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会把老大老二告上衙门,让他们去跟陈文星做伴去。 陈婆子以为三儿子还跟以前一样好拿捏,想要闹。 结果陈大柱直接拿了断亲书,让几个五大三粗的兄弟帮忙押着老大老二就要上衙门。 这可把一家子都吓坏了。 最后是陈老头狠狠打了陈婆子几个耳光,让两兄弟把她关柴房,不准她再随意出来才作罢。 陈老大和陈老二被这么一吓,更加老实。 这段时间两人都被陈大柱赶去县里修路赚钱去。 两个妯娌也不敢再躲懒,带着一群儿女,和公爹每天去田里种萝卜。 种完萝卜还要干陈大柱给他们找来的一些手工活计。 比如编藤筐,编草绳,编麻绳之类。 都是姜梨花那边需要经常大量用的东西。 她都会下放给村里人赚钱去。 不过现在大部分村里人每天都乐颠颠忙田地里的活,这点手工活已经看不上了。 就都给陈大柱接过来给她们。 现在一家子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最大的追求就是天赶紧黑好睡觉。 躺床板上就睡死过去了,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去想陈文星这个人。 至于陈婆子,晚上关柴房,早上还被用草绳绑起来。 每天只能喝到儿媳妇喂的几口稀粥。 叫骂时还会被老头子拿麻绳打,不给饭吃。 这么折腾几天后,她也老实了。 有时候忍不住又想撒泼,陈老头一拿起绳子,她就吓得赶紧闭嘴。 陈老头也算是个聪明人。 知道现在这个家里只能靠老三。 老四已经废了,老大老二也靠不上。 如果再把老三气走,那他们一家子就真的要完了。 所以才狠下心来整治老妻。 不过治了一段时间后,陈老头倒是从中找到乐趣。 看着以前总喜欢对他呼来喝去的老妻现在这么怕他,陈老头就变态的觉得满足。 陈大柱可不管他们内部怎么闹。 反正只要老老实实把他安排的事干了,不去找姜梨花麻烦,他就不会去理会。 他现在也不跟他们住一起,自己跟一群弟兄也在山下盖了几间木屋。 跟镖局的兄弟们住一起。 每天也只会过来问两句,检查一下工作,看看他们今天有没有老实干活。 对于陈老头等人地讨好,直接无视。 陈家赚到手的银钱也全部由他接管。 每天固定除了给他们一点日常花销的铜板外,其他一并收走。 伙计都是他给找来,每日赚多少钱他也门儿清。 谁想偷偷藏下几个铜板都办不到。 他们再怨再恨也没法子。 谁叫陈大柱现在也有靠山呢。 何况他们还想着背靠陈大柱,以后也有机会从姜梨花那得好处呢。 自然不敢不听他的话。 话说回来。 早上马头村的村民们忙着排队卖韭菜。 中午,其他村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赶着牛车驴车,拖着一车车韭菜过来。 姜梨花宅子外已经堆起一座韭菜山。 张婆子时不时舀些水浇上去。 院子里也摆了许多打稻谷那种大木桶。 里面也堆了一捆捆韭菜,都用水泡着,能保持新鲜度。 还有一些汉子则在一边忙着打包。 这么多韭菜,姜梨花当然不可能全自己留下来吃。 平均一亩地十斤左右,六千多亩也有好几万斤。 这还不是一日收完就完,后面每天也会有。 就算分到几座工坊天天吃也吃不完。 她在收韭菜苔时就打算好。 这些韭菜大部分都是用来送人。 正好现在冬季气温低,他们这边也有县城的镖师了,方便运送东西。 今天收下来头批韭菜苔是口感味道都是最好的一批。 她让人把每捆韭菜都解开,挑出最细嫩的,十斤绑一捆。 选出三万斤,分几车装。 其中两万斤送给北朝帝,一万斤送给蕙王。 又挑了一万斤送到临安府给敖通判和知府。 县衙门这边也送了五千斤做日常吃用。 