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己前途,黄子威就算再无能,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过了两天。 聂兴办事效率极快,毕竟他手底下有着天策卫与飞熊卫禁军! 禁军出手,可根本不管你是什么世家大族,在他们眼中不过都是土鸡瓦狗! 按照汉王爷定下的标准,该缴粮的缴粮,该抄家的抄家! 整个松江府大小一众士绅,瞬间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尤其是聂兴还故意更改了一下程序,或者说故意给了这些士绅豪强一个反抗的机会。 他先是派人登门追缴所欠税粮,而不是直接上门抄家! 这二者一前一后的区别,就是不少试图蒙混过关的士绅,直接就被强行抄家! 聂兴原本就是靖难遗孤出身,对永乐朝廷极为不满,做了多年的刺客游侠后,也对那些个为富不仁的士绅豪强极其痛恨。 经过他这么一算计,整个松江府内的大小士绅几近全军覆没。 毕竟以往也不是没有官差衙役上门追缴欠粮,士绅们还以为可以用之前的手段,或威胁或欺骗,直接给蒙混过去。 哪里想到,这次上门之人,不是什么官差衙役,而是大明禁军! 皇帝陛下的禁军卫队,哪里看得起这些地方士绅,只要一句话没谈拢,直接就是拔刀相向! 随着一家家士绅遭难,其余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那汉王朱高煦,分明就是个屠夫刽子手! 面对汉王爷的淫威,士绅豪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准备好自家拖欠的税粮,希冀着能够破财免灾。 然而紧接着,令他们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轮的大清洗之后,聂兴立马就展开了第二轮! 这一次,不再是追缴税粮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抄家杀人! 兼并田地者,抄家收监! 哄抬物价者,抄家收监! 强抢民女者,抄家收监! …… 一条条残酷命令下达,还没等士绅豪强反应过来,披坚执锐的禁军甲士便已经上门,不由分说地直接拿人!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终于明白,自己等人先前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哪怕是家财万贯,也抵不过刀兵之祸! 什么关系,什么背景,跟汉王朱高煦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那个天杀的屠夫刽子手,端得是个凶厉跋扈,不择手段! 一时之间,松江府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但紧接着知府衙门便张贴出一条条告示,彻底稳定住了大局。 这告示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所有被抄家收监的士绅,其名下田地经过重新丈量之后,将会作为民田返还给地方百姓! 此外,朝廷将会推行新的赋税政策,将松江府的赋税摊到全县的土地上,尽量减小官田和民田的税则差别,力求二者的税率一致! 告示一出,百姓奔走相告,纷纷喜极而泣,盛赞汉王贤德昭彰! 要知道,这告示里面说的,是将那些田地以民田返还百姓,而不是官田! 民田是私有的,可以买卖;而官田是公家的,不可以买卖。 但官田也是田,也需要有人耕种,那些官员老爷们日理万机,本身肯定不会劳作,常用的手段便是将官田租出去,招人耕种。 耕种的佃户,每年需要交给官田主人粮食,这就是田租,也是第一层税!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田又需要向国家交税,官田也不例外,这就是田赋,是第二层税! 简单地说,耕种官田的佃户,既需要交租,又需要交赋,负担很重,而一般私有的民田只需要缴纳田赋,负担就轻。 原本大明定鼎天下后,朝廷给每家每户都分了几亩田地,大家都有自己的的私田。 然而随着士绅豪强想方设法地强占田地,松江府真正的耕户农户大面积减少,大部分平民百姓不是成了替别人种地耕田的佃户,就是直接舍弃田地身份沦为流民。 即便如此,佃户既要上交田租,又要缴纳田赋,同样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难生活。 而且士绅豪强故意拖欠税粮,官府征收不上额定粮食,就强行往老百姓头上摊派,这就更是加剧了耕户农户肩膀上的负担! 要么成为佃户,要么成为流民,这是松江府百姓唯二的选择! 直到现在,汉王朱高煦突然率军入城,将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豪强全部打杀,并且承诺将士绅豪强的田地以民田返还给老百姓! 这一瞬间,老百姓梦回洪武太祖年间。 