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天也没瞧见玉玺,朱高煦这才抬头看向朱棣,顿时整个人愣在原地。 “咳咳,爹啊,你这么恶狠狠地盯着我作甚?” “呵。”朱棣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还真是日理万机,朝臣连你人都见不到,也不知道你这个监国太子爷一天到底在干什么!” 嚯,原来是有人打小报告了! 朱高煦丝毫不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面。 “还能忙什么?一条鞭法推行得并不顺利!” “再说了爹你才是皇帝陛下,你一天不处理政务,躲在乾清宫干嘛?” 朱棣闻言一愣,随即愤怒地拍着案桌。 “还要老子处理政务?” “那老子册封你这个太子做什么?” “年纪轻轻地就知道偷懒,你不趁现在监国理政得一些经验……” 朱高煦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听。 他娘地,你好歹也是永乐大帝,怎么光想着让人帮你处理政务? 还好意思说我偷懒,你成天干嘛去了? 父子二人就这般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意让步。 沉默良久之后,还是朱高煦率先认怂开了口。 “倒是真有个事情,还得让您拿主意!” “说吧!”朱棣傲娇地回答道。 “北京宫殿马上就要修成了,如果您真要迁都北京,可以开始准备了!” 新都修成了? 朱棣闻言一喜,脸上露出了笑容。 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这是永乐新郑的三架马车! 现在《永乐大典》已成,郑和下西洋也带回来了神种,就差迁都北京这最后一项了!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 “既然如此,那就放在明日早朝商议,给群臣一个信号。” 看着满心欢喜的朱棣,朱高煦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到底是没有在这个时候扫兴。 因为朱高煦十分清楚,朱棣想要迁都北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明日早朝只怕会不如人意! 毕竟北京地处边塞,气候也不算宜人,哪有住在金陵逍遥快活? 习惯了十里秦淮的温柔乡,想要让那些达官显贵们现在迁去北京,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朱高煦也能明白,朱棣为何非要迁都北京。 一是因为巩固政权。 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是就藩北京,北京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权的大本营、根据地。 朱棣在北京耕耘了几十年,也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是他的基本盘,一切都知根知底,就连北京的饮食都合他的胃口,为了皇位的稳固,朱棣需要迁都。 二是南京地理位置欠佳。 南京虽然富庶繁华,坐拥长江天险,且是六朝古都,看似适合作为明朝的首都,但是实际上,南京的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无一不是南方割据政权。 而大明王朝可是大一统帝国,此时南京作为首都,明显位置太靠南了,对中原与北方的掌控力极低! 要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可是因为信息传递、交通运输的不便,距离首都越远,军情传递、政令传达、军队调遣、粮草支援难度越大,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就越弱。 如果首都一直定于南京,那么在首都的带动下南方的经济会越来越繁华,而北方将会逐渐衰弱而导致人口无法增加,人口不足的北方将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首都定于南京遥控北方防务,就必须面临一个战略选择——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 内重外轻战略必然导致边境力量不足,北宋覆灭之鉴犹在眼前;而如果外重内轻,唐朝安史之乱也是历历在目,朱棣自身也是通过镇守北京逐渐做大,长安、开封尚在北方犹有此等弊病,南京远在江南必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而如果要保证塞方稳固,必须驻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积,很容易尾大不掉发生叛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选择的办法就是“天子守国门”,直接迁都北京! 