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观南(父女,1v1) > 第30章

第30章

听没有了,有些可惜:“可惜了,海产营养价值高,弄点给大头和你爷奶吃吃也挺好。” 文瑶得意的笑了笑:“你闺女会想不到这些吗?我跟那船老大说了,如果他们再去海边,要是碰到什么海产什么的都帮我带一些,他当时还说我呢,那些东西那么腥气,能吃吗? 可惜了,现在的人不会做海鲜,白白糟蹋了那么多好东西。” 心痛。 “知足吧,这些虾我回去加工加工,弄点提鲜的调料出来,这海带也是的,回去给大头炖骨头汤,补补钙,长高高。” 哎,等新房盖好了,搬回去之后还得给大头把每天一瓶牛奶给续上,这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父女俩在码头混到太阳快落山,文修易说不帮忙就不帮忙,愣是在旁边看着文农自己忙完了一天,连搭把手都不带的,哪怕有老顾客认出他,他也不动。 别人问,就只一句:“给侄子历练历练,家里还得种地呢,往后这摊子就交给侄子了。” 大家一听,都表示自己会帮忙照顾文农。 被历练的文农就这样,被动的承受了大家的关心,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了。 天快黑的时候,张木匠和媳妇扛着刚做好的曲辕犁就来了,看到文修易他们还在摊子上还有些惊讶。 “呀,文大哥,我还说让六子推着板车给你送家去呢,你怎么还没走啊?”张木匠老远就笑着说道。 文修易上前帮忙接过了六子娘的位置,指挥着张木匠把曲辕犁扛到了牛车旁边。 “你们还租了车啊,那就太好了,这东西要真是扛回去,可太重了。”张木匠揉着肩膀说道。 犁地的犁,想要稳一些,就得做的重一些,张木匠也是把自己家的好木头都做了这个,两个成年人才将将能扛起来。 文修易一边检查曲辕犁,一边随口回道:“不是租的,今天进城特意买的,不然这犁拉回去总不能让人拉着走吧。” 张木匠一听先是一惊,然后又是羡慕的一天。 “咋样?能行吗?”见文修易围着曲辕犁转来转去,这里摆摆那里敲敲的,张木匠这心忽然就跟着悬起来了。 文修易检查完了,满意的拍了拍犁,笑着对张木匠伸出了大拇指:“老弟,你这手艺真不是我吹,绝了,能做成这样真的是堪称完美了。 等我回去先试试好不好使,要是好用,你就赶紧多做些出来,趁着春耕之前还能赚一波。” 张木匠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自己还揣来了图纸,赶紧拿来给文修易。 “文大哥,这是图纸,这是你画的图纸,我只是帮你做出来,可不敢卖钱。”张木匠憨厚的说道。 文修易把图纸往他手里一塞,“行了,给你你就留着吧,等赚了钱就给六子买点纸笔,好好练练字,不要再拿着木棍在地上在木板上写字了,时间长了,对孩子不好。” 张木匠两口子听见这话,当场眼睛就红了。 “六子,快,跪下,给先生磕头。”张木匠一激动,就一把扯过六子,把他按在了地上。 文家,这是真的在拉他们一把啊。 第94章 闺女,好人一生平安 “哎呀,你们这是干什么。”文修易一整个社死,这会路上虽说没多少人,但是也有那么两三个人从这边路过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给他跪下了。 可使不得,使不得啊。 “赶紧起来,你这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呢。”可惜文修易没能拽的动六子,小子硬生生给他磕了三个头。 终于,等他磕完了,文修易终于把人给拉起来了,还能说啥?只能说鼓励的话了。 “你只要喜欢,就继续坚持,我隔一段时间会来给你授课一次,然后布置下来的作业你写完了就让文农带给我看看,咱们不求走科举出人头地,只求识字一二,不让自己吃亏。”文修易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谢谢先生。”六子红着眼眶连连点头,没想到他这个岁数,还能有这样的机遇,识文断字,往后就算想找更好的活干都可以,不用当一辈子的小摊贩,对他来说就已经知足了。 “来来来,把东西搬上车,赶紧回家,瑶瑶呢,瑶瑶……”文修易扯着嗓子喊了几声,文瑶才从旁边探出头来。 “我在这呢。” 文修易见到人,才松了口气,这码头人来人往的,生怕孩子给丢了。 一行人将东西全部放到了牛车上面,文修易往前面一坐,高兴的摸了摸手里的鞭子,给张木匠一家道别。 “回吧,我们就走了。”说完,挥舞着鞭子大黄就慢慢吞吞的迈出了步子。 文农坐在自家的牛车上面,这边摸摸那边看看,喜欢的不行。 至于被奶奶骂什么的,反正只要不是骂他就行。 行至半路,碰到了出来找他们的文俊和文修竹。 “俊啊,俊,爹在这呢。”看见两人目不斜视的从车旁边走过去,文修易赶紧扯着嗓子喊了几声。 文瑶也趴在车边喊着大哥,二叔。 文俊和文修竹停下来,看见几人,文俊因为提前知道,所以没有多大的惊讶,文修竹则呆愣的看着牛车,问道:“大哥,你们哪来的牛车?” “买的买的,赶紧上车。”文修易朝他们招招手。 文修竹以为自己听错了,扭头看文俊:“你爹刚才说啥?” 文俊憋着笑,拉着他就上了牛车,待坐定了才说道:“嗯,我爹说这牛车他买的。” 我的老天爷啊,文修竹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大哥,要不是在车上,而且已经开始晃晃悠悠往前走了,他一定爬过去好好捏一捏自家大哥,是不是在做梦。 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文俊给吸引走了。 文俊摸着车上放的曲辕犁和文瑶说话:“做好了?这么快?” 文瑶点头:“张叔今天什么都没干,光给我们家做这个了。” 文修竹的主意成功被转移,看着这个像犁又不像犁的东西问道:“这啥啊?” “犁啊,犁地的那个。”文瑶解释道。 文修竹干脆换了个位置方便自己研究,可是怎么看怎么都跟他们现在用的不太一样。 “这怎么是弯的?”文修竹问。 文瑶继续解释:“二叔,这是我爹改良过的,叫曲辕犁,效率可是之前的直辕犁的好几倍,有了这个,咱们家那些地可就好收拾了。” 天爷啊,她再也不想徒手刨地了。 文修竹感觉自从大哥被埋了一次之后,他就越来越看不懂大哥了,好像一夜之间大哥突然就变的好能干。 “大哥,你还会改这个啊?可是你以前不是从来不下地的吗?”文修竹呆愣的问。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很不客气的回了一句:“那是以前,我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书上不都写了吗?这跟下不下地有什么关系。” “哦。”文修竹愣愣的点头,又道:“这书里还教种地呢?” “……”这个弟弟好烦,怎么办,文修易深深地叹了口气:“书里什么没有啊,什么都有,有时间你和老三也得多读读书。” 一听读书,文修竹秒怂闭嘴。 一旁的文农倒是眼神晶亮,满脸希冀的看着自家老爹。 一起读书吧,一起受罪吧,一起之乎者也吧。 结果只惹来自家老爹的一个大拳头。 文瑶他们哈哈大笑。 几人就这么闹着,将牛车赶到了老宅门口。 这时候天都黑了,各家各户都关起门来待在家里,也没人注意到他们的动静。 文修竹一到家就赶紧跳下牛车,把大门大大的打开让文修易赶紧把车赶进去,还跟做贼似的左右看看,才把大门给重新关上。 院子里,一辆突如其来出现的牛车让文家众人都愣住了,除了大头。 大头撒丫子跑到了车旁,昂着脑袋看着大黄,满心欢喜。 “爹,这就是咱家的牛吗?”大头是越看越喜欢,真不枉费他在家给爹和姐姐打了一天的掩护,缠着爷爷奶奶念书都快给他念傻了。 大头的话犹如一记惊雷,紧跟着就是罗氏的咆哮声。 “文修易,你要死了!!你给我滚过来!” 老太太算是知道了,为什么今天大头这么乖,不是拉着他们看他写的字,就是拉着他们读书给他们听。 老两口一直以为,大头这是懂事了,想要发愤图强,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臭小子,还学会帮他们打掩护了是吗? 罗氏气的脸都红了。 文修易往牛车后头一缩,道:“娘,这是大黄,咱家的,买都买回来了,您打我也没用,牙行掌柜说了,货物出门概不退换,要么养着,要么杀了,您自个儿选吧。” 