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崩坏的童话_御书屋 > 第197章

第197章

律令过于严苛了些,并且我朝皇帝陛下多次提出宽省刑狱,以仁义教化天下……” “故而在大理寺臣僚的复核之下,下官建议可将犯官酌情量刑,以贬谪为主!” 朱高煦听见贾谅这话,差点没绷住笑出声儿来。 这贾谅的确是个人才,为了给那些官员寻找一个合适的减刑理由,那可真是张口就来啊! 宽省刑狱,以仁义教化天下,不用洪武朝的严刑峻法约束天下子民,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干的事情。 朱棣攻入金陵即位称帝之后,将建文年间改变的制度几乎全部恢复为洪武旧制,根本不予承认建文皇帝的那些新政。 也就是说,永乐皇帝宽省刑狱,根本就是个笑话,一直用的还是洪武朝的严刑峻法! 相反,朱棣也重用陈瑛、纪纲这些爪牙奸臣,大兴党狱屠戮官员,几乎与太祖高皇帝如出一辙。 不过现在为了合理发配那些狎妓官员,朱高煦自然也不会点破此事,借坡下驴全给流放出去。 “既然如此,那吏部配合大理寺,酌情给这些狎妓官员处罚。” “嗯,南洋旧港与东海澎湖鸡笼山等地,正急待官员前去布政,就优先分配去这些地方为官吧!” “吏部还要尽快举荐贤才,填补这些人的职位空缺,不能因他们而怠慢国事!” 看着汉王与贾谅唱双簧,群臣也算是听明白了 合着这位汉王爷,从一开始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将这批狎妓官员流放海外新土。 咋滴你这是发配人发配上瘾了啊? 只是可惜了老寺卿汤宗,就这样被逼得黯然致仕,白白失去了朝堂公卿之身。 不过两件大案就此解决,汉王没有再造杀孽,群臣对此还算比较满意。 然而汉王殿下带给群臣的意外惊喜,似乎还未说完。 “澎湖鸡笼山地缘价值极高,朝廷准备在此地建立水师基地,所以需要一位贤才干吏前去坐镇,出任东鲲布政司布政使一职,诸位可有贤才举荐?” 东鲲一词,出自《汉书》,即是指鸡笼山。 鸡笼山的地缘价值不必多说,朝廷在此地建省是势在必行。 哪怕后世子孙不孝,失了倭国与琉球群岛,只要将东鲲紧紧抓在手中,大明就不会有海外之祸。 群臣一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些意动。 毕竟这布政使可是从二品,掌一省之政事民政,乃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且澎湖鸡笼山与南洋旧港不同,毕竟离中土距离很近,来往时间不算太长。 再者说来这地方上的子民,大多都是移居海外的汉民,土人反倒是数量不多,真要前去布政的话,阻力也不会太大。 真要是去了,镀上一层金,将来定然可以顺利重返朝堂宰执中枢! 毕竟布政使期满之后,可升为太常侍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等中枢职位,再往上那可就是朝堂公卿了! 这对于不少需要资历政绩的朝臣而言,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蹇义当即出列奏道:“臣举荐户部侍郎古朴……” 得,又是古朴,看来这位贤臣的确能力卓越,赢得了一众大佬的点头认可。 朱高煦暗自点了点头,但他心里有些不太愿意。 因为他接下来会进行商税改制,需要古朴夏元吉这些钱粮大才从旁辅佐,现在可不能把他扔到鸡笼山去。 蹇义这一开口,就如同开了个好头,群臣纷纷出言举荐贤才,甚至还有人毛遂自荐。 直到顾佐顾喷子出列,举荐了一位令所有人都大为意外的贤才。 “汉王殿下,臣举荐内阁学士杨溥……” 杨溥? 朱高煦一愣,随即扭头看向了面无表情的杨溥。 日后的三杨名臣,杨士奇正在南洋旧港为大明开疆拓土,杨荣也终于洗尽铅华留在岭北行省坐镇一方,唯有这杨溥还在中央朝堂守着内阁,跟个闷声虫一样,安安静静地让人忽视。 不过这杨溥的才华,并不输于杨荣与杨士奇。 主要是杨溥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即使对隶属小官,也不敢怠慢。 虽然他这性子显得有些谨小慎微,但是鸡笼山太过重要,交给他杨溥更令人安心。 “杨溥,你可愿意?” “下臣愿为朝廷分忧!” 杨溥其实也没想到,顾佐会举荐自己出任此职。 但是转念想起冷清落寞的内阁,加上杨士奇与杨荣都开始了自己的征途,杨溥也不愿就此颓废沉沦下去。 布政一方,更能让人快速成长起来,所以杨溥直接点头答应了。 “汉王殿下,澎湖鸡笼山等地刚刚内附,为防止宵小作乱,刑狱司法一事同样重要,臣举荐原大理寺卿汤宗,出任东鲲按察使一职!” 汤宗,东鲲按察使! 