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崩坏的童话_御书屋 > 第346章

第346章

事,一向以家国百姓为己任,绝不会忤逆圣意!” “行吧,那就这么定了。” 朱高煦叹了口气,有些不舍地开口道:“归乡之后安享晚年,朕会晋你为太子太保,并命人在会通河为你刻碑立传,立祠诏祀,让你宋礼流芳百世!” “皇上,臣……愧对圣恩啊……” 此话一出,宋礼顿时泪流满面,哽咽得不能言语。 朱高煦也是感慨万千,亲手将他扶起,好生安抚了良久。 对待贤臣,尤其是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贤臣,朱高煦一向不吝啬赏赐。 最终,宋礼还是走了,彻底退出了大明朝堂,一代贤臣就此谢幕。 第801章 武德二年!永乐大帝病崩! 武德二年,万象更新。 自武德皇帝即位之后,大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发布的第一项新政,则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在通政使司的全力宣传之下,天下百姓都对这位武德新帝生出了敬爱拥戴之心。 毕竟通政使司可谓是将这项新政的利国利民之处,直接嚼碎了用民间言语讲给老百姓听,甚至还雇佣了大量的书生士子专门深入地方乡野讲解此事。 所以短短一年时间,天下百姓都知道大明王朝换了一个主人,换上了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其实老百姓要得东西本就不多,只要王朝安稳,只要官员清廉,只要皇帝圣明,那他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耕田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尤其是随着土豆、甘薯等美洲作物推广开来后,不但大幅度提高了老百姓的粮食产量,而且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粮食种类,因此天下百姓都对这位武德皇帝感恩戴德,大明民心之盛堪称前所未有! 此刻,百姓们心心念念的武德皇帝,却是正在西宫宁寿宫里面,跟朱棣打着麻将。 宁寿宫,这是太上皇朱棣的居所。 自朱高煦即位称帝后,为了彰显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也为了避免给朱高煦带来麻烦,所以朱棣当即就搬离了乾清宫,一直在西宫宁寿宫内深居简出。 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也没有上台就飘,而是时不时地前往西宫陪伴朱棣,再叫上朱高燧和朱瞻基,四人一起吃喝玩乐,打打麻将纸牌。 麻将纸牌这些消遣之物,正是出自朱高煦之手,为了给朱棣打发时间消遣娱乐的。 只是朱高煦没有想到,麻将纸牌的魔力实在是太大了,对于皇室里面这些无事可做的贵人而言,简直就是神器一样的存在。 尤其是那些深宫里的妃嫔宫女,那可真是天天以打麻将为主业,时不时再玩玩纸牌,原本枯燥乏味的日子,也因此变得绚烂多姿了起来。 而永乐皇帝也迷上了打麻将,时不时就要拉着龙子龙孙打打牌,比如朱高燧,比如朱瞻基。 至于朱高煦,毕竟身为大明皇帝,所以朱棣一般是不会叫他的,以致于反倒是苦了朱高燧和朱瞻基二人。 跟太上皇打麻将,就跟太上皇下棋一样,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你赢了吧,太上皇会很不爽,指着你的鼻子臭骂一顿,他们又不敢还嘴。 但你就算是不敢赢,想要故意输,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太上皇只是老了,又不是疯了傻了,以他的眼力哪里看不出来,你是真的还是装的? 再加上二人刚开始学会打麻将,全凭运气和手感,毫无任何技术可言,所以赢也赢不得,输也不好输,确实是难为他们了。 尤其是朱瞻基这小子,最近这一两年那可是难过得很。 他又不好离开大明返回北美,毕竟老爷子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了,指不定哪天就会咽气了。 可是他不走吧,就得一直留在这儿,陪老爷子吃喝玩乐打麻将,问题是朱瞻基没钱啊! 他的产业基本盘现在都在美洲那边,大明这里又没有什么资产了,拿什么天天输啊! 以致于朱瞻基这位北美王输到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去找朱高煦哭诉了。 毕竟这麻将纸牌是朱高煦搞出来的,结果他自己倒不怎么玩,反倒是坑了他们。 朱高煦听完后那真是哭笑不得,有心劝谏朱棣一番,不过念及他时日无多,所以也就听之任之,大不了就是输点钱给老爷子嘛! 等老爷子哪天咽气了,那些钱还不是留给自己? 所以朱高煦很是大方,直接从内帑拨款给朱瞻基,让他陪着永乐皇帝玩个痛快。 