罗氏差点气了个倒仰。 “杀了?我先把你宰了。”罗氏开始四处找趁手的道具。 文修易干脆躲在文瑶后面,他知道,这个家,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文瑶和大头了,有这两个护身符在,他铁定没事。 “娘,钱是瑶瑶付的,我就是个跑腿的。”文修易决定‘卖’女保平安。 文瑶僵硬嘴角,咬牙切齿:“爹,你还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闺女,好人一生平安。”文修易低声巴巴的祈求。 第95章 不贵,十七两 文瑶差点一个白眼翻上天,但在罗氏打过来的时候还是适时的上前挽住了老太太的手,一个巧劲,将手上的工具给卸了。 “奶,您先别生气,这牛是我买的,跟我爹没关系,您要打就打我吧。”文瑶把棍子往旁边先扔为敬。 废话,万一她和老太太的祖孙情是塑料的,总不能自己找棍子打吧。 果不其然,罗氏的手高高的抬起,轻飘飘的落下,惹得文农和旁边的文俊吐槽:“奶揍瑶瑶就跟给她拍灰似的。” 文俊忍俊不禁。 “死丫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罗氏倒不是觉得文瑶乱买东西,只是觉得这么大一笔钱,怎么也得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才行啊,说买就买了,这不是玩呢嘛。 文瑶摊手:“说了啊,您和爷爷不同意啊。” 罗氏:“……”她以为他们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文老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早已经围着牛车转了好几圈了,看大黄的眼神也很满意。 他伸手拍了拍大黄的牛脑袋,问道:“这牛多少钱?” “不贵,十七两。”文修易说完就跑,把小儿子往手里一抱,站的笔直。 大头赶紧侧了侧身子,试图用小小的身躯挡住文修易大大的身体。 文老汉手里的烟杆都吓掉了。 知道牛贵,没想到牛这么贵。 老太太一听,刚压下去的火气一下又上来了。 不等他们发火,一向不爱说话的文修庆忽然指着牛车上的曲辕犁问道:“大哥,这是什么?” 所有人都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将车上的曲辕犁看了个完全。 “这又是啥?”文老汉跳过了牛车的事,看着这东西,问道:“这是犁?” 文修易抱着大头过来,解释道:“是啊,爹,我看过了,咱们现在用的直辕犁犁地虽然速度比人快,但是也有很多的缺点,不好转弯,翻的不深等等,所以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改进了一下。 您看看,这叫曲辕犁,就是直辕犁的升级版,不但干活能省时省力,好转弯好掉头,就连挖的都比直辕犁更深。 我和瑶瑶今天特意进城就是为了让六子他爹帮咱家做这个的,明天拿去地里试试,这不是有了大黄,咱家以后干活的速度就快了。”文修易边解释一边不忘给自己邀功。 文老汉,剩下的两兄弟,就连罗氏的注意力都落在了曲辕犁上,文修易和文瑶对视一眼,眼里是逃过一劫的庆幸。 兄弟三个把曲辕犁搬了下来,是个大家伙,搬起来可比村长家的那个沉多了。 “这真能行吗?”文老汉蹲在旁边问道。 文修易拍胸脯保证:“爹,您就相信我一回,肯定能行,明天咱就去地里试试。” 老两口对视一眼,都没说信还是不信。 被一群人这么稀里糊涂的打岔,反倒冲淡了买牛的事情,但罗氏也没准备就这么放过一家四口,看文俊那淡定的样子,肯定也没少参与。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罗氏指了指大黄,见文老汉已经没出息的凑到大黄跟前培养感情了,嫌弃的哼了一声。 文瑶赶紧事无巨细的汇报了买牛的过程,好处,和他们能得到的回报,把老太太心底那最后的怒火也平息了。 “这牛确实不错,十七两虽然贵了些,但是牛好,能用的时间就长,有个牛车,家里进进出出的也方便一些。”罗氏叹了口气说道。 