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人还是慢慢享用吧!” 刚才还一脸傲气的太监连忙回身谄媚道: “苏大人,您还要点什么,小的再给您拿条毯子?” 苏烨抬手不好意思道: “唉,这多不显眼,再搬张躺椅就是了。” “嗯?啊,对对对,小的这就去安排?” 太监心中嘀嘀咕咕道,躺椅就不显眼是吧? 其余人对于狂悖犯上的苏烨权当没看见,御史已经放弃挣扎了。 记录苏烨触犯律令的册子已经堆积如山了,递进宫里永远都是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谁让他们的皇帝是个睁眼瞎啊! 看了一圈,朱元璋和朱标觉得这些国旗设计的各有各的好处,武将的除了李文忠设计的龙虎旗帜还算有点名堂,其余皆是不堪入目,没有一个靠谱的,一群大老粗能读过几本书? “太子,你说该定谁的好?” 朱元璋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朱标亦是面露难色道: “父皇,这着实让人不好选,俗话说的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唯有父皇钦定才能平抚人心。” 朱元璋吧唧吧唧嘴,觉得看来看去也拿不定主意。 “这样吧,王景宏,你让人将这些样本张贴起来,让大家投票选吧,这种事朕也就不乾刚独断了。” “是。” ...... 听着周围的杂音,苏烨打个哈欠,最后迷迷糊糊也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被人摇了摇,苏烨睁开眼,徐达那么大个糙脸出现在自己面前。 “啊?嗯?怎么了?” 苏烨疑惑的顺着徐达的目光看向,却见周围竟然围满了四品以上的官员。 “魏国公,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你别管这个,你看那个!” 徐达指着前面的告示板说道, 苏烨一看,顿时傻眼了。 这是投票记名选定? 但是,为什么我遥遥领先啊? 啊? 苏烨有些睡懵了,老子都在乎了,这也行? 难道本官这么深得民心?? “这是咋回事?” 徐达偷偷坏笑一声低声道: “咱也投的你。” 苏烨站起身,让人把躺椅搬走。 “可是那些人搞什么鬼?” 就算是徐达和一些武将可能投了自己,那也不至于如此遥遥领先。 睡了一觉,还能优势在我? 徐达用手挡着道: “狗咬狗,咬起来了。” 听着徐达所说,苏烨转瞬便明白了。 合着朱元璋终于民主一手,让大家投票选国旗,本来不说过节,就是按照大家的审美苏烨也选不上。 但是朱元璋一让投票,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国旗啊,名垂青史的事,我比你差还是怎么滴,衙门推举你,不就是因为你爹谁谁谁你老师谁谁谁,大家都不服啊。 我不行,你也别好过,反正是不记名投票,然后选票雪花一样的就飘到了苏烨名下,就是恶心其他人。 朱标简直是没眼看了,朱元璋也是无奈,奈何说出去的咬碎牙也得往肚子里咽下去啊。 再说,苏烨这份国旗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这十五颗星星,朱元璋就看着不错。 王景宏摸了摸投票箱扭头道: “陛下,所有票额均已唱完。” 朱元璋抬头看了眼身旁的记票榜,张了张嘴,无奈道: “那就这样吧,选用永宁侯苏烨的样板,发放各地。” 众人闻言,有的觉得羞愤不已,有的则是暗自偷笑,有些幸灾乐祸。 一老头指着苏烨的国旗样本道: “何至于斯?成何体统!有失国体啊!” 苏烨摸了摸下巴,原来这就是躺赢的感觉吗,好爽。 反正也不坏事,苏烨乐得如此。 “改日请国公吃饭,我这会还有事,那就告辞了。” 徐达一把抓住苏烨低声道: “记得提醒陛下,我的炮!” “忘不了!” 苏烨这事说急也不急,但是今天完事的早,也就能腾出空去看看。 带着人马,苏烨驱车赶往城外,距离石头津码头十里处。 工地的施工已经暂停了,工程量不大。 苏烨拿过图纸,跟负责人说着什么。 “大人放心,俺们所有的标准都是按照大人您图纸上的要求来的,绝不掺水。” 摆在苏烨面前的,是一条长两百米的轨道,木质轨道! 锃亮的铁轨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其实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铁皮。 苏烨提出要建造这样一条轨道,集思广益,有人便提出这榆木浸泡桐油后,如果包裹上铁皮,绝对能抗七八百石的东西没问题。 浸油的榆木倒是现成的,很多地方都有,苏烨直接让人先铺了这样一条轨道。 如果能从码头修建一条这样的木质轨道直达冶炼工厂,那工厂的效率可以直线飙升。 各地运送而来的煤、铁,都可用此轨道减少运输空间。 运输不仅快、而且便捷,更能省去水泥路漫长的工期和水泥产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而且,以后若是换装铁轨和蒸汽机车,更是能提前储备经验,一举多得。 