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其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其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均以条粗壮、须根少者为佳。柴胡有三个功效,都可以用生品;如果醋炙用,长于疏肝解郁。 本品药用其根,在古代本草中多以“茈胡”为正名。《本草纲目》解释说:“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音紫,茈胡之茈音柴。柴胡生山中,嫩者可茹,老则采而为柴……而根名柴胡也。” 与根相比,其地上部分的质地相对较轻,明清以来,擅治温病的南方医家,用药多轻灵,温病用药多忌柴胡,临床必须应用时,多选用其苗,名柴胡苗。现在亦有根苗同用者,然苗的疗效不及根。所以,无论是北柴胡,还是南柴胡,根为通用正品。现行药典规定,苗不入药。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它能够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①风热表证之发热及伤寒少阳病,配伍黄芩、人参等,如小柴胡汤;②肝气郁滞证,配伍当归、白芍等,如逍遥散;③气虚下陷证,配伍升麻、黄芪等,如补中益气汤。 柴胡的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与挥发油,《伤寒论》运用柴胡时,因柴胡用量超大,所以柴胡往往先煎,笔者大胆推测,挥发油不是柴胡的有效成分,而柴胡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柴胡皂苷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广泛用于人体各部分的炎症。 1.解表退热 《本经》载柴胡主“寒热邪气”,《名医别录》载之“除伤寒心下烦热”,《药性论》“主时疾内外热不解”,《日华子本草》主“天行温疾”,《珍珠囊》谓“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伤寒论》之小柴胡汤重用柴胡治疗寒热往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于外感发热者,临床常用复方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以退热。这些都说明,柴胡具有退热之功。柴胡苦辛微寒,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外感发热,而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之发热最宜。 那么如何判定感冒属风寒还是风热呢?笔者的依据主要是查患者的咽喉,如果患者自述咽干或咽痛,同时查其咽;如果红、肿明显,不管是流清涕,还是流浊黄涕,必用柴胡剂。其次,根据患者的体重,酌定用量,小柴胡颗粒一般每次2~4包,温开水送服,药后盖被取汗,患者往往汗出热退,多不反弹。必须注意,量小效果不显,必须量大方能退热。有时为了增强发汗作用,加用扑热息痛1片,发汗更容易,退热效果更好。 如果用柴胡作复方煎服退热的话,柴胡的用量也必须要大,至少30g,最大可用至60g。配方也不必复杂,柴胡30~50g,黄芩10~20g,连翘20~30g,栀子10~20g,甘草5~10g。煎服,只要对证,1剂即可热退病除。 柴胡为什么能够退热?究其原因,在于柴胡含柴胡皂苷,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它能够消除扁桃体发炎,也就是它能够消除感染病灶。 2.疏肝解郁 (1)治疗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其中,80%以上的甲亢是由Graves病引起,又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等。 除甲状腺肿瘤外,甲状腺其他的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也就是说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而柴胡在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方面的使用率非常高,说明柴胡能够消除甲状腺的炎症。这种炎症,不管是自身免疫性炎症(如Graves病),还是非自身免疫性炎症(如甲状腺炎),柴胡都能够消除。于是,笔者大胆推测,柴胡不仅能够消炎,还能够参与免疫调节。众所周知,柴胡类方是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免疫调节剂,这与笔者的推测不谋而合。 从中医角度来讲,甲状腺位于颈部两侧,为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属于柴胡带的范畴,这是甲状腺疾病使用柴胡的依据之一。 甲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易饥,大便增多,体重减轻,怕热,出汗,心悸,失眠,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甚至焦虑,脉数。查体有甲状腺肿大、突眼、手抖等。这为我们使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治疗甲亢提供了临床辨证的依据。 (2)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
相关推荐:
捉鬼大师
大胆色小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镇痛
数风流人物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