汉王朱高煦,似乎同太祖爷一样,真正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当成了人! 对此,朱高煦并不知情。 可是当他走出行辕后,却见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在门口,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这些百姓竟齐刷刷地跪倒了下去。 “汉王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啊!” “小人愿给汉王爷做牛做马,以报答王爷的恩情!” “叩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见此情形,朱高煦急忙高喝道。 “诸位乡亲父老!” “这些都是父皇命本王做的!” “皇帝陛下他老人家虽然远在京师,可也挂念着江南的百姓,所以此次命本王前来清洗那些士绅豪强!” “接下来官府会出台新的税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诸位乡亲父老一定要全力配合官府丈量田地,这可关系到最后分到你们手中的田地有多少!” “另外,若有被士绅豪强欺压的乡亲,若有蒙受不白之冤的乡亲,可以随时向本王检举揭发,本王定会为乡亲们主持公道!” 朱高煦这番话讲得极为敞亮,听得一众百姓眼泪汪汪。 尤其他还加上了一位皇帝陛下,能得皇帝陛下挂念,这是所有百姓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老百姓就是这般淳朴老实,只要你对他们好,给他们分发田地让他们自行耕种,先前他们遭受的苦难转眼间就忘记了。 夏元吉看着眼前这一幕,陡然喟叹了一声。 汉王朱高煦,真有太祖之风! 太子朱高炽,仁义不假,心善也不假。 可他朱高炽毕竟是太子殿下,从小锦衣玉食,从未真个深入到民间! 再加上这位太子殿下天生肥胖行动不便,注定他这辈子都只能坐在深宫里面发号施令! 可,他以为的仁政,对底层百姓而言,真的就是仁政吗? 究竟是百姓的仁政,还是官员的仁政? 这一刻, 夏元吉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汉王朱高煦,可能不是一位合适的君主,但他绝对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 第541章 难题!当新学子弟撞上一条鞭法! “人到了吗?” 周忱风风火火地走进官署, 然而况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并未抵达。” “听闻是学部侍郎王骥王尚德亲自带队!” 王骥! 听到这个名字,周忱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原因无他,这王骥可是自己人,而且能力卓著。 当年学部侍郎陈公甫被谋害,学部尚书解公豹独木难支,汉王爷遴选满朝文武,最终挑中了时任应天府府丞的王骥,举荐其为学部侍郎,主持新学推广事宜。 事实证明,汉王爷眼光一向独到,可谓慧眼识珠! 王骥不但刚毅有胆,晓畅戎略,而且行事果决,作风刚烈,浑然不惧暗中使绊子的官僚士绅。 新学在其推广主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南直隶地区推广开来。 直到汉王朱高煦前往北平,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没忘了为新学开辟出一条道路。 历经两年时间,新学也总算是在北方站稳了跟脚,只待顺势将其推广出去。 新学势头大好,一片欣欣向荣,离不开王骥的劳苦功高! 所以当周忱听闻是王骥亲自带队时,顿时感到颇为欣喜。 “王尚德的能力,你我有目共睹!” “若真是他带队前来,那我就能安心了!” 周忱叹了口气,现在他身上的压力很大。 上一次他作为钦差大臣,孤身前来这江南,结果任务没有完成不说,反倒是自己身陷囹圄,还得指望着汉王殿下前来搭救! 现在汉王殿下亲自出手,替他周忱扫平了一切障碍,并且手把手地提出了一条鞭法! 他周忱只需要按照江南的实际情况,把这一条鞭法成功推行下去就可以了。 然而,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真正实践起来却极为麻烦。 这一条鞭法,说白了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各种苛捐杂税合在一起多如牛毛,不但严重加剧了老百姓肩上的负担,而且还给了地方官员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理由,更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所以,一条鞭法执行起来难度极大,最为重要的原因,正是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当老百姓都知道,只需要缴纳一种赋税就行了,一旦地方官员再巧立名目收取苛捐杂税,老百姓肯定就不乐意了。 