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野的动静,把他按住了,“你别了,要不然我又起不来。” 江行野翻身上来,“我能管得住?它看到你就不安分,在外头挺好的!” 许清欢嘴硬,“我咋知道它在外头有没有安分?” 江行野笑起来,就喜欢看媳妇儿吃醋的模样,抱着亲了一通,许清欢认错求饶了,他才放过。 从她身上下来,江行野搂着媳妇,“一会儿有件事要让你帮忙。” “这么客气,啥事?” 许清欢是真累了。 昨晚上,江行野不依不饶,半夜还又被弄醒了一次。 “我在南边遇到个人,帮了我大忙,他腿断过一次,当时没有治好,我把他带过来了,想让你帮忙看看。” “这有什么帮不帮忙的?我本来就是大夫,人在哪儿,你把人带过来我看看。” “好!” 许清欢白天去实验室,快开学了,她手上的课题打算在开学前完成,只有两天时间,抓得有点紧。 但她这个人,不管多忙,坚决不加班,除非岑老临时有事让她处理一下。 到家是六点钟,没想到她爸今天也来了,在院子里和一个青年说话。 那青年坐姿如松,在简靖川面前十分拘谨,院子里的合欢花树华盖亭亭,能遮挡住大半天的太阳,凉风习习,但这青年依旧满身满脸都是汗。 “腿伤了就治,现在和以前能一样吗?天天听炊事班那帮人瞎吹,把自己身体耽误了,你想干啥?”简靖川很严厉。 江行野端了两杯茶出来,“爸,我问他是不是退伍军人,他还骗我说不是,那伤,我一看就知道是枪伤。” 周劲松正准备喝茶,看到进来了人,他忙站起来,许清欢就看出他的腿不好。 周劲松看到来人,十分惊艳,但他极有礼貌地很快挪开了目光。 江行野介绍,“这是我媳妇儿,这是我跟你说过的朋友。” 许清欢大方地朝人伸出手,“你好,欢迎!” 周劲松忙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虚握了一下,就赶紧松开,“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别客气,我本来就是大夫。” 她去洗了个手过来,给周劲松看了一下腿,“骨头还没有完全长好,现在重新接骨还来得及,明天去医院办个入院,我手头上的事安排一下就给你动这个手术。” 她起身对江行野道,“复原应该是没问题的。” 周劲松之前住院的时候,医生可是亲口跟他说,骨头太碎了,只能保证把腿接上,肯定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走路。 他不得已才退伍。 许清欢上学期考了年级第一,把第二名拉下了三十多分,好几门课都是满分,系里更加不管她了。 她实验室的课题做完了,就跟岑老请了个假,给周劲松做手术。 这手术对她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做完后,周劲松就被江行野安排在他们家的二进小院里住着养伤。 江行兰每天过去给他送饭,一开始还把衣服拿过来洗,后来索性就在那边洗衣服了。 等许清欢看出不太对劲的时候,江行野跟她说,“周劲松手里还有一千多块钱,当时退伍时的津贴,还有他当兵攒下的钱,托我给他在这边买个房子。” “那你跟爷奶说,他们现在和周边的老头老太太都非常熟悉,谁家要卖房子之类的,他们都知道。” 既然周劲松要买房子,她就不问了。 她从她爸那也听说过,周劲松以前是她爸手底下的兵,只不过第一次出任务的时候受了伤,当时的主治医生说他腿没救了,他二话不说就退伍了。 主要不想给组织添麻烦。 不过,许清欢还是问了她爸,周劲松人品和家世怎么样。 “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初中毕业,人品是没的说。家里三代贫农,上面有个姐姐和哥哥,下头还有弟弟,家是东省的。” 江行野买那五栋骑楼,周劲松帮了大忙。 书中,周劲松和罗金浩一样,是他手底下的两员干将,一个搞生产,一个搞销售。 周劲松管生产的手段,用的就是部队那一套,特别好使。 眼下,江行野自己也要买房子,他打听了一块地,东城那边一排临街的门面,楼上还有一层,一排共五间,他打算买下来。 这门面是在制药厂手里,跑了小半年,制药厂都不肯卖房子,主要是没人敢拍这个板。 虽然政策是松动了,允许私人经营,但谁知道政策会不会又变回去。 许清欢拿出了低配版养颜丸的配方,和制药厂换这一排门面。 