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稍微把热气送过去就行,不需要多热。 好在这次有种植作物的田地不是特别多,暂时还赶得及。 月底营养液坊就能竣工。 正好第一批作物也可以先后收下来制作。 到时她就得亲自盯着营养液批量制作的事。 种田、大棚和肥料的事还是得交给伍成。 所以她现在是挤着时间,尽可能的把一些难度高,复杂的事先做了。 好在她身边的都是一些靠谱的人。 养生膏那边,金花婶和小红打理得井井有条,都不需要她操心。 田地和肥料相关事宜,伍成这边也没出过任何错漏,甚至还总能给她查缺补漏。 一些她没想到的对方也会补上。 村长那边菌菇事宜也安排得很妥当。 拍卖会进行得很顺利,十种菌菇都被拍出去。 最受欢迎的松茸被拍出五十三两的价格。 别看钱多,但如果是集全村之力,倒是还算轻松。 接下来便是要先在拍下菌菇种植权的村子建菌丝或菌种坊。 这事村长会联同各村村长盯着,也不用她插手。 她只需要等工坊建起来,招人开始批量培育相应的菌丝、菌子就行。 转眼到九月底,各村更忙了。 九月底低温已经明显一天不一天低。 空气中的湿度也越来越高。 菌菇的事还在忙着,秋收又开始了。 加上姜梨花那些工程,下半年马头村几乎都要忙成陀螺。 就在这时,一队轻骑从上京而来,刚进入潼阳县。 第一百四十章 朝廷来人 “这就是潼阳县呐,竟变成这般了。” 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打马走在街道上,看着破败的县城,喟叹了声。 旁边一名穿侍卫铠甲的青年出声附和。 “不错,这便是潼阳县,自……县里的人便走的走,留下的都是些穷困之人。” 灰雨两字在朝中还算是禁忌之词。 当然,只是这些人过于小心谨慎的原因。 当年一场灰雨突袭,覆盖北朝国大半国土。 民心动荡,认为是天罚所至。 北朝帝为安民心,下罪己诏,往圣山长跪忏悔祝祷三日,才勉强安抚下百姓。 这件事无论皇帝是否在意,总归都是他为帝期间的污点,若总是提起难免冒犯。 所以即便北朝帝经常提及,并不避讳,下边的人还是会尽量规避。 中年人另一边的黑须中年人也遗憾道:“命运无常啊。” 中年无须男人叹气,“十几年前,咱家随陛下巡游东南,也途径过潼阳县,还记得当年县中的繁华热闹,不逊府城,没想……” 不过他话锋一转,又眯眼欣慰道:“好在潼阳县出了能人,或许恢复往昔繁荣之日不远。” 中年人是北朝帝身边的贴身内官,姓崔,地位只居内侍曹总管之下。 平日也常帮忙打理文书,所以对土地的事情了解也不少。 尤其此次他还是奉皇命前来,自然会更深的去了解。 明白陛下大概想法后,潼阳县未来发展如何便也多少能预估几分。 原本就占着地形优势,若朝廷再作扶持,这还发展不起来,那就真是扶不起的啊斗了。 一队人打马穿行在大街上,也着实惹眼。 虽然这阵子来往车队不少,可像这种轻骑军甲的队伍可没见过。 连县里的巡兵都没这么气派。 别说跟人家比了,跟马都比不过。 不少人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直到一辆马车迎面停下,拦住去路。 苟县里踉踉跄跄的从马车上慌忙跳下来,随手整理下帽子就赶紧上前。 “下官潼阳县令苟文贵,恭迎诸位大人。” 长须中年男人打量他一眼,摆手道:“苟大人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先去衙门吧。” “是是是,请请请,下官为诸位开路。” 苟县令说完,忙躬身回马车上,直接站在车厢外。 等县令队伍和马队离开后,街市上顿时响起热闹的讨论声。 都在好奇来者何人,竟能得县令大人如此恭候,恐怕是什么大官。 既是大官,来此又是为何? 是借道路过,还是特意来潼阳县? 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前者。 潼阳县已经多年没迎来什么大官贵人。 即便有也只是借道而过,估计这次也是。 所以很快这个话题就淡下去。 倒是游商们会多注意些。 不过他们关注,也是想要得到最新的政要消息。 这么一行人突然出现,肯定有什么事,不知道会不会对行商有影响。 但不等他们派人去打听,就见进县衙没一会的队伍离开衙门。 连县令也带着衙役坐马车继续开路。 众人了然,果然又是借道的。 原本以为县令要护送他们往其他城去,结果却见队伍走的方向不太对。 潼阳县也有四个门,分东南西北。 一般从外进潼阳县,或离开的,多数走北门和东门,或西门。 南门那边多是山林村落,除了村落的人来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小怂包重生记(1v2)
缠绵星洲(1v1虐爱)
她太投入(骨科gl)
心情小雨(1v1强制)
归宿(H)
狂野总统
大唐绿帽王
将军宠夫
赘婿