至于朱高燧,那就对不起了,你输钱关老子屁事。 他娘地南洋国海关港口林立,光是每年收取的商税关税,都超过大明朝廷了,你丫还有脸问老子要钱?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这个麻将四人组,充满了勾心斗角的意味。 朱棣那是浑然没有顾忌,该胡胡该收收,每天都沉浸在赢钱的快感里面。 而朱高煦那也没有什么顾忌,他的技术无疑是四人里面最好的,可毕竟是陪老爷子开心,所以朱高煦也适当收敛了一些,稳居第二的位置。 朱瞻基那也没有顾忌,反正他的任务就是陪老爷子开心,至于输赢关自己屁事,反正又不用自己给钱! 唯独只有赵王朱高燧,那可真是个大怨种,技术原本就菜,朱棣点炮他又不敢胡,只能胡朱高煦和朱瞻基的,以致于反倒成了最大的输家。 “四筒!” 朱棣笑眯眯地打出了一张四筒。 朱高煦看了一眼自己的清一色,终究还是不敢胡出声来。 朱瞻基眼睛一亮,正准备碰,不料朱高燧把牌一摊,大笑道:“哎哎……胡了!” 朱棣满脸不爽地看着这个小老三,还认真地检查了一下他的牌,最终只能咬牙确认,这逆子当真是胡了。 正当他准备掏钱的时候,却突然眼前一黑,直接昏死了过去。 “爹?!” “父皇?!” “皇爷爷?!” 三人大惊失色,当即命人去寻御医。 半个时辰后,御医走了出来,满脸凝重之色。 他跪倒在朱高煦身前,满脸悲痛地开口道:“皇上,太上皇已经……油尽灯枯,回天乏术啊皇上!” 听到这话,朱高煦如遭雷击,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朱高燧眼泪瞬间流了下来,脚步都有些蹒跚。 朱瞻基有些难以置信,想要说些什么,却是哽咽得说不出口。 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一天会来,只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三人却都是难以接受。 毕竟,现在要走的人,是他们最亲最敬的人。 “皇上,太上皇召三位进去,抓紧时间吧!” 御医说完这句话,就识趣地退下了。 朱高煦三人不敢犹豫,当即走进了房间。 朱棣见到三人的模样,顿时大笑道:“哭什么?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一样?” 朱高煦三步并作两步,急忙上前握住了朱棣干枯的双手。 “爹……” 朱棣紧紧攥着朱高煦的手,沉声道:“老二,记住你的承诺,对老三和瞻基好一点,一定要他们好一点!” “好!”朱高煦泪流满面地点了点头,“我一定会善待他们,爹您放心吧!” 听到朱高煦这话,朱棣总算是放下了心来。 朱高燧和朱瞻基已经是泣不成声,跪在朱棣病榻之前嚎啕大哭。 朱棣突然坐直了身体,脸上容光焕发,好像一个没事人一样,精神抖擞。 但是朱高煦三人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老二!” “朕看到了太祖高皇帝了!” “高皇帝……赐了朕一柄宝剑……他还夸赞朕这个天子做得很好……” “老二,父皇他真的没有怪朕……他真的没有怪朕啊……他说朕做得很好……” 话音未落,朱棣就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头一垂闭上了眼睛。 “爹啊!” “父皇!” “皇爷爷!” 武德二年三月甲子,永乐皇帝、太上皇崩于宁寿宫! 第802章 离别!真正的孤家寡人! 永乐皇帝病逝,万民嚎啕痛哭。 朝野上下一片惨然,这种悲伤的氛围足足持续了半年之久。 对文武百官而言,永乐皇帝确实是一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雄主贤主。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通过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等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 此外永乐皇帝还是一位金戈铁马的铁血帝王,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三大营,对外宣扬国威,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 史官一向不偏不倚,此次在史书上面,对朱棣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经过朱高煦与满朝文武的商议结果,一致认为永乐皇帝当得起“太宗”这个庙号。 要知道“太宗”这个庙号,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上的。 在华夏帝王的庙号准则里,“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开疆拓土曰祖,守业有成曰宗”。 