偌大一个北疆和中原地区,重要程度比肩江南等地,所以迁都势在必行! 这一点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也曾考虑过,试图迁都西安、开封等地,可最后因为一系列变故不了了之。 最后则是朱棣作为一位有着雄心壮志与极大野心的英明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可以将战略中心集中于打击北方游牧政权。 北京作为南方粮食的集中目的地,同时也是九边大军军粮运输的起点,大部分北方边军的粮食都在北京的控制下,有利于稳固的控制军队。 更何况朝廷现在收复了岭北行省,并且土豆也开始了推广种植,只要将重心放在治理岭北行省上面,大明未尝不可永绝北虏之患! 总而言之,朱棣迁都北京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什么阴谋论,也是切切实实的国家大计。 定都南京首先不利于政权稳固,其次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最后不利于朱棣开拓进取、经略北方,而迁都北京实际上是实现了大明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军事防御的重心转移,对大明的统治有着深远的好处。 所以,迁都北京,势在必行! 就是不知道,那些个达官显贵,会不会老老实实地配合了。 第624章 迁都之争!天子守国门! 翌日,朝会! 满朝文武排班列好。 朱高煦此次站在了陛阶之上,太子该站的位置。 先是七部尚书各自汇报了一下重要朝政,让众人了解一下大政方针的进度,而后才是解决其他政务的时间。 “诸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太监小鼻涕高喊了一声,按照流程没事就可以撤了。 可今日这场朝会,注定会不简单。 他话音刚落下,工部尚书宋礼就施施然地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要事禀奏!” “准!” “北京新都宫殿已成,祈请陛下御驾北京!” “宋卿家辛苦了,既然新都已成,那朕意迁都北京,诸卿以为如何?” 朱棣高坐在龙椅上面,开口就是一个王炸!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迁都北京! 北京新都这么快就修成了? 朝廷真的要迁都北京了? 群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虽然他们早就察觉到,皇帝陛下有迁都的心思,可真当到了这一刻,群臣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南京可是帝王佳丽地,又是六朝古都,作为都城不好吗,为何非要迁去北京那个苦寒之地?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找罪受嘛! 七部尚书早就与朱高煦通了气,所以此刻老神在在地没有吭声。 可其余朝臣却是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南方臣子,反对的声音最大! 他们本就是南人,去了北京能不能适应暂且不谈,关键在于他们的家族产业基本盘可全都在南京! 这要是真迁都北京了,那一切可都要从头开始,这对于南臣而言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当即就有人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 “皇上,臣反对迁都北京!” “奏!” 朱棣也明白,总会有蠢货看不清形势跳出来反对,所以他倒是没有动怒,而是想听听这些蠢货有什么借口托辞。 这名官员一甩袖袍,开始侃侃而谈。 “皇上,北方乃是苦寒之地,所产之粮并不能供应朝廷所需!” “如若迁都北京,那粮食问题如何解决?” 朱棣没有吭声,而是给了朱高煦一个眼神。 老子都让你做太子了,你总得出出力吧?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目光,朱高煦只能无奈接话。 “工部近几年在疏浚大运河,现可保证漕运畅通!” 北京没粮,那就从南方调粮,问题不大。 可此人早就预料到了,继续追问道。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依靠漕运从南方调粮去北平吗?” “可太子殿下想过没有,朝廷每年需要从南方向北京大量调集漕粮,仅在漕运一项就会损耗百万石粮草!” 哟,有点意思! 朱高煦有些惊讶地看了此人一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为了保证漕运畅通,沿途就需要养活大量的漕丁、纤夫,这些都是因为都城在北京的额外开销。” “而漕粮由南到北几千里运送,光是损耗与漂没就得十成去了三成,这又是一大笔损失!” “若是大明不迁都,仅此两项就能为朝廷省下几百万石的粮食,用以发展民生难道不好吗?” 