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崩坏的童话_御书屋 > 第105章

第105章

没错。 错的是那些鱼肉百姓的人! 周忱急忙上前,将老丈扶了起来,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本官乃是户部主事周忱,刚才这位小兄弟说的都是真的!” “我大明日后只有新盐,而且定价六十文一斤,全国各地都一样!” “日后我大明子民,人人都吃得上盐,人人都吃得起新盐,这是朝廷给你们的承诺!”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鸦雀无声。 王文显见状心思一动,当即一甩衣袖跪倒在地,朗声高喝道:“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围观百姓见了,这才从感动中回过神来,自发地跪倒在地,接连高呼了起来。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第196章 朱高煦:老夏头,注意心态啊! 相似的一幕,出现在帝都很多盐铺盐店。 尤其是第一声高喝出现后,那声音久久不衰,响彻了整个帝都! 周忱没有停留一处,带着王文显与汪福光等人,又抓紧时间悄然巡视了另外几家。 事实证明,新盐销售成绩很是不错。 毕竟质量摆在那里,那纯正味道暂且不提,光是晶莹雪白的卖相,就足以甩之前那些粗盐劣质盐好几条街了。 不过一路走来,“皇上万岁!汉王千岁”的声音始终未听,周忱听了忍不住眉头一皱。 他扭头看向王文显,意味深长地笑问道:“王文显,这是你的手笔吧?” 上次品鉴会,王文显成了应天府新盐代理人,又参与了盐商后续规则制定,所以周忱对此人颇为重视。 而且这王文显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 确认自己成为应天府盐商代理人后,他第一时间同户部接洽,接手了应天府内官方设定的盐铺盐店。 这之后,王文显作为盐商巨头的经商智慧就体现了出来,他先是亲到距离帝都最近的盐场,核查新盐质量,随即确认盐场交货日期。 而后王文显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帝都,召集所有盐铺盐店的伙计,亲自给他们培训上课,灌输以礼待人的思想。 直到今日,新盐正式上市,王文显前期所做的铺垫与努力,也取得了喜人的回报。 这响彻整个帝都的欢呼高喝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是周忱此刻很是担心,这欢呼高喝声,落到太子爷与朝臣耳中,对汉王殿下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面对周忱的质问,王文显并未显得慌乱,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周大人猜的不错,这的确是小人自作主张。” 让盐铺伙计介绍新盐的时候,着重提及汉王殿下的贡献,这的确是他王文显故意为之。 听到这个答案,周忱都有些惊讶,再次问道:“为什么?你可知你的自作主张,很有可能给汉王殿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皇上万岁! 万民高呼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值得载入史册! 但是,紧跟后面的,却是“汉王千岁”! 汉王千岁! 万民高呼这句话,原本也没有问题,然而大明朝现在,可是有着两位储君! 太子爷,朱高炽! 太孙,朱瞻基! 太孙随皇上北伐去了,但是太子爷,此刻可是还在帝都啊! 不用怀疑,此刻太子殿下,乃至在京的满朝文武,只怕都听到了这声高喝! 如此一来,你让他们怎么想? 汉王朱高煦,这是在笼络人心,这是在夺取民意!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王文显的自作主张,很有可能会把自家王爷架在火上烤! 然而,王文显依旧没有慌乱,而是不卑不亢地低声道:“周大人,我等能有今日,全是汉王殿下的恩德!”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将来荣登大宝之人,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那我等盐商前途如何,还尚未可知……” 听见这话,周忱面色狂变,低声呵斥道:“闭嘴!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王文显顺从地没有多言,但他这番话,却是在周忱心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然而一旁的汪福光却突然笑了笑,开口道:“周大人,老王这话说的,没有毛病。” “对啊周大人,有些事情,我们这些卑贱商贾,心里也清楚。” “周大人,王爷的恩德,我们从未忘却。” 