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县所在的地方被酸雨全覆盖,这里的农民们受影响最为严重。 看着每年都在减量的粮食,没有谁没忧心过土地不能种植后要怎么办。 他们靠天靠地吃饭,没了地也找不到其他活计,唯一的生路就只能举家迁离了。 不过他们这种小老百姓想迁走也不知道该去何处。 就算去了新地方,也不意味着就能活下去,说不定还有更大风险。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离开家园。 陈二爷也没少为这事愁得每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所以他更清楚不用地就能种出东西,对现在深受土地贫瘠几乎快要无法耕种的农户多重要。 这不亚于救命。 小红娘点点头。 “我确定,梨花带我看了她种出来的那些菇子,就那么一片草,上面挤挤挨挨全是菇子,我也看了金花那边的蘑菇房,里边就只有摆一些架子,上面放上干草,以后就能一片片的种出蘑菇来。” “按照梨花的话来说,只要技术过关,种植法子都没问题,1两的菌丝就能发至少15斤的菇子,而且这些菇子发出来后不用继续撒菌丝,只要把头留着,还能再长一茬,也就相当于1两菌丝就能收下来30斤菇子,之后如果不换新菌丝,也可以继续种,就是产量会减少而已。” 陈二爷这下彻底没了睡意。 “那菌丝怎么定价,1两菌丝要多少银子?” 陈二爷飞快在心里算一笔账。 现在市面上新鲜菌菇一斤最高能卖到8文,干货最低15文一斤。 平均二十天发一批菌菇。 1两菌丝种两茬菌菇至少能挣150文,甚至不换新菌丝还能继续挣。 他这么想着,就听媳妇道:“说是按照菌菇品种定价,现在提供的是小鸡枞的菌丝,1两是60文。” 听到1两才卖50文,陈二爷眼睛更亮了。 这样算下来,买1两菌丝就能赚90文。 虽然还要加上前期投入,但东西都是可持续用下去的,等回本后便都是净赚。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不占土地。 按照媳妇的描述,刘金花那边一个屋子放十个架子。 每个架子按正常来算每次可以种出一百八十斤菇子,十个架子就一千八百斤。 就算按照鲜菇5文的价格卖出去,第一茬就能挣钱9两多银子,两茬合一起就是18两银子。 一个架子的量只需要用到1斤多菌丝,也就七百多文而已,十个架子的菌丝也就七两多银子。 都不需收第二茬,第一茬基本就能完全回本了,第二茬的9两都是净赚。 陈二爷捏着手指一边自言自语算着,呼吸不觉粗重起来。 最后忍不住直接撩开床幔爬下床,点上灯找出压箱底的笔墨纸砚,开始激动的算起来。 小红娘算数能力没他这个账房先生强,所以对此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觉得能赚钱。 可等看到丈夫列出来的成本和净利润,她眼睛也不觉越瞪越大,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她原本想着,只要第一年能回本就行。 可看到只是第一茬一个蘑菇房就能挣9两银子。 除去七两银子的菌丝费用,余下还有二两多银子,足够支付前期投入的器具费用。 第二茬不需要买菌丝,也就是说9两就完全是净赚的。 再想想菌菇的成长期。 也就是说如果她们现在种,二十天后开始,她们以后每二十天一个蘑菇房就能赚至少9两。 那如果多几个蘑菇房呢。 小红娘不觉抓住丈夫的胳膊,感觉腿好像有点软,手都止不住轻颤着,激动得她脸颊通红。 “老老陈,咱,咱这是要发了呀?” 陈二爷看着纸上列出来的清单,也激动得两撇胡子直抖个不停。 夫妻俩盯着纸上的数字兴奋大半夜,几乎都没怎么合眼。 一半是为以后可能赚大钱兴奋激动的,一半是为还不能开始种蘑菇而煎熬着。 姜梨花跟她说了,现在菌丝还在培育中,因为条件有限,所以暂时走不了量,下一批菌丝出来,得至少半个月后。 菌丝平均三天就能发一批,但她场地有限,数量自然也有限。 现在她借用金花婶的蘑菇房,平均一个种菇只能发两次菌丝,而且逐次拉长时间和产量。 不过她用泉水来浇灌,至少可以发五次,每次间隔三天。 每次出的菌丝,算下来一个架子每批种菇五次下来可以发两斤多菌丝。 之后得重新用菌丝种一批新的种菇。 平均出20斤种菇就能满足一个架子的菌丝种菇量。 不过种菇得种10天,让菇子根都长实了才能收获。 所以她以后新房得腾出两个屋子。 一个种植种菇,一个培育菌丝。 一个月能保证稳定出五十斤的菌丝,足够供应五个蘑菇房。 先把村里的蘑菇房供应起来,如果效果好,她会扩大产量。 所以她让陈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将军夫夫闹离婚
心情小雨(1v1强制)
她太投入(骨科gl)
媚姑
虫族之先婚后爱
偏执狂
人妻卖春物语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