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准了,还有那批狎妓官员,直接送去澎湖鸡笼山,先把布政司的架子搭起来,收拢民心。” 东鲲布政使,杨溥! 东鲲按察使,汤宗! 第410章 东鲲攻略!汉王手把手教你致富! 侯显很忙。 忙得脚不沾地。 自从他成了水师转运使,就一天没有闲下来过。 先是转运粮草物资,将张辅黄福送到交趾,而后继续南下将朱高燧杨士奇送到南洋旧港。 人家是抵达目的地了,他却立马就得带着船队返航,配合朝廷转运人才送往澎湖鸡笼山。 这不船队刚刚休息了几天,他这个转运使又接到了一个大项目,将杨溥汤宗这些东鲲布政司的官员,送往东鲲布政。 一想起这个,侯显就觉得很是不爽。 前脚刚把楚王朱桢给送过去了,后脚又得转运这些官员。 丫的汉王殿下就不能一次性搞清楚,这不是平白浪费财力物力吗? 不过侯显也只能想想,毕竟现在朝堂之上局势晦涩难明,他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 皇帝陛下明明大捷还朝,却始终停留在北平行在,并没有直接回京的意思。 而汉王率先回京,直接夺回了监国大权,据说还封了东宫太子府,回京当日就大肆清洗了一番。 眼前这批前往东鲲布政的官员,连同东鲲按察使汤宗在内,那都是此次被汉王清洗掉的对象。 汤宗与杨溥看着这些装满货物的大船,同样是百感交集。 杨溥还好,毕竟他是想去东鲲布政的。 杨荣与杨士奇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前进道路,杨溥也不甘示弱,想要做出一番政绩。 因为如今的朝堂局势,可以说是汉王一家独大,而且还是在皇帝陛下的有意纵容之下,似乎那位停留北平的皇帝陛下,当真动了易储的心思。 易储啊! 太子爷的处境可想而知。 一旦易储,太子被废,太孙被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汉王爷的上位,注定会伴随着一片腥风血雨。 杨溥不敢去赌,赌皇上会不会易储,他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太子被废,自己却无能为力。 与其如此,不如远离这方朝堂。 毕竟,在杨溥心中,真正的明君,始终是太子朱高炽。 即便汉王朱高煦的确做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仁政,但他朱高煦不适合为君啊! 汤宗同样心情复杂,站在码头上怔怔出神。 他没有想到,汉王逼迫自己交出了大理寺卿一职,却又转手任命自己为东鲲按察使。 这一来一去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大明各行省级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 按察使掌刑名按劾,这也算是汤宗的老本行了。 甚至,让他汤宗这位曾经的大理寺卿,出任东鲲按察使,还有几分屈才了。 货船装满了货物后,众人也随即开始上船。 侯显同杨浦汤宗二人打了声招呼,随即就去忙着自己的事情了。 他是天子内臣,与杨溥汤宗真的不熟。 而且侯显是宦官内臣,汤宗杨溥都是正直文人,双方都不太愿意过多交往。 所有人员上船完毕,船队再次启航出发,直奔澎湖鸡笼山。 汤宗眺望着茫茫大海,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杨溥站在他身旁,忍不住低声道:“老大人,您说皇帝陛下……真有易储的心思吗?” 听到这话,汤宗脸色微微变了变。 “弘济(杨溥字),这些不是你我该考虑的事情,陛下自有决断!” “汉王的确一心为国为民,但他行事作风太过酷烈,如果他真成了大明储君,只怕将来的大明朝,比之洪武朝更加严峻。” 杨溥叹了口气,第一次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自从他杨溥被汉王从诏狱里面捞了出来,就一直安分守己地做着本职工作,亲眼目睹了汉王朱高煦推行的各项新政仁政,也眼睁睁地看着汉王朱高煦打压官员缙绅。 诚然,那些新政有不少的确是利国利民,但是那些新政对于士绅缙绅而言,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汉王朱高煦,不知为何对天下读书人充满了敌意,尤其是程朱缙绅与名教子弟。 如果他真能够上位,那这方天地间,还有读书人的出路吗? 汤宗看着杨溥,叹道:“弘济,别再想那些了,现在你我也改变不了什么。” “你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抵达澎湖鸡笼山,将东鲲布政司与按察司的架子搭起来。” “如今镇守东鲲的那位楚王朱桢,可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啊!” 