7剂药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效果。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药物逐渐发挥出了作用。 人参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为丸即理中丸,方中人参、白术均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干姜能够温中止泻,再加肉桂以增强干姜的温中之功。 2.五苓散治疗药后腹泻案 王某,女,60岁,身材瘦小,面色黄白而润泽。干燥综合征病史10余年。2016年10月31日求诊。 2015年5月,患者因干燥综合征复发求治,笔者以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之,疗效尚属满意,类风湿因子控制在80U以下,血沉也控制良好,在正常范围之内。笔者于2016年8月因工作变动与患者失去联系,而患者于当年10月份求治于某医,某医给予大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患者出现腹泻,某医又于方中加用黄连10g治之,腹泻仍不止。患者求诊时,已腹泻近1月。患者从网上看到炖牛肉等喝汤大补,于是喝汤,也出现腹泻。现正在服某医开的汤药,方含黄连10g,无大黄等泻下药。现每天腹泻3~4次,有时质稀如水,无腹痛,无肠鸣,双手背肿胀、疼痛,双下肢不肿,项背强直感,但转动比较灵活,纳可,眠可,口干不明显,扁桃体肿大,但不红,小便无异常,舌苔薄白,脉弱。 处以五苓散原方:茯苓90g,猪苓90g,白术90g,泽泻150g,桂枝60g。共为细末,每服10g,温开水送下,日3服。 11月4日回访,服药2日腹泻即止,服药5日手背肿胀减轻。嘱药继服。 按: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往往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百姓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小,甚至没有毒副作用,对此,我颇不赞同。试问巴豆的毒副作用小吗?砒霜没有毒性吗?人参应用不当同样会产生副作用。临床有报道,人参有过敏者,有应用不当而致失眠者,有流鼻血者,都是人参副作用的表现。 该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醉情计(第二、三卷)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数风流人物
屌丝的四次艳遇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烈驹[重生]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