一名接一名的盐商开口,旗帜鲜明地支持汉王朱高煦。 周忱满脸骇然地看着他们,只觉得自己心肝儿都在发颤。 为什么? 这些盐商……为什么? 难道说汉王殿下从改革盐法开始,就是存着这样的心思? 一时间,周忱心乱如麻。 王文显、汪福光等盐商却是面无表情,聆听着那经久不衰的欢呼高喝声,甚至还很欣慰。 其实他们早就看明白了,自己这些卑贱商贾,只有紧紧跟着汉王朱高煦,才会有肉吃。 太子朱高炽,与他身后的文官集团,最看不起的人,就是他们这些卑贱商贾! 一旦皇上宾天新君即位,太子朱高炽即位称帝,在那些文官朝臣的怂恿之下,谁能保证他不会改革新盐法? 毕竟,自己这些盐商,现在可以说是与文官朝臣抢肉吃! 以前的开中法,朝廷与盐商吃的是残羹冷炙,真正的大头全都进了这些文官朝臣手中。 现在的新盐法,变成了朝廷吃肉,盐商啃骨头,文官朝臣连汤都喝不上一口!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他们这些盐商一个个都是人精,这些个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儿个王文显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汪福光等人也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了。 恰在此时,户部尚书夏元吉正好走了过来,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他一见到周忱,立马上前低喝道:“周忱,这是你的手笔?” 周忱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有心解释清楚,奈何老夏头根本不听他废话。 “你随老夫去汉王府一趟,其余人都滚吧!” 王文显等盐商当场懵逼,却又不敢发怒,只能陪笑着行完礼,这才匆匆离去。 汉王府。 朱高煦正埋头苦干,致力于编纂科学教材。 门外突然传来了朱八的声音,“王爷,户部尚书夏大人与主事周大人来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手中动作一顿,有些惊讶。 现在不是休沐日吗? 夏元吉与周忱来做什么? 难道是新盐上市出了什么问题?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坐不住了,立马让朱八将人请到了大堂。 “我说老夏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难道是新盐上市出现问题了?” 汉王爷一见到夏元吉,立马出言问道。 谁料老夏头先是抿了一口茶水,不阴不阳地嘲讽道:“汉王殿下真是好手段啊,连老夫都骗过去了。” “老夫本以为汉王殿下当真一心为国,一心造福百姓,所以才改革盐法研制新盐,谁曾料想汉王殿下原来是包藏祸心,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朱高煦:“???” 啥? 你说啥? 我他娘的干啥了? 老子怎么就包藏祸心了? 汉王爷满脸懵逼,随即看向神情古怪的周忱,怒道:“你丫干啥了?” 周忱闻言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指了指外面,“王爷您静下来听听。” 朱高煦一愣,扯着耳朵一听,下一刻脸色变得很是精彩。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这也没错啊……” “没错?汉王爷,你置太子爷于何地?你眼里还有没有上下尊卑……” 眼瞅着老夏头越说越激动,险些又嘎过去了,朱高煦急忙上前扶住了他。 “老夏头,心态,注意你的心态啊……” “你狼子野心……” “心态,心态!” “你昭然若揭……” “多大点事儿,心态最重要……” “你不当人子……” “你要是嘎了,那国库里的银子可都是我汉王府的了……” “你……放屁!” 第197章 本王的命令就是王命! 得,一提及银子,老夏头可就不困了。 你跟他讲家国大义,他能用儒家圣言喷死你。 但你要是跟他讲国库里的银子,他可是立马就老实了,唯恐汉王爷真个对国库动手。 朱高煦见状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哪里知道周忱这王八蛋干了什么。 “行了老夏头,别说那些废话了,本王问你钱庄建设得如何?何时可以开业?” 大明钱庄计划,乃是足以影响大明国运的重大国策,与新盐法地位相差无几。 建设了这么久的大明钱庄,现在应该也建成了吧? 谈及正事,夏元吉立马答道:“按照汉王殿下的吩咐,朝廷先于帝都、扬州、”开封三大繁荣之地试点,加之皇家制造局二局提供的水泥,如今钱庄已经建设完毕,完全可以正式开业。” 听到这话,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着水泥这基建神器,钱庄建设速度果真提高了不少。 