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还是决定加入陛下的药中试一试。 谁知只服用两次,一天的时间还没过,陛下在大解之后腹厄便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 连续三天后,腹厄全消。 也是因腹厄全消,他们才能进一步用药调理其他病症。 之后他们便对橘膏挂念上。 正常橘膏虽然也有类似的作用,但并不会那么明显有效。 他们也都一一检验过,发现其中似乎只有橘这么一味材料,与糖熬制。 就是不知道用的什么糖,总归绝对不是蜂蜜。 如果问题不是在材料上,那就只能是熬制手法,或者其中是否还加入什么他们无法发现的东西。 惠王得知后也派人暗中去永安堂打听。 不过永安堂那边嘴巴很严,想要顺藤摸瓜也需要时间。 只是还没等到查清药膏来历,皇后便把菌菇培育方子进献给陛下。 或许人逢喜事精神爽,陛下因此身体开始快速恢复。 在确定菌菇真的可以无土栽培,这边又按照这种法子用普通菌菇发丝种植。 虽然成功,但菌丝很难成活,便知道关键不在法子,而是在发菌丝上。 皇帝想知道这种法子到底只是针对菌菇有效,还是对其他作物也有效。 只是宫中人多眼杂,还有别国探子在,最近几位皇子王爷也大小动作不断。 皇帝为免夜长梦多,就秘密派遣惠王速速前来了解情况。 最好是能尽量找出另一种作物栽培法子。 皇帝这次会病倒,大半也是因前两月和金国买粮时,对方不止又把价格翻上几倍,还狮子大开口,要边境一座城。 最后虽然城没有给出去,但钱却还是给出不少。 国库已经日益见底。 皇帝日夜忧心,愁白了头,加上几个儿子还斗起来,甚至跟外邦合作,拖自家国家后腿。 皇帝因此被硬生生气倒。 惠王此次前来,一是为菌菇和新种植方法多事。 二来就是为皇帝寻医问药来。 他们都清楚,陛下绝对不能在这个档口倒下去,不然北朝国别说会瞬间分崩离析。 可能各国也会趁机入侵。 以北朝国目前衰微的国力,是否能扛住都未可知。 因此惠王着重的还是皇帝的身体。 这也是为什么他先挂心药膏的事。 姜梨花默不作声的看着周太医把所有药膏一一尝过去,心下突然一动。 看惠王的言行举止,以及眼中时不时稍稍显露出的一丝急切。 结合他们之前的种种怪异之处,她心中萌生一个猜测。 恐怕是有惠王非常重视的人生病了。 而且应是病得极重,才会这般病急乱投医。 她思来想去,只怀疑到一个人。 当今皇帝。 若皇帝病重,那么之前的许多疑惑便能得解了。 她眉心不觉轻蹙。 就目前来说,这位老皇帝似乎还可以。 至少应该还算一位忧国忧民的中庸之君。 虽然她不了解朝廷中各皇子情况,但从片面之言,也能猜出估计不咋地。 若皇帝没了,恐怕对整个北朝国影响都非常巨大。 她虽可以带着孩子逃,可也不想做亡国奴。 何况她这段时间特意跟伍成仔细了解过。 金国和草原各部对北朝国一直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与宋朝时期更相似。 想到靖康时期百姓的凄惨遭遇,她心中便不觉发凉。 无论如何,北朝国最好还是别出事。 就在她出神的想着这些时,便突然听到周太医的询问。 “姜夫人,可否告知老朽,教你制此药的大夫,如今身在何处,可否请见?”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请求制膏 姜梨花回神,不意外他会问出这句,同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刚刚的猜测。 她不着痕迹的看了惠王一眼,见他下意识抿唇,她眉心又紧了几分。 不过很快就被松开。 她露出一个遗憾的神情,轻叹道:“大夫已去世多年。” 闻言,惠王微变了神色,目光锐利的审视她。 似乎想看出她是否在说谎。 姜梨花神情变都没变一下,继续道:“之前永安堂掌柜也曾问过,可惜……” 周太医和惠王对视一眼。 两人信没信姜梨花不知道,但事实就是如此。 刘家村的赤脚大夫的确存在过,不过原身只是小时候上山挖野菜遇到过他几次。 后来那位大夫因为没救活同村一人,反而被诬陷把人治死。 不止全部家底被掏光,他自己也病倒,没多久就去世。 他的家人对刘家村失望又痛恨,办了丧事后便举家迁离。 所以她不怕任何人去调查。 哪怕有手眼通天之术,真能查到赤脚大夫后人所在,对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反正死无对证。 “那位大夫家居何处?可有后人承袭衣钵?” 惠王问道,目光紧锁住她,不错漏半分情绪。 姜梨花如实相告,连当年赤脚大夫怎么去世都说了。 秉承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相关推荐:
姑母撩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沦陷的蓝调[SP 1V1]
阴影帝国
她太投入(骨科gl)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缠绵星洲(1v1虐爱)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军师威武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