苟县令、秋师爷等平时跟她走得比较近的,私人也得到几百到上千斤的赠送。 每个衙役也分到十斤拿回家去吃。 这次韭菜苔直接被姜梨花给垄断了。 都没人拿到县里卖。 所以县民们也没法吃到。 倒是对姜大人特意花高价收的这东西很感兴趣。 听说在衙门当值的人都分到十斤。 一些与这家人交好的,就忍不住过来瞧一眼,顺便看能不能蹭两口。 要不怎么说越得不到的东西越好呢。 很快县里就传出韭菜苔非常美味,可比山珍海味等话。 让吃不上的更加心痒痒。 一些地主乡绅忍不住派人下乡,找上有种韭菜苔的人家,想要高价买一些尝尝。 不过大多数人都拒绝了。 说好都只卖给姜大人的,可不能反悔。 也有些没扛住高价的,就忍不住卖了一些。 不过也只卖这一次。 因为卖完他就要遭受村里人的白眼和奚落。 还被村长喊去训话。 这些倒还罢,他主要是怕以后姜大人那边还有什么好东西要种,他会被排挤种不到。 倒不是怕姜大人会记仇。 如今谁不知道姜大人大仁大量,心胸宽广。 之前那么多人骂她,她都能不计前嫌。 他们怕的是村长不给分配。 如果真这样,他也没脸告到姜大人面前。 再说成功买了韭菜苔的老爷们,吃过后也觉得这东西挺好。 主要途新鲜,没尝过。 不过要说多好吃,多美味也没有。 可等之后再买不到,他们反而想念起来,越想越觉得韭菜苔美味。 便也更后悔当初没有跟着第一批种萝卜。 不然他们现在的地也都种上韭菜了。 可惜韭菜这东西种子全在姜大人手中。 他们就是想偷偷种都没法。 就在马头村每天都能迎来一批又一批卖韭菜的人时。 苟县令也带着一队刚从京城赶来的钦差队伍过来了。 这次前来的钦差队伍人数比上次要多几倍,也高调许多。 长长的队伍,前头末尾的骑兵都扛着钦差出巡的旗帜。 两边都是身穿甲胄的侍卫,虽然那铠甲没有当时御林军那般拉风鲜亮。 但顶不住人多,看着就壮观。 队伍中间则是六辆马车,看起来就不平常。 至少在潼阳县绝对没有见过这种规格的马车。 一看就是只有大官贵族老爷们的专驾。 看到这样一支队伍时,不管是县民还是村民。 第一个念头是,估计是冲着咱姜大人来的。 说不定陛下又来奖赏了。 姜大人把土地治好了,若这样陛下都不奖赏,那可太说不过去。 很多人便忍不住奔走相告。 钦差队伍过来时,姜梨花宅子外正堆满载着韭菜的车辆。 幸亏苟县令提前派人来通知。 姜梨花也提前派人到村口迎接,然后把队伍迎到新农山。 新农山就是姜梨花买下的那座山的名字。 她懒得起名,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 经常有人来找都不好指路。 就干脆随口起了个新农山的名字。 反正这座山的确是她用来种植各种新农作物的试验山,取这个名字也没毛病。 钦差队伍一路过来,都能看到草木凋零,放眼望去一片荒凉。 直到他们走近潼阳县,打远就隐约看到一抹绿色。 等他们走近再看,发现不少田地里竟然都是一片稀疏的绿色。 这些都是第三批开始种植肥田萝卜的田地。 这会萝卜苗才刚长出来不久。 肥田萝卜的萝卜苗又比较细。 看起来就有些稀疏。 可即便如此,这一抹冬日的绿色,依然叫人震惊。 随行过来辅助姜梨花的司农监忍不住就带着一群下属往田里走。 基于前司农副监使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淫魔神(陨落神)
白日烟波
恶蛟的新娘(1v2)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蝴蝶解碼-校園H
新年快乐(1v1h)
交流_御书屋
鉴宝狂婿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