所以一般而言,开国皇帝的庙号称“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等;而后续皇帝的庙号称“宗”,比如仁宗、孝宗、高宗等。 通常情况下,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祖”,却有很多个“宗”,所以历史上“祖”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宗”,但在诸多“宗”中,有一个的知名度却丝毫不逊色于“祖”,那就是“太宗”,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以及清太宗皇太极。 因为,自古盛世出太宗。 不管是汉太宗刘恒,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亦或者说眼前的明太宗朱棣,都是罕见的英明帝王,靠着自身能力超群与励精图治,缔造出了一个个的太平盛世。 宽厚平和的汉太宗刘恒,缔造了“文景之治”。 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缔造了“贞观之治”。 雄才大略的明太宗朱棣,缔造了“永乐盛世”! 不管是“远迈汉唐”,还是“太宗”庙号,世人给朱棣的评价都极高。 当然,这也是朱棣应得的。 这一日,朱高煦得知赵王与北美王求见,他立马召见了二人。 果不其然,朱高燧和朱瞻基联袂而来,正是想要告辞离去返回封地。 “皇兄,在京师待了这么久,我也应该回去了!” 朱高燧笑呵呵地开口道:“算算时间,差不多也有两三年了吧!” “要是再不返回封国,我都担心手底下那些小崽子要来造我的反了!” 朱瞻基也紧跟着开了口,目的都是一样,想要返回封国美洲。 现在永乐皇帝驾崩了,对朱瞻基而言,这个大明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了。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朱瞻基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王朝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他也学习到了很多治国经验,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发展自己的美洲大明。 不管中原大明发展得太好,都跟他朱瞻基没有关系,因为中原大明是朱高煦的。 所以,朱瞻基要回去,在北美缔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大明! 听到他这话,朱高煦有些怅然。 父皇前脚才驾崩,这两个家伙就来请辞,怎么看都有些不讲情义。 但这就是皇室天家的常态,很多时候亲情并不能放在第一位,甚至是只能放在最后一位! “你们都想好了?” “既然如此,那就回去吧!” 朱高煦没有阻拦,也没有开口挽留。 北美大明也好,南洋七国也罢,对大明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以他们尽快回去发展封国,成为中原大明的外围羽翼,这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亲情,这对皇室天家而言,太过可笑了一些。 朱高燧和朱瞻基都点了点头,心中也松了口气。 眼见朱高煦情绪有些低落,朱高燧笑呵呵地开了口。 “放心吧老二!” “等我回去之后就立刻为你物色几个大洋马!” “嗯?什么大洋马?”朱瞻基探出了脑袋,满脸好奇地问道。 “哈哈哈……” 见此情形,朱高燧和朱高煦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他们回想起了那一日,朱高燧因为骑大洋马,被朱棣老爷子敲了满头包! “对了老二,我也不是在劝你,只是希望你做好完全准备。” “摊丁入亩这项政策,可谓是斩断了读书人的命脉根基,他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朱高燧忧心忡忡地提醒了一句,他也是知道朱高煦的打算,所以确实有些不太放心。 毕竟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从没有发生过,历代帝王也都从没有干过! 实则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朝廷都是好吃好喝地优待读书人,因为朝廷需要他们当官,需要他们为天子牧民! 甚至发展到了前宋王朝,读书人的地位权势被拔高到了一个极点,文臣缙绅都敢当众辱骂皇帝指责皇帝的是非过错,武官将领只能去给文官缙绅当狗,朝堂结构畸形到了极点。 现在朱高煦倒好,他这位武德皇帝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准备给天下读书人来上一记狠的! 