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三夫妻都喊回来开会。 然后种蘑菇的事又在赵家引起轰动,一个个都眼睛放光。 再三确定是属实后,都兴奋非常。 上次他们卖橘子,就净挣了五两多银子,可比得过秋收时。 原本就都对姜梨花非常有好感。 没想到这次人家又捣腾出来一个赚钱的好法子,还拉上他们家。 他们眼界可能没有村长那么高,那么远。 但至少都明白这东西能给家里带来多少好处。 简单的算数大家都会算,更别说陈二爷这个账房先生都给他们算出来了。 一个月如果能稳挣一两银子都非常不错了,更别说是好几两,甚至十几两。 哪怕现在他们都不太敢想到那么多。 但也想着一个月能挣个五两都知足了。 村长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见一个个都激动得面颊红润。 便给泼一桶冷水。 “先别高兴太早,等种菌菇的人多起来,菌子的价格肯定会降。” 众人表情微顿了下,随后却又笑开。 李巧梅道:“爹,哪怕菌菇降到一斤两文,咱也有得赚啊,而且咱现在应该算是第一批,能先按现在的市价赚一笔。” 村长见他们似乎都没觉得所谓,倒是松口气,满意的点点头。 自家别的不说,儿子媳妇都还是不错的。 不过该敲打还是得敲打。 “你们得记着,这法子是姜梨花弄出来的,有她才有你们赚钱的机会,而且已经上交朝廷了,以后种的人会更多,咱们想要赚的是长长久久的钱,那就得有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先把商线拿下来,只是一家几家的,肯定争不过别人,明白吗?” 众人都忙不迭点头,表示明白。 虽然她们刚刚也不是没闪过一丝,如果只自家种就好的想法。 但也就想想而已。 他爹都说姜梨花会售卖菌丝让别人也种了,菌丝培育法子又不在他们手上,哪由他们决定。 学堂的事,隔天村长就又来找姜梨花谈了。 按照他的意思是,建学堂的钱姜梨花出就行,请夫子的束脩由村里来出。 姜梨花诧异,“大家会答应?” 毕竟不是家家都有孩子。 哪怕有孩子,也不是都愿意让孩子去读书。 虽然由村里公费出钱,但那些钱算起来也是大家伙的,便也不算是免费读书了。 村长就道:“我现在这个蘑菇房,想先做村的蘑菇房,赚的钱都归村里公用,以后束脩也从这里出。” 姜梨花意外,随后想了想,倒觉得他这法子不错,想法也很好。 这有点类似以前农村那些合作社,村办厂之类。 她不由又对这小老头高看几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她笑道:“只要大家同意,我自然也没意见,这样的话,我再免费捐赠一批启蒙书本和笔墨纸吧,不然前期还得投入,怕少有家长会送孩子来读书,先让孩子进来读书,等以后大家富裕起来,就就少不了这点笔墨钱了。” 村长闻言,自是只有点头的份儿。 半个月后,姜梨花把二十斤菌丝分别交给了村长和陈二爷。 两家这段时间私下里已经在准备。 他们口风都紧,做事也是暗搓搓的,所以竟然没人发现。 为了尽可能保密,他们甚至连架子都是自己去弄木材自己做。 每天一家子忙完农活后,就关在屋里做架子。 现在都万事俱备了,菌丝一到手,便开始发菌菇。 怎么发菌菇,怎么照料的法子姜梨花也都跟他们说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只要每天往干草上洒一层水,室内地面也洒水,尽量保持湿度,天窗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开一个时辰,便差不多了。 菌丝交出去,姜梨花这边又要开始忙田地里的活。 她这段时间虽然忙着做生意种菌菇,田地也没放下。 每天天没亮或者傍晚的时候都会去地里浇水施肥。 值得一提的是,她做出来的微生物菌肥效果明显。 这段时间她培育的哈茨木霉菌也很成功,不过只有用泉水的土壤才成功培育出哈茨木霉菌。 (土壤表层刚出现时是白色粉状小点) 好在只要能培育出第一批木霉菌做基底,之后就不需要土培采集。 直接用木霉菌做培养基,就可以更快更多的培育出微生物菌肥。 唯一的缺点就是条件有限,人工培育出来的量很低。 好在地里前期一直用泉水浇灌,虽然修复情况不太明显,但也有在改良土壤,只是需要时间。 等微生物菌肥出来,兑水后只需洒一次,搭配苜蓿草本身的肥田能力,加之这段时间她用豆渣混骨粉和鸡粪做的有机肥。 现在她那三块田的肥力指数都恢复得相当不错,快赶上寻常土地的肥力。 接下来只需要继续养护就行。 第九十三章 钱掌柜找上门 不过这些改良最大的功臣还是泉水。 所以她需要继续研究出不需要泉水,或者
相关推荐:
姑母撩人
小公子(H)
媚姑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军师威武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修仙有劫
生存文男配[快穿]
大唐绿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