楚王朱桢! 洪武年间南征北战的骁勇名将! 在诸王大会上,楚王朱桢接受了汉王朱高煦的邀请,亲自镇守澎湖鸡笼山,并且说出了“我楚王府尚有男丁在世一日,鸡笼山一日便是大明的疆土”这等豪言壮语! 面对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并且后面要与他经常打交道,汤宗与杨溥都觉得有些为难。 海上的航行生活枯燥乏味,一众官员起初还兴致勃勃地在甲板上面看大海,看头顶追逐着海船的海鸥,看早晨朝阳升起的壮丽,看落日在在海平面上一点点隐去的遗憾。 甚至不少官员缙绅还诗兴大发,开始吟诗作对,亲自体会到了什么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 然而再美好的景色天天看也就没有了初时的心情,加之出海之后海浪的颠簸在造成了大部分人晕船,连杨溥这个小年轻都不例外,汤宗更是老命都去了大半条,天天都是在半晕半吐中度过。 终于当他们再次看见陆地的时候,激动得一个个眼泪都掉了下来。 “到了!终于到了!” “我的老天爷啊,可算是到了啊!” “老大人,我们终于到了!” 十来天的折磨,早已让汤宗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头,他在杨溥的搀扶之下,艰难地走下了大船。 踏上陆地的这一刻,众人从没有如现在这般,感觉脚底下的陆地是如此亲切,如此的令人心安。 此刻码头上面,楚王朱桢正率领大军布防,可谓是给足了杨溥与汤宗面子。 “二位可真是让本王久等了啊!可算是将二位贤才给盼来了!” 朱桢这话说得一点不假,他是真心希望朝廷多派点人手给自己。 毕竟管理一个国家,需要武力予以威慑,也需要贤才干吏治理政务。 他朱桢现在麾下就只有六卫三万战兵,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想要治理好澎湖鸡笼山,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好在侄儿朱高煦没有忘记自己,一有犯官就立马给自己送了过来。 然而当朱桢得知费用消息时,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杨溥,你说什么?什么要收费?” “水师出海费用、陆军援助费用、犯官读书人的购买费用……这是汉王殿下提出的,已经开始向各地诸王征收了。” “老子就占了一个岛,连可以耕种的田地都没有几块,而且还是受他邀请,他还有脸问老子要钱?” “咳咳,楚王殿下莫急,这有一笔《东鲲攻略》,汉王爷手把手教你致富……” 第411章 新式碉堡!那恐怖的坚硬防御力! 朱桢:“???” 啥? 攻略? 这是嘛意思? 朱桢接过这本《东鲲攻略》,细细翻阅了起来。 刚刚打开第一页,就看见了汉王朱高煦的亲笔署名。 “嘶……汉王还会写书?他那虎背熊腰的模样,真是……难以置信啊!” 朱桢捋了捋胡须,脑海中浮现出汉王提笔写书的场景,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我说,杨溥啊,这书真是汉王写的?” “楚王殿下放心,这真是汉王亲笔所写,毕竟这里面有些东西,我等真是闻所未闻。” 一听到这话,朱桢彻底打消了疑虑。 那个汉王朱高煦捣鼓得东西,常人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似乎这个汉王爷,自从上次受伤后,整个人瞬间就开窍了一样,不但性情大变不再强势夺嫡,而且还一门心思地扑在政务国策上面。 大明朝,也在这位汉王爷的折腾之下,迸发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一想到这儿,朱桢就很是好奇。 但眼下还不是研究这本攻略的时候,他领着杨溥汤宗等一众官员,来到了码头附近的就近官署。 这是朱桢当初抵达之后,一砖一瓦自己盖起来的,全都是清一色的青砖水泥房,颇有几分别样风情。 “楚王殿下,这屋舍造型挺别致啊!” 汤宗有些好奇地上前打量,忍不住左瞧瞧右看看,好奇二字直接写在了脸上。 毕竟他们世世代代住的地方可都是古典木质房屋,哪里见过这等通体灰色的青砖水泥房。 朱桢没好气地耸了耸肩,笑道:“这是工部匠人建造的青砖泥瓦房,据说使用了皇家制造局大匠研制出的特质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凝固成型,所以这一排排的青砖泥瓦房,不过只是十天半月的时间就建造好了!” 