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文中明确指出,由于血压过高导致脑充血证,为了减轻脑充血而选用了镇肝息风汤,方中即含牡蛎与甘草二药。 此外,牡蛎具有软坚散结作用,大部分中医治疗瘰疬、甲状腺结节等方面,虽然都在使用牡蛎,但有多大作用,及其机理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还有一点比较明确,煅牡蛎研末冲服可治疗胃酸过多。因为煅牡蛎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能够直接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从而具有制酸作用。不过,这种作用是针对胃酸过多这一疾病之标而言的,对疾病之本并无多大帮助。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入睡困难案 常某,男,20岁,面色黄白,形体消瘦,精神正常,2014年3月10日诊。 入睡困难达5年之久,近期有加重趋势,常常在晚上两三点入睡,稍有动静则心烦意乱,入睡后则不容易醒,梦不多,纳一般,腹直肌紧张,不吐痰,无恶心,晨起口苦,苔白腻,脉沉实有力,冬天四肢发凉。 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g,黄芩6g,党参20g,姜半夏20g,茯苓15g,干姜15g,红枣15g,炙甘草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桂枝15g,制大黄3g。煎服,每日1剂。服药一包,即酣然入睡,唯有梦多。服药6剂,睡眠已恢复正常。 按:《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该患者主诉是入睡困难即失眠,主治该病证的方不外乎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等。然而对于该患者而言,除失眠心烦外,晨起口苦和冬天四肢发凉是柴胡证,但究竟是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是血府逐瘀汤,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二者均是柴胡类方。 再观患者形体消瘦,精神正常,这也不是区分二方的依据。 究竟选用何方? 血府逐瘀汤患者的舌象特点是瘀点或瘀斑,脉象或涩或结。而该患者舌象正常,脉象是沉实而有力,并无血府逐瘀汤的适应证。故还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量少、失眠案 张某,女,43岁,身高162cm,体重58kg,面色黄暗。2017年6月17日以月经量少、失眠而来诊。 自述6年前无明显原因开始月经量逐渐变少,近1年来,月经量明显变少,色暗,有血块,持续时间短,仅1天即净,6年以前一般持续5~7天,但无痛经,月经周期不算准,有时提前,有时错后,末次月经时间是6月11日,现经前10天左右开始乳房胀痛。失眠已经1年多,现每晚能睡3~4个小时,而且睡眠质量很差,乱梦纷纭,晨起后记不起做梦内容。冬天手脚冰凉,纳可,口不干而略苦,大便偏干,小便偏黄,舌质润,苔薄白,舌底静脉怒张,脉略弱。 处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5g,炙甘草1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川芎15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10剂,煎服,每日1剂。嘱经前10天开始服用。 7月1日患者反馈,6月29日开始服的药,服药3天,睡眠明显好转,月经还未至,之后再未联系。 7月18日患者反馈,服完药后,月经如期而至,没有提前,也没有错后,本次月经7月11日开始。嘱上方继服10天。8月23日,患者反馈,服药2疗程,睡眠已经调好,月经量较以前多一点,但时间仍短,仅2天即净。乳房胀痛消失,大便畅快。 按:《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即四肢发凉,冬天尤其明显。该患者即为典型的四逆证,经前乳房胀痛,也是使用四逆散的指征。患者以月经量少而来诊,伴血块、色暗、舌底静脉怒张,瘀血证也,当用桃红四物汤或桂枝茯苓丸,该案患者不仅有血瘀的临床表现,还有血虚的一面,故没有选用桂枝茯苓丸,而选择具有一定补血作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数风流人物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