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有几分见识,也不是在胡搅蛮缠。 朱高煦见他身着绿色袍服而且模样年轻,忍不住追问道:“你是何人,现居何职?” “臣王翱,忝为兵部主事!” 王翱! 原来是他! 朱高煦恍然大悟。 这是于谦那一榜的探花郎! 说起来,这一榜的几个小子,现在都被朱高煦扔了出去。 状元陈循被扔去了东鲲,接任杨溥东鲲布政使一职。 而榜眼陈鼎则被扔去了南洋旧港,顶替年迈的黄淮大学士。 至于于谦于大爷则是在安南从县令做到知府,现在被扔去了岭北,接替杨荣出任岭北布政使一职。 一晃眼,七八年时间就过去了啊! 朱高煦有些神情恍惚,直到朱棣提醒了一声,这才回过神来。 “太子?” “王翱,账不是这么算的。” 既然是有才华的,那朱高煦也不介意提点他一下。 “漕运耗费没有你担心的那般沉重,如今我大明水师舰队完备,完全可以改走海路运送漕粮,以减免运河两岸百姓的负担。” “另外,户部正在种植神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北方虽是苦寒之地,神种也能正常生长,届时北方的粮食需求也没有那么大!” 听见这话,群臣脸色再变。 这还是他们再一次听到神种的消息! 自从那场刺杀案件之后,所有人都对神种避而不谈,唯恐惹得皇上不快。 与此同时,关于神种的各种谣言也是甚嚣尘上,毕竟皇上就是吃了这神种才中毒的。 可现在看起来,好像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王翱灰溜溜地回到了原位,其实他只是觉得迁都没有必要,反倒是会劳民伤财,所以才会壮着胆子出言反对。 可是现在看起来,还是他见识浅薄了,太子殿下与皇帝陛下早就做足了准备。 没有合适的理由,反对的声音也渐渐沉寂,可还是有那么一批人满脸写着不爽。 朱高煦见状索性摆明车马,把话摆明了来说。 “朝廷为何要迁都,想必诸位心中也清楚。” “定鼎南京只是权宜之计,昔年太祖高皇帝也有迁都的打算。” “南京虽为六朝之都且有天险地利,但大明幅员辽阔,定都南京只会使得南方更富北方更贫,不利于朝廷掌控地方疆土!” 朱棣闻言眼睛一亮,他没想到老二轻飘飘几句话,就说到他心坎里面去了。 “而且朝廷如今收复了岭北行省,又得了神种利器,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便是治理岭北,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如此一来我大明未尝不可永绝北虏之患,为后世子孙开出一个万世太平!” 永绝北虏之患! 为后世子孙开万世太平! 朱棣听得热血沸腾,猛地拍案而起! “太子此言大善!” “朕多次挥师北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永绝北虏之患,给后世子孙打出一个太平盛世吗?” “现在蛮夷部落是被打残了打跑了,可谁都知道他们总会有卷土重来的那一天,届时何人守护我大明江山?” “朕迁都北京,就是要让后世子孙以朕为榜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群臣还能怎么办,难不成还能反对? 七部尚书早就做好了准备,当即跪倒在地,高呼“陛下圣明”! 自此,迁都北京,尘埃落定。 而永乐皇帝与太子朱高煦的话语,也在通政司的有意宣扬下,传遍了整个大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625章 亲临上海!太子画下一个圈! 松江府,华亭县,上海镇。 当朱高煦一行出现在华亭县衙的时候,华亭县令唐文明吓得魂不附体,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还没有资格接触太子殿下。 更何况这位刚刚入主东宫的新任太子爷,可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蛮横霸道啊! 唐文明想不明白,整个人惶恐到了极点。 朝廷已经下令迁都北京了,这个时候你太子爷不在京师里面主持大局,跑来这里做什么? 而且这样一尊大佛,来到他这小小县衙到底能有什么事情? 就算是他有什么不法行为,自有监察御史弹劾、按察司上门捉人,也用不着这样级别的大佬亲自上门擒拿啊! 唐文明战战兢兢地迎出县衙八字墙,好歹是进士出身的正印官,倒是没有失了体统。 见到朱高煦一行人,赶紧一揖到地,虽然没有跪地叩首,也把姿态放得很低。 其实以唐文明现在的想法,恨不得直接跪倒在太子殿下身前,把自己做过的坏事情全都讲出来,请求太子殿下发落。 但是文人还是得讲究一个脸面,讲究一个气节,不能人没了,名声也毁了。 “不知太子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不知者不怪,我就是随便看看,你们忙自己的去吧!” 听到这话,唐文明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挥手散退了县衙众人,自己则老老实实地站在了朱高煦身后。 