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奸尸俱乐部 > 第132章

第132章

诰命一起办了,算是双喜临门。” “天恩浩荡,臣感激涕零。” 苏烨这次是实话,朱元璋这份赏赐却是太厚了。 虽说配不上苏烨数次功劳,却也封赏了老娘也算弥补了苏烨几分。 “你放心,朕心里都记着你的功劳。” 朱元璋转而继续说道: “你说,朕把这神机营交给谁放心点,你知道谁最忠心吗?” 苏烨闻言,大脑飞速运转,这是个机会。 以苏烨现在的处境,跟文官闹掰了,又不可能结交武将,岂不闻李善长的下场。 自己的派系? 突然,苏烨想到一个绝妙的注意。 对啊,自己可以不是文官集团,也不属于武勋,自己可以当保皇党啊。 “陛下,臣有个注意不知道怎么样?” “哦?说。” 朱元璋忙道。 第五十三章 大明讲武堂,敕封匠人? “若陛下想组建一支神机营,定当革新现今的现在的军制。” “现今的这些将军们,虽然都是跟随陛下征战沙场多年的老部将,很多甚至都是陛下的义子义侄。恕臣直言,如今的军队可谓是联姻联亲,关系错综复杂。” “莫说寻常人家,即便是皇子想要插手,怕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要想改变现状,陛下得扶植新人。” 听完,朱元璋站起身来愁容满面缓缓说道: “你当朕不知道?朕比谁都清楚!可还是你说的那样,他们个个都是沾亲带故的,朕要的是一支只忠于朕的神机营!” “既然如此,陛下大可以向招募文人一般,在农家子寒门子弟,甚至不限出身之人中挑选人才培养。” 朱元璋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好奇: “你是说武举?” “是,也不是。” 苏烨缓缓到来: “这些人不参加科举,只在陛下亲办的学堂学习新式火器战法,不限出身,只忠于陛下,既不受五军都督府管辖,也不隶属于皇家卫率。” “自成一体,独成一军,独奉圣旨,只忠陛下。” “以臣之言,不如便建立一所军事学堂,便叫讲武堂,专门培养陛下所需用的人才。” 听着苏烨的话,朱元璋直接陷入了沉思。 听君一席话,简直是茅塞顿开,瞬间朱元璋就思绪畅通。 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既能解决自己的忧虑,又能解决军队内部的壁垒,防止他们拥兵自重。 “妙,妙,妙!” 朱元璋急忙看向苏烨道: “苏烨,朕命你下去之后尽快写一个章程出来!” “陛下,此事却是急不得啊,” 苏烨出声提醒道: “即便玩开设武堂,也得慎之又慎,比如,如何处置勋贵子弟,一但武堂一开,恐怕满朝的武将都会想方设法将自家弟子送进武堂。” 听到这话,朱元璋又陷入沉思。 是啊。 常遇春没得早,李文忠有在身,病徐达、邓愈、冯胜这些人已经垂垂老矣。 如果一但得知此事,是无法避免这事徇私舞弊的。 “你说的有道理,这样,你先大概拟订一个章程出来,其余的事等朕看过之后再说。” “是,陛下。” 见苏烨不为所动,朱元璋疑惑的看向苏烨: “怎么,你还有事?” “陛下,臣斗胆想为火器司的工匠请功。” 苏烨拱手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 “当然,朕不是吝啬鬼,他们有大功于朝廷。” “臣想请陛下降旨,施恩天下百姓,废户籍制,允许除罪人之家外的百姓子弟皆可读书或为官,于朝廷社稷有功之匠亦可入朝为官。” 话音落下,朱元璋盯着苏烨震惊不已的说道: “你说什么?” “苏烨!此事乃是朝廷国策,岂是你一家之言就能否定的!笑话,我大明坐拥天下,若等级不明,岂不是乱套了?!”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苏烨居然说出这种惊世骇俗之言。 礼制之下,等级分明,户籍之下,世代不变,尊卑有序此乃天定。 “陛下,若不听臣言,我们如今做的所有努力皆会白费,恐大明迟早有一天还是会有灭顶之灾。” 抬头看向朱元璋,苏烨语出惊人。 朱元璋却对此不屑一顾: “危言耸听尔!朕知道,有些人家对自己世代所从职业不满,可是凭手艺吃饭朝廷管着,难道不是恩赐?” “若是生逢乱世,他们想有口饭吃都难!” 朱元璋的顽固,苏烨也早就领教过一二了。正如之前所说,朱元璋是一个好皇帝,并不是一个好领袖。 见此,苏烨只能搬出自己百试不灵的后世之法。 “这样吧,陛下之前不相信火枪有如此神威,现在呢?陛下可知如今大明之外的世界又在经历什么样的动荡?” “千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可以日行千万里,书信来往也是转瞬即到,陛下还是不会相信。” “火枪就是最好的证明,匠人们有动力,才会将火枪变得更加厉害,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日子一成不变的时候,那就不会有动力去创造新的事物。” 