没办法,买都买回来了,总不能真的赌气杀了,现在百姓私自杀牛可是犯法的。 见爷孙一群人还在围着大黄转悠,罗氏眼一瞪,腰一插,道:“还不赶紧的牵到后院去,给他搭个牲口棚子。 真的是一个个的不省心,说买就买了,买回来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让他自己在院子里吹冷风喝西北风吗?” 数落完了众人,罗氏才看向文瑶,故意哼了一声,道:“既然你要买,那以后负责喂他的事就交给你了,牛可是要吃草的,对了。” 罗氏低下头,看向已经被文修易抛弃的挡箭头,道:“还有你,都敢骗人了。” 大头抱着她的腿撒娇:“奶,我可没骗你,我一直在读书写字给您看给您听,可没瞒着您我爹他们去干嘛了呀,而且他们出门也是你同意的呀。” 罗氏:“……”这聪明劲,到底随谁。 文瑶表示自己一定能把大黄喂的壮壮的,她空间里反正有地方,回头买两把草种直接撒在空间的地上,要多少草料有多少草料。 大黄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新家,牲口棚搭好之后就乖乖的自己进去待着了。 这一夜,除了担心奶奶骂人之外,文家众人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家里以后也有牛了。 除了村长家,整个村子只有他们家有牛了。 第二天,一家人神清气爽,文老汉最为明显,今天还特意穿了一件他补丁较少的一件衣服,一大早上就在捯饬自己,要么就是围着大黄转悠,跟他嘀嘀咕咕的交流感情。 等吃过早饭,一家人在文老汉牵着大黄的带领下,走出了家门。 现在谁家多出来点什么东西,那可都是大消息,更何况文家这大摇大摆的把大黄牛牵出来,不少人都看到了。 文老汉一路上都在和村民们打招呼。 “呀,是啊,买牛了。” “可不是?不便宜呢。” “哎,孩子孝顺的,家里一下多了那么些地,干起来费劲,就买了头牛。” “借啊?也不是不行啊,但是那也等我家地里的活儿干完才行啊。” “哈哈哈,儿子孝敬的,儿子孝敬的。” 一路上,文家众人就只能听见文老汉带着欢快的语气和村民们打招呼,你来我往。 罗氏小声的和文瑶吐槽:“你爷爷这辈子就一个臭毛病,臭显摆,早晚要在这上头吃亏。 你瞧见了吗?那几个想跟咱家借牛的,你别看你爷应的客气,让他把大黄借出去,他一准心疼死,肯定得随时跟着。” 文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瞧瞧她这个决定做得多好,牛买回来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精神气都好多了。 第96章 确实省力多了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文家兄弟搬的那个奇奇怪怪的犁,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文家就连犁跟别人家的都不一样。 不过文家众人都无所谓别人说什么,只想赶紧试试这个新的曲辕犁能不能行。 地里,大黄老老实实的待着,大头围着他转圈,时不时的拽几根干草喂他,大黄都张嘴吃了,也不闹脾气。 文修易带着兄弟两个开始给他套套索。 文瑶凑近大黄,摸摸它,低声说道:“好好干!” 趁着文家众人没注意他们,文瑶从空间里拿了一颗奶糖在手里喂给了大黄。 肉眼可见大黄的眼睛都亮了,还朝文瑶叫了两声。 套好了犁,文修易站在后面扶着,手里拿着鞭子,文家众人自动散开,文老汉亲自牵了大黄的牵绳,拍拍它:“小伙计,看你的了。” 大黄打了个响鼻,抬起脚开始往前走。 一脚迈出,身后的阻力让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就开始使出了劲继续往前,势要和身后的阻力抗衡。 就这样,众人眼睁睁看着大黄往前走,文修易扶着曲辕犁走在后面,地上的土随着他们的移动,一点点的翻了起来。 文修竹和文修庆赶紧跑上去,紧跟着就高兴的喊道:“爹,真的行,翻的可深了。”比他们自己用手挖的深得多了。 兄弟俩很是高兴,跟在后面拿着耙子把杆子抖出来,又将大的土块给敲碎,干得热火朝天,效率可是快了几倍不止。 