而且借助大明钱庄,还可以打响水泥的名气,将之进一步推入民间。 “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开业吧,暂定于上元节!” “老夏头,明日随本王去内帑和国库转转,清点一下准备金,运往这三大钱庄。” 内帑? 真打算动内帑? 夏元吉有些吃惊,也有些惶恐。 毕竟那可是皇上的小金库啊! 以往他与太子爷筹措银两,再怎么被逼得没办法,都没打过内帑的主意。 怎地现在到了汉王爷监国,这混账就一门心思地想着动内帑呢? “为什么不动?不止内帑,还有国库,那些现银全都得动起来!” “什么?还要动国库?”夏元吉急了,“汉王爷,现在大明钱庄只有三处,无需这么多的准备金啊……” 老夏头是真急眼了,做了这么久的户部尚书,好不容易见到国库充盈,让他安心无比。 结果这银两还没捂热呢,转眼间就要用出去了? 朱高煦听见他这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恰巧周忱这个未来的财税大家也在,汉王爷觉得有必要给他们上一课。 “这样吧老夏头,恂如,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汉王还会讲故事? 夏元吉与周忱对视了一眼,老老实实地坐好准备聆听。 “比如一个外地人来了金陵住客栈,给了掌柜一两银子的房钱,掌柜趁客人上楼那着这一两银子,去对面屠夫那儿结清了肉钱。” “这一两银子到了屠夫手中,他也立马拿着钱去隔壁饭店还清了自己欠的饭钱,饭店女掌柜拿到了这一两银子,又立马拿着钱来到了这家客栈,还清了她欠的房钱。” “就在这个时候,客人从楼上下来,称对房间很不满意,拿着这一两银子走了。” “在这一刻,没有人付出银子,也没有人得到银子,但附近几家的债务都因此偿还清楚了,每个人都很高兴,又是美好的一天。” “那你们告诉本王,这是为什么?” 周忱:“???” 夏元吉:“???” 为什么? 老子也想知道为什么? 汉王爷这个故事虽然是极端个例,但是不得不承认,真有发生的可能。 那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没有人付出银子,最后却又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呢? 夏元吉满脸茫然,周忱一脸懵逼。 朱高煦见状倒也没有动怒,毕竟大明朝重农抑商,这个时代的人大多都是小农思想。 太祖朱元璋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政权稳定,大力打击地主豪强,力图让土地分成小块,让真正耕种土地的人拥有土地,且不得转让,任何人的后代也都必须从事父辈的职业,不得改行。 加上他制定的一系列严苛政策,大明朝的百姓基本就形成了世世代代固守在故土,最多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活动的生存模式。 平民老百姓因为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眼光就变得短浅,赚了钱就过小日子,不图更大的发展,缺乏冒险精神,这就是小农思想。 只是朱高煦没有想到,夏元吉与周忱作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财税学家,同样会受小农思想束缚,认为将银子粮食囤积起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没有那一两银子,这几人的债务自然偿还不了,但是这一两银子只是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客人手中,他们的债务却偿还清了,你们说关键在何处?” 关键在何处? 周忱仔细回忆着过程,脑海中陡然划过了一道亮光,“王爷,在这两银子转了一圈!” “没错!”朱高煦欣慰地笑了笑,“银子是货币,他的价值本身就是流通赋予的。” “或者换句话说,大明宝钞之所以贬值,就是因为它不被平民老百姓接受,没有成功地流通起来,所以它没有价值,直到现在都不被市场接受。” 听到这话,周忱眼睛一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货币! 流通! 价值! 夏元吉毕竟年纪大了,短时间内还不能接受这些新思维,不过他到底做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细细思索着还真琢磨出了几分味道。 “货币只有流通,才会有价值,才能刺激交易,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上次品鉴会,朝廷一举收入了上亿两白银,大明白银产量本就不高,可以说将市面上的白银差不多收刮了个干净。” “如果不尽快将这些白银推入市场,任由他们烂在国库里面,老夏头你说会有什么影响?” 