换句话说,一条鞭法,无异于断了地方官吏的财路!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周恂如,听说你日子不好过啊!” 一声大笑传来,王骥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气宇轩昂。 短短几年时间不见,王尚德竟凭空多出了几分养尊处优的上位者气度。 看来这位学部侍郎大人,已经从推广新学一事中,获得了不少珍贵治政经验。 “王尚德,没想到你真的亲自来了!” 周忱闻言不怒反喜,当即上前热烈欢迎。 三人寒暄一阵后就此落座,唯王骥官职品秩最高,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坐在了诸位上面。 “汉王殿下呢?如今身在何处?” 王骥一坐下就急切询问道。 算算时间,他也的确好久没有见到汉王殿下了。 自从上次应天一别,至今未得相见! 扪心自问,王骥一直对汉王殿下心怀感恩。 当年如果不是汉王殿下举荐于他,他王尚德只怕还在应天府丞那个泥潭里挣扎,仕途难以再进半步! 正因为得了汉王朱高煦的提携,王骥一跃成为了正三品的侍郎大人,而且主持新学推广工作。 历时至今,他王骥不说桃李满天下,也至少有着新学宗师之名,天下新学子弟尽皆奉他为师。 光是这份殊荣,就足以让王骥名垂青史了! 而且王骥心中很明白,一旦新学变革成功,成功取代了旧学,那不只是名誉上的收获,仕途更会因此再进一步,成为九卿巨头都不是难题! 所以,锦绣前程摆在眼前,王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力推行弘扬这新学。 一接到汉王殿下的命令,王骥立马从应天动身,挑选各地最杰出的新学子弟,匆匆赶来这苏州府。 只是可惜,未曾同汉王殿下会面。 “殿下屠了苏州府的士绅豪强,便去了松江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殿下应该是准备一路杀过去,血洗整个江南士族!” 听到这话,王骥忍不住暗自咋舌。 “乖乖!” “真不愧是殿下啊!”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惊天动地!” “汉王殿下命我等前来,辅助你弘扬什么一条鞭法,现在进行得如何?” 谈及正事,周忱立马神情一肃。 “的确如此!” “唯一的难点在于,重新清丈田地!” “因为涉及到地方官吏的利益,所以他们绝对会弄虚作假、从中作梗!” “这也是为何我们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缺乏信得过的自己人!” “原来如此!”王骥点了点头,“此事完全可以交给我们!” “别的不说,如果是论及行动力与数算这些地方,我新学弟子绝对远胜那些旧学书生一大截!” 这倒真不是王骥夸大其词。 新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数算科学、公羊陆学等等,尤以数算为最! 每一个新学子弟,都是精通数算的高手。 清丈田地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简直不要太轻松! “还有一个问题!” “新学子弟中,难免会有出身士族之人,他们万一……” “不会,你多虑了!”王骥摆了摆手,“新学子弟大多出身贫寒,或是不得士族认可之人。” “毕竟新学在那些大儒眼中,依旧还是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哪怕是得到了朝廷的鼎力支持,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个刻板印象!” “所以真正的士族子弟,也不会更不敢学习新学,哪怕将新学与科举挂钩,这一点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得了!” 听到这话,周忱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既然如此,那就拜托诸位了!” “恂如兄严重了,分内之事而已!”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一旁沉默的况钟突然开口,感慨万千地叹气道。 “这一幕,倒真是让下官回想起了太祖年间那事!” “太祖爷为了清丈天下田地,并未任用当地的官员核查田亩数,而是任用了大量的国子监监生,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合作,防止瞒报田亩数少交税。” “汉王殿下如今这一举动,与太祖爷当年何其相似!”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就沉默了。 