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恭喜恭喜,什么时候上门提亲。” 金花婶乐得合不拢嘴,“得先准备,挑个好日子,不过明儿我打算进县城先买些东西。” 村里嫁娶流程礼节没有什么硬性规定,都是看各家情况。 实在穷的或者随便的,直接让姑娘挎个包袱自个上婆家去。 好一些的,就会寻媒婆提亲下聘。 下聘也就是送一些喜饼、被褥、柜子、锅碗瓢盆之类。 然后成亲时吹吹打打过来接人。 不过金花婶家如今不差钱了,自然不想亏待人家姑娘,所以想把礼数做全,聘礼也绝对不能寒酸。 至少布匹、衣服、首饰、家具什么都必须齐全。 “梨花,你明天有空吗,我想让你帮我挑些首饰。” 金花婶自己成亲时,也就一个包袱,穿身自己做的红衣,就被强子他爹用借来的驴车接过来。 当时李家给的聘礼就二两银子,都让她娘家收了。 她自个得到的首饰,就是强子爹亲自雕刻的一支木簪子。 现在肯定不能这样。 只是她对首饰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该找谁参谋好。 姜梨花闻言,立刻点头,“行啊,没问题,不过咱这边有没有什么禁忌的,我对这个不太了解。” 姜梨花当时是被陈大柱直接买下带回家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婚礼之说。 所以金花婶对她的话并未起疑。 她这段时间也特意找不少人了解过一些婚俗,倒真知道一些,便详细跟她说了说。 这事还准备给小红惊喜,所以暂时没让她知道。 姜梨花只说房子快建好了,她想提前先去县里采买点东西。 七月麦子开始灌浆了,这个时候大家每天都要往田地跑,锄草驱虫浇水和检查有没有空株出现。 小红最近也要帮着家里干活,姜梨花说不用她一起,她也就没强求。 金花婶则说顺便想去买点布回来给强子做两身衣服。 小红并没觉得异常,非常爽快的表示她到时候可以帮忙做衣服。 翌日,两人就坐着伍成驾的马车,带着两个孩子去县城。 自从橘膏生意结束后,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来县城了。 这次一来,发现县城似乎有点变化。 不是城里基建发生变化,而是人明显多了些。 尤其是商队多起来,街上能明显看到一些人拉着载满货物驴子的人。 集市也明显热闹许多,摊子都多了不少。 “怎么突然这么热闹?”她有些意外的嘀咕一声。 金花婶道:“应该是提前来参加集会的吧。” 姜梨花一愣,“什么集会?” 金花婶有些意外,“每年的秋季集会啊。” 随后自己又飞快给姜梨花找了个合理的借口,“你以前都没去过集会吧。” 想想她以前在陈家的日子,除了洗衣服和下地干活,都很少机会能出门便理解了。 姜梨花倒是从记忆中隐约挖到点相关的消息,不过很模糊。 金花婶却已经解释起来。 潼阳县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秋季大型集会。 这是从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传统。 那会潼阳县还没受酸雨影响,很是繁荣。 因为这边正好处于三个繁华大城的中心,经常会有很多商人把这边当成中转站。 潼阳县就干脆举办集会,给商人们提供一个场地。 后来这边因为酸雨逐渐萧条下来,但这个传统还是流传下来。 不过保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给百姓们多点活路。 秋季集会主要是给百姓们机会,能尽可能的购买到更多过冬的东西,或者自己弄些东西卖给商人,多少也能赚点钱。 姜梨花恍然,而后又疑惑。 “既然是秋季,怎么现在就都聚集过来。” 现在才七月中旬,离九月入秋还有一个多月呢。 “先来的一般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游商,咱小地方集会也赚不到几个钱,所以他们会提前过来,把货带到周边城卖,然后顺便买些咱这边需要的东西,往回走时刚好能参加集会,把东西卖掉再回去。” 姜梨花恍然,果然商人才是最强的时间管理大师,真是不放过一点赚钱的机会。 一行进入县城,寄放好驴车后,便先直奔卖首饰的珍品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古今都一个尿性 潼阳县虽然落魄了,但地理位置卡得准,周边那三座城还没彻底倒下,经济就依然勉勉强强能撑得住。 大势力都挪走了,小的依然还在。 大的珠宝店没有,普通平价的倒是还有几家。 她们对这些也不太了解,来的这家正好是跟以前卖布的布庄隔几家铺面,混了个眼熟,就先来这家。 这会天还早着,这一条街很多店铺伙计才边打哈欠边挪门板。 珍品阁也刚开店不久。 店里三个伙计正忙着。 有的踩着凳子,正往上面的展示架挂饰品。 有的拿着抹布擦拭柜台和托盘。 有的则把锁在柜子里的一些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御用兵王
我以力服仙
姑母撩人
心情小雨(1v1强制)
下弦美人(H)
将军夫夫闹离婚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