那读书人的反应,基本上可想而知了。 其他的事情朱高燧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要是朱高煦真这么干了,那他这位武德皇帝的名声可真就臭完了。 要知道文人的笔堪比武夫的刀,而且还是杀人不见血的那种! “老二,此事你可得慎重考虑啊!” 朱高煦点了点头,清楚这是朱高燧的好心。 “放心吧!” “我会做好万全准备的。” “到时候要真是有不怕死的跳出来,那就阖族流放给你们!” 听到这话,朱高燧和朱瞻基大喜过望,连连点头。 他们封国内可正缺少这样的读书人,尤其是做过官的官员缙绅。 “那感情好啊!” “有多少要多少!” 三人继续闲聊了一阵,朱高燧和朱瞻基就离开了。 朱高煦没有去送,而是让太子朱瞻壑去送,自己却坐在龙椅上面发呆。 现在,他朱高煦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啊! 第803章 成效显著!岭北拓荒完美进行! 武德三年。 朱瞻壑匆匆走进了御书房。 三年时间历练,他这位太子爷可谓是实至名归。 基于武德皇帝那不怎么“健康”的身体,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所以朝堂政务大多都是朱瞻壑这位太子爷在处理。 好在有着内阁诸臣的鼎力辅佐,否则仅凭朱瞻壑一人,恐怕还真做不到事事皆毕。 其实朱瞻壑也很无奈啊,摊上这样一位怠政懈政的父皇大人,太子爷表示他很受伤。 奈何人家武德皇帝有理有据,直接搬出了永乐先太子朱高炽的光辉事迹,所以朱瞻壑也没有丝毫反驳的理由。 要怪就只能怪这是老朱家的传统,从洪武朝那位懿文太子朱标开始,老朱家的太子爷就没一个轻松的。 朱瞻壑甚至不怀恶意地揣测,他再这么劳累下去,可能真会步朱标和朱高炽的后尘。 走进御书房,只见武德皇帝正在优哉游哉地品着香茗,朱瞻壑顿时就气急了。 “父皇,您明明没有生病,为什么就是不去上朝呢?” “现在朝野上下都在非议您老人家太过怠政,不知道在怎么编排您呢!” 听到这话,朱高煦抬起头来,懒洋洋地回答道:“随他们去吧,爱怎么编排怎么编排!” “我上个锤子早朝,半夜都得起来准备,好歹我现在也是大明天子,连个懒觉都不能睡了吗?” “再说了,我也不是没有去过啊,你看隔一天上一次早朝,这样大家都可以好好休息,何乐而不为呢?” 朱高煦说得有理有据,听得朱瞻壑只能摇头苦笑。 谁能够想到,他们敬爱有加的君父大人,就因为想睡懒觉,所以连早朝都不上了!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父皇,您差不多就行了,这段时间您‘生病’的频率未免太高了。” “那些朝臣确实不敢非议您这位皇帝陛下,但是他们敢去找太医院的麻烦啊。” “我可是听说顾佐他们正在大力弹劾太医院的一众太医,指责他们尸位素餐,连皇帝陛下的龙体都调养不好……” 听到这话,朱高煦傻眼了。 狗日的顾佐,竟然给他来这么一手! “这个顾喷子想干什么?” “朕看他最近是不是太闲了一点!” 朱高煦冷哼一声,将顾佐记在了小本本上面。 其实他这位武德皇帝,还是比较合格的,只是偶尔缺席早朝罢了。 毕竟按照礼仪制度,早朝在六七点就要开始了,所以他朱高煦得五点多起床准备,那不活生生的大怨种嘛! 皇帝这个差事,还真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快乐。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累得比驴惨! 朱高煦可不想步上太祖朱元璋的后尘,做一个工作狂人,硬生生地把自己给累死了。 反正现在朝堂结构经过他的一再调整,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流程。 地方奏章会先送到内阁,经由内阁诸臣先行筛选打上标签,然后全部再送到太子朱瞻壑手中,按照内阁诸臣提前整理好的轻重缓急程度,逐一进行批阅答复,最后再呈送给朱高煦这位天子。 朱高煦会再次复核太子朱瞻壑的批阅意见,确定无误之后则重新发回内阁,由内阁一众学士按照这些意见对所有奏章进行官方答复,然后下发到朝廷七部百司。 如此一来,内阁就成为了皇帝的特权顾问机构,手中并没有太大的权力,不至于最后发展成为历史上那样威胁皇权甚至架空皇权的庞然大物。 此外太子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

相关推荐: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流萤   带着儿子嫁豪门   游戏王之冉冉   实习小护士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我以神明为食   深海gl (ABO)   芊芊入怀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