养颜丸在燕城曾经风靡一时,后来,许清欢又给江南茵的小学老师送过三丸,杀猪匠一般的女老师最后化身为了西施。 许清欢又用三个疗程的药剂将胡章春父亲的老毛病给治好了。 许清欢的名声在附近这一带,被冠上了“神医”的大名。 制药厂调查之后,答应了江行野的要求,他们拿到了养颜丸后,就把那一排门面产权转让了。 江行野又在附近物色了一个小院子,正好就在当初宋宛霖院子的隔壁,房主原先是个小资产阶级,刚刚回城,不敢在国内待,要去香江投奔亲戚,便宜把房子卖了。 也花了一千三百多块钱。 比许清欢之前买的二进小得多,但现在房价也确实是慢慢起来了。 年底,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新闻铺天盖地,从广播到报纸反反复复地播报这一消息。 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次大会为改革发展定了基调。 许清欢原以为江行野寒假又会去一趟东省,没想到他留在了家里,开始对那五个门面进行改造,并定制了不少货架。 简靖川出面从部队给他弄到了一台被淘汰的吉普,花了三千多块钱,江行野天天闷头改造翻新,又想办法学了个驾照,江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有车一族。 第455章 喜事 江保华和周桂枝则从上江大队千里迢迢地来了,江行野就开着车去火车站接人,可把他乐坏了。 许清欢有种这破车是他二老婆的赶脚。 一个女儿再嫁,一个女儿定亲,江保华两口子可不得亲自过来一趟。 两人别的没带,就带了两大袋子粮食,一袋大米一袋白面,吭哧吭哧地背过来,许清欢震惊不已。 也很感动。 “城里啥都好,就是没粮票,得买高价粮吃,唉,你大伯每天操心得不得了,这是太远了,要是近点就好了。” “你们大嫂又生了,这一次啊,终于生了个儿子,欢喜得不得了,我才伺候完月子,唉,我一把老骨头了,是真不想给她再伺候月子了。”周桂枝偷偷地和许清欢吐槽。 “你说她生那多干啥,自己的身体不珍惜!” 许清欢笑死了,“二嫂不也才又生了一个儿子。” “那不一样,这个儿子姓董,是你李婶子伺候的,我都没管。”周桂枝感慨道,“还是她奶有先见之明,当初说让兰子来跟着你们,就说大城市里机会多。 要是留在我们那犄角旮旯,能找这么周正的男人?” 周劲松也是二婚,不过他没孩子。 他之前当兵,在乡下有个媳妇儿,两人聚少离多,结婚三年也没怀上孩子,他媳妇儿就怀疑他有问题,后来他腿瘸了,他媳妇儿更加不想跟他过,两人离了婚。 当天,一家人团聚。 江行野从全聚德买回来了两只烤鸭。 许清欢掌勺,和周桂枝一起又做了不少菜,摆了满满一桌。 霍迟也来了,和周劲松还挺能说得到一块儿去。 周劲松和江行兰是自由恋爱,两人看对眼了,就打算早早把婚事办了。 周劲松腿好后,回过一趟东省,把介绍信带来了,周桂枝这次过来,把江行兰的介绍信也拿了过来,吃过今晚的团圆饭,明天就打算去开结婚证。 “明天等你们拿了结婚证,咱们再好好热闹热闹。”许清欢笑道。 江行兰一笑,眼里闪动着泪花,看身边的男人一样,养得白皙娇嫩的脸颊泛起了一片红霞。 办完了江行兰的婚事,就是过年。 老爷子和老太太在这里,江保华两口子肯定不会回去过年,这边宅子宽敞得很,干脆就留在这边过年。 江保华还忙前忙后地帮江行野装修门面,许清欢则领着周桂枝将燕城大大小小的景点逛了一遍。 周桂枝喊老太太一块儿,老太太手一摆,“你自己看去,我们早看过了。” 这一片的老头老太太不少,经常约了一块儿四处逛逛,老爷子和老太太参加了不少这样的市内游活动,对大冷天出门逛景点没啥兴趣。 许清欢给她拍了不少照片。 正月十五后,江保华两口子回去,许清欢把洗出来的照片用个相册给她装好,让她带回去,还有在百货商场给他们买的礼物,装了满满几个大行李箱。 别的尚好,对这相册,周桂枝宝贝得不行。 一回到上江大队,不等别人问起,她就拿出来炫耀了。 整整一个相册里头全是她和景点的合影,唯一的一张两个人合影,是她和江保华去看升旗的时候照的。 相片都是彩照,比黑白照好看多了。 用相册装起来,一看就好高大上。 这一下,可是把整个上江大队的人羡慕死了。 周桂枝用手把头发抹了抹,“原先那头照相不咋上镜头,欢欢就说带我去剪个头发,专门请老师傅剪的,花了个高价,五毛钱呢,这发夹是在百货商店买的,一共买了两,换着戴。” 