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妇也开始下地帮忙,文修易一边扶着犁一边喊:“娘,麦秆都别乱扔啊,全部堆到一起,还有用。” 罗氏本想骂他两句,但是看到大黄和曲辕犁,数落他的话就咽回了肚子里,和两个儿媳妇一起,把翻出来的麦秆根子全都堆到了一处。 至于干什么用,罗氏也没问,老大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干就完了。 有了大黄的加入,他们干活的效率变高了,人也变轻松了,才一上午的时间就收拾了一亩多地,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文老汉生怕给大黄累坏了,隔一会就弄点水给他喝,要么就是弄点干草给他吃吃。 但是大黄那脑袋,总是时不时的往文瑶的方向扭,文老汉也看不出来什么,只当它是不适应,乱动。 既然现在干活省力了,罗氏也没必要一直待在地里,干了一会就丢下老头子和儿子儿媳妇跟几个大孙子,把孙女和小孙子直接领回家了。 家里还在盖房子呢,真是哪里都离不了人。 文家旁边的地也是有人在干活的,才一天的时间,文家那头大黄牛拉着犁干活倍儿快的消息就传遍了古桐村。 到了下午的时候,文家田坎上站满了来观摩的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都被这效率给震惊到了,就连村长都来了。 毕竟,原来只有他家一家有牛,现在文家也有了,他家的那股子优越感一下就没了。 再一看,人家文家的犁,犁地都比他们家的快,一路上他都听见好几个人说要找文家借牛和犁了。 “文大叔,忙着呢啊?”村长站在田坎上扬声喊了一声。 文老汉只能停了下来,文修易也抬起了头。 文老汉低头小声和他嘀咕:“肯定是瞧见咱家买牛了,急了。” 在抬头时,脸上已经带上了客气的笑容。 “是村长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你看这地里埋汰着呢,我就不过去了,啥事儿啊?”文老汉也没动,就站在地里跟他说话。 村长看看他家的犁,确实跟自己家的不一样,本想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弄的,但是这会这么多人呢,他怎么好意思开口? 想了一下,村长道:“没什么事,就是听说你们家做出来的这个犁怪好用的,过来看看。” 文老汉脸上那得意的劲儿哦,比之前文修易考上秀才还要明显。 “嗐,你说这个啊,咱家老大自己捣鼓出来的,这不是才找了木匠做出来,下地试试好不好使嘛,不过用起来确实挺不错,你瞧这地,翻的多好。”文老汉手一伸,指着自己身后的地,大有你看看大哥打下的江山的范儿。 村长旁边有村民,见状就开口道:“村长,他家这个犁确实不错啊,你看翻的又深又快的,要不你问问文大叔这咋做的,给你家那个也换了吧。” 这人没说的是,可比你家的那个好用多了啊。 村长看了他一眼,他倒是想啊,但是文老汉刚才说了,这东西是文修易做出来的,万一人家不答应怎么办? 想到这里,村长的眉头蹙了蹙,这些年因为他家有牛,村里谁家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总是会来借,给点租金或者给点粮食,他也是能帮的就帮。 人啊,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几亩地活着,现在有了更先进的东西,他自然也想弄一个,只是他到底是村长,这口还真的不好开啊,万一文家人说他贪图他们家东西咋办?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文老汉还得意呢,文修易就直起腰开口道:“村长要不要下来试试。” 村长一听,直接就下地了。 文老汉连阻止都来不及。 到了旁边,文修易亲自教村长怎么用,然后就站在旁边指挥。 “爹,你牵着大黄继续吧。” 文老汉悄咪咪的瞪了儿子一眼,认命的牵着大黄继续走,大黄也争气,许是被人围观了,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卖力。 