苏烨命人将车厢套在马上,上面贴满了足有一千石的石头。 看着马车缓缓驶过,苏烨总觉得有些好笑。 脑海里自动泛出老佛爷的光荣事迹,以后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大明人的火车开过来了。 马车驶过的铁轨并没有变形,苏烨拍了拍木质轨道。 “让马车不要停,从一千石开始,一百石的往上增加重量,看看轨道承受的极限是多少。再往下减到安全的数字,最后这个数字减去两成就定成车厢的安全重量。” “明白,大人。” 眼下基本工业基础设施,全面铺开,苏烨已经可以畅享道未来十年大明的高速发展期。 如果可以,苏烨还是想拖一拖朱元璋的战心。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刚回到侯府。 苏烨就听外面在传街上有八百里奏报。 “怎么了,公子。” 苏洛瞪着懵懂无知的目光看着失神的苏烨。 “冬天要到了,春天就不远了。” 废话文学是这样的。 苏烨猜测,肯定是北边出大事了。 恐怕明年一开春,朱元璋就铁定得派兵北伐。 第二百一十章 瑞雪兆丰年,大风起兮云飞扬 腊月初八,天大寒,砚冰坚 今年的冬天来的十分早,亦是十分严寒。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苏烨手持一香烛,对着父母的灵牌鞠躬行礼。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前未能尽孝已经是说不尽的遗憾。 而身旁的朱慈安比苏烨还要认真,虔诚的拜了又拜。 苏烨嘴角露出几分笑意: “行了,咱们这是关起门在家里哪有那么多讲究,心意到了也就是了,人不是说了吗,心诚则灵。” “那不一样。” 朱慈安认真道: “祭拜先祖,当然得礼数周全,否则让人知道了还以为父母没有教好我。” 朱慈安脸颊粉嘟嘟的,说起话来小嘴一动一动的十分可爱诱人。 “那你是以什么身份给我爹娘上香啊?嗯?某些人我怎么记得还没过门啊~” 说这话,朱慈安就像是被踩到尾巴一般急了。 “还不如你个花心大萝卜!说!什么时候跟我爹摊牌?!” 苏烨都想抽自己嘴巴,那么欠干什么。 只能无奈的搂住被棉袄裹得严严实实的朱慈安道: “这不是慈溪那边......” “我才不管她是怎么想的,我们是好姐妹不假,可是让你不行!” 朱慈安委屈的说道,这一段时间来,她和朱慈溪远不比从前那么友好,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氛围越来越怪,朱慈安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好,你听我说。” 苏烨仔细盯着朱慈安的眼睛,冰冷的手摸着朱慈安的脸颊道: “朱慈安,我一定会娶你!” “真的?” “我在我爹娘的灵牌前发誓!” 苏烨心中道,我也没说我不娶朱慈溪对吧。 终于哄好了朱慈安,苏烨赶紧让朱慈安回去瞪着迎接圣旨,朱慈安这才不情愿的离开。 苏烨搓了搓手离开了冰冷的祠堂,回到内院,顿时温暖如春。 青竹夹着一块烧干净的煤球走出来,“公子,您饿了吗,奴婢让后厨去给您做饭。” “没听陆管家说吗,每年皇帝到了这样的节日,都要赏赐大臣饭食、点心。” 红袖掀开门帘说道。 苏烨道: “还是自己做饭吧,皇帝赐的东西不敢恭维。” “公子您快进来吧,外面太冷了。” 房间中,煤球炉燃烧的正旺,这也是匠作司出产的产品。 煤球由煤粉和黏土制成,通常成本更低,价格低廉,而且利用率高,煤球燃烧时间长,热值较高,比直接燃烧原煤更划算。 苏烨不仅免费的在往外推广煤球炉,甚至贴钱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煤球。 虽然煤球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但是对于穷苦百姓来说,还是一笔承担不起的开销,苏烨只能尽已所能,让更多人的不至于冻毙在这寒冬之中。 朱慈溪倒是出了个主意,在京城设了几个‘炉棚’,顾名思义就是搭设火炉让那些穷苦乞丐、流民。 为此,朱元璋十分高兴的重赏了朱慈溪。 其实这些赏赐之物已经够这些百姓十年取暖所用...... 不是苏烨圣母,往城外走走看看,即便是朱元璋治理明朝十几年,百姓生活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冻死骨’依旧随处可见。 苏烨在火炉旁歇着火,看着青竹道: “青竹,有件事我要去办。” “公子,您说就是了。” 苏烨搓了搓手道: “你去隐晦的告诉老陆,就说我最近时不时的提出想上战场立军功。” “什么?” 青竹愕然看着苏烨,以为自己听错了。 “理由我替你想好了,就说我想和公主成婚,身无尺寸之功,觉得无颜迎娶公主。” 苏烨
相关推荐:
恩爱夫妻(碧荷和林致远的同人剧场)
执掌风云
二度沉迷(短篇集)
原罪(H)
虚拟世界寻虐记_H文
远雷与地火(1v4,扭曲喜剧)
穿成炮灰的我竟然是个万人迷
大手撈起個胖子
破烂事儿
欲骨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