看着众人羡慕嫉妒的眼神,周桂枝很享用,“唉,老都老了,还时髦一把,这也是沾了儿女们的光啊!” 果然有人就问了,“你家兰子真找了个那么好的,当过兵的,现在在干啥?” “现在在跟着小五跑业务呢。”周桂枝道,“我原以为是要把女儿嫁到东省去了,谁知道呢,女婿在燕城买了宅子,现在一家人的户口都能迁过去了,我也不用愁了。” 围观的社员们就发出了啧啧称叹声。 胡海问道,“婶儿,野哥是不是不会回来了?他不回来,咱们这些厂子可咋整啊?” 时间越长,大队部和社员们越是体会到了江行野的厉害处,不为别的,就这么一年功夫,厂子的业务就大幅度缩水。 生产出了问题没有解决手段,销售出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一个木材厂还行。 服装厂没有设计人员了,还在生产那几种老三样,外头的仿制品多了,就越来越卖不出去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周桂枝略一想,“他都在那边买小车了,还回来干啥?” “啊,江小五都买小车了,我的个乖乖,咋过得这好呢!你们家许知青真是旺夫啊!” “可不咋地!”周桂枝一别耳边的头发,脸一扬,“要不是有许知青,哪有我家小五今天啊,我江家是祖坟冒青烟了,才娶了许知青呢。” 但大多数人还是关心自己的腰包问题。 “野哥这要不回来,咱们厂子就得关门了。” “不至于!”周桂枝生怕这些人去把自己侄儿弄回来了,“小五还在读书呢,哪回得来呢!” 五月,铺面装修好后,江行野把个人营业执照办下来了。 他不是第一人,全国第一个办个人营业执照的是个女的,去年十二月份办下来的。 暑假,江行野带着周劲松再次去了南边,这次,他们从南边发了不少货回来,他又让远在上江大队的罗金浩给他发了不少家具厂的小木器过来上柜台。 一共五间门面,江行野拿出三间来,燕城的第一家超市开始营业。 超市主要营业的范围是衣服、电子产品和小型家具。 因为是以自选的方式营业,这一新奇的经营手法,引来了不少顾客。 再加上价格的确低廉,生意十分火爆。 江行兰负责收费。 超市请的保安都是退伍军人,周劲松推荐了几个人,简靖川也帮忙选了几个人,一部分安排去了东省,留了四个人在超市这边帮忙。 二进的小院被江行野修葺了一番,用做职工住宅。 至此,江行野的商业版图正式建立起来了。 老爷子听说他种的菜可以拿到超市去卖,兴奋得不行,每天种菜的热情高涨不少。 第一天卖了三块多钱,老爷子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鸟也不溜了,棋也不下了,就侍弄他的菜,早晚把择好的菜,按照许清欢教的方式,一匝一匝称好,在上面写了名称,重量,单价和售价,再送过去卖。 渐渐地,附近的老头老太太也想把菜放过去寄卖。 江行野一律答应,不过第一质量要好,第二要收一部分管理费。 这倒是没人有意见。 他的下一步是开生鲜超市,但眼下,政策还没有大面积放开,但他这边的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上门和江行野联系,附近的生产大队想往他的超市送货。 此时,商品市场开始活跃,票证管理越来越松动,江行野得到消息的途径也多,上面已经有人提出取消票证,对内改革要朝自由贸易靠齐的说法。 他权衡过后,和许清欢商量后,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第456章 毕业 江行野聘请江老太太和居委会的一位十分进步的小老太一起整理菜品,每天将送过来的菜一匝一匝地打包码放整齐,货架上贴上纸条写菜品的名字,单价,重量
相关推荐: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朝朝暮暮
呐,老师(肉)
永乐町69号(H)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他来过我的世界
将军男后(修改版)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进击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