夏元吉听到这话,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大明如今的货币体系混乱不堪,虽然推出了宝钞纸币,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其一直不被平民老百姓所接受。 所以老百姓现在用的,还是以铜钱白银为主,至于黄金那等奢侈品,傻子才会拿来当钱花。 然而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又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用货币。 现在市面上的白银几乎都堆在国库里面,如果不让白银流通起来的话,那大明货币体系乃至整个市场,只怕会有崩塌的风险!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脸色陡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汉王殿下,老夫明白了,立刻准备钱庄一事。” “嗯,还有,告诉满朝文武,都把家里的银子给本王存进钱庄,如果有人敢弄虚作假不听王命的话,本王会让锦衣卫请他们去诏狱喝茶!” 夏元吉一愣,下意识地问道:“王爷,这未免太霸道了些吧?” “霸道?本王就是霸道了,那又如何?”朱高煦笑了,“这是我朱高煦的王命,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本王!” “老夏头啊,你还是没有明白,整个大明白银最多的地方,除了皇帝的内帑,除了富商巨贾的仓廪,剩下的就是这些文官朝臣的府邸了!” “与其任由他们将金银珠宝堆在家里发霉,不如交给朝廷拿去发展民生,稳定宝钞的货币价值,你说呢夏大尚书?” 话讲到此处,夏元吉如果还不能明白,那他就不是永乐帝的小算盘了。 周忱却突然举起了手,满脸兴奋地开口道:“王爷,要说这满朝文武谁家底最丰,还得看咱汉王府,要不咱做个表率?” 朱高煦:“???” 你大爷! 此子有逆骨啊他! 这混账不能留,发配南洋去! 第198章 忠正贤良!鲁穆鲁铁面! “反骨仔”周忱一句话,让气氛顿时变得尴尬了起来。 夏元吉同样看向了汉王爷,嘴角泛起了戏谑笑容。 “汉王爷,恂如这话倒是说的不错,论及家底丰厚,这满朝文武谁能比得过王爷您啊?” “汉王殿下想让朝臣主动到钱庄存款,为天下万民做出表率,以此提高大明钱庄的公信力。” “既然如此,那汉王殿下为何不先为群臣做出表率,毕竟这大明钱庄计划也是汉王殿下的心血啊!” 朱高煦:“???” 咋滴? 趁火打劫? 想动本王的小金库? 汉王爷古怪一笑,“谁说本王是大明最有钱的人?过些日子你们就明白了。” “不过这银子该存还是得存,是存了又不是捐了,怕什么。” “朱重……咳咳,朱八,去把王府现银统计一下,留下平日里所需的用度,其他全都存进钱庄!” 听到这话,夏元吉与周忱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爷高义!” 朱高煦见状淡然一笑,他心中可是清楚,整个大明朝,最有钱的人,抛开天子朱老四不谈,那也不是他这个汉王爷,而是那头天子鹰犬! 倒是夏元吉与周忱有些茫然,脸上充满了狐疑之色。 整个大明,除了你这个汉王爷,还能有谁?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管家朱八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鲁御史到了。” “唔……直接带进来吧。” 鲁御史? 这是何人? 汉王又想做什么? 顺着视线看去,夏元吉看清来人后,眉头顿时紧锁。 来人正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鲁穆,此人初任都察院御史,出巡江北、两淮等地,禀公执法,吏不容奸,被赞为“鲁铁面”,深得百姓爱戴朝野敬重。 只是,汉王爷将鲁铁面请来自家府邸做什么? 要知道永乐初年,汉王麾下的官吏校尉多违法干坏事,朝臣们敢怒而不敢言,只有这鲁穆鲁铁面当庭上奏章弹劾,虽然皇上没有问罪汉王,但是鲁穆却因此刚直名声震动朝廷。 也就是说,鲁穆与汉王之间,那可是有仇的啊! “下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鲁穆,见过汉王殿下!” 鲁铁面一进大堂,便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礼。 他这个人天生性子刚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当年鲁穆初为御史,眼瞅着汉王朱高煦的下属校尉横行不法,当即公然上奏弹劾,然而皇上并未因此问罪汉王。 鲁穆虽然得了一个刚正敢言的贤名,却也因此遭受孤立,加上本身性格使然,在都察院内郁郁不得志。 直到汉王检举揭发了刘观等人的贪腐大案

相关推荐: 碧荷衍生文   小寡妇的第二春   交易情爱(H)   挚爱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