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彤彤的山莓,眼睛亮得跟灯泡似的。 虽然跟她们昨天吃的糖葫芦不一样,但娘说糖葫芦就是糖葫芦,肯定也很好吃。 小孩们看到后,也先是疑惑。 不过等他们拿过一串咬一口,接下来就是吚吚呜呜的惊喜声了。 姜梨花也拿着一串吃。 每根小签子上也就五颗小山莓。 主要怕孩子们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 裹上一层糖衣的山莓在口中炸开,外表酥脆的糖衣下,是酸酸的果汁,只是被糖中和后,这种酸反而成了点睛之笔,比山楂做的糖葫芦还好吃。 姜梨花让乐乐给金花婶她们也各拿去一串尝尝,给小红也留了一串。 下午小红过来后,一行人就扛着锄头往她田里走,去帮忙开荒。 姜梨花分到的是一亩水田和两亩旱田,所以地自然不是并在一起。 好在相隔不算远,也就走五分钟左右的路程。 他们先清理两亩旱田。 没有开荒的田地就跟早上清理的草地一样,都是半干枯的杂草和石子。 一群小孩儿也跟小尾巴似的一起过来,然后勤劳的帮忙捡地里没拔干净的草根和小石头。 这会田里也有一些人在,看到她们,都有些惊诧。 想着昨儿听的闲话,看着人群中的伍成和姜梨花,一时也有些不确定了。 不过虽然狐疑也好奇,却没人主动上来问,最多就打个招呼,点个头,然后等会继续窃窃私语去。 姜梨花并不知道村里又有多少关于她的流言。 她至今跟村里人都没多少交集,别人也不会找她说什么闲话。 金花婶自从跟姜梨花一起做生意后,也很少出去晃荡。 早上去采菌子时,也因为看顾孩子,没跟别人瞎聊。 唯一知道的,就是小红。 不过她是也中午回去吃饭才听说。 昨晚她回得太晚,早上又出来太早,在饭桌上听大嫂问盖房子的事,才知道这事。 但她觉得就是村里人又闲着没事瞎聊,这种事便没必要说到姜梨花和伍成跟前。 免得让两人产生什么嫌隙,反正过阵子闲言碎语就淡了。 只是她不知道,种种巧合,却让谣言越传越离谱。 人多,效率就高。 几人才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两亩田都清出来,主要时间还花在捡石头上。 金花婶还想要挖小河里的泥浇在翻好的田里,说是能肥田。 这边开荒田都会多这么一个流程。 可姜梨花没让。 寻的理由是她要种的东西不适合用淤泥。 现在这边的地下水氮反应物都严重超标了,再用淤泥来肥田,那简直是雪上加霜。 别说淤泥,她都没打算用旁边小河的水来浇水。 所以金花婶提出让强子每天来帮忙浇水的事,也被她寻借口推脱了。 这几亩田她打算一直都用泉水来浇。 金花婶还以为她是想种菜,谁知听她是要种草,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哪怕姜梨花说这种草是用来肥田,种一茬就不会继续种,她还是难以理解。 只听说种下的作物会吸走肥力,没听说过还能增加肥力的。 可姜梨花说这也是从游商那听来的,好像草原之外富庶的地方就是用这种方法。 金花婶对草原以外的世界也不了解。 她还是觉得这事很不靠谱。 不过想想这个时间地里种粮食也赶不上秋收,种菜也卖不了几个钱。 田放着也是放着,便由着她去折腾。 趁着太阳还没下山,一行人干脆也不改日,又去把那一亩水田清理了。 水田比旱田好清理许多,没那么多石子,就杂草多。 不过等他们清理完,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第六十二章 豆腐全宴 小孩们早就跑回家吃饭去。 一行人饥肠辘辘的回家。 “小红,都这么晚了,吃完饭再回去吧。” 让大家伙帮她干了一天的活,姜梨花也很过意不去。 提报酬就生分了,只能请吃饭。 这好豆腐也做成了。 她把压成形的豆腐倒出来,从中间分两层切下。 小红和金花婶都好奇凑过来瞧。 “这就是豆腐啊,看着的确跟豆腐脑不一样。” “是硬一些。” “颜色也不同。” 相比豆腐脑的雪白柔滑,豆腐显得粗糙一些,颜色也要暗沉许多。 (个人比较喜欢吃内脂豆腐,比较滑嫩,不过老豆腐也别有风味) 不过摸起来还是软软,只外皮粗糙,切开来里边依然很滑溜。 还有很明显的豆香气。 这边大家用豆子,不是直接焖了做成豆饼,就是直接干磨成都粉或豆碎,加粗粮粉熬糊糊或者做豆渣饼。 可即便如此,豆子的腥味还是很浓,都不太喜欢。 要不是豆子比其他粮食便宜一些,估计都不会选择吃这个。 连游商们说起贵人们喜欢吃豆子做的豆腐,也都是满脸不解,腹诽居多。 说那玩意也是一股浓浓的豆腥味,还没什么味道。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高达之染血百合
姑母撩人
心情小雨(1v1强制)
寡妇门前桃花多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归宿(H)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