他稍稍抬头扫了一眼,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此刻站在太子殿下身旁的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啊! 除去太子殿下贴身护卫聂兴与郭登不谈,他们一直与太子殿下形影不离。 左右两边站着的人,赫然正是水师巡抚郑和和副使王景宏! 因为郑和远航美洲给大明带回来了神种,因功晋升为水师巡抚! 巡抚一职,乃是太子殿下特意奏请皇上所设,地位甚至还在水师提督吴宣之上,总管大明水师一切事务! 要知道这个“大明水师”,可是大明疆域内的所有水师,囊括了金陵水师(郑和)、渤海水师(吴宣)、东鲲水师(朱桢)与南洋水师(朱高燧)! 可以说这个水师巡抚一职,乃是太子朱高煦特意为郑和所设,名义上统管大明疆域内的所有水师,足见这郑和权势之重! 郑和王景宏身旁,则是江南采访使周忱! 当初汉王一怒下江南,不但血洗了江南五府的士绅豪强,还趁机推行一条鞭法。 之后汉王因夺嫡争位赶回南京帝都,这周忱就率领天策卫与飞熊卫留在江南主持一条鞭法的推行,期间也剿灭了不少负隅顽抗暗中阻扰新法推行的士族豪族,可谓是凶名赫赫! 唐文明最害怕的人,除了太子朱高煦,就是这采访使周忱了。 哪怕人家压根都没有正眼看他,仅仅只是站在周忱身边,唐文明都感觉到一阵心惊肉跳,背后直冒寒气。 “恂如,一条鞭法推行得怎么样了?” 朱高煦看向周忱,后者立马取出了奏报。 这是他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就是等着给太子殿下汇报。 “殿下,一条鞭法已在江南五府顺利推行,百姓对此拍手称快,盛赞皇上是圣君明主。” “推行下去后,朝廷今年税粮翻了十倍不止,老百姓承担的赋税也大幅度减少,先前出逃的百姓也纷纷返乡安心耕种。” 朱高煦接过奏报看后,欣慰地点了点头。 周忱的能力,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尤其是自己已经给他做好了铺垫,而且留下了天策卫与飞熊卫两大禁军辅佐,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推行下去就行了。 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他就不是周忱周恂如了! “做的不错!” “总结一下经验,汇总之后上报一份给朝廷!” “另外那些新学子弟继续带在身边,要不了多久一条鞭法就会推行至整个天下,他们可都是人才,放出去也能独当一面了!” “殿下英明。”周忱欣喜地点了点头。 推行新法的过程中,那些新学子弟可是做出了不少功绩。 有了太子殿下这句话,也就意味着他们先前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哪怕不用参加科举,也能因此顺利出仕获得官职了。 等到他们顺利出仕,就会成为天下士子的榜样,届时还会促进新学的推广,这是相辅相成的大好事情! 太子殿下果真算无遗策,一言一行都大有深意。 一时间轴忱想了很多,对朱高煦也愈发钦佩敬畏。 朱高煦倒是对此浑然不知,他还在观察眼前这个上海镇。 其实他这次来上海镇,就是想要将其打造成江南五府的商业中心。 毕竟是后世的魔都啊,原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朝廷即将迁都北京,这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与此同时也无法避免对中南半岛与南洋等地的掌控力减弱。 所以在这之前,朱高煦必须做好安排。 再者大明即将正式踏入大航海时代,也是时候建设好海关,治理海上疆域了。 按照朱高煦的计划,朝廷迁都北京之后,将从南到北开设五个海关口岸,分别是北方的天津卫、山东的胶州卫、松江府的上海镇、福建的泉州以及大明南部重镇广州。 海关口岸一旦建成,就会带动当地商业迅猛发展。 天津卫靠近京师,山东胶州卫则是辖制辽东、宁国与琉球三国,福建泉州用以同东鲲楚国来往贸易,广州则是利于南洋七国往来通商。 所有大明百姓都可以出海贸易,海外藩国也可前来通商,不过要在海关缴纳不低于货物价值三成的关税。 海上贸易的恐怖利润,前宋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大明已经正式开海,随着海外诸王稳固了疆土,一个大航海时代就会到来! 但海贸巨大的利
相关推荐: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南城(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成瘾[先婚后爱]
交易情爱(H)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芊芊入怀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