汉王朱高煦,前半辈子最似当今天子,后半辈子却极类太祖皇帝! 第542章 直臣上谏!风波再次起! 应天,帝都。 文渊阁。 太子朱高炽正伏案批阅奏章。 哪怕皇帝陛下已经回京了,但还是做起了甩手掌柜。 大胖胖都有些不太记得,自己这个太子爷,监国多长时间了。 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大胖胖起身动了动手脚。 “太子殿下近些日子又瘦了!” “哦?真的吗?”大胖胖满脸喜色,笑着反问道。 群臣纷纷点头,没人敢说个不字。 见此情形,朱高炽很是高兴。 毕竟不管他们是不是诚心实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瘦,总比说自己胖要好听一些。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左副都御史李庆却匆匆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叠收发文簿! “太子殿下!” “这是兵部收发文簿,下官有一事不明!”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神情一肃。 这个李庆李德孚,可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直言敢谏! 当年忻成伯赵彝擅自杀死运夫,盗卖军饷;都督谭青、朱崇贪婪放纵,李庆毫不畏惧其权势当朝弹劾他们,最终他们都被交给司法官员审问。 这过后,他又弹劾都督费王献欺罔、梁铭贪婪残暴、镇守德州都督曹得贪财,结果他们都被谴责。 也正是因此,李庆刚正之名朝野皆知,中外官员都畏惧他的风采。 不过随着都察院的权柄扩大,李庆身为左副都御史,都察院的三把手,也很少下场亲自弹劾朝臣了。 他今日匆匆前来,只怕这事情不小啊! “李卿家有话直言。” “这是兵部收发文簿,下官核查之后,发现了一件事情!” 李庆也不废话,直接道明了来意。 “兵部从未给金山卫下过调令,而金山卫却无诏出兵!” “直到消息上报入今,兵部这才补发了这么一道调令!” “此事大为蹊跷,而且我大明绝不能开这等先河,哪有事后补发调令的道理?” 大胖胖闻言眉头一皱,急忙接过收发文簿查看了起来。 得益于汉王朱高煦提出的考成法,现如今大明朝廷内各部寺院效率极高,并且凡事都留下了文簿,随时可以核查清楚! 但是,兵部补发金山卫调令的事情,朱高炽的确全然不知! 并且这事儿就很可笑啊! 哪有大军无诏出兵之后,再来补发调令的道理? 无诏出兵,私自调兵,那就是等同于谋反! 不然朝廷为何如此重视兵权军权,就此形成了一套繁琐复杂的调兵流程? 还不是害怕有些野心勃勃之人窃取了兵权军权,最终酿成大患! “此事孤全然不知!” “这不是孤下的命令!” 听到这话,李庆瞳孔猛地一缩! 太子殿下不知道这件事情。 那能下这个命令的人,就只有皇帝陛下了! 一想到这儿,李庆顿时了然,但他还是没有放弃。 “太子殿下!” “下官这就前去面圣!” “殿下既然不知此事,那就全然不知最好!” 话音一落,李庆拿过收发文簿,转身就准备前去面圣。 见此情形,大胖胖有些不安。 他可是太了解这李庆了,一直都是个认死理的戆臣直臣! 现在补发调令的事情,明显就违背了大明定制。 李庆此去,只怕真个要闹出大事来! “李卿家,等等!” “孤陪你一同去面圣!” 李庆闻言一怔,随即苦笑道。 “殿下何必如此?” 他当然知道太子爷为什么要一起去,还不是为了防止自己触怒龙颜,保下自己一命! “无需多言,走吧!” 大胖胖摆了摆手,忧心忡忡地直奔乾清宫。 很快,朱棣便得到了消息。 听闻太子爷与李庆一同前来,朱棣心中顿时泛起了嘀咕。 难不成出了什么大事儿? 李庆刚刚进入御书房,直接跪倒在地。 “敢问皇上,补发金山卫调令一事,兵部可是得了皇上旨意?” “唔……”朱棣心中一跳,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调令已经发下去了,就不必再追究了!” “为何不追究?”李庆毫不退让。 “无诏出兵,私自调兵,此乃形同谋反的大逆死罪!” “今日若不追究,或者说通过补发调令糊弄过去,开了这个先河,那万一来日有人以此做文章,私自调动大军窃取大军权柄,皇上该当如何?!” 诚然,补发调令是可以糊弄过去! 但事情不能这么办,也绝不能开这个先河! 不然只会给大明后世留下隐患! “李庆,你大胆!” 永乐帝怒了,他真没想到这李庆胆子如此之大! “朕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深海gl (ABO)
岁岁忘忧(完结)
南城(H)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南安太妃传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爸与(H)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