闻言,朱元璋却还是不愿意低头硬声道: “那不发展不就行了,大明统治稳固之下,天下百姓安乐一家,那不照样共享太平盛世吗?” “我们不发展,等人家发展起来之后,那就由不得陛下了。” 苏烨抬手上指: “在大明之外,有无数国家群狼环伺,等有一天他们的火枪比我们更厉害,那就是国破家亡!” 固执的朱元璋还是不愿意相信苏烨所说: “你说的那都是天上的事,工匠再厉害也影响不了国家大事...火枪除外,那也是你苏烨的功劳,工匠只是辅助作用。” 看着朱元璋,苏烨觉得自己得换个说法,让朱元璋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国耻。 “臣今天再给陛下讲讲史书吧,今天我们不说大明,说大明之后的国家。” “等会,你是说那个头顶着金钱鼠尾辫的朝代?” 朱元璋试探性的问道。 “是的。” “不是,那天下人就不能揭竿而起,奋起反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还配做人吗?” 听这话,苏烨深深看了眼朱元璋道: “陛下信奉孔圣之道吗?” “当然,圣人之道,理当尊奉。” “大明礼待孔家数百年,清人入关,孔家率先剃发留辫,乃是‘忠君爱国’之典范,您说百姓怎么办,以臣之言,朝廷供养这些人不如多养几条狗更有表率之意思。” “......” 朱元璋瞠目结舌的看着苏烨: “不,不可能吧,那可是......” 等会,朱元璋想起来什么了,前元的时候这些人好像也是如此来着。 “陛下若是不引以为戒,那将来没有大清,外夷也会踏上大明的土地。” “照你这么说来,无论朕怎么做,日后之事都可能无法预测,朕怎么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们?” “那陛下就更应该扶持匠人,倾注国力财力,只要大明之技遥遥领先,那肉只会烂在同一口锅里,就像是燕王殿下那样。” 听到苏烨说朱棣,朱元璋又是老脸一黑生气道: “花钱培养匠人,我朱元璋岂不是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第五十四章 大清的光辉时刻,自立门户 苏烨继续说道: “对中间的暂且不谈,臣给陛下说说他们灭亡的时候是多么丑陋。” 苏烨扳着手指头道: “他们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天下最厉害的国家,对于任何‘奇技淫巧’皆是不屑一顾,并不重视匠人之利。” “后来外敌入侵,他们凭借坚船利炮,火枪之利,往往能千把人追着万人跑,就是凭借着陛下瞧不起的匠人,他们以弹丸之地就能肆虐我华夏大地。” 这下子朱元璋彻底沉默下来,难不成匠人真的能比遵习圣人之书的读书人更有用? “陛下可知道,大清与外夷签订了割地赔款条约不下十数条,仅仅是给人家赔钱就赔了十几亿两白银,这些钱陛下不留着发展国力,难不成留着给后世之人赔钱用吗?” “多少??哪来的这么多钱。” 朱元璋震惊的看着苏烨,十几亿两白银? 那得是大明多少年的赋税啊! “很简单,大清的税收都交给夷人,大清的土地都是夷人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大清的光辉时刻,苏烨铭记在心。 就连朱元璋都不能相信,他不重视匠人就会变成这样? “那他们大清的皇帝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反抗!” 苏烨正色道: “臣相信,前元皇帝若是有火枪之利,定然能平定义军,就没有国破家亡之事” 朱元璋无言以对,朱元璋心情复杂。 他不得不承认,苏烨说的事情桩桩件件都是真的,苏烨所说未来之事没有一件没有应验。 “那你说,怎么办?” 朱元璋沉默许久,询问道。 苏烨连忙起身拱手道: “臣以为当重赏此次研制火枪有功之匠人,朝廷可设立匠作司,封有能之匠人为官,废除匠籍,无能者另寻他路,有能者必定拼死钻研技术以求功名利禄。” “如此以来,我大明之技才能时刻处在领先地位,外夷不敢辱,内敌不敢乱,此乃强国之道。” 废匠籍,设匠作司,许匠人官位爵禄,哪一件事不是惊世骇俗,尤其是最后一件事,简直是恒古未有。 功名利禄向来是文人特权,在他们看来武勋也不过是会舞枪弄棒运气好的匹夫罢了。 苏烨前者要取消士绅之特权,就连朱元璋也不敢擅为,今天退而求其次又要许匠人官位爵禄。 半晌,朱元璋轻舒一口气道: “知道吗,今天你我君臣之言传出去,你是什么下场吗?” “范文正公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相关推荐: 布谷鸟(姐弟骨科)   天下第一少女攻[重生]   炮友以上,恋人未满_新御书屋   【穿书】贵族学院的她(NP 虐男)   殿下宠妻日常_御书屋   超品相师   双程(H)   格子裙俱乐部   大周谜案录   阿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