众人:“???” 啥? 几天时间? 这么多的屋舍? 只花了个十天半月的时间? 这怎么可能?! 汤宗率先摇了摇头,不肯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寻常房屋从选址到地基再到……” “不,有可能!”杨溥镇定地摇了摇头,看向群臣,淡淡解释道:“你们还记得去年河南水患,汉王殿下下令全力救灾,并且让工部尚书宋礼亲自带队赶去赈灾。” “后据奏报得知,宋礼率工部匠人,半月时间内于高处修好了一座又一座的屋舍,容纳安置了数万饥民流民,灾情也因此得以缓解,宋礼本人因此得到灾民的感恩戴德,甚至家家户户为他立长生牌!”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些房屋应该与楚王殿下使用的一样,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型,给数万灾民流民提供了庇护的家园。” 汤宗等官员听到这话,瞬间陷入了沉思。 好像的确有这么回事,不过关于赈灾的事情,他们却不甚关心。 因为当时正值汉王朱高煦监国理政,朝野上下人人惶恐不安,谁还会在意灾民流民的生死? 再者说来,这大明河山连年天灾不断,他们这些官员能够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现在经过杨溥这么一提醒,群臣倒是回忆起了这件事情,只是没有想到一场天灾成就了宋礼的贤名。 楚王朱桢笑着点了点头,“没错,使用的应该正是同样几种材料,什么水泥混凝土还是什么东西的,不过这几种材料都是战略物资,所以外人不得窥伺,更无法得到制作配方!” “我们这些宗室亲王出发之前,工部会派遣一个工程队跟着我们,专门负责海外新土的建造工作,官署王府甚至各州府郡县的衙门等等,都由他们负责建造,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样防御工事——碉堡!” 众人:“!!!” 碉堡? 这又是啥?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啊! 见他们满脸茫然不解,楚王朱桢索性暂时放下《东鲲攻略》,笑着开口道:“既然诸位都未见过,那就随本王同去见见吧!” “刚好今日有一座新碉堡刚刚建成,需要检验一下其坚固程度是否合格。” 听到楚王这话,众人都是兴趣大增,不出意料地纷纷跟上。 毕竟他们日后就是这澎湖鸡笼山的布政官员,自然要先了解一下此刻地方上的情况,尤其是作为武力威慑的楚王战兵。 而且这什么水泥混凝土,如果真如同楚王殿下说的那般神奇,短时间内就可以建造大量屋舍,那完全就是一件神器利器,可以帮助他们这些官员快速打开局面。 甚至杨溥已经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利用这坚固屋舍,去吸引诱惑那些土民夷民,直至彻底对大明归心! 等到众人抵达现场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日薄西山。 那碉堡是灰色的一体式建筑,此刻在夜幕映衬之下,就像一只匍匐着的巨兽,随时都要择人而噬。 这灰色建筑完全就是一个整体,上面开着几个孔洞。 汤宗与杨溥上前用手摸索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一丝的缝隙,顿时惊为天人! 没有丝毫缝隙,那代表着敌人想要攻克这碉堡的难度大大增加,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去的地方,只能硬生生地拿人命来堆! 楚王朱桢命人搬来了椅子,施施然地坐下后,便对心腹偏将点了点头。 后者当即会意,检验当即开始。 先是一队甲士手持劲弩,对准了碉堡各处,随着偏将一声令下,劲弩利箭激射而出,一阵密集的响声传来,然而那些利箭仅仅只是在墙面上留下一个白点,竟然没有任何的效果!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是惊讶万分。 这玩意儿未免也太坚硬了吧? 似乎觉得力度还不够,又觉得有些丢了楚军的面子,楚王朱桢大手一挥,命偏将拉上来

相关推荐: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挚爱   满堂春   游戏王之冉冉   认输(ABO)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小寡妇的第二春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