村长就走在后面,手扶着曲辕犁,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和他们家直辕犁的区别,喜色溢于言表。 “确实省力多了。”村长一边说一边摸着手下的犁。 文修易笑了笑,道:“确实,这叫曲辕犁,比咱们之前用的直辕犁省力,而且深度也比那个深。” “不错,真不错。”村长爱不释手,想换,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帮着干了一会活儿,村长才问道:“文老弟,这是你做的啊?” 文修易摆摆手:“我哪有那本事,就是画了张图,改良了一下,请人做的,村长要是想换的话,可以去码头我家摊子旁边有个张家木匠摊。” 第97章 我要沤肥 文老汉拦都来不及拦。 村长一听,面上就是一喜:“真的?我们也能换?” 文修易也不好意思一直让村长帮他们干活,就接过了村长的位置,道:“能换啊,东西做出来不就是给人用的,而且这是方便大家伙儿的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 我跟张木匠打过招呼了,咱们村的人能便宜些,你家要换的话就去找他,跟他说是我让你去的就行了。” 村长听着文修易这番话,终于将他之前的印象打翻了,这人突然变得这么大义,让村长都觉得自己之前认识的文修易是不是不存在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大伙儿以后干活都要轻松的多了。”虽然不是每家都有牛,但是一个村子有那么一两头,大家轮流着用也是好的。 而且现在有了更效率的工具,大家干起活来就更轻松了,效率高了,产量自然也就慢慢上来了,这样村子只会越来越好,他这个村长会被上面夸赞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村长没再耽搁,直接就在地里宣布了这件事。 “文家大义啊,修易兄弟做出来的这个……叫什么来着,曲辕犁,他说了,咱们都能换,我回去就找张木匠做一个,往后咱们村有两头牛,大家伙轮流租借着用,干活就方便多了。 大家伙快谢谢文大叔,谢谢修易兄弟。” 众人一听,都纷纷喜不胜收,不停的道谢,夸赞文家大义。 文老汉觉得村长就是来跟他作对的,他什么时候答应把大黄借出去了? 可是听着大家的夸赞和恭维,文老汉心里那股子虚荣感立马就上来了。 “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谁家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啊,搭把手的事,大家伙赶紧都先散了吧,等我家的地都收拾好了,就轮流去帮大家伙收拾,散了吧,散了吧都。” 话说完,文老汉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 这该死的面子,该死的虚荣心。 文修易和两个弟弟在后头憋着笑,就连李氏和蔡氏都忍俊不禁,他们可太了解老爷子了,村民们这一番恭维,可把老爷子给架在那,想下都下不来了。 不过老爷子好说话,传承了罗氏泼辣的李氏可不能让自家公公就这么吃亏。 她把手里的麦穗杆子一扔,大声道:“不过我们可先说好了,借我们家大黄可不是白借的,也没有白给大伙干活的道理,咱家的大黄的口粮你们可得准备了。” 没有道理,贴了大黄还得再赔进口粮去。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相关推荐: 将军宠夫   她太投入(骨科gl)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高达之染血百合   沦陷的蓝调[